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臘月

  第34章 臘月

  宋念看著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也怕自家出事,決心給家裡人好好進補,便撥了錢給李伯,讓他隔三差五去集市買些羊肉羊骨。

  宋老太太捨不得吃芝麻醬和蒜泥,也捨不得拿好好的肉湯涮菜吃,李婆子就連著做了段日子羊羹。

  這麼吃倒也不錯。秋天過後正是羊肉肥美的時候,買骨頭也會帶些肉碎,煮了後還算是是湯白味正,香氣濃郁。

  宋家人吃肉羹,也不能讓下人硬扛著,畢竟傷寒是會傳染的,於是宋家的下人們隔段時間也能喝碗羊湯去去寒氣。

  為防補得過頭,沈氏又讓李婆子配了準備醃得水淋淋的白蘿蔔。宋家上至老太太,下至宋筠,都沒心疼錢,很是吃了段時間羊肉。

  這麼補著,臘月也到了,在古代,春節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哪怕是日子比較好過的宋家,也盼著好好過一個年,見見親人。

  因此,沈氏剛忙完冬衣的事兒,就張羅起了年貨。

  宋筠自入冬病了一場,就不被家裡人允許出門了,只是每天被抱著在院子裡透透風,著實把她憋得不輕,一聽沈氏要去集市,她先鬧了起來,想跟著沈氏一塊兒去。

  宋老太太心軟,看孫女兒眼巴巴地瞅著,也替她說了話:

  「筠姐兒這段日子也沒病過了,在家也呆了很久,給她穿厚一點,帶她出去看看吧。」

  田滿還在宋家住著,沈氏帶了自家女兒出門,自然不能讓田滿在家待著,更何況快過年了,田滿也快回家了,總得讓她出去逛逛。

  於是,沈氏帶著兩個女孩出了門,宋箴原本也想跟著出門,卻因為在學堂不認真上課,被宋念押著在家練字,只能幽怨看著妹妹幸災樂禍的表情,又連連囑咐沈氏:

  「娘,給我多買些糖。」

  宋策也難得地不再維持「讀書人」的高冷形象,主動提出想要一匣子酥油鮑螺。沈氏自然是都應了,過年嘛,哪有不讓小孩子吃零嘴的。

  集市果然全是過年的氣氛了,往日絕不許小攤小販在自家鋪子門前擺攤的掌柜,如今也寬容了很多,甚至自己都挑了些低價打折的貨物,在門口支了攤子。

  農閒時節有些手藝的農民,常年走街串巷的貨郎,都聚集到了集市,街兩邊全是攤位,賣頭繩的,賣荷包的,賣木頭雕的釵子手鐲的,甚至還有當街寫對聯寫家信的落魄讀書人。

  當然,要說技術含量,還是得看各家鋪子:

  必須說,古人玩起節日限定款,比現代人也不遜色。香粉頭油胭脂等,換個喜慶的匣子,價格就憑空貴了一些;糕餅果子,原本是用荷葉、竹編盒子裝的,如今也改成陶瓷罐、木頭盒,還或印或刻著生肖的圖案。

  沈氏很冷靜,絕不願意被商家的噱頭糊弄。宋筠卻激動了,這簡直是藝術品啊,這種古樸的、詩意的、有歷史內涵的……

  哪怕穿越過來好幾年,宋筠還是很喜歡這些手工製品,尤其是每年的生肖都不一樣,總得湊齊一套吧。

  田滿常年在村里待著,沒見過這些,興趣比宋筠還要大些,不住地拉著宋筠的手,問她這是什麼、那是什麼。

  沈氏想著,家裡倒也不差這些錢,給孩子們買幾盒,就當哄他們開心了,於是買了好幾盒刻著吉祥圖案的酥油鮑螺和糖果子,然後才採購了更多普通包裝的糕餅,用以待客。

  最熱鬧的攤位是賣零嘴的、賣沙糖的、賣竹編玩具的,都是既便宜又討小孩子喜歡的東西。這些趕年的攤子被小孩子們圍著,又不斷吸引著更多小孩。

  玩具,對很多人家來說,是完全沒必要買的東西。自家有些手藝的,就用木頭用主意做一個,自家沒有,那就隨著孩子四處瘋跑著找樂子。

  但這畢竟是過年,做父母的再節儉,也禁不住孩子的央求,於是,賣玩具的攤位面前,圍了一圈小孩子,又圍了一圈大人,不斷有驚呼聲或哭喊聲傳出來。

  宋筠不太感興趣,尤其是她看到幾個孩子流著鼻涕,用手一抹,就要去抓玩具或抓吃的,不由得一陣惡寒。

  田滿年齡大了一點,更不感興趣了,於是沈氏帶著兩個孩子去賣年貨的店裡轉悠:

  買了些紅紙,回去做紅封或者寫對聯;又買了些門神年畫,儘量保證每個屋子都有;最重要的是爆竹,如果不買,不提宋箴,宋策都會悵然若失的。

  零零總總買了不少,沈氏讓白穗回去送了趟東西,她則帶著兩個女孩找了家食肆,要了三碗稠稠的羊肉羹,邊喝邊等白穗過來。

  等白穗送完東西回來,沈氏幾人的購物之旅,才進入了今天的重頭戲:買肉。

  這個時代的豬肉的確腥臊味更濃些,要想做的好吃,需要更多的調味品。說實在的,有去腥所需的調味品的花費,也夠買些羊肉吃了。因此豬肉在宋家這種中等條件的人家,是很雞肋的存在,也就是貧苦百姓沒條件講究味道、又想補補營養,才會買一些。

  宋家要買的,是雞、鴨、鵝、魚、羊,以及一些縣中富戶在莊子上用暖房種的蔬菜。他們吃不了,就會分出一部分在自家鋪子裡賣,宋家其他時候是不太捨得買的,實在是太貴,用宋老太太的話說,買斤菜的錢都夠吃頓羊肉了。

  老太太發了話,其他人也不違背,日日白菜蘿蔔地吃著。臨過年,沈氏才敢做主去買些新鮮的青菜。

  所有這些食物,肉類是要買夠一兩個月的,反正冬天的北方,天然擁有保鮮的冰櫃,肉是放不壞的。

  至於蔬菜,至少買夠吃用半個月的——等過了大年三十兒,捧著銀子去買菜都買不到了。而按老習慣,大年初一一直到月底,都是走親訪友的時候,客人上門,用白菜蘿蔔招待,就太敷衍了。

  宋家採買了很多的雞鴨肉和鵝肉,或醃或鹵或炸,廚房的食物香氣和燒火時的煙霧,與黎陽縣家家戶戶的香氣和煙霧匯聚在一起,升騰在空中,似乎要驅散這個冬天所有的寒意。

  柱子家也重新有了歡笑聲,倒不是王家人冷血,而是這個時代,孩子夭折得太普遍了。不提天花痘、水痘、瘧疾、肺癆這種大病了,哪怕是一場傷寒,一次嗆到,都有可能要了他們的命。

  可以說,真正成年前的孩子,都像是寄居家中的客人。父母祖父母,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來,也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走。孩子去了固然傷懷,有別的孩子在膝下鬧著,他們也就走出來了。

  雖然殘酷,但也只有這樣,才能應對醫療水平低下的環境中,一次又一次失去親人的痛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