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當地駐軍何所需(第一更 請訂閱 投

  第1011章 當地駐軍何所需(第一更 請訂閱 投票)

  「吐蕃軍一早……」

  吃過一點東西,軍士開始匯報情況。

  「如此說來,眼下最缺的是後勤,還有馬,河西節度使那邊捕獲許多馬,可派到九曲。」

  李易聽完,設身處地想想,需要人吃的糧食和機動部隊。

  「是,李東主竟然知道?」軍士顯得十分激動,他最怕遇到外行。

  畢構為了表示自己也是內行,跟著說:「當地面積大,草原多,一眼望不到邊,有了馬,才方便。」

  李易扭頭詫異地看向畢構,趕緊對瞪大眼睛的軍士說:「畢宰輔開玩笑呢,畢宰輔知道當地丘陵多,但整體上地形起伏不大。

  湖泊與河流多,最後大部分匯入黃河主流,往西北姊妹湖去的黃河枝幹多。

  現在的時候,水草豐美,主要是夏天氣溫高,不缺水。

  騎兵多,總能找到適合的緩坡衝鋒,同時幫著攜帶物資。」

  「嗯!」畢構臉並不紅,他捋著鬍鬚應一聲。

  「沒錯,畢宰輔果然厲害。」軍士稱讚畢構,同時佩服李易。

  果然啊,李東主什麼都清楚,至於畢宰輔,估計是朝廷大事多,邊關地形的小事並未在意。

  「你們吃幾口西瓜去休息,休息好了再吃飯,那邊的事情無須擔憂,新的補給已從河南府調至,部分裝船上路,可接上蜀地後勤。」

  李易把情況跟十個人說一下,避免十人擔憂。

  「多謝李東主。」軍士抱拳。

  「是我們這些個被你們保護的人要感謝你們,沒有你們,我們哪來的安寧。」李易鞠了一躬。

  十個軍士激動地被帶走吃西瓜,補充水和糖,增加新陳代謝,稀釋胃酸。

  大家重新落座,畢構埋怨李易:「你不是說當地草多麼。」

  「然,多。山上草也多,還有貝母、冬蟲夏草、紅景天、雪蓮等珍貴的藥材。

  什麼豹子、鹿、熊、野羊、野驢、野雞等鳥和動物也多。

  你沒去看我畫的地圖,大小湖泊一個接一個,哦,當地叫錯,太湖,他們就叫太錯。」

  李易說明情況,他不背這個鍋。

  「如此當地生活一定很好。」畢構想到了許多的肉,還有山上的藥材、湖邊耕種、放羊。

  「冷,而且人的皮膚不好,有時風很大,手工業技術不好,冶煉方面更不行,所以他們才想搶咱們大唐的人過去。」

  李易搖頭,當地生活並不好,實際上屬於統治階層的問題。

  明明知道大唐的技術好,就總琢磨著搶,根本不安心下來學習。

  好武勇,老人沒有地位,還是奴隸制。

  他那個時候同樣的地方,照樣發展經濟,統治的人不一樣,生活水平才能提高。

  「倘若換成你去,你能在當地好生活著?」畢構也想到了人的問題。

  「我一個人去?那我得先找個族群,獲得統治權,不然我自己不行。」李易想一下,搖頭。

  現在去行,剛來大唐的時候不行,他必須跑到大唐的領土範圍內,然後進長安。

  或者在節度使的地方暫時當個小官,賺點壽命,他覺得為自己能夠管理好幾百人的村子或幾千人的縣。

  一年時間,不說全變富裕,至少收入可以提高一倍。

  「老夫是說地方占下來,你去管……」

  「嗯哼!」李隆基咳嗽。

  「你遠程指揮,叫別人管。」畢構趕緊改口,對,小易不能出去。

  「老畢你這個辦法好,別的地方我去指揮,當地的官員不會滿意,新占的地方,我有辦法。」

  李易上心了,黃河源頭一大片地方,他那時的人就不多。

  一般人去旅遊可以,長住承受不了氣候。

  經濟發展確實是有,卻要看跟誰比,當地的旅遊業算支柱型產業。

  工業大多服務周邊,還是有國道、省道的前提下。

  地方占下來容易,守卻難。

  誰願意過去呆著?別處沒有草,過去放羊可以,放完了,自己的地方又有草,再把羊群趕回來。

  指望更多的人在當地住,當地必須有相應的吸引力。

  即便是聽從命令,駐紮在那裡的將士們,他們屬於主要勞動力。

  有家人的話,成立幾個節度使,家人跟去,會很麻煩。

  去的人屬於守邊關,時刻面臨著危險,吐蕃會頻繁襲擾。

  都是大唐人,憑什麼那裡的人過得就要比別人苦?

  李易想著,低頭吃起飯,琢磨怎樣安排。

  地方占了,就不可能再叫吐蕃給奪回去。

  李潭也默默地吃著,他發現自己很沒用,幫不上忙。

  以前學的東西中沒有九曲之地的事情,更未接觸到具體的民生與軍事。

  自己要跟著李易好好學,說不定將來能與大伯一樣,組織起來幾支隊伍幫忙。

  小傢伙現在整天開心,從不去想大人的事情,他的愁是到了吃飯的時候不能繼續玩,到了睡覺的時候也要躺下。

  等吃過飯,畢構告辭離開。

  李易回書房寫寫畫畫,現在他就得考慮當地的事情。

  李隆基沒去打擾他,跟家人聊天。

  「地方還未占下來,小易便要忙,不容易呀。」豆盧貴妃一臉心疼之色。

  「但凡其他人能想出些許辦法,也不會讓小易一人操勞。」李旦對大臣們不滿。

  在他的想法中,你們那麼多人,不要求跟李易一樣,有李易一成本事還不行?

  王皇后跟著說:「他們除了說不收租子、叫當地修路,不會給出別的法子。」

  「是呢。」永穆公主站在李易一邊:「李郎會直接告訴當地人去幹什麼活兒,當地人只要照著學就行。」

  「三郎,明日早朝,你問問大臣們。」豆盧貴妃不滿。

  滿朝文武,問黃河源頭的地方怎樣治理,一個人都沒有?

  李隆基點點頭,沒說什麼。

  到了晚飯時,李易拿了一摞紙過來,放到桌子上:「三哥,初期先這樣,將士們順便熟悉地形。」

  「好!」李隆基使勁點下頭,看,辦法有了。

  翌日早,李隆基天剛亮去上班。

  朝堂上的眾臣討論的正是九曲及更西邊的事情,已經占下來的地方設新的節度使。

  派人去當,從哪調人,需要什麼東西。

  討論來討論去,決定把郭知運和張忠亮向前推,後面再安排新的節度使。

  「當地比之隴右與河西更有不如,諸卿可有安民利軍良策?」

  李隆基等大家說差不多的時候拋出來問題,他要看看,究竟有沒有能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