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昆陽之戰

  第229章 昆陽之戰

  水波微起、微風拂面,當微風吹過湖面時,水面上會泛起微波,形成一層層的漣漪,猶如細碎的皺紋,但它起伏的幅度並不大,給人一種溫和的感覺。

  此時,劉玄坐在湖邊,沉思起來,他感慨萬千,回憶起當年和師傅學劍的日子,每當想到那個人的時候,他的嘴角都不自覺的微微揚起來。

  這些年,他一直沒有娶親,心中對於那個師傅總是念念不忘,只是,他只能將這一份愛意埋藏在心裡最深處。

  那一年,他16歲,他的師傅王若華是位28歲的美婦人,具有一張姣好的面容,皮膚光潔細膩,眉目清秀,眼神明亮,下巴略微收攏,嘴唇紅潤,微微上揚,給人一種優雅溫柔的印象。

  她的脖子修長挺拔,身形勻稱,手指修長,整個人散發出一種成熟、自信和活力的氣息。

  到如今,他33歲了,依然記得師傅的穿著,她穿著綢緞質地的長裙和對襟褂,衣服寬鬆舒適,顏色明艷,典雅而不失時尚。

  裙擺、袖口、領口和褂邊都織有精緻的花卉圖案或華美的刺繡,髮髻和頭飾也十分精緻,線條流暢,每個細節都做得極為考究。

  她在站立時,腰杆挺直,身形優美,輕微的擺動帶著一分優雅的從容,眼神活潑而自信,舉手投足之間盡顯成熟女性的嫵媚和韻律感,行動間盡顯又柔又剛的力度和優美的身姿,展現著一種優雅、嫵媚、獨具魅力的美態。

  初戀總是難以遺忘的,而且是暗戀,還是教自己劍法的老師,有點禁忌感情,最是難以遺忘……

  回憶中,兩人剛剛對練完,

  王若華笑著說道:「玄兒的劍術比我還強了,師傅往後可沒有得教了。」

  「師傅過謙了,除了劍術,兵法謀略,玄兒還要師傅你多提點呀。」劉玄說著,不自覺的偷瞄她。

  「我能教的,也只是紙上談兵罷了,至於兵法謀略,全靠悟性,比如淮陰侯韓信,比如冠軍侯霍去病,比如蘭陵侯劉瀚。」

  說道劉瀚兩個字的時候,她頓了一下,帶著唏噓。

  「蘭陵侯劉瀚?」劉玄一頭霧水,「玄兒怎麼沒有聽說過這個人。」

  「這是一個奇人,逼得武帝下台的人,說出請陛下殯天的人,可惜,被毒死了,不然大漢怕又是另一番景象了,你現在不用知道,這些史料都是宮廷秘密了,司馬遷的史記被藏匿的部分有寫,或許有一天你能知道。」

  這個王若華可不簡單,就是出自王莽的家族,王莽的姑姑王政君當年還特別喜歡她,還抱過她,只是王政君和王莽鬧掰了,王莽篡位之後,她被邊緣化了,但也能接觸不少宮廷的東西了。

  「玄兒,你日後有什麼打算呀?」王若華轉移話題,看向劉玄。

  「自然是匡扶我大漢江山呀,師傅是王家的人,不會阻止我吧?」

  「不會,那然後呢?」

  「做太學祭酒或者博士,這樣就可以和師傅一家朝夕相處了。」

  王若華似乎感受到了什麼,嚴肅的說道:「你天縱英才,心智謀慮又非比尋常,如果只做太學祭酒太過屈才了,你日後一定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的,封侯拜將,青史留名。」

