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中原大定

  第251章 中原大定

  陰麗華懷孕了,這對劉秀來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但對郭家來說就不是一個好消息了。

  「懷孕了又如何?我說姐姐,你現在有了強兒,再讓她沒了就是,難道你還怕她一個貴人不成?」說話的是郭況。

  「上次陛下就已經警告於我,若是再對她下手,必然遷怒於我,我可不想再惹惱陛下了。」

  郭主惡狠狠的說,「如果你不惹惱陛下,他就會回心轉意嗎?陰貴人腹中的皇子若是生下,必然會威脅到我們郭家,伱的位置,太子的位置都會為之動搖,你弟弟說的對,這件事情必須要斬草除根,以絕後患!」

  「可是西宮戒備森嚴,這當下陰貴人又懷有身孕,膳食、湯藥,必定有專人侍奉,要想下手談何容易呀?」

  「這件事情我們要做長遠的打算!」

  一旁,已經4歲的劉瀚聽見這些,心裡感慨,「自己這老媽,外婆,還有舅舅當真是不省心呀,這麼搞,遲早出問題。」

  由於劉秀正在東、西、南三線苦戰,抽調不出兵力增援北方,局勢開始朝有利於彭寵的方向發展。

  公元27年(建武三年)春,彭寵攻拔右北平、上谷數縣。派遣使者以美女和帶彩的絲織品賄賂匈奴,要與匈奴結好和親。

  匈奴單于使左南將軍七八千騎,往來為游兵以援助彭寵。又南結交張步及富平獲索各豪傑,都與他們相交為質互相聯合。

  於是攻拔薊縣,自立為燕王。

  得知他自立燕王,劉秀很生氣,在消滅了西線的赤眉軍之後,漢軍主力開始北上平叛。

  公元28年(建武四年),劉秀親征,命令建威大將軍耿弇為主將,率領諸將乘勝前進,出兵北上圍剿彭寵叛軍。

  彭寵見勢不妙,急忙派使者連夜北上,攜以重金延請匈奴單于出兵相助。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次,劉秀御駕親征,帶上一個人,那便是陰麗華,而此時的陰麗華還懷著身孕,甚至到了快要生產的地步。

  他們一路向著元氏縣趕路,元氏縣位於河北省中南部,距離東漢都城洛陽千里之遙,劉秀在出征途中,為什麼要把即將生產的陰麗華帶在身邊?

  這無疑既影響大軍的行進速度,也增加了陰麗華母子的危險。

  劉秀之所以願意冒著風險在行軍時把陰麗華帶在身邊,是因為他覺得宮中比行軍途中更加危險,後宮之中有人要害他最心愛的女人。

  除了皇后郭聖通,誰又有這個膽量呢?

  郭聖通想害陰麗華,無非是嫉妒劉秀更寵愛陰麗華,至於她都做了什麼害人的事,或許還沒有達到呂、霍的程度,只是被劉秀察覺了而已。

  身為一國之君,劉秀應該有很多種辦法制約郭聖通,但是劉秀一向行事謹慎,外患未除,郭聖通這個皇后顯然還不能動。

  劉秀知道最重要的事就是穩定大局,所以他留著郭聖通,把陰麗華帶在身邊。

  白月光什麼都不用做,便可以贏得一切,A永遠是A,B可以是任何人。

  「在路上顛簸,儘量放平緩一些!」劉秀對著門外的車夫說著,然後懷中抱著懷孕的陰麗華,臉上帶著幸福的笑容。

  「諾!」

  「沒事兒,我沒有那麼嬌弱的!」

  「你身懷六甲,不應該帶你出來,可是我又實在不放心,把你一個人留在皇宮。」

  「我們一起經歷這麼多出生入死,我們的孩兒當然也要跟我們一塊出征。」

  兩人相視一笑,相互擁抱。

  ……

  「啊,啊,啊!」

  「用力,貴人用力!」

  「生了,生了!」

  「是皇子!」

  建武4年,陰麗華在軍帳內生下了劉秀和她的第1個孩子,也就是未來的劉莊。

  《後漢書·皇后紀》中提了一句:「建武四年,(陰麗華)從征彭寵,生顯宗於元氏。」

  劉秀抱著他很是疼愛,不停的哄著乖兒子,當初郭聖通生下劉強的時候他也開心,但是未曾緊緊的抱著,足以見得劉秀對陰麗華和她孩子的喜愛。

  雖然比不得後來朱元璋之於馬皇后,之於朱標,但也有這樣的趨勢了。

  劉秀把孩子抱到陰麗華的面前,「來,見見你娘親。」

  陰麗華經過一段時間休養,氣色好的多了,「寶貝,乖乖寶貝,乖乖,陛下,孩子還沒有取名吧?」

  「這是咱們的第1個孩子,朕希望他可以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就叫他陽兒吧,希望他將來如陽光般溫暖明亮。」

  「陽兒、陽兒,你喜歡這個名字嗎?」陰麗華用手逗弄著懷中的孩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這是咱們的第1個孩子,將來還會有第2個,第3個,只是辛苦你了。」

