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誰說女子不如男(下)

  七月流火,暑意漸消。

  自孫途歸來,突然奪權殺官也只過去了不過兩月時間,青州城卻已從之前的凋敝狀態里走出來,重新變得熱鬧。兩月前還冷清無比的街道,如今更是人口往來不斷,許多百姓都腳步匆匆地朝著離著府衙不遠的東大街趕去,所有人臉上都掛著興奮的笑容。

  這一幕落到剛入城不久的一對主僕眼中時,頓時就讓他們生出了幾分興趣來,當下也跟著人們往那邊而去,一邊走著,那個衣著考究的中年主人還特意問身邊的百姓:「你們這是去那邊做什麼呀?」

  「尊駕是外鄉人吧,你是有所不知啊,最近幾日我青州城裡天天都有大戲上演,還是以往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好戲文,也不知今日又能看到什麼好戲。」這位說著,腳步邁得更快,已顧不上跟對方說更多了,顯然是想早些過去能搶個好位置。

  那中年主人有些意外地沉默了一下,此時的青州城不正該為孫途的殺官行徑而人心惶惶嗎,怎麼到此後自己看到的卻完全是另一副場景?還有,城裡請人來唱戲又是為的哪般,是有那富商過壽,還是那孫途為了收買人心才做下的這一切?心存疑慮的他當下決定先不去府衙見孫途,改去戲台那邊看個明白。

  這對中年主僕來自汴京,乃是朝廷大理寺的少卿鄭觀及其心腹鄭年,此番他是身負皇命而來,為的自然就是查明白孫途告高翔等官吏勾結梁山賊寇,以及眾官員被殺一案了。

  之前在朝堂上那麼一鬧後,此案在朝野間都已被許多人關注,各方都在向大理寺施加壓力,這讓主審此案的相關官員都感到有些為難。為了能查明案情真相,大理寺最後派出了鄭觀來到青州,同時,他身上還擔負著另一重傳旨欽差的身份,把朝廷命孫途率軍平定梁山泊賊寇的旨意也給一併帶來。

  其實以鄭觀此時的身份前來青州自然是要有欽差衛隊一路護送,前呼後擁而來。但為了能更直接地了解前事的來龍去脈,盡心盡責的鄭少卿卻選擇了微服私訪,他先帶人潛入青州,欽差隊伍則在後頭緩行,等過上兩三日再入城也不遲。

  而這一做法今日看來倒是有些成效的,至少讓鄭觀見識到了青州不一樣的一面,而且剛才他在入城後就聽說了一些百姓談論孫途的對話,只是那些話中對孫都監那是百般推崇,欽佩有加。

  「這孫途要麼真是個一心為民,全無私心的好官,要麼就是太善於偽裝了,我可得更仔細地看看才好。正好戲台那裡百姓一定更多,我倒可以趁機多作打聽。」心裡思忖著,鄭觀他們已來到了那座新搭建的,足有丈許高,三丈方圓的大戲台前。此時的戲台周圍已經圍滿了人,所有人都翹首期盼地看著上頭,等著好戲上演。

  鄭觀在自己那力氣過人的僕人鄭年的幫助下好不容易才擠進了人群,只往前走了一段後,卻是再難寸進,耳邊則不斷響著百姓們熱烈的討論聲:

  「昨日那穆桂英可著實了得,用降龍木破了遼狗的天門陣可算是為我大宋打了個大大的勝仗啊。」

  「是啊,那蕭天佐還很得意呢,以為楊家將男丁都被奸臣害死後就再無敵手,可以直接發兵攻入我大宋了,卻沒想到女子更比男兒強,由佘太君親自掛帥的楊家大軍可比以前更厲害了。」

  「哎,要我說楊門那十三寡婦固然厲害,但真論忠孝還得看花木蘭,她一個小姑娘為了盡孝居然替父從軍,昨日正上演到她在戰場上大殺四方,想必回來後朝廷是一定要重重地封賞她了。只是不知道她那女兒身可還保得住嗎?」

  「這可真難說了,你這麼一提,連我都有些急著想看到後面她如何應付朝廷了。」……

  各種人都在熱烈地討論著昨日所看戲文里的內容,卻聽得鄭觀一頭霧水,那什麼代父從軍的花木蘭他還能猜到其原型應該是古時傳下來的木蘭辭中的人物,可這楊門十三寡婦又是什麼來頭?

