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繼續殺子

  第217章 繼續殺子

  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漢哀帝去世,並未留下子嗣。

  不久之後,王太皇太后頒發了詔令,任命王莽再次擔任大司馬,錄尚書事,同時掌管軍事命令和禁軍。

  此後,王莽扶持了漢平帝登基,漢平帝劉衎,原名劉箕子,為漢元帝劉奭之孫,中山孝王劉興之子,母衛姬,這傢伙當上皇帝的時候才9歲。

  9歲能幹啥?繁衍後代的能力都沒有,更別說處理政務了。

  所以,理所當然的,王莽就代勞了,他開始行使皇帝的權力。

  最開始,他除了滅了董賢,其他地方還不錯,兢兢業業的,贏得了朝野的擁護和愛戴。

  然而,隨著時光的推移,王莽的政治野心逐漸暴露無遺,或者說假王莽開始跟隨歷史了。

  他就像是歷史上的一樣,開始排除異己,先逼迫王政君趕走自己的叔父王立,然後提拔那些依附自己的人,剷除那些觸犯和怨恨自己的人。

  假王莽深知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必須加強自己在朝廷中的勢力。於是,他主動巴結當時備受尊敬的儒家大師大司徒孔光。

  孔光這老傢伙是三朝元老,深受王太后和朝野的敬重,但他的性格膽小怕事,過于謹慎。

  假王莽一方面主動接近和拉攏孔光,推薦孔光的女婿甄邯擔任侍中兼奉車都尉,另一方面以王太后的名義逼迫孔光為自己宣傳造勢,利用孔光的上奏影響力作為自己排斥異己的工具。

  於是,他成功彈劾了何武與公孫祿,將他們免去官職。此後,又以各種罪名陸續罷免了中太僕史立、南郡太守毋將隆、泰山太守丁玄、河內太守趙昌等二千石以上的高官,剝奪了高昌侯董武、關內侯張由等的爵位……

  與此同時,假王莽逐漸培養了自己的黨羽,以他的堂弟王舜、王邑為親信,用自己的親信甄豐、甄邯主管糾察彈劾,平晏管理機要事務。

  王莽平時總是表現得嚴肅認真,當想要獲得某種利益的時候,只要稍微示意一下,他的黨羽就會按照他的意思紛紛上奏。

  然後,王莽就會磕頭哭泣,堅決推辭,從而對上迷惑太皇太后,自己的姑姑,對下掩蓋自己的野心。

  「新皇登基,應該改元,改元元始吧。」

  王莽目光平靜,他只是做了歷史記載的事情。

  於是,巧合的出現了,元始元年竟然是後世的公元1年,如此巧合,太過詭異。

  元始元年(公元1年),大臣們向王政君太皇太后提出建議,他們認為王莽的「定策安宗廟」之功應當與霍光一樣獲得應有的封賞,並且應該更高,封安漢公。

  「莽功德致周成白雉之瑞,千載同符。聖王之法,臣有大功則生有美號,故周公及身在而托號於周。莽有定國安漢家之大功,宜賜號曰安漢公,益戶,疇爵邑,上應古制,下准行事,以順天心。」

  當年,宣帝根據霍光的「定策」之功,下詔把河北、東武陽的一萬七千戶加封給他,使其所享食邑達二萬戶,前後共賞賜他黃金七千斤、錢六千萬、雜色綢帛三萬匹、奴婢一百七十人、馬二千匹、住宅一所。

