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章)宣布新城計劃

  第141章 (大章)宣布新城計劃

  PS:前兩章的滻河均應該是灃河,寫錯了,已修正。滻河是灞河的支流,灃河才是從渭河長安段上游匯入渭河的最大支流。我今天看短視頻看到一個陝西老表提,我還說人家一陝西人能記錯了,結果自己回頭才記起這幾章把滻河灃河也寫反了。(此段免費)

  ————

  沿途經過這麼多地方,霍海和劉徹不說,有些人都知道這項目肯定不只是治水那麼簡單了。

  這裡面得是有多少利益啊?!

  劉徹看著窗外乾涸和留下泥沙的寬闊河床,若有所思:「霍海,你讓他們投資運河,難道是要讓他們在漕運上分一杯羹?」

  霍海擺頭。

  怎麼可能!

  根據工業革命的經驗,一條運河的開放,足可以讓一座城市發生質變。

  工業革命時期,舉城的人一起投資,開鑿運河,然後讓這座城市改天換地的例子不在少數。

  霍海怎麼可能把航運收費的權限開放給他們?

  更不可能給他們開放碼頭修建權。

  就算是沒有霍海去主導,劉徹這麼會算帳,稍微一算,也不可能給他們這個權利。

  霍海:「我要讓他們合作的是,倉庫修建的地皮。」

  劉徹思索了一下:「他們花錢來買一塊地,然後修建倉庫?修建倉庫就是為了存放運過來的貨物?他們真的願意?」

  霍海:「如果不修建倉庫,難道他們把運過來的貨當天就運走?」

  「他們貨物又不是天天來,有時候三五天來一次,有時候十天半個月來不了一次,如果每次來貨物馬上運走,就等於要養一批專職運輸工人,而且一個月有可能只出工兩次。」

  「如果有這樣的大慈善家,那陛下可就有福了。」

  這不是妥妥的給社會發福利麼?福利最終還是會回到朝廷手裡。

  這不就等於給朝廷加倍送錢麼?

  劉徹順著這個思路一想,還真是,要乾貨物轉運這一行的大貴族,還非得在運河這一線有自己的倉庫不可。

  如果沒有,以後就得租。

  但是租的價格肯定不會便宜,租個幾年,比買地皮都貴。

  而且,運河全在自己手裡,自己想怎麼收費就怎麼收費。

  說白了,劉徹和霍海聯合鉗制運河的所有權利,運河的航運收費權屬於劉徹和霍海共有,而貨物轉運稅收費用權利屬於劉徹和朝廷三公九卿共有。

  有這兩項權利,劉徹退可以掌握所有貴族富人收入幾何。

  進可以掐斷他們的收益。

  劉徹完全可以利用稅收和運河費用,讓貴族們就能靠航運吊著一口氣餓不死。

  不過此時劉徹也明白霍海分解權貴聯盟的方法了。

  這些人真金白銀把錢砸在運河,那與運河配套的就要在屬地的商業運營。

  這一套投資投進去,那就是他們的大半家產了。

  他們只能指望長安縣的商業更繁榮,一旦出問題,那他們就血本無歸了。

  這種狀態下,他們又怎麼可能還為了煤、鋼的運營權,而去聯盟?

  劉徹總算是明白經濟的意思了。

  經濟經濟,經天緯地懸壺濟世?

  不對不對,應該是經國和濟民。

  從一開始,這就是一種全新的政治手段,而且還是一種,請君入甕,入了之後無法反抗的手段。

  劉徹:「最近一個月,長安縣的房價上浮了快一倍了,等今天我們即將修建新城的消息傳出去,長安的房價會不會崩?」

  「如果崩了,那恐怕怨聲載道。」

  霍海愕然轉頭。

  好傢夥,偉大的皇帝陛下居然開始在乎這個了?

  夭壽啊!天老爺啊!

  看來,哪怕鐵石心腸如劉徹一般,知道不用去純靠黑心就能完成大事之後,其實也是在乎名聲的。

  總有人說什麼畢竟,該拿的好處一點不少,還更多了,同時,百姓還沒怨言,還開開心心的,何樂而不為呢?

  一開始劉徹就知道什麼堯舜禹湯,是騙人的。

  倒不是說堯舜禹湯的事跡和聖賢名是騙人的,而是說,以後的皇帝就當不了堯舜禹湯。

  劉徹寧願當秦始皇plus版。

  之所以同意董仲舒那些進言,不是因為劉徹自己願意當,而是願意讓後面的皇帝去學著當。

  但,假如自己既能當秦始皇plus,又被評價為堯舜禹湯一般的聖賢領袖……何樂而不為呢?

