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江東與遼東

  第304章 江東與遼東

  「殺!」

  「沖啊!」

  張寶親自帶兵衝擊,由於是夜襲,董卓大軍根本沒有做好準備,一開始便陷入混亂。🐊👑 ❻➈𝕤卄υ乂.𝔠𝓞ⓜ ♣♡

  「各軍待在營地內,不可妄動,華雄,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牛輔,李肅,你們快去阻止軍隊防禦!」

  「點亮火把,照耀大纛,向著本將軍靠攏!」

  「諾!」

  經歷了最初的慌張,在董卓的指揮下,漢軍開始依託他為中心建立起穩固的防禦。

  當然,他這麼做也是有風險的。

  「向著敵人的大纛衝鋒,活捉董卓!」

  張寶看見他的大纛在火光下閃耀,立刻命令黃巾軍向著那裡衝鋒。

  「將軍,要不我護著你離開?」華雄看向董卓。

  「咻!」

  遠遠的,董卓彎弓搭箭,箭如飛星,直接射倒了一個在衝鋒的黃巾士兵。

  「跑什麼跑?我什麼場面沒有見過?小小的黃巾賊寇能嚇到我?」

  「給我殺!」

  「諾!」

  華雄拿著長刀,披著鎧甲,衝殺過去,李傕,郭汜,樊稠,張濟,牛輔緊隨其後。

  「噗嗤!」李傕長槍將一個黃巾小頭目高高挑起,摔落的身子都砸到幾個黃巾士兵。

  「啊!」樊稠長刀將半個黃巾士兵的頭都砍下來了,鮮血噴涌,灑滿他全身,使得他看著像是地獄歸來的魔鬼。

  董卓倒是沒有親自上場,只是彎弓搭箭,但準頭非常不錯,一箭一個,要不是天太黑,那他堪比後世的狙擊槍。

  而且他手下的大將武力都不算差。

  反觀黃巾這邊,拿得出手的人基本沒有多少。

  一時間,董卓身邊的人越聚越多,黃巾軍根本打不過來,兩邊僵持住了。

  隨著時間的推移,董卓的軍隊甚至開始反攻。

  「將軍,朝廷軍隊太強了,援軍何時到?」幾個黃巾頭目看向張寶。

  張寶大罵起來,「都是飯桶,我們是夜襲,占據優勢,竟然還打不過?」

  「繼續進攻,援軍會來的。」

  ……

  城西,

  「太守,黃巾賊寇出城夜襲中郎將大營,咱們要過去支援嗎?」幾個校尉和司馬看向巨鹿太守郭典。

  郭典好想笑,董卓呀董卓,想不到你也有今天,他忍住了,人家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無論多麼好笑都不能笑。

  「支援什麼?董將軍勇猛善戰,需要我們支援嗎?」

  「董將軍畢竟主管冀州防務,又是中郎將。」

  中郎將是秦朝設置的官職,一直沿用,至西漢分五官、左、右三中郎署,各置中郎將以統領皇帝的侍衛,屬光祿勛。

  而在東漢時期,中郎將則主要負責擔任皇帝的軍事參謀和軍隊指揮官。

  這一次派兵出征的朱儁、皇甫嵩、盧植都被授予中郎將,可見這個官職的厲害。

  郭典猶豫了一下,「確實,這樣吧,黃巾出城偷襲董將軍,那城內必然防備鬆懈,所以我們現在應該立刻攻城,傳我命令,全軍攻城,一定要拿下下曲陽。」

  於是,郭太守開始讓大軍攻城了。

  ……

  城東,

  「殺呀!」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伴隨著一聲聲嘶吼,好幾萬黃巾軍從董卓的背後殺來。

  「將軍,有大量的黃巾軍從我們背面殺過來!」

  董卓此時非常憤怒,吼叫著,「哪兒來的黃巾賊寇,怎麼還會有黃巾賊寇?」

  只是片刻,他反應過來了,「莫非廣宗的,早知道就應該先攻滅廣宗,我以為張角一死,他們就掀不起大浪來,沒有想到呀。」

  「將軍,我們現在怎麼辦?」

  「張濟,牛輔,李肅!」

  「在!」

  「伱們留下,我給你們留下2000人,你們負責斷後。」

  「諾!」

  董卓非常果斷,原本面對城內的黃巾軍,他還有勝算,但是背後又殺來,那便是腹背受敵了。

  所以他立刻準備撤退,留下一些人斷後。

  「全軍撤退!」

  「駕!」

  伴隨著董卓下令撤退,張寶這便自然開心無比。

  「殺!」

  「活捉董卓!」

  可惜,董卓的大多是騎兵,他還留下人斷後了,自然捉不到。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7月4日,張寶夜襲董卓軍營,張梁從後面夾擊,董卓軍隊大敗,傷亡3000。