  「師傅既然如此說,玄兒一定努力。」

  回憶拉回現在,劉玄忽然哈哈大笑起來,他看著平靜的湖面,輕聲說著:「師傅你也沒想到,玄兒不是封侯拜將,而是當皇帝了。」

  說到這裡他異常高興,可眼神中忽然閃爍的光芒又沒有那麼強烈了,似乎想到什麼,只是一瞬間就暗淡了下來,帶著無盡的悲傷。

  「可惜啊,你已經不在了,若是可以,我希望以這個皇帝換你活下來,活在我身邊呀。」

  「主公,主……陛下,您怎麼在這裡?」來的人留著鬍子,長得人高馬大的,他便是平林軍的一個將軍,叫做馬武,字子張。

  他看見劉玄轉過身來,才想起劉玄已經是皇帝了,連忙改口,「陛下讓子張我好找。」

  「怎麼了?」劉玄不緊不慢地問了起來。

  「王匡和朱鮪找到一件皇帝的龍袍,請您去試一試,看合不合身。」

  劉玄盯著他看了幾秒,不咸不淡的說道:「合不合適有什麼關係?讓他們等著吧。」

  劉玄說著,撿起地上的一個石塊打水漂一般扔向湖中,漂了四五漂,然後轉頭看向盯著自己的馬武,問道:「怎麼了?我不像一個皇帝嗎?」

  馬武連忙說道:「當然不是,別人不知道,我子張豈能不知道,陛下受過那麼多磨難,吃過那麼多的苦,如今登上皇位,乃是天命所歸。」

  劉玄嗤笑一聲,「天命所歸?連你也會說這些奉承我的話了?」

  「子張說的都是真心話,陛下年少的時候就智謀過人,如今登上皇位,必然帶領我們推翻莽賊,救天下黎明於水火。」

  「在這漢軍大營之中,也就只有你相信我了,因為你才是真心想讓我當這個皇帝的。」

  「陛下之前尚未有施展才能的機會,但以後運籌帷幄,帶領我們推翻新莽,他劉伯生啊,自然會心悅臣服的。」

  「你呀,想得太簡單了,我要是施展才華,王匡他們還能擁立我為這個皇帝?」

  此時馬武有些疑惑說道:「陛下,這個我就不明白了?」

  劉玄不緊不慢的說著,「王匡他們這麼想擁立一個姓劉的皇帝,並不是想名正言順的對抗新莽,而是覺得劉縯的功勞越來越大,他們壓制不住了,怕追隨他的人越來越多。

  日後王匡他們就沒有立足之地了,而我自投靠平林軍以來,對他們畢恭畢敬的,又沒有自己的嫡系,平時見到他們也是客客氣氣的,他們以為我是一個懦弱無能之輩,是一個最好最容易控制的傀儡罷了。」

  好傢夥,劉玄早就看透了,不得不說能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人都不是簡單的,他很清楚王匡的打算,只是順水推舟罷了。

  馬武連忙說著,「那他們是有眼無珠,看不出陛下的雄才偉略。」

  「哼」,劉玄冷哼一聲,「看不出來最好,若能看得出來,我不就是第二個劉縯了嗎?」

  馬武恍然大悟,「我終於明白了,我就說難怪陛下之前一直未透露出自己的真性情,不顯山不露水的,陛下,那您是早知道有此日?」

  「世事多變,我怎麼能計算的那麼周全?原來想趁著新莽作戰之機,慢慢積累,重建自己的隊伍,我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一個結果,實在是出乎我的所料。

  不過,既然上蒼給我一個這樣的機會,我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從今天起,我劉玄就是大漢的天子,天命所歸的江山之主。」

  劉玄說著張開了懷抱,似乎能擁抱整個大漢。

  地皇四年(23年)正月,二月初一日,在淯水(今河南南陽白河城南淯水之濱)邊的沙灘上設立壇場,陳列軍隊、舉行大會。

  劉玄頭戴冕冠,身穿冕服,一步步走向祭壇。

  漢代規定,皇帝冕冠為十二旒(即十二排),為玉制。冕冠的顏色,以黑為主。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髮髻拴結。並在笄的兩側繫上絲帶,在頜下繫結。

  在絲帶上的兩耳處,還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允耳」。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在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忌聽信讒言,後世的「允耳不聞」一語,即由此而來。

  並且按規定,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繪有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

  這種服制始於周代,歷經漢、唐、宋、元諸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綿延兩千多年。

  他上香完畢,面對眾人,大家跪拜,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縯和劉秀都有些不高興,劉秀無奈跪拜下來,劉縯咬咬牙,也跪下去了。

  從這一刻開始,名分就定下來了。

  劉玄隨即大赦天下,建年號為更始,悉數拜置諸將,以族叔劉良為國三老,王匡為定國上公,王鳳為成國上公,朱鮪為大司馬,劉縯為大司徒,陳牧為大司空,其餘都拜為九卿或將軍。

  湖邊,劉伯姬正在洗衣服,李軼走了過來,如今的他被任命為五威將軍,地位還在劉秀之上。

  當初,劉縯、劉秀兄弟起兵之後,因為力量過小,就與綠林軍聯合,當時綠林軍勢力非常大,劉縯、劉秀兄弟的實力比較弱,李軼就拋棄了一同起兵的情誼,開始拼命討好朱鮪等綠林軍將領,目前更是成為了劉玄的狗腿子。