  本來以為是不可兼得的,現在看來,猶未可知啊!

  霍海疑惑後,還是回答了這個問題:「陛下別忘了,長安縣本來只能住十萬人,現在住進來四萬讀書人,除了讀書人,還有三輔之地更遠地方的很多人都搬到長安縣來居住了,否則我們哪來的那麼多勞工?」

  「這些人中,不少人是要買房子的。」

  「所以,就算我們宣布了新城計劃,長安縣的房價也不會崩,只是漲的沒那麼快而已。」

  「以我們的發展規模,要是不建新城,那房價才是要漲爆。」

  霍海對這個太有經驗了。

  前世,隨著經濟大發展,房價漲價潮來了之後,多少小縣城的房價都漲爆了?

  腦子好使的班底,都在那段時間搞出了新城計劃。

  就是暴力壓制房價不要漲太高。

  把本來要瘋狂進入老城盤子的錢,挪出來到了新城。

  減緩房價爆發的趨勢,同時又開發出了新的區域,又增長了財稅收入,又解決了一部分就業問題。

  新城二字,就是經濟大發展態勢下的資金流調節閥,也是操盤手段。

  劉徹對於這個答案很滿意。

  因為其實劉徹最近睡不太好覺。

  就算如他一般黑心,他最近也感覺到有點困惑。

  一切發展的太順利了,順利到有點離了大譜了。

  劉徹這一個季度,已經派人利用新的金屬煉製的技術,煉製了超多的銅礦,製造了大量的錢幣。

  甚至於劉徹都沒有使用缺斤短兩的錢幣,而是足斤的錢幣!

  因為很多錢幣已經投入市場了,實際上已經換成產物了,劉徹倉庫里的絲絹,數量都快翻倍了。

  包括市面上多出來的糧食,全都被他買走了。

  他讓桑弘羊計算著,不要影響長安正常的糧食消耗,也就是不引發糧食大漲價的前提下,有多少收多少。

  只有他和桑弘羊知道,靠長安近的地方幾乎大量的糧食都到了長安,現在就在國庫里。

  國庫前所未有的充盈。

  這種狀態下,劉徹還有大量的錢幣直接放進了國庫,隨時準備調用出來。

  就是這種情況下,劉徹居然沒有看出來這波大發展中到底是誰吃虧了。

  怎麼可能,怎麼可能一個事情中大家都得了好處,至少也是沒壞處,居然沒人吃虧?

  所以劉徹老感覺某些環節要崩塌。

  但,一切都沒問題。

  所以,劉徹又想到了房價可能要崩。

  但是根據霍海的說法,房價也不會蹦。

  劉徹現在有點信了,難道,經濟發展起來,真的沒有壞處,全是好處?

  霍海要知道劉徹要問的是這個的話,怕是直接就明說了。

  哪兒是經濟發展全是好處?

  是因為原版的作業系統效率太低下,大量的利益直接在無用環節損耗掉了。

  現在吃的根本就不是經濟發展的好處。

  現在吃的是提升作業系統效率後,損耗降低轉換出來的高出品率。

  經濟發展的好處,現在還沒開始顯現呢!這才哪兒哪!

  目前長安的米價比其他地方貴出三倍來,一石最高也才三十大錢。

  目前長安工價已經三千大錢了,換句話說,一個月打工,可以賺一百石。

  一石是三十公斤。

  也就是說,一個工人的月收入,等於三千公斤米。

  這可是算的零售價,而不是批發價,也不是收貨價格,要是自己去收貨然後運回長安,少說也能到六千公斤,如果是在距離長安遠一些的地方去收貨,能收到一萬二千公斤不止。

  換算成後世的收入,這差不多是近萬元的購買力。

  按照時代來看,這個時代的人人均能賺二百塊的購買力,都逆天了。

  這說明什麼?