  漢靈帝大怒,連忙讓皇甫嵩來支援。

  在原本的歷史上,董卓也敗了,只是敗得沒有這一次那麼厲害。

  《後漢書·董卓傳》中這麼寫:「中平元年,拜東中郎將,持節,代盧植擊黃巾於下曲陽,軍敗抵罪。」

  而且,在《三國演義》還出現了劉關張三人就董卓的事情。

  後世許多人對此不禁扼腕痛惜,如果能早點讓董卓老賊到閻王爺那兒報導,豈不能免去了後來的火燒洛陽、百姓生靈塗炭之苦。

  可歷史上並沒有劉備救董卓這回事,羅貫中老先生杜撰這一橋段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三國演義》首回提到董卓被張角擊敗,正危急間,劉關張三兄弟率軍趕到,救下董卓。

  原文如下:

  且看,關、張縱馬上高岡望之,見漢軍大敗,後面漫山塞野,黃巾蓋地而來,旗上大書「天公將軍」。

  玄德曰:「此張角也!可速戰!」三人飛馬引軍而出。

  張角正殺敗董卓,乘勢赴來,忽遇三人衝殺,角軍大亂,敗走五十餘里。

  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問三人現居何職。

  玄德曰:「白身。」卓甚輕之,不為禮。

  玄德出,張飛大怒曰:「我等親赴血戰,救了這廝,他卻如此無禮。若不殺之,難消我氣!」

  玄德與關公急止之曰;「他是朝廷命官,豈可擅殺?」

  飛曰:「若不殺這廝,反要在他部下聽令,其實不甘!二兄要便住在此,我自投別處去也!」

  玄德曰:「我三人義同生死,豈可相離?不若都投別處去便了。」

  飛曰:「若如此,稍解吾恨。」

  好傢夥,人家劉關張三人費盡心機救了董卓,結果董卓還羞辱他們,簡直了。

  其實那時候張角病重,或者已經死了,也不是他擊敗的董卓,而是張寶。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寫到:「靈帝末,黃巾起,州郡各舉義兵,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除安喜尉。」

  當時董卓在下曲陽與張寶交戰;而劉備當時是校尉鄒靖的手下,劉備跟著他一起討伐的黃巾軍。

  既然劉備當時是鄒靖的下屬,那麼肯定是跟著鄒靖行軍作戰的。

  無論是歷史還是演義,鄒靖當時都是身處幽州,而董卓所在的下曲陽卻是在冀州巨鹿郡。

  可見劉備與董卓作戰區域距離很遠,沒可能救。

  另外,董卓的部隊是朝廷的精銳,劉備率領的缺是少量的烏合之眾,是他招募的鄉勇,他們也根本沒有能力救董卓。

  因此,劉備救董卓只是羅貫中先生的的杜撰而已。

  而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當時曹操和孫堅都很有功績,如果劉備就是打醬油的,那感覺這小說沒有看頭,差點意思。