  「伯姬,天這裡冷了,怎麼還在這裡洗衣服呀?」

  他是笑著的,可劉伯姬卻是冷著臉。

  「給我大哥洗衣服,不用你關心,你現在可是大名鼎鼎的五威將軍啊,多威風!」

  李軼笑著,雙手抱在胸前,「沒錯,我現在是五威將軍了,難道伯姬妹妹你不替我高興嗎?」

  劉伯姬陰陽怪氣的說道:「你封侯拜將與伯姬無關,如今劉氏當興,你李氏輔佐,你可是陛下的心腹,今後啊,前途無可限量。」

  「伯姬,當初是我勸我堂哥和你大哥聯合起兵,我當然希望你大哥能登帝位,如今只是形勢所逼,我是不得已而為之,我要是真心一依附那個劉玄,現在何必在你大哥帳下,天氣這麼冷,你一身單薄,看著手凍的,我送你回家吧。」

  他說著就上手了,直接抓住了劉伯姬的手,劉伯姬連忙拉扯開,「不必了,告辭。」

  李軼直接拉住了她的胳膊,「伯姬,我對你的心意你還不知道嗎?我現在已經不是一無所有,家破人亡的李家之子了,我現在是五威將軍,五威將軍啊,身份地位一點不比你三哥低下,要你嫁給我,我一定會對你好的,答應我。」

  他說著雙手緊緊的抓著劉伯姬的胳膊,想要將她擁入懷中,「住口,你放開我。」

  「伯姬,你要相信我,我是真的喜歡你的。」

  兩人進行極限拉扯,他有點想用霸王硬上弓的感覺,劉伯姬不停的掙扎,「啪嗒!」

  情急之下,劉伯姬直接給了他一巴掌,李軼直接憤怒了,「你竟然敢打我?」

  「你再這樣輕薄,我就讓我大哥殺了你。」劉伯姬說著,氣憤的走開了。

  這個時候,李通走了過來,他冷眼盯著李軼隨後說道:「季文,你知不知道你在幹什麼?」

  「我只是喜歡那女,更何況我現在的官職不在劉秀之下,她嫁給我也不算辱沒她呀。」

  李通的臉色越來越冷了,「」們先前與伯升已經有盟約在先,你卻在後面歸附於李玄,我暫時不和你計較,可你現在又去招惹伯升的妹妹,到底想要幹些什麼?」

  對李通的質問,李軼大吼起來,「劉縯只是在利用我們,他何嘗看得起我們李家,我們之所以跟劉縯合拼,就是應了那一句劉氏當興,李氏當輔的讖語,如今這句話應在劉玄身上,我依附於劉玄又怎麼了?何錯之有啊?」

  李通大罵起來,「胡說八道,自古忠臣不侍二主,你知不知道你這麼做會讓我們李世蒙羞的。」

  說著已經抓著李軼的衣領了,李軼冷冷的把他的手給扳開,「識時務者為俊傑,堂兄你不也跪拜了劉玄,接受了他的封商嗎?有什麼資格來教訓我?

  還有,我也奉勸堂哥一句,要做大事就要找准方,顧及所謂的情誼,只會讓你一事無成。」李軼說著轉身就要走。

  「季文!我也奉勸你一句,好自為之。」

  自此兩兄弟也算是分道揚鑣了。

  漢軍最主要的據傳攻破宛城,它極其堅固,岑彭逃到宛城,與前隊貳嚴說一同堅守城池,劉縯圍城進攻,一時間難以攻打下來,就改變策略,搶在新軍主力到達之前,分兵出擊,令王鳳、王常、劉秀為一路,率軍北上,攻打潁川郡。

  而朱鮪、陳牧、李通為一路,率軍南下,阻斷援軍。

  王鳳、王常、劉秀一路北上,先後打下了定陵、昆陽、偃縣這些城池,勢若破竹,他們大軍在昆陽中駐紮,正準備下一步的時候,整個昆陽已經被圍困了,劉秀登上城牆,只看見城外密密麻麻的大軍,全是新莽的軍隊,無邊無際,望不到頭呀,讓人頭皮發麻。

  由不得他們不害怕,王莽為了編成對漢軍作戰的強大部隊,特任命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尋為統帥,徵調當時所謂精通63家兵法的人,充當軍中的類似參謀的官吏,並任用長人巨毋霸為壘尉,專門負責構築營壘,將虎、豹、犀牛、象等兇猛野獸圈至軍內飼養,以便在作戰時放出來,震撼敵人。

  各州郡均自選精兵,由郡和牧守親自率領,限期到洛陽附近集中,各地到洛陽的兵力達42萬多人,號稱百萬大軍。這些軍隊集中後,即開始向潁川開進。在潁川又會合了嚴尤、陳茂的部隊,隨即向昆陽方向進擊。

  大軍逶迤千里,糧草輜重絡繹不絕。

  這是決定漢軍命運的一戰,也是劉秀封神的一戰,昆陽之戰,即將開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