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時分,遼軍大營,中軍帳中。
樊武正稟報著自己出使宋軍駐地的前後經過,身前的耶律大石聽得眉頭輕皺,直到其把話說完,方才道:「你是說你並未見到童貫,只是和幾個將領見了一面,同時他們也答應了停戰的要求?」
「正是如此,看他們的樣子倒不似作偽。」樊武回憶了一下當時的情況,神色嚴肅地道。
「看來宋軍這次的傷亡也是極大,暫時不敢再對我們用兵了。大石,你說我們要是趁此機會發動突襲,能不能一舉破敵?」耶律雄格立刻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道。之前一戰實在叫他心中難平,還想著扳回一城。
耶律大石忙對他道:「大王不可,說不定這正中了宋人下懷!宋人善守,一旦這是他們示弱引我們草率進攻的計策,我們的損傷只會更大。」
「嗯?」耶律雄格一呆,他還真沒想得這麼深呢,但同時也有些疑惑,之前耶律大石可沒有如此重視宋軍啊,現在看著卻更謹慎了,難道是因為之前的挫折讓他有所轉變?
耶律大石看了他一眼,又問樊武:「那些宋將只說童貫有病在身不能見客,就沒提其他的了?還有,當你照我說的提及那個帶兵出戰的宋將時,他們又是什麼表現?」
「沒有,他們只說自己可以全權負責軍中之事。至於提到那個將領時,其他人雖然有些異樣,但也看不出什麼激動或是憤怒的意思來,就好像他們壓根就沒太把這事當真。」
「難道說林牙你的計策被他們看穿了?」耶律宸不覺好奇問道。
在帳中幾人同時望來的目光中,耶律大石輕輕嘆了口氣:「應該就是如此了,而且若我所料不差,後果應該更加嚴重!我來問你,今日宋軍大帳中做主的是什麼人?是那姓種的兩個老將嗎?」
「不,是一個三十左右的將領,雖然他坐於下首,但許多話都由他來說,其他人也很自然都在看其臉色行事。」樊武能被派去做使者,這點眼力還是有的。
「這就是了,宋軍果然發生了兵變,而且還是在兵不血刃的情況下取得了完全成功。要是我所猜不錯,那個年紀最輕的將領就是兵變的主使,也就是那個叫孫途的宋將!」到最後,耶律大石几乎是咬牙道出了孫途的名字。
耶律雄格眉頭也是一緊,作為和耶律大石關係緊密之人,他當然從其口中聽說過孫途的大名,而且次數還很不少:「孫途嗎?此人當真如你所說般將會是我們的大敵?還有,我總覺著此事有些想當然了,他一個年紀輕輕的傢伙,在軍中也沒多少根基,真就能如此輕易就把童貫給拉下馬,還讓自己取而代之?」
「這就是那孫途可怕的地方了。說實在的,若非掌握了這些線索,我也不敢做出如此推斷啊。但除此之外,我實在無法解釋宋軍為何會有這些變化了。大王,你也和那童貫打了多年交道,豈會不知其為人,若他還掌握了兵權,又怎會讓前日的事情發生?還有,無論從年歲氣質還是米樣,樊武看到的那個宋將都與我所熟悉的孫途有七八成相合,而且從之前的密報中我們已可肯定他來已來到宋軍大營。至於他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確實讓人有些疑惑,但若說如今宋國還有什麼人能在幾十萬軍中奪取兵權,在我看來就只有他孫途一人了!」
耶律大石這一番話說出後,再度讓帳中眾人皆都動容。因為這說法算是把孫途捧到了一個極高的位置,這是以往的耶律大石從未對任何一人有過的高看,這足以讓眾人對孫途生出戒懼之意了。
「林牙是因為覺著如今統率宋軍的人已換作了孫途,所以才不讓我們再度發兵?」耶律宸想到剛才的話題,又連忙問道。
「這只是一方面,若只是童貫,我們當然可以抓住這個機會,但那孫途,其人最善於行險用謀——這些年來,我一直在觀察著此事在宋國的種種作為,他已比當初更加難纏——所以說不得宋軍呈現出來的問題都是假象,為的就是引我們主動去攻。
「而另一方面卻更加重要,那就是我們再承受不起太大的傷亡了。北邊亂象愈演愈烈,若是我們再有個差錯,損兵折將,到時別說回救朝廷,反倒要向朝廷求救了。」
