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拒絕親事

  第149章 拒絕親事

  過了幾日,沈氏裝作收到娘家來信的樣子,獨自去了王家。

  此時沈氏再氣,也能收斂自己的情緒了,所以對著宋姑母,她還是一如既往地恭順親近,解釋道:

  「姑母,您有意和我娘家結親,我爹娘兄嫂當然是驚喜的,真是做夢都沒想過會有這樣的好事兒。但,我娘家的情況您也知道,是有些手藝,可全家都看診,也只是勉強吃穿不愁,旁的就沒什麼了。」

  沈家的情況不如自家,那是肯定的,宋姑母點頭,不過她不覺得沈家捨得拒絕了這門親事,只以為對方會說聘禮不會太多。

  這也在她的預料之中,畢竟上面還有一個長嫂,從鄉下嫁過去,沈家不見得出了多厚的聘禮,如果給弟媳婦太多,反而會引得家宅不寧。

  所以宋姑母對這方面並沒有太高的要求,她更願意換來沈家的愧疚,日後才能好好對待自己孫女。

  沈氏裝作沒看到宋姑母自信的神色,繼續說:

  「不瞞您說,我娘的侄孫女,嫁給我娘家侄子,現在已經開始隨著我娘學醫術了,日後也是要隨我嫂子一起出門看診的。我娘家,市井出身,田滿那丫頭,鄉下人家,不在乎這些。可我爹娘他們就怕雅纖適應不了。」

  宋姑母本來想說,不必讓她孫女做這些,他們嫁妝不會少給。可問題是,長嫂能做的,你做弟媳婦不能做,哪怕你出身好,可但凡家中長輩不是糊塗蟲,都不會同意這種區別對待。

  她何嘗不是如此,大兒媳婦出身好,娘家有助力,但她給大兒媳婦一樣首飾,就得給二兒媳婦一樣價值差不多的,不然難免讓二兒子和孫子孫女覺得委屈。

  聽到這裡,宋姑母已經明白沈家的意思了,臉色有些緊繃,她不能再挽留了,不然就被侄兒媳婦看出來問題了。

  這時候,她又有些痛恨一直被她誇讚的沈氏的聰慧,如果她有陳氏那麼好糊弄就好了。宋姑母不無惋惜地想。

  沈氏就知道宋姑母投鼠忌器,肯定沒辦法強求什麼,因此只說明了沈家的意向後,欣賞了一會兒宋姑母有些僵硬的微笑,才拍拍屁股走人了。

  她走了,宋姑母卻真有一些無奈了。她想讓孫女嫁到沈家,就是覺得兩家身份有差距,這樣的話,即使孫女嫁過去還有些不好的地方,他們也能容忍。

  但沈家既然不願意接這個茬兒,那她只能做一件事,那就是把孫女的性子徹底掰正了,或許也可以把她送去大兒子家住一段時間,避避風頭,等幾年以後,再談孫女的婚事。

  宋念心中愧疚,卻也沒辦法和姑母真的撕破臉,只能對妻子保證,日後他會多留心,爭取給內侄兒尋個好親事。

  宋筠真的心情複雜,穿越這幾年,除了自己家,可以說她最常見的,最親近的就是王家了,甚至比幾年見一面的沈家還更熟悉一些。

  她從一開始就很喜歡姑祖母,覺得她清醒,能幹,講理,一度覺得她比宋老太太更好。

  但也是這麼一個人,坑起沈家真是毫不手軟,坑人不說,還指望沈家感恩戴德。

  只能說人性都是自私的,沒有影響到自家的時候,宋姑母樂得與人為善,但和自家有利害關係之後,她就耍了次心機。

  可以說,沈氏但凡沒那麼細心,沈家但凡有一點兒被好事沖昏了頭腦的不清醒,這婚事也就訂下了。

  宋筠倒不是說王雅纖給孫二郎寫信送禮物有多不對,畢竟她的觀念更多的還是現代的那套,只是,王家不該隱瞞,王雅纖做這種事又太過自私。

  最起碼,這事兒但凡傳出去一點,王雅維怎麼辦呢?她的婚姻,原本就是在丈夫和娘家之間被拉扯,再背負一個「王家女私相授受」的名頭,還能有好果子吃?

  雖然親事沒成,但沈氏對丈夫的姑母一家卻很有意見,連帶著幾個孩子都對王家不像之前那麼親近。

  不知道姑祖母如果意識到她這一番算計,讓她二兒子一家和她娘家人徹底起了隔閡,有什麼想法呢?

  宋筠真的覺得她得不償失,說實話,像王雅纖的情況,如果再等幾年,她的性子被教好了,出來讓親戚們一看,也是個亭亭玉立知書達理的小娘子。

  那她當年的種種,在眾人心中,不過是十歲小娘子被哄騙了,原不是她的錯,到時候再談親事,沈氏就是不同意,也不會有這麼大的反彈。

  不過,宋筠後來再想這件事,大概也明白姑祖母為什麼會做出這種事:

  她做娘家的主,做自家的主,又養出了好兒子,事事順遂,所以對自己的掌控力太自信了。

  她自信孫家不會願意得罪王家,所以覺得這事已經徹底結束了,可問題是,即使孫若瑜不對宋筠八卦,難道孫家就能一輩子徹底管住那對母子?但凡有一點疏漏,那早晚會曝光的。

  就是不曝光,就是婚事真訂了,王雅纖但凡沒被徹底教好,日後沈家對她不滿意了,沈氏不會對王家有意見嗎?

  或許她覺得憑自家對宋家的恩情,宋家不會為了姻親而真的遷怒於王家,但說實話,一但心裡把恩情當做拿捏旁人的工具,那再大的恩,也就成仇了。

  宋筠有些惆悵,她在現代多數時候都是獨自一人,並沒有親近的女性長輩對她進行引導。而且現代社會親緣關係並沒有古代這麼緊密,所以很多人際交往上的道理,她都是來了古代後隨著長輩們學的。

  尤其是姑祖母,在盧夫子出現之前,宋筠一直把她當做榜樣,畢竟在女性能發揮的作用幾乎完全被局限在後宅的時代,她已經儘可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去影響周圍人了。

  但,這一刻,她突然發現,其實對方並沒有那麼好,私心也會重到可以漠視身邊人是否受到傷害。

  相比較而言,倒是自家祖母,或許嘴碎,或許沒那麼聰明,或許不那麼能擔事兒,但最起碼,她是個很有原則的人。明明知道自家應該償還王家的恩情,也沒逼著兒媳婦同意這門親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