  除了長安本來工價就高的因素外。

  說明霍海故意抬高了這麼高的地步,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運輸業,居然還有得賺。

  這說明以前的國家作業系統就是一坨屎,把百分之九十五的利潤都虛空消耗掉了。

  而霍海之所以一開始就給工人們定下了三千大錢的超級高工資,就是為了吸引附近的人源源不斷的來到長安,為長安提供發展的動力。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房地產。

  有人,才能發展房地產。

  目前緊急內驅才走到哪兒?這還早著呢。

  因為不少官員隨行的人是步行,所以這一趟要到馳道,有小二十公里的距離,雖然路很好走,但這一走還是走了一個半時辰。

  一個半時辰過去,馳道那邊早就動工了。

  莊熊羆為什麼沒去大橋,而是讓羅建在大橋盯著?因為莊熊羆要盯著馳道施工現場。

  原來的渭河水已經排乾了。

  雖然河底依舊淤積,沒個幾天不會幹燥下來,還有很多小水塘,甚至進去都能撿著魚。

  但不代表工程也要等那麼久。

  莊熊羆和張立他們研究爆破時,拿山石當實驗對象,當時開採了很多石頭。

  這邊計劃出來後,開採計劃更多了。

  硬化兩岸河岸,需要大量用到石頭。

  一部分石頭直接送到了碼頭上。

  現在渭河斷流後,碼頭前的可就不是一條大河了。

  而是一條充滿了砂漿泥漿淤泥的凹溝。

  渭河大橋下以前叫做大坑谷,現在變成了新渭河。

  而老渭河碼頭間夾著的就不是渭河了,而是大坑谷了。

  莊熊羆指揮著工人,把條石推到碼頭邊,往下倒。

  碼頭最中間這一塊是要留著架橋的,但是兩邊依舊很寬,此時條石已經鋪出去很遠了。

  車夫們推著改裝獨輪車,運送著條石到了石頭路邊緣,兩手一提,把車把手抬起來,條石自然而然就滾下了獨輪車,滾到了前路上。

  都用不著人工去放置。

  如果一條條石下去,還在往下沉,那就再來一條。

  河兩邊碼頭同時動工,現在條石路中間,都已經接通了。

  只是走起來不方便,容易卡著腳。

  後面的人還在繼續運條石,把路擴寬。

  而更後面的人,已經開始推著泥巴上路了。

  泥巴往地上一倒,就有兩個工人拿著綁上了草繩的大木樁子,開始夯土。

  當初修長城不過如此。

  甚至於,修長城還沒這個效率,畢竟這是發工資的,還包吃,有飯吃有肉吃有油水。

  一個領工錢的工人,頂五個徭役的工作量。

  參觀團前隊快走到的時候,就已經看到一條路在渭河乾枯留下的河道上通向了對岸。

  「這麼快?」

  「快?你不看看這是多少人。」

  上萬人推著車子就干!

  孔延年遙望著路:「霍大人,這河水已經斷流了,等河底乾涸,估計也要不了幾天,到時候自然就能通路了,直接用夯土築路就行。」

  「現在這樣用這麼上好的條石去鋪路,得花多少錢啊?」

  霍海此時已經從馬車出來了,自己騎著馬,一邊得意:「那豈不是要縮短工期?」

  「還有這河堤蘊藏的水量,不是你們想像的那麼簡單,這條石隔開路,其一是方便過路,其二還有阻斷小股水流的作用。」

  「這路旁邊,以後要修成大橋,等以後運河通水後,就不用坐船通過了,直接就能從橋上過。」

  旁邊的大臣們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通水前修橋,的確方便!」

  「咦?這麼說來的話,那長安北面大坑谷上的那也是橋?!」

  很多人都知道,大坑谷上面在修建什麼建築,但是並不清楚是幹嘛用的。

  現在不明白了嗎,渭河已經在橋下了。

  有人馬上意識到:「那現在去同關,豈不是不用等著過河,而是一路暢通無阻?」

  以前同關到長安,無論如何也要花個大半天時間,來回其實很麻煩,畢竟過河。

  而且,河上不是沒發生過翻船這種事情。

  而現在,可以跑馬了!

  這意味著如果是快馬加鞭,一個時辰就能到!

  如果不是不計一切代價的加急,自己騎馬,最多也就兩個時辰。

  如此一來,同關煤礦那些賺了錢的礦工,豈不是到長安更方便了?

  霍海都笑了,豈止。

  以前同關過來長安,是五十公里,一百里整!

  現在到新城,你猜怎麼著,只有四十三公里啦!