  兩萬戶的食邑為大漢侯爵最高的了,牛如霍去病,最高也就一萬多戶。

  王莽得知這一消息後,向王太皇太后上書表示,他是與孔光、王舜、甄豐、甄邯共同制定策議的,希望先獎勵他們四人,而後再考慮他自己。

  他不顧太后的多次詔令,堅決推辭,大臣們不斷向太后建議,王莽推辭再三之後最終接受了「安漢公」的稱號,但始終拒絕接受封給他二萬八千戶食邑俸祿。

  這呀的,兩萬八千戶,比霍光還牛了。

  太皇太后乃下詔曰:「大司馬新都侯莽三世為三公,典周公之職,建萬世策,功德為忠臣宗,化流海內,遠人慕義,越裳氏重譯獻白雉。

  其以召陵,新息二縣戶二萬八千益封莽,復其後嗣,疇其爵邑,封功如蕭相國。以莽為太傅,干四輔之事,號曰安漢公。」

  此外,王莽與其三大親信升任「四輔」之位:王莽為太傅,領四輔之事;孔光為太師、王舜為太保、甄豐為少傅當中最重要的位置。

  他們四個人共同擔任輔政大臣,掌握著朝廷的大權,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逐漸成為了朝廷中的重要力量。

  他們的決策影響著國家的命運和發展方向。他們的行動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評價。他們的政治野心也越來越明顯和強大。

  在這個時期里,王莽的政治野心逐漸暴露無遺,他開始排除異己,剷除那些觸犯和怨恨自己的人,大力提拔依附自己的人,並逐漸培養了自己的黨羽。

  他利用孔光的上奏影響力作為自己排斥異己的工具,他甚至不惜使用各種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他的權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和評價。

  政治野心也越來越明顯和強大,甄豐以高位姿態坐鎮中央,作為少傅,他的地位凌駕於所有公卿之上。

  王莽,作為安漢公,以及四輔平決的決策者,獨攬大權,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權力,王莽建議首先對諸侯王和功臣後裔進行大規模的封賞。這些封賞不僅是對他們的榮譽,也是對他們祖先的敬仰和尊重。

  接下來,王莽提出應該表彰在職官員,提升宗廟的禮樂,讓百姓以及孤寡老弱都得到恩惠。這些措施不僅可以讓社會更加和諧,也可以讓人們更加敬仰和尊重朝廷。

  同時,王莽建議對平民士人實施優惠政策,以重新贏得全大漢的讚譽。這些政策將使社會各個階層都受益,從而加強朝廷的統治地位。

  其次,王莽建議太皇太后王政君以身作則,過簡樸的生活,並捐出錢財百萬、田地三十頃以救助民眾。

  這將會引發百官的仿效,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氣。每當遭遇水旱災害,王莽都以身作則,只吃素食,不飲酒吃肉……

  這麼看,這簡直是活著的聖人,大家看,這人在發光,全身都在發光……

  在元始二年(公元2年),全國大旱,並發蝗災,受災最嚴重的青州百姓流離失所。

  在王莽的帶領下,二百三十名官民捐出土地和住宅來救濟災民。在災區,他們普遍減免了租稅,並為災民提供了充分的撫恤。

  還撤銷了安定郡的呼池苑,將其改為安民縣,用來安置災民。甚至在長安城中,王莽也為災民建造了一千套住宅。

  大司徒司直陳崇為了宣傳王莽的功德,上表稱讚他的偉業,說他可以與古代的聖人相媲美。

  陳崇的讚譽讓王莽在社會上的影響力更加廣泛,他的善舉和智慧贏得了人們的敬仰和尊重……

  不得不說,假王莽遵循歷史的腳步,做得非常好,一步步向著最高的位置走去,他掩蓋自己的野心,導致許多人最多以為他只是下一個霍光。

  王莽擔心漢平帝的外戚衛氏家族會瓜分自己的權力,於是將漢平帝的母親衛氏及其一族封到中山國,並且禁止他們回到京師。

  夜晚,長安城,王莽的嫡長子王宇的府邸內,此時的王宇已經23歲了,王莽47歲,這麼一算,應該是14歲的時候生的他。

  男子14歲能生孩子嗎?