  曹操在在剿滅黃巾的戰鬥中,以援軍的姿態登場,率軍救援皇莆嵩。

  之後和皇甫嵩、朱儁三面夾擊黃巾軍,斬殺數萬人。

  因此,曹操因功被任命為濟南國相,相當於後世的廳局級幹部。

  孫堅素有江東猛虎之稱,在剿滅黃巾軍的過程中功勳卓著。

  他在攻打宛城時,黃巾軍固守不出。孫堅身先士卒,親冒矢石,第一個登城先入,而後大破黃巾軍。

  戰後孫堅被封為別部司馬,具有獨立的軍事指揮權,大概相當於後世的軍分區司令員,正師級幹部。

  至於劉備立了什麼功勞,在史書上根本沒有記載。

  戰後劉備當上了安喜縣尉,也就是後世的安喜縣的公安局長,正科級幹部。和上面兩位大佬相比這功績差得可是有點大了。

  所以得安排一個情節,突出他的功績,救董卓,但又寫董卓瞧不起他,這就突出矛盾和人物的先性格鮮明了,《三國演義》不愧能成為四大名著之一。

  下曲陽,城內,

  張寧、張寶、張梁坐在一堆,旁邊還有幾個黃巾的重要頭目,周倉、彭脫、韓忠、孫夏、卜巳等。

  有的,原本歷史上在其他地方,但收到消息,就趕過來了。

  張寶臉色有些興奮,好久沒有打勝仗了,「好侄女,當真要放棄冀州?此番我們大敗董卓,冀州能攔住我們的沒有多少了。」

  彭脫開口說道:「是呀,聖女,地公將軍說得對,董卓已經敗了,冀州能攔住我們的不多了,應該乘勝追擊,拿下整個冀州才是。」

  自從張寧說能見到張角魂魄,得到他的指示,她便被大家尊為太平道聖女了。

  當然,還是有些人內心是不相信的,但張寧預料好多次,又策劃這一次夜襲,大敗董卓,大家多少有些相信了。

  「董卓雖然算是大敗,元氣也傷到了,但不至於沒有還手之力,他帶的多是騎兵,還都是精銳,我們在平原和他硬碰硬,勝算不一定大。

  而且皇甫嵩、朱儁一旦抽出手來,便會圍攻我們,到時候我們又該如何抵抗?」

  她這麼一說,大家都猶豫了。

  「這到也是!」

  「可是我們撤退到哪裡去?」

  張寧都沒有怎麼思考,說出了一個地方,「江東!」

  江東,一名江左。長江在蕪湖、南京間作西南至東北流向,隋、唐以前,為南北往來主要渡口所在。

  習慣上稱自此以下長江南岸地區為江東,江東之稱始於漢初。

  《史記·項羽本紀》載:「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其實就是後世的杭州、揚州、南京、蘇州、上海這些地方,差不多是後世所說的江南。

  「江東?」眾人也些吃驚。

  「聖女,那多是蠻夷之地,哪裡比得上冀州?就算不待在冀州,其他的豫州,徐州,荊州,青州哪個不比它好?」

  「是呀,而且南方多瘴氣,毒蟲,山越、蠻族和夷族眾多。」

  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共生的體系。各民族之間相互交流,共同發展,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明。

  在先秦時期,人們習慣上將生活在我國境內的各民族按所居住的地區劃分為五個群體。

  其中,華夏族生活在中原地區的黃河中下游一帶。

  以華夏族為中心,東部各民族合稱為夷,南部稱為蠻,西部稱為戎,北部則稱為狄。

  長江流域及嶺南地區分布著眾多的夷族、蠻族和越族。其中居於今四川、貴州、雲南一帶的稱西南夷;

  居於今湖南、貴州地區的稱南蠻;

  居於今廣東、廣西一帶的稱南越;

  居於今福建地區的稱閩越;

  居於今浙江一帶的稱甌越。

  西南夷中,較大的部族有夜郎、滇及邛都等。

  隨著秦始皇一統天下,秦攻百越之戰,將這裡納入統治。

  秦始皇一死,趙佗自立南越國,到漢武帝時期才滅了,江南得到發展。

  但即使如此,大漢的經濟中心依舊在北方,在關中和冀州這些地方,八百里秦川,造就許多故事。

  漢末,大家對南方的印象都還是落後。

  在三國之前,歷代統一戰爭,沒有以江東為中心,抗拒中原者。

  所以,漢沫亂世之初,有野心的諸侯,都沒有將目光投入江東。

  曹操、陶謙等人,都曾來丹陽募兵,但募了兵就迅速離去,逐鹿中原。

  即使是自稱揚州牧(江東皆為揚州轄地)的袁術,雖近水樓台,但他直將發展重點放在北方,對江東並沒有特別重視……

  「是呀,而且江東多水路縱橫,不適合我們呀。」

  對於張寧提出的去江東,大家都不怎麼認同。

  她只能細心解釋,「至於瘴氣,慢慢習慣就好,現在江東人口也不算特別少?怎麼就住不了人了?至於山越、蠻族和夷族,收服就行了。

  現在朝廷的目光多在中原,我們黃巾一起義,朝廷下放軍權,要不幾年,就是諸侯爭霸。

  我們躲在江東,休養生息,高築牆,廣積糧,緩爭王。

  等他們去打,等他們去爭,我們積蓄力量,時機一到,起大軍,收荊州和益州。

  到時候,進,可一統天下,建立黃天之世;

  退,可以依靠長江天險抵擋敵軍,坐擁半個天下,難道不好嗎?」

  她這麼一說,大家仔細思索,感覺好像很有道理。

  周倉點頭,隨即有些焦慮的說道:「聖女說的有道理,只是冀州離江東太遠,我們過去得了嗎?」

  卜巳也擔憂,「是呀,就算到了江東,我們有能力拿下嗎?朝廷不會派大軍圍剿嗎?」

  「此去江東千里,我們怕還沒有到,估計就被漢軍追上了。」

  其實經過張寧是分析,大家感覺江東其實都挺不錯的,就是有點遙遠,而且背井離鄉的,他們也有些不太情願。

  張寧微微皺眉,思考一下,看大家都有些憂慮,便開口說道:「確實,此去江東也千里之遙,要是被漢軍堵住,前後追擊,弄不好就全軍覆沒,那便只能去遼東了。」

  「遼東?」大家都以為自己聽錯了。

  「聖女,遼東怎麼行?」

  「就是呀,那是苦寒之地。」

  「萬萬不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