  比後世都近。

  後世修路還修的歪歪扭扭的,奇奇怪怪的人,饒這饒那。

  而現在這條路,是馳道,一開始就是筆直的對著北面修的,一條道拉到底,直接一路放馬飆車到相府到長樂宮都沒問題。

  隨著大隊伍越來越近,上萬工人已經夯出了一條夯土路。

  這夯土路下方是石基的,又重,全都是沉入了淤泥底部,壓實了的,現在又夯土暴力捶打,穩得一批。

  放在後世,這都不現實,畢竟不可能出動一萬人來幹這麼個事兒。

  但放在這個時代,皇帝要他倆時辰通車,就得通車。

  何況還給發工資,還是高工資。

  劉徹站在馬車前台上,眺望橋樑:「諸位,隨朕過河……過去看看?」

  以後這兒就不再是過河了,雖然很多人在這兒過了無數次河,不過在運河修起來之前,這兒只能叫過路了,不能叫過河。

  一群人都想看看霍海和皇帝陛下葫蘆里賣的究竟是什麼藥。

  築路的民工開始往旁邊撤,他們不是要去休息了,而是他們已經要開始運河工程了。

  運河河道疏浚,還有梳理運河河道硬化的牆壁是很有必要的。這一次要徹底的解決半懸河問題,讓運河段永久不會懸起來,所以在這一段直接用石料堆河岸。

  至於裡面的泥沙,還得晾曬兩天才能動工。

  霍海走在前面介紹:「這兒以後會是古運河大橋。」

  「這運河大橋的兩邊,就會是碼頭,這兒我會把碼頭一路修到這兒來。」

  以後這裡就不是百米寬的大坑谷了,而是只有不到二十米的河道,所以兩岸要往中間推進。

  霍海指了指位置:「而碼頭人力轉運,就往西走,車運送會有專門的一座橋。」

  「為了不妨礙長安馳道本身的運輸,這兒不止會有一座橋,而是一套橋樑。」

  「讓貨物隨時可以運走。」

  霍海手中的馬鞭指著對面;「以後,這運河的水會是兩邊居民的飲用水,越靠近上游,就是越珍貴的土地,到時候這邊都會開發成豪宅,在這裡擁有一套豪宅,那才叫豪門,聚風聚水,財運亨通。」

  在場的人,誰在長安還沒個房子?所有人都鄙夷之。

  霍海這些豪宅又不是給他們準備的,劉家宗親多的數不清,那才是大款,根本沒準備跟他們多說話:「中間這一段,那就是碼頭區了,以後這邊會有很多倉庫。」

  「你們可以算一下,如果沒有倉庫,未來要用運河做生意的,每天要找腳力多走多少路,多開多少工錢。」

  霍海剛說時,這些人還沒在意。

  孔延年接話:「能多花多少錢?」

  霍海:「這你就問對了,你想啊,就比如你從魯國運來一批貨物,到了後肯定要存放,不可能一運過來就全部零售了吧?」

  孔延年思索了一下點頭:「的確。」

  霍海:「既然是這樣,如果你運過來就把貨物運走,得多少人去運貨?你不可能天天有貨物到長安吧?那豈不是養著一群人,一個月只能用一兩次?」

  孔延年:「如果有倉庫,難道就不運輸了?」

  霍海:「如果有倉庫,那就等出售的時候再調貨,每天有一兩個人一輛車往店鋪運輸就足夠了。」

  「如果是打包給了其他商人,別人自然會到你倉庫來取。」

  「而從船上下貨那天,也用不著自己養工人,用碼頭的工人不就行了?」

  孔延年:「那我在長安的店鋪多,我在到貨的日子,把所有店鋪的人都組織起來專門花一天運貨不就行了?」

  霍海:「那我祝你生意清閒到能隨時把所有店鋪的人都組織起來能專門來碼頭運貨。」

  「我可不想要這種清閒,長安縣家家店鋪每天都忙的鬼一樣,你家店鋪要是這麼清閒的話,你的任務就不是航運了,而是先把經理開了,找個靠譜的經理。」

  目前霍家的生意多,商富上位霍家商會總經理後,經理兩個字代替駔會兩個字已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稱呼了。

  而且駔會一般是中立的中介。

  職業經理人代替駔會已經在長安流行開來了。

  如今梅黑夫在長安有多風光?誰人不想當梅黑夫?

  梅黑夫叫同關煤礦總經理,很多人也開始模仿這個叫法,雖然自己生意不如同關煤礦大,但說出去,自己乾的是梅黑夫同樣的活兒,有面兒!

