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聖地與聖院

  朝陽初升,萬物初始。

  距離當初的仙人降世,禮贈天下,已經過去數年有餘。

  熱度不僅沒有消下去,反而愈演愈烈,猶如星火落草,迸發燎原之勢。

  又猶如連綿烽火,燎燒不絕。

  自咸陽化仙城而始,一年之後。

  靈氣開始在大秦各地迸發、復甦、輻散。

  一個個武道石碑,出現在大秦疆域。

  邯鄲、臨淄、新鄭、大梁……

  在短短數年中,就成為僅次於咸陽的仙城。

  數十米的高牆聳立雲天,來來往往的人群,一個個體魄強健,走路沉穩有力,盡皆精神抖擻。

  私塾內,傳出兒童悅耳的讀書聲。

  城外,傳來大片麥浪隨風吹動的聲音。

  演武場上,滿是過往客商和百姓的呼喝聲和交手聲。

  ……

  短短數年時間,整個大秦糧豐馬足,武風日盛。

  當初,修建長城的人,被始皇一直令下,回歸故里。

  藉助仙鄉傳出的農具,忙時,耕田務農;閒時,練武強身。

  田間嬉戲的孩童,早在數年前,就被送進大秦開設的國學,不僅免除費用,還提供一日三餐,頓頓有肉,

  上午習文,下午練武。

  據說,有百家出身的人擔任講座,根據學生的稟賦和愛好,分設課堂和作業,更有仙鄉傳下的天文、生物等學術。

  宣講天地宇宙,分說人體奧秘。

  一系列的制度,在仙人和始皇的制定下,紛紛出台:

  達到二流修為的人,可以免除賦稅;

  達到一流修為的人,可以擔任小吏;

  達到絕頂修為的人,可以就職小官,也可開設武館,開館授學;