後面幾句話才算是點到了關鍵處,頓時澆滅了眾人的求戰之心。是啊,如今遼國內憂外患,情況只會比宋國更壞,他們確實承擔不起又一次的失敗了。所以哪怕有八成勝算,但只要其中還藏有一丁點的變數,都讓人不敢冒險。
「可即便我們肯就此罷兵,恐怕宋軍也不會罷手。他們的目的一向明確,就是奪取我大遼南京在內的十多座重要城池。而我們是絕不可能把這些重要城池都讓出來的,不然……」耶律雄格滿臉苦惱道。
耶律大石也深以為然地點頭:「是啊,眼下咱們確實處在了一個極其為難的位置,進不得,退不得。」
「而且還拖不得,我們的糧草怕也支持不了太久了,哪怕算上南京存糧,也就夠兩三月之數,北方是完全指望不上了。一旦斷糧,大軍必然崩潰……」耶律宸更是憂心忡忡地提到了這個要命的問題。
帳中愁雲越發的濃重了,說實在的,自契丹一族崛起後,他們還從未遇到過這等進退兩難,又如此窩囊的局面呢。
「那就先與宋人議和,看能不能從中獲取一些好處。比如我們可以城換糧,先度過眼下的困局。」耶律大石在思忖後,突然提出了這麼個策略來。而他此話一出,頓時就讓眾人都再度變色:「林牙,你瘋了……先不說宋人會不會答應,光是朝廷,都不可能讓我們干出這等自毀長城的事情來!」
無論宋人還是遼人,其實都很清楚幽雲十六州對中原王朝來說有著多麼巨大的用處。這些城池代表的可不光只是多少百姓,多少地盤,更關係到了南北兩方勢力的整體格局啊。
大宋為何百年來都被北方的遼國所壓制,一直都得不到喘息的機會?可不光是因為他們在軍中政策的錯誤,更在於失去了這大片緩衝地帶,以及可以養馬的場所啊。而一旦真歸還幽雲十六州給宋,哪怕讓他們用多少金銀糧食來換,大宋都是賺到的,因為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能藉此而起,用大軍和手中的刀槍來奪回曾經付出的一切。
看著幾人驚慌變色的模樣,耶律大石笑了起來:「我當然知道幽雲十六州絕不能還給宋人的道理,這不過是拖延的權宜之計。若是能從宋人手中弄到一些好處,就更好了。」
「不是說拖下去對我們大為不利嗎?」樊武有些糊塗了。
「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拖下去自然對我們大有壞處。可要是我們在此期間能拉來一支奇兵,從側方對宋軍發動突襲,情況就大不一樣了。所以我要的,只是麻痹宋軍,拖到我們的計策成功。」
耶律大石的話再度讓人發怔:「奇兵?我們在南邊還有可用的兵馬嗎?」就是耶律雄格都有些含糊了。
「怎麼,連大王都忘記其實在這幾百里的方圓內,除了我們遼宋兩軍外,其實還有第三股力量嗎?」隨著耶律大石慢悠悠地問出這一句,耶律雄格等人頓時想到了什麼,臉色又變得有些怪異起來。
¥¥¥¥¥
「第三股力量?」同樣對這個問題有些含糊的,還有一干宋將,在從孫途口中聽到這麼個說法時,不少人都怔在當場,倒是種家二老反應迅速,立刻就明白了過來:「你是指東邊的常勝軍?」
這才讓眾人恍然過來,說實在的,他們還真把這一路兵馬給徹底忽略掉了。因為對動輒就有幾十萬大軍廝殺的宋遼雙方來說,一支處於夾縫中,只有區區兩三萬數的敗軍真是那麼的不起眼,哪怕之前童貫他們還真起過招攬的意思,但隨著戰事的發生,就被眾人給拋到腦後了。
但孫途卻很重視這一股力量,不只是因為他才剛掌握幾十萬軍隊,所以對幾萬殘兵會感興趣,更因為他已嘗到過這股第三方力量的威脅。當日蕭延平所以能突然出現在大軍之後,威脅到宋軍糧道,十有八九就是走了常勝軍的道路。這一點,他是從秦敢等人口中得到的消息,看樣子倒有七八分的可能。
因為在宋遼對峙的這一片戰場之外百里,還有一座控制在常勝軍手中的城池涿州城。蕭延平他們很可能就是以那裡為跳板,先化整為零,再越過大宋軍營,出現在了後方。
可以說這一路兵馬雖然人數不多,但因為所占據的位置正好在兩軍之間,又身處戰場之外,反倒成了最能左右這場大戰的存在了。而孫途此刻想到的,就是爭取到這股力量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