  對於投資人也一樣,說出去讓人聽起來自己的產業就是新產業,不是以前那些老古董老闆樣兒,而是新玩意兒,時代的弄潮兒。

  聽了霍海的話,在場的人都鬨笑了起來。

  是啊,誰願意店裡的人清閒到這種程度?

  還專門讓店裡的人集中起來去取貨?

  大家都巴不得店裡的掌柜和工人忙的腳不沾地呢!

  孔延年被大家笑了也不生氣,反問:「霍大人,我一開始就說想要投資運河,這碼頭是陛下的,自然是輪不到我,這倉庫,我投點?」

  霍海:「倉庫建設的確接投資,這倉庫投資還不小。」

  大家都疑惑,倉庫有什麼好投資的,還不小?無非就是修房子嘛。

  你霍老二想要用買下來的地皮賺錢就直說,大家又沒說不讓你賺。

  你就算賺個一百倍那也是你本事大,有種把渭河給斷了,算你厲害。

  他們這麼想,霍海更不能讓他們這麼想了。

  霍海:「大家想一下,你們辛辛苦苦從平陽縣,從魯國,中山國,甚至更遠的安樂縣,這些地方運送了貨物過來,結果放在倉庫里,一個火星子,嘩~」

  霍海一邊說,一邊張開雙臂比劃。

  「就一下,燒的一乾二淨!」

  一群人背後冷汗直流。

  雖然航運,賺錢,可假如一船貨,送到還沒產生效益,直接燒沒了!

  那可就炸裂了。

  這可不是什么小生意,每一船貨,那都是占據總家當一定百分比的啊!

  「呸呸呸,怎麼說這麼不吉利的話?」

  「這還沒開始呢,就想這些?」

  霍海:「倉庫區,我們會建立很多機構,比如安保安全,比如瞭望塔,一旦望到什麼地方著火,馬上出動滅火隊。」

  「說個不好聽的,要是誰家著火了,一不小心給隔壁家燒了,不止自己血本無歸,你還得賠別人家的。」

  「我喜歡醜話說在前頭,這種防範於未然的事情,絕對是建立起有效的機制,比自己求仙問卜更靠譜。」

  有些人點起了頭來。

  霍海:「還有,倉庫區四通八達,路都要錢修,要養護,如果我只是把地賣給大家,大家各掃門前雪,搞不好你家修了一段水泥路,別人家門口沒修,直接運不了貨,怎麼辦?」

  「搞不好你倉庫剛修好,結果發現四面八方都被別人家的倉庫給堵住了,沒給你留出路,怎麼辦?」

  「各位,你們以為我會把所有地都拿出來賣了?」

  「我不會,我反而要留下一半以上的地來修路。」

  「除了路,防火,還有很多問題。」

  「我們要建立的是一個能帶動長安經濟的港口區,而不是一片雜亂無章的破房子。」

  一群人點了點頭。

  霍海:「不只是這樣,你們倉庫要不要人守著?要不要人管理?」

  「還有,有些貨物運輸過來需要加工的,加工場所要不要?」

  「這些都是可以花錢定製的。」

  「我是要賺錢嗎?同關煤礦賺的錢還不夠多?我要做的事情是,把這個區域規劃好,更有利於集中力量幹大事。」

  一群人點頭,似乎是這樣沒錯。

  說著說著,已經到了原本的渭河北岸。

  大家回頭望去,感慨頗多。

  昨天,這兒還需要很麻煩的渡河呢,如果自己長期有船在這兒,渡河需要四分之一個時辰。

  如果找船渡河,半天一天看運氣。

  要不是後來有了同關煤礦,讓這兒渡河變成了常態,很多時候去北岸辦公反而不方便。

  就比如以前去給高皇帝上香,那就是個大麻煩事兒,現在居然通路了。

  這時代變得太快了吧?