  要說大宋姓楊的有名的一門武將他當然也知道指的是誰,應該就是楊業、楊延昭和楊文廣祖孫三代,可這一家又哪來的什麼十三寡婦穆桂英啊,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啊……

  就在他疑惑間,隨著上方一陣鑼鼓點密集敲響,遮住後台的幕布便是一陣翻動,然後一隊隊背插小旗的戲子已邁著矯捷的步伐翻上台來。片刻後,一名化著女子裝扮的戲中人英姿颯爽地上台,高聲唱了起來:「為報國恩出征去,替父充軍已七年。今日凱旋方得歸,只願天下永得平!」

  只此四句,已引得台下眾人一陣轟然叫好,就是鄭觀也在這時點頭道:「以此教化治下百姓忠君愛國,這孫途倒是有些想法。」

  隨後的劇情就轉入到了花木蘭回朝受賞的種種經過,哪怕沒有如昨日般衝鋒陷陣的廝殺場景,依然讓戲台下的百姓看得如痴如醉。

  要知道這齣戲可是由孫途結合了自己的一些記憶改出來的,而此時大宋朝所謂的百戲可要比後世各種地方戲要簡陋得多了,論劇情的精彩度,論唱白,論對觀眾情緒的調動,那些平鋪直敘的戲文根本與這齣戲沒法兒比。哪怕是沒有看過前文的鄭觀主僕此時也是看得津津有味,連連點頭不止。

  故事很快就演到了花木蘭回到鄉間,然後遇到了身邊的戰友在奚落女子於戰事中百無一用,從而憤而反駁的那一段:「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閒。男子打仗到邊關,女子紡織在家園……」

  這一番道理由扮演花木蘭的角色一句句唱出來,頓時就讓台下的諸多百姓都露出了深思的表情來。等到那戲子將這一段全部表演完畢後,台下的喝彩聲竟比之前要稀拉了許多,而趁此機會,這位便把之前被叮囑的話又說了出來:

  「各位鄉親,花木蘭能代父從軍,並為國立下赫赫戰功,那今日我大宋女子也是一般。這次咱們的孫都監心憂山東匪患,只苦於我青州兵馬損失嚴重,這才生出了招募女子入軍的心思。說到底他這一番苦心也是為了我青州,為了我山東安定著想,你們可不能再讓他感到為難了呀。」

  如果只是拿大道理去勸去壓,百姓們真未必會聽得進去。但現在,有了戲文在前,想到花木蘭、穆桂英這樣的女中豪傑可以跟男子一樣上陣殺敵,為國立功,那青州的女子難道就不能效仿先賢嗎?

  尤其是下面的女人,更是個個臉色通紅,激動不已。她們以往只是崇拜英雄,從未想過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做英雄,但現在卻完全不同了。此時的她們恨不能現在就加入軍中,然後為這個國家殺敵立功。

  「老曹,你家婆娘看著就比你要強得多,我看不如就讓她代你進入軍中去,說不定到時你還能沾她的光,弄個誥命夫君噹噹呢。」有人調戲著身邊的朋友,但後者居然難得的沒有反對,顯然也是有些意動了。

  文藝宣傳的效果可比講大道理要強得多了,幾日下來的戲文演出,果然就動搖了百姓們本來堅定的牴觸情緒。

  鄭觀的臉色卻在此時陰沉了下來:「荒唐,真是太荒唐了!這孫途居然拿出此等荒唐的想法來,若是真傳了出去,卻讓天下人如何看待我大宋朝廷?我大宋難道已經弱到需要由女子來保住江山了嗎?不成,我絕不能讓此事真箇發生,必須即刻阻止他!」

  作為士大夫階層,鄭觀對男女大防的觀念可比普通百姓更重,在他心目中,女子就該安心在家,拋頭露面已很不對了,更別提加入軍中和男人一起操練作戰了!

  當下,他再顧不上看戲,也顧不上會暴露自己的欽差身份了,便即排眾而出,急匆匆地就往府衙那邊衝去。

  一邊走著,他又聽到了有人在邊上講著怪話:「孫都監如此處心積慮到底是為了讓我青州軍更強,還是別有居心啊?你說,是不是他覺著軍中將士們過得太苦,所以特意把女子弄進營地里,然後到了晚上……」

  「喂,你可別胡說,小心被官府的人聽到了將你拿進大牢里去。」這位的同伴急忙出言制止。但這幾句話還是原封不動地落入了鄭觀耳中,讓他的臉色越發的陰沉,要是孫途真打的如此主意,那他就更要加以阻止了。

  因為一旦軍中進了女子,軍紀必然敗壞,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啊。

  急急來到府衙跟前,鄭觀主僕立馬就被差役給擋了下來:「你們有何事要見官,先說明自己有何冤情,所告何人吧。」

  「我乃大理寺少卿鄭觀,今日來此是要見你們孫都監的,還不快去稟報!」鄭觀再沒有隱瞞自己的身份,直接亮出了自己的銀魚袋喝道。只此一句,就把那些個差役嚇得一愣,隨即乖乖入內稟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