  達到半步先天的人,可以在仙城中,成為統管千人的偏將。

  達到先天真元境的人,可以在大秦統率萬人大軍。

  ……

  沒有饑寒之困,百姓富足,不甘屈居人下,每日研磨武學。

  上層權貴之流,更是一心向武,心無旁騖,吞藥練體,食靈練氣,鑽研武道。

  出身百家之人,終日埋首武碑,謹遵仙人「百家爭鳴、百花齊放」之說,積極探索與本家學術、理念相契合的武學。

  如儒家的浩然訣、墨家的解劍術、農家的萬物生、法家的天地距……

  ……

  桃源仙鄉。

  十里桃花,常開不敗,流水潺潺,游魚嬉戲,青山蒼翠一如昨昔。

  只是,原本只有幾十戶的竹樓,沿著九宮八卦的地勢,增設到了千戶之多。

  放眼而望,各異的竹樓掩映著青山、溪流、山谷、丘陵。

  短短几年的功夫,仙鄉,已經名傳天下。

  一個個匪夷所思,堪稱奇蹟的東西,自仙鄉流傳而出,普及天下。

  這裡有建立山崖峭壁之上的思道院,掩映白雲間,百家之人常駐,天下能為之人,皆可足踏山壁,縱躍輕功,橫渡虛空,進入道院。

  每日會有大量人,在這裡爭辯,辯論大道,印證己學。

  靈感在交流中完善,思想在論道中成熟。

  有專門記錄之人,將東西印在武道石碑上,按價值評定,勝者可留碑上,傳誦天下,拱世人瞻仰、學習,萬古流芳。

  敗者再接再厲,待準備充足,可捲土重來。

  如可日行千里的天縱術、預敵先機的弈劍術、脫胎於張三丰太極武學的陰陽術等,盡皆于思道而生,傳至天下。

  故而,被世人稱為另一座稷下學宮,但卻更加自由開放、海納百川。

  這裡有建立在孤立絕峰之上的天工院,坐落於擎天柱上,直插雲天,像是對天怒吼,要把天捅破。

  裡面匯聚天下的能工巧匠,無數神乎其技、威力莫測的神兵利器、器械機括,從這裡誕生。

  以靈氣為源,僅靠數人操控,一日之內,就能建造一面城牆的起重機、挖掘機,從該院走向天下。

  享譽天下的問天劍、天音鈴、魔神鎧,盡皆出自天工院之手,所著的一本《天工開物》。更是被天下匠人奉為至寶。

  人人藉以佩戴天工院出品的兵器為榮。

  尤其是男人,對此更加痴迷瘋狂,天工院出品的名器是每個男人夢寐以求之物。

  這裡還有建立在百草奇花之中的天醫院,有仙人傳下的《丹經藥典》,有天下最優秀的良醫,他們遍證百草,查驗靈藥,君臣佐使,終日埋首於靈氣復甦後,變異的奇花異草之中。

  探究丹道神妙,推陳出新,研究治人治心之術。

  各種不可思議的靈丹妙藥、醫道妙術,自此而始,流傳天下。

  有增進內功修為的練氣散,有強身健骨的虎骨丹,有固本培元的培元丹,也有治療傷勢的長春丹……

  甚至還有強陽益精的……腎寶。

  時不時,還有仙人降臨,聆聽大道。

  加上充沛的靈氣、得天獨厚的修煉環境。

  使得仙鄉成為眾人艷羨的聖地。

  思道院、天工院和天醫院,也被天下人共尊為三大聖院。

  為世人所敬仰。

  ……

  大青山。

  靈氣成霧,氤氳蒸騰,蒼天的古木鬱鬱蔥蔥,林立山林,將整座大青山裝點的青翠如玉。

  原本籠罩山腰的雲層,蔓延至山腳。

  自下仰望,整座大青山一眼望之不盡,像是撐天巨柱。

  摩雲接頂!

  雄渾、巍峨、古老。

  自外而觀,每個仰望大青山的人,都會肅然起敬,驀然生出幾分感慨。

  山內。

  一條飛瀑自望之不盡的山崖垂落而下,像是自白雲之間遠上而來,從九天垂落的雲河。

  為大青山騰起一抹亮眼的銀帶。

  虹橋懸掛,襯著聲勢浩大的飛瀑流泉,獨成一抹璀璨奪目的風光。

  山林之中各異的靈獸嬉戲,神禽盤旋:

  老龜臥盤,發出沉悶的呼吸;

  靈猿在樹梢間騰挪來去,追逐著偷了猴兒酒的九尾狐。

  仙鶴帶著一群形態各異的靈鳥,穿梭於天穹白雲。

  靈藥遍地,奇花爭芳。

  大青山經過數次晉升,時至今日,大量氣運的灌注下,早就今非昔比。

  比之神話傳說中的仙山福地,也不遑多讓。

  眼下,青山內。

  李天生閒坐竹院,身上的氣息比之初入此界,越發深沉難測。

  此界經過數年演化,就是不用大青山進行靈氣灌注,也能自行誕生靈脈,產生靈氣。

  加上仙鄉與大秦的合作,天下大治。

  武道碑矗立各地,書塾大行其道。

  經年之間,武道大世初現端倪。

  又因經過前兩個世界的積累、實驗,李天生已經總結、整理了一套更為完備的修煉體系。

  前期就在靈氣環境中修行。

  整個天下雖尚未有先天境的武者存在,但臻至半步先天的存在,數量卻不在少數。

  從秦皇宮到諸子百家,都有半步先天的高手坐鎮。

  仙鄉又影響了整個大秦的衣食住行。

  讓仙人之名深入人心。

  為李天生源源不斷地收穫了可觀的氣運。

  以至於他數年潛修,修為更進一步。

  距離神通境的第二境,已經相去不遠。

  他自信,若是再遇到哪個北岩山人,只需一掌,就可將對方輕易鎮壓。

  絕無再次逃脫的可能。

  同樣,北岩山人的出現,也讓李天生對自己所在的世界,有了某種猜測。

  眼下,他功成出關,不僅是因為修為遇到瓶頸,非一味苦修,能夠突破。

  也是因為他感覺到,仙鄉中忽然多了幾股異樣的氣息。

  其中一股,雖然刻意遮掩,但那股熟悉的波動,依舊逃不過他的感知。

  若是所料不錯,應該就是銷聲匿跡幾年,杳無音訊的北岩山人。

  倒是另外兩股,有些特異。

  想到這裡,李天生跨步而行,飛出山外。

  ………………………………

  菊花殘,滿地傷!

  昨晚荒唐已仿徨!

  好倒霉!

  果然!昨天的猜測正確,我差點……就中招了!

  人生好艱難!

  為什麼要我選擇這樣的難題!

  雖然,你很帥,一米八的大個子,咱倆關係也好。

  可我不想做下面哪個!

  又不想兄弟沒得做,老天,你是在玩我嗎?

  吐槽完畢,幸虧他不知道我寫小說,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