  隊伍往北走,霍海指著旁邊:「這裡靠近長安縣最近,又靠近碼頭區,以後會建設成最繁華人流量最大的區域。」

  「這兒的房價將會很高。」

  霍海描繪著:「這裡的房子會修成最堅固的磚房,而且是專門燒制的冬暖夏涼隔熱隔寒的材料。並且豪華氣派,門用最好的蜀地運來的木頭製作,以後會標配供暖!」

  「一到冬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供暖。」

  「整個街區隨時都有巡邏團隊,保護安全。」

  「在這裡還會修建最好的學校,教孩子讀書。」

  有些人根本不在意。

  霍海笑了笑:「以後的貴族小孩子們啊,從小就一起玩兒,這要是誰家小孩不來上學,那就生分了,疏遠咯。」

  很多聽樂呵的人懵了。

  仔細一想,的確是這麼回事啊。

  如果貴族的孩子都來這兒上學,大官員的孩子都來這兒上學,自家的孩子不來,那以後別人都是朋黨,都互相認識,都是同學,自己家的……

  霍海:「這裡還會開設最好的醫館,有專人負責環境衛生,避免任何腐敗腐爛的東西出現在街區上,最大限度的避免疾病感染。」

  「這裡家中的污水,不用自己送走,這裡會建立地下排污管道,你只管排水,所有污水都會自然流走,而每天都會有專人把固體垃圾收走。」

  「住在這裡,入則享受最安靜的環境,最隱私的空間,出則享受繁華,十分鐘內就能走到繁華街區,全大漢任何地方的產物,在這裡都有出售。」

  隨著霍海的描述,所有人都想像到了這種生活。

  霍海:「這裡每一個院子,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景色布置,庭院景觀,綠植,嘖嘖,閒暇時,約上三五好友,在家中喝茶,到興起時,出門就能走到酒館,喝個盡興。」

  「嘖嘖。」

  說的我自己都想住過來了。

  一直在看旁邊景色的劉徹叉著腰,回頭:「給朕留個一百套。」

  霍海回頭:「啊?陛下,一共都沒規劃多少套,您是知道的,現在長安城人多,好多人有了錢但沒房子,我這新修的房子肯定比以前的舊房子方便舒適,很多人都要買的。」

  劉徹:「得留,給朕留一百套最好的頂級的豪宅,以後有功之人,就賞院子。」

  霍海拍大腿:「還是陛下想得周到,這麼好的房子,當然是大功之臣住是最好,雖然這頂級的豪宅一共就規劃了二百來套,臣……給陛下留一百套!為大漢的功臣們留一百套!」

  有人急了:「哎!霍大人,陛下,這一共二百套,就去了一百套了,咱們想買怎麼辦啊?」

  霍海:「那沒辦法,那就只有退而求其次了,最頂級的豪宅只有這麼多,但是第二流的豪宅數量多一些。」

  說著隊伍繼續往北走。

  桑弘羊奉詔上了馬車,看著霍海依舊在介紹每個地方要修建什麼,規劃成了什麼:「陛下,這麼搞,真的賣得出去?」

  劉徹瞥了桑弘羊一眼:「以前,我們也懷疑牛奶賣不出去,畢竟大漢沒誰喝牛奶。」

  「結果霍海夥同全長安的醫生,遇到誰身體不好生了病,就說是小孩沒喝牛奶,對疾病沒有抵抗力導致的,喝牛奶能少生病,你猜怎麼著?」

  桑弘羊:「可是根據科學報,這好像是真的,有數據支持的。」

  劉徹點頭:「我不是說他耍手段騙人,而是說他能抓住別人的痛點。」

  「你看著吧,光是全屋供暖這一條,就會讓他們對這些新房子趨之若鶩的。」

  「貴族小學這種絕殺手段都不說了,沒人能拒絕。」

  目前很多貴族家裡面都安裝了地暖了,但有個問題,一般都是安裝在主樓。

  還沒誰家那麼有錢,在家安裝好幾套的。

  這隻安裝了主樓的,家裡的老人怎麼辦?小孩怎麼辦?

  大夫人住在主樓,二夫人嫉妒怎麼辦?三夫人呢?小妾呢?

  雖然這些事情絮叨起來就那麼回事兒。

  但天天在耳邊絮叨。

  總有一天你忍不住。

  這時候,你再想起新式房子全屋都供暖,花點錢就能讓耳朵解脫。

  你就說你掏不掏吧。

  同學這事兒就更別提了!

  長安城以前攀關係都是血緣,但是在新一代裡面已經變了,很多小孩並不是和表哥堂哥一起玩兒了,而是和同學一起玩兒。

  十年後呢?二十年後呢?

  除了這些手段,霍海沒有別的手段了?劉徹不信。

  當初霍海花了多少錢買下同關那麼多地?

  陸陸續續花了不足上億。

  現在產值多少?

  霍海沒有繼續搞煤礦的事情,反而一頭扎進房地產行業,投資高達四十億,甚至更多。

  裡面的產出要多少才符合他這投入?

  桑弘羊:「看來臣也要早點買幾套,就算不住,當投資也好。」

  ————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