第1185章 疑為世家外邦計(第一更)
柳婕妤喝了一碗雞蛋羹,靜脈點滴打著。
李易先化驗,發現沒什麼問題,血糖低而已。
轉頭他去給製作紅燒肉,再讓人找來鵪鶉蛋煮。
李隆基從興慶宮趕回來,去柳婕妤那裡看一圈,找到做菜的李易。
李易要做一大鍋,午飯的時候吃,紅燒肉少了沒法做,不香。
「說是一個和尚給柳婕妤送的信,所用的紙屬於皇帝賜給善無畏的單獨用紙,印也是真印。」
李隆基一肚子氣,柳婕妤宮裡沒跟著過來的人全挨了打。
跟來的回頭也要打一頓,由桃紅他們頂替伺候。
等養好了傷,再重新接替桃紅等人。
「善無畏那裡有人失蹤了是吧?不用找了,找到也是死人。」李易蹲在土灶灶口旁邊往裡湊柴火。
有煤他不用,煤的火不好控制火焰大小。
柴火可湊可撤,紅燒肉已經大火燒開,現在小火慢慢來。
明火若滅,用根棍子在裡面攪和兩下,火苗復起。
「你猜是誰所為?和尚柳婕妤見過,卻說不上來具體相貌。」
李隆基在旁幫忙把松樹枝上的松塔揪下來,放在旁邊看李易調整火候的時候往裡扔,蹭一手鬆油。
「宮中有監控,把監控拿過來,我給換成照片,放大,貼出去。
看看有沒有人戴假的頭髮、戴帽子,檢查檢查。
倭國不可能,倭國使臣們沒那個膽子,更不可能搞這等事情。
突厥有理由,突厥內亂,需要大唐也亂。
吐蕃同樣有理由,不過吐蕃總吃虧,他們要是被抓到把柄,可不僅僅是他們生死的問題。另外……」
李易說著停下,另外自然是世家大族。
唐朝從立國開始就跟世家大族斗,一直斗到亡國。
比如蘭陵蕭氏、滎陽鄭氏、范陽盧氏、太原郭氏。
一個個的裡面就太原郭氏武將多,搞事兒的少。
其他的文人多、宰相多,還有不是宰相的呢?州刺史的、節度使的、都護府、各部的侍郎郎中……
不但有官當,還有錢。
要不是李隆基弄出來三萬羽林飛騎,想在京兆府和河南府收稅,問宰相們答不答應?他們承受多大的壓力?
李治的時候就說不準他們聯姻,後來武則天殺了一大批,可人家依舊存在。
「唉!」李隆基又踹斷一截松枝,嘆息。
「現在突厥騰不出手來、蘇祿的突騎施損失過大、契丹和奚族歸順、渤海用貿易控制著、吐蕃黃河源頭丟失、廣州開始大力貿易。」
李易介紹周圍的情況。
李隆基跟著說:「報紙還是那麼便宜,百姓想讀書很容易,稅收在兩地試行。
往後的大唐會越來越繁榮,能人輩出,世家大族再難影響朝局。
你整天跟鵪鶉似的躲在莊子裡,讓你出去你都不出去……」
「誰說的?是我自己不願意出去?三哥,我膽子大著呢,我想出去。」李易對當鵪鶉的事情堅決不認同。
「你不想,你得給大家上課,你沒時間。」李隆基堅持自己的說法。
李易不想反駁,沒意義,繼續湊柴火。
「關鍵火要小,溫度保持,讓裡面的火燒肉湯汁慢慢咕嘟,火大一煳就沒法吃了。」
李易換個話題,說做紅燒肉的細節要求。
紅燒肉他沒放醬油,用冰糖炒的糖色。
一大鍋慢慢靠汁,越是下面的紅燒肉越好吃。
鵪鶉蛋在另一口大鍋中煮著,早開了,還煮,多煮一會兒,撈出來快速放在冷水中容易剝皮。
「你留一點湯給沰兒拌飯吃,我發現他最近喜歡用濃湯泡飯。」李隆基不去想誰在背後使壞。
他決定在宮裡下個令,由王皇后下令。
凡是涉及到外面的事情,還有改變原來生活習慣的,太監宮女必須說,不說就打死。
而且和尚、道士,也不准再去後宮。
若有身體不舒服的情況,趕緊到李家莊子檢查。
李易扔里幾個松塔:「給小傢伙換成蛋炒飯,他就不泡了,他嫌飯沒有味道,同時增加運動量,不能養成小胖墩。」
「要不要給各部和州府的世家子弟調離重要位置?」李隆基確定了,就是世家在背後搞得鬼。
他準備下手,收拾一批人。
不能殺卻可以調離重要崗位,權力旁落。
「應該告訴鴻臚寺給外來的蕃邦降低待遇,比如減少一成。」李易扭頭看李隆基。
李隆基一愣,抿嘴想,然後長長吐出口氣:「忍?」
「等學子們把該學的學差不多了再說,之前當免費訟師的學子那麼多,我準備為他們上大課。
摸清楚他們的家中情況,看他們需要什麼,今年他們有不少考上了科舉。
另外是那些到村里幫忙的學子,比如寫雙鴨同情詩的那個……王旭,人就不錯。」
李易告訴李隆基,咱們還沒準備好。
所以即使覺得世家的可能性更大,也要裝作不知道,給別人看,咱們懷疑的是蕃邦。
這等爭鬥,要麼不出手,出手不留情,一下子全解決。
經歷過玄武門的李隆基露出笑容:「易弟,你喜歡長遠謀算?」
「我喜歡乾淨利落、快意恩仇,但不行。等幾年吧,大唐還有許多地方吃不飽飯,今年冬天不曉得又有多少人因飢餓而死。」
李易說到此事,心情突然變得不好了。
大唐只看京兆府,一片繁榮,吃不上飯可以找官府幫忙,或者直接找李家莊子。
別的地方則不是,終究有人因為吃不上飯,身體慢慢消瘦,最後因營養不良,甚至是直接餓死。
去找衙門,衙門也不會管,最多給你吃一頓飯,然後你還得回家。
有的地方連飯也不給,你餓死在衙門口,衙役只會把你抬走、埋了。
一般人又不會真的去找衙門,討飯都不討,總以為自己能熬過去。
「香味飄出來了。」李隆基像沒聽到李易說的話一般,他吸吸鼻子。
「我得快點把蒸汽機弄出來,別等著明年開春,越早越好。」李易同樣不說別處百姓的問題。
說了也沒用,不可能親自過去查問,然後送糧食。
趁著現在大唐人口還不多,儘量增加畝產。
十多億人可以養活,幾千萬人,這麼大的領土,怎麼就得餓死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