  「不辛苦,陛下才辛苦。」

  在彭寵的要求和賄賂下,匈奴派兩個王引起兵南下助戰。彭寵派遣弟弟彭純率領二千多匈奴騎兵為一路,自己率領數萬兵馬為另一路,分別進攻漢軍。

  匈奴騎兵經過軍都的時候,被上谷太守耿況知道,他立即命令兒子耿舒帶領上谷突騎狙擊匈奴騎兵。

  雙方接戰,匈奴大敗,兩個王都被殺死。彭寵恐懼,放棄了薊縣,率領主力撤回漁陽。

  隨著漢軍的重兵壓境,彭寵的壓力越來越大,不但軍政方面有麻煩,他的家中也一直麻煩不斷。

  由於前線頻頻失利,再加上家中「鬧鬼」,彭寵心煩意亂,更加焦躁不安。他為了祈福避凶,以求心安,他閉門謝客,躲到了府內一個偏堂裡面持齋養神。

  此刻,彭寵身邊除了極少數負責照料生活起居的貼身奴僕、丫鬟之外,其他人一律不得入內,就連彭寵之妻也很難見到他。

  幾個家奴見情況不對,有了反叛之心,密謀殺了彭寵,提著他的腦袋去向漢軍邀功請賞。

  尚書韓立等人擁立彭寵之子彭午為燕王。沒過幾天,國師韓利發動了政變,帶兵殺了彭午,並滅了彭寵的滿門宗族。

  韓利派人到涿郡向漢軍請降,將彭午的人頭送給漢軍的征虜將軍祭遵……

  至此,彭寵的叛亂算是徹底落下帷幕了。

  當年,劉秀稱帝,建都洛陽後,就已採納來歙聯隴制蜀、西和東攻的建議,確定了先關東、後隴蜀,由近及遠、各個擊破,統一全國的戰略方針。

  同時,經過近幾年的奮戰,劉秀重挫中原強敵,先後滅了王朗,劉玄的更始政權,赤眉、彭寵。

  東邊還有張步,劉永,董憲,西邊有隴右隗囂,蜀中公孫述,河西竇融等地方勢力各霸一方。

  劉秀的建武政權雖然是最強大的,但要恢復漢武帝以來遼闊的漢室江山,還是任重道遠。

  自建武二年(26年)始,劉秀先後派虎牙將軍蓋延和建威大將軍耿弇分別平定了割據睢陽的劉永和青州的張步,特別是耿弇與齊王張步的戰鬥,極為慘烈,「城中溝塹皆滿,八九十里殭屍相屬」。

  此間,劉秀還親征海西王董憲,於桃城之戰大獲全勝。

  至此,關東基本上為劉秀所定,除隴右隗囂、河西竇融、巴蜀公孫述之外,劉秀根本沒有對手了。

  建武四年(28年),馬援攜帶隗囂的書信到洛陽,在宣德殿面見劉秀。

  劉秀笑道:「你周旋於二帝之間,現在見到你,使人大感慚愧。」

  馬援說道:「當今世道,不只君主選擇臣子,臣子也選擇君主。臣如今遠來,陛下怎麼知道我不是刺客奸人?」

  劉秀笑道:「你不是刺客,不過是個說客。」

  馬援道:「天下反反覆覆,竊取名字的人多如牛毛,現在見到陛下,寬宏大量,與高祖一樣,就知道帝王自然有真的了。」

  陰麗華也恭維的說道:「久仰文淵君大名,今日得見妾幸甚,陛下幸甚!」

  幾人一番喝酒暢談,顯得氛圍非常好。

  這個馬援可了不得,出身官宦世家。新莽時任郡督郵。因私縱重囚,亡命北地,遇赦後在當地經營牧畜。

  後為新成大尹。新莽敗亡後,投奔涼州軍閥隗囂,頗受敬重。

  建武元年(25年),公孫述看劉秀稱帝了,也在蜀地稱帝,隗囂派馬援去探聽虛實。

  馬援跟公孫述本是老鄉,而且交情很好,馬援本以為這次見面定會握手言歡,沒想到公孫述卻擺起皇帝的架子。

  公孫述先陳列衛士,然後才請馬援進見,待剛見過禮,又馬上讓馬援出宮,住進賓館;接著命人給馬援製作都布單衣、交讓冠。然後才在宗廟中聚集百官,設宴招待他。

  席間,公孫述表示要封馬援為侯爵,並授予他大將軍的官位。

  馬援的隨從賓客以為受到了禮遇,都願意留下來。

  馬援則認為公孫述只是是裝腔作勢,不能久留天下士,於是毅然返回隴右,並對隗囂道:「公孫述井底之蛙,妄自尊大,您不如專意經營東方。」

  他們高興萬分,另一邊就有人不高興了,「陛下他眼裡還有沒有我這個皇后了?我才是他真正的妻子,陰麗華只不過是一個妾,如今接待外部使者都帶上她,我呢?」

  一旁的郭主連忙安慰她,「這些話在椒房殿裡說就算了,免得落人口實,再有委屈也得忍著,母儀天下,照顧皇后的臉面和身份。」

  郭聖通看向自己的母親,「母親,我已經足夠忍讓了,可是陛下從未顧及到我的臉面,我顧及什麼?每次祭祖出征都要帶著他的陰麗華,再這麼忍下去,恐怕她陰麗華連自己姓什麼都忘了。」

