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宋念的禍水東引之術
宋筠總覺得這句感慨的背後有什麼故事,不過她雖然八卦,但也知道不要碰人家的傷心事,所以什麼也沒問。
盧夫子感慨了一句,就迅速回過神,為了掩飾尷尬,她用纖細的手指點了點桌面,把宋筠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才若無其事地問道:
「怎麼?你要去京城了嗎?」
趙彤瞪大了眼睛看向宋筠,她是準備回去換身衣服的,如今穿的這身,在寫字的時候被濺了墨點子,臨走前卻聽到這麼一番對話,一下子連衣服都沒工夫換了,急急地問:
「筠姐兒,你要去京城?什麼時候?去做什麼?還回來嗎?」
宋筠也沒瞞著,實話實說:
「還不一定呢,我只是提前打聽一下。我爹明年想去考科舉,我們就想著跟著他一起去看看。」
趙桐有些羨慕,真好,她也想去。
趙桐不知道她爹明年要不要去考,不過無論去不去,自己肯定是去不了的。
盧夫子想了想,倒也是時候了,她雖然沒怎麼見過宋念,倒也知道宋念好幾年前就考下了舉人,如今學得差不多了下場試試,也很應當。
不過,盧夫子雖然也去過京城,但對於路途該怎麼走,卻沒有什麼印象。
她去京城的時候,還是娘家的嬌客,這種事都是她爹娘和哥哥在操心,盧夫子只記得路很遠,住驛站住得她都失眠了,那裡的床板太硬了。
而且她家出發的時候是秋天,越靠近京城,天就越冷,甚至冒著雪趕了好幾天的路,哪怕在馬車裡坐著,鞋也凍得硬邦邦的。
好在,路上所有的困難,在她踏進那座巍峨的城池的時候,在她認識了那些各有風采的同齡人的時候,就都像太陽曬過的冰凌一樣,撲簌簌地消融了。
因此,對於宋筠想去京城看看的的想法,盧夫子很贊同,雖說京里一塊磚掉下來都能砸到某某府的遠親,但也因為誰也不確定別人有沒有後台,所以行事都很謹慎,反而是比小地方更清明些。
再加上,宋家別的不說,也有個舉人在,又不是愛鬧騰的人家,想必一來一回,都是平平安安的。
盧夫子雖然不記得路線,卻也發揮了做夫子的責任心,絮絮地囑咐了不少話,比如京里哪個坊的房子實惠又離集市近,哪個牙行更實誠。
也是為難她了,愣是從吃喝玩樂的少女時光中翻出了些比較有用的建議。
當然了,吃喝玩樂的經驗也很重要,宋筠陪笑著主動磨墨,把筆都恭恭敬敬遞過去,指望夫子像上次那樣,再給她寫點旅遊經驗。
盧夫子沒法子,只能放下手中的茶盞,把袖子挽起來,一邊回憶,一邊落筆。
好逛的店,好吃的東西。好玩的地方,但凡是她能想到的,哪怕自己沒有去,也寫了下來。
想來以宋筠的性格,抽個空也得都去看看,這樣也好,盧夫子心想,她是無緣再去了,能聽小徒弟回來叭叭叭地對著自己講述一番,也算是種經歷了。
宋筠拿著張單子,看著上面她沒吃過、甚至都沒聽過的各色美食,突然覺得她現在不去都不成了,一定要去。
在她歪纏著夫子寫單子的時候,宋策和宋箴兄弟倆也沒閒著,恨不得在書院搞個比賽,誰提供的京城信息最多,就給誰獎勵。
也就是前段日子他們拉人寫菜譜的時候打下了不錯的群眾基礎,而且大家都想著,日後自己去考學的時候,也挺需要這方面知識,才沒嫌棄這兄弟倆的鬧騰,讓他們成功打聽到了好幾頁的相關信息。
其中不僅有最基礎的路線、經過的驛站、經過的可以進去一逛的城市,還包括考試前去哪裡吃飯能討個好彩頭、下榜前在哪家酒樓訂桌子能看到打馬遊街的場景,等等。
兄妹三個匯合了一下手中的知識,眼巴巴地捧著去找父母,全然忘了,宋念能不能考上還八字沒一撇呢。
這要是考不上,難不成讓他強顏歡笑地坐在酒樓里看別人「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嗎?
於是,在宋老太太更心動,沈氏態度鬆動,三個孩子自覺勝利在望的時候,宋念一個人苦澀地默默罵著多嘴的自己。
現在壓力給到了宋念這裡,他當然不願意坐以待斃了,胡亂應付過幾個孩子,第二天一早,就急急去了鄭家,他決定禍水東引了。
畢竟,徒弟為考試發愁的時候,師父怎麼能旁觀呢,當然是師徒倆一起來面對壓力嘍。
當然,宋念也不是低情商的性子,深諳「打一巴掌給顆甜棗」的道理,去拜訪鄭翰林之前,還順走了廚房裡給幾個孩子上學準備的小點心。
基本都是宋筠口述,胡廚娘手工製作,包括但不限於芝麻蛋卷、古早蛋糕、蛋黃酥肉鬆餅,甚至還有三小罐折騰壞好幾斤牛奶之後才發酵成功的老酸奶。
於是,臨上學前像往常那樣去廚房拿上下午茶的宋筠兄妹三人,大眼瞪大眼地對視了一會兒,才憤憤離開。
也就是看在京城的面子上了,不然他們絕對要去和祖母以及娘親告狀。
此時的宋念,正在鄭翰林面前抱怨:
「師父,您只是說今年的考官正對了我的路子,讓我下場試試,可我家裡人如今都覺得我一定會考上了。
我是沒法子了,實在是能力有限。可您是我師父,不能坐視不理吧,只能拜託您多上心了。我如果考不上,咱們師徒二人可都丟了面子,對吧?」
好傢夥,這下子壓力給到了鄭翰林那裡。
人家一個致仕了、想收個徒弟過過癮、順便為子孫買份養老保險的老翰林,聽了這話,手裡的茶都不可控制地撒出來了一些,差點沒燙得老爺子跳起來。
為了維持形象,老爺子廢了很大的功夫才控制住臉上的神態,其中的艱辛,不亞於他考進士那年,坐在臭號旁,還得努力屏息寫策論的程度。
鄭翰林手上穩穩地把茶盞放在桌子上,若無其事地用帕子擦了擦衣服,這才有空和這個不孝徒弟好好理論一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