  「好了,你先好好教好太子,我自然會派人打壓她。」

  一旁的劉瀚看著自己發怒的母親,慢慢走上前來拉住了她的衣服角。

  「不氣,不氣!」他的聲音奶聲奶氣的。

  郭聖通眼淚不爭氣的流了下來,抱起了劉瀚,親吻著他,「還是強兒最好,還是強兒最好。」

  劉瀚用手輕輕的抹掉她臉龐上的淚珠,想說什麼,又怕暴露自己太過早熟,只能感慨心中,「心中無愛,拔劍自然神,追尋一個不愛你的人的愛,怎麼可能呢,搞事業不好嗎?」

  這便宜母親戀愛腦,妄想得到劉秀永遠的寵愛,怎麼可能嘛,他只能快快長大了,交給時間。

  建武五年,逢大旱,遭遇蝗災。

  陰麗華的弟弟陰興進來了,他帶來最新的消息,「姐姐,天水郡隗囂有所異動,派遣的使者去河西,想藉此拉攏竇融。」

  陰麗華無奈的感慨一聲,「陛下忙著賑濟災民,這隗囂就蠢蠢欲動,陛下早就說過,此人不可信,與他相交好也不過是權宜之計,他絕對不可能屈居於臣下,沒想到這個人野心這麼大,真後悔當初在長安沒有殺了他,果然是一大禍害。」

  陰興繼續說:「估算著,竇融倒是有心想依附咱們漢國,只可惜河西與洛陽離得太遠,且中間隔著天水,行事不便,若是隗囂從從中作梗,只怕此事又要出現諸多波瀾了。」

  陰麗華大罵,「痴人做夢,妄想豪傑成王,再創六國並列嗎?」

  「現在天水有隗囂,西蜀公孫述,所以竇融的決定舉足輕重,姐姐你可有意向陛下建言?」

  陰麗華不緊不慢的說道:「我們能想到的,陛下也一定想得到,就不必說了,竇融只有兩條路選,一條是歸附我們,一條是對抗我們,怎麼選就看他的選擇。」

  另一邊,在大殿內,鄧晨看向劉秀,「陛下,竇融一方,我們該如何應對?」

  劉秀思考一番之後說:「朕親自給竇融遞一份詔書。」

  他當即揮筆,開始寫詔書,字跡蒼勁有力,帶著霸王之氣。

  「今益州有公孫子陽,天水有隗將軍,方蜀漢相攻,全在將軍,舉足左右,便有輕重,彼此言之,欲相厚豈有量哉?

  欲遂立恆、文,輔助微國,當勉卒功業,欲三分鼎足,連橫合從,亦宜以時定,天下未並,吾與爾絕域,非相吞之國,今之議論者。

  必有任囂教尉佗制七郡之計,王者有分土,無分民,自適己事而已……」

  竇融,字周公。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省咸陽市)人,是漢人,章武侯竇廣國七世孫。

  王莽掌權時,竇融任強弩將軍司馬,參與鎮壓翟義、趙明起義。

  新莽末年,曾隨王匡鎮壓綠林、赤眉軍,拜波水將軍,後歸於劉玄。

  竇融見更始政權不穩,東方擾亂,不願出關。他的高祖父曾為張掖太守,從祖父曾為護羌校尉。

  從弟為張掖(新朝改武威郡為張掖郡)太守,累世在河西,知其土俗,對其兄弟說:「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殷富,帶河為國。張掖屬國精兵萬騎,一旦緩急,杜絕河津,足以自守,此遺種處也。」

  兄弟們都同意他的看法,竇融於是請求趙萌為他說情,辭去巨鹿太守之職,謀求鎮守河西。

  趙萌替竇融向更始帝劉玄進言,使其得以被任命為張掖屬國都尉。

  竇融聞訊後非常高興,攜家屬就任。在河西,竇融撫結雄傑,懷輯羌眾,頗得河西民心。

  竇融在河西,與酒泉太守梁統、金城太守庫鈞、張掖都尉史苞、酒泉都尉竺曾、敦煌都尉辛肜等結交。

  「推一人為大將軍、共全五郡,觀時變動。」

  大家一致推竇融行河西五郡大將軍事。是時張掖太守任仲得知消息,解印綬離去,竇融仍居於屬國,領都尉職,而置從事監察五郡。

  這河西幾郡都是當年霍去病和劉瀚辛辛苦苦打下來的。

  這傢伙是有心歸附漢朝的,劉秀稱帝後,竇融便想歸附,因隔遠而未能自通。這時隗囂雖然採用建武年號,但「外順人望,內懷異心」,派遣辯士張玄到河西遊說,建議各自割據一方。

  說什麼「今豪傑竟逐,雌雄未決,當各據其土字,與隴、蜀合從,高可為六國,下不失尉佗。」

  竇融召集豪傑與諸郡太守商議,有人認為劉秀受符命,和人事,也有其他說法,「或同或異」。竇融小心謹慎,「遂決策東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