  一般情況下,男孩的身體發育在13-14歲左右,理論上是可以的,但也有可能不行,這個看人,不過這壓根就不是親生的。

  或許王宇知道,或許不知道,都不重要了,兒子不是兒子,老爹也不是那個老爹了。

  王宇才23歲,但特別能生,已經有六個兒子了,王千、王壽、王吉、王宗、王世、王利。

  有兒子和妻子,自然搬出去住,沒有和王莽住在一起,有自己的府邸。

  「老師,阿翁不讓陛下和中山孝王后相見,這若是陛下長大後,秋後算帳,如何是好呀,當年的霍家就是榜樣。」

  王宇憂心忡忡的對著自己的儒家老師吳章說了起來。

  也由不得他不擔心,如今王莽已經快50歲了,還能活多少年,誰也不知道,漢平帝雖然年幼,但遲早會長大的。

  你想想看,一個9歲的孩子,你把他帶到京城,不讓他和母親見面,是不是很殘忍,他長大想起來,會不會報復,到時候王莽嗝屁了,他只能報復王莽的兒子,而自己是王莽嫡長子,弄不好抄家滅族呀。

  當年,霍光死了沒有兩年,霍家幾乎九族被滅,在王宇心中,自己父親就是下一個霍光,或者說已經是活著的霍光了,自己家族弄不好會和霍家一模一樣,可他那裡知道,自己這便宜父親想的可不是做霍光,而是直接當皇帝。

  吳章穿著儒家的衣服,50歲上下,留著鬍子,他在成帝時為博士,為當世通儒,教授弟子千餘人,很也名氣的,他感慨起來,「是呀,你前些日子暗中教孝王后上書謝恩,順便上陳丁氏、傅氏舊日罪行,希望能到京師,但未得到允許。

  孝王后日夜哭泣,希望能見陛下一面,大將軍卻只是增加封邑而已,大軍將估計是怕先帝時期傅氏、丁氏兩家的教訓,可霍光當年的教訓也在眼前呀。」

  「那現在應該怎麼辦?」

  吳章沉吟了一會兒,開口道:「這樣吧,你用怪事嚇唬大將軍,或許有效果,大將軍還政於衛家,他們也不會趕盡殺絕的,最多是人讓大將軍乞骸骨……」

  於是,王宇同意了老師吳章的想法,便讓內兄呂寬半夜把狗血灑在王莽府邸門口。

  王莽早上準備去未央宮,一看,好傢夥,門口撒了狗血,塗畫成奇特的形狀,似乎帶有特定的含義,下人們嚇得不敢動彈,以為是什麼怪異之事情。

  「哈哈哈,去查查,看誰干,必然是人為的,好好查查。」

  王莽哈哈大笑,他活了幾百年了,還是後世穿越過來的,什麼場面沒有見過,自己還曾經裝神弄鬼過,這簡直是小兒科,在他面前班門弄斧。

  果然,一查,便查出是他兒子王宇叫人幹的。

  「好一個養不熟的白眼狼,也好,也好。」

  王莽眼神一冷,「來人,將這個逆子給我逮捕下獄。」

  「諾!」

  隨即,他把自己的兒子王宇逮捕入獄後將其毒殺,然後藉此機會誣陷誅殺了外戚衛氏一族,逼迫敬武公主、梁王劉立、紅陽侯王立、平阿侯王仁等上百人自殺。

  牽連治罪地方上反對自己的豪強,呂寬潛逃後不久被捕遭誅殺,並滅三族,吳章被腰斬,夷三族。

  事件中被殺者數以百計,一時間,海內震動,朝廷人心惶惶,為了消除負面影響,王莽又令人把此事宣傳為自己「大義滅親、奉公忘私」的壯舉,

  甚至寫成讚頌文章分發各地,讓官吏百姓都能背誦這些文章,然後登記入官府檔案,把這些文章當作《孝經》一樣來教導世人。

  不要臉,極其的不要臉。

  而同樣,在民間逃亡的劉胖子,得知這個消息後,眼神堅定,可又帶著一絲疑惑。

  「先是殺了僕人東木,然後是夏日,這兩人當年都和他去了酒樓,然後逼死二兒子王獲,如今又大開殺戒,殺了自己的嫡長子,好一個王莽,好一個大義滅親,他在掩蓋什麼,當年那酒樓發生什麼了?

  前後幾年他性格變化這麼大?還是他一直在演戲,一定是什麼我漏掉了,他和當年殺大哥,二哥的道士有什麼關係?還有和那個被殺害的宋木頭有什麼關係?」

  他確信王莽在掩蓋什麼,不然不會殺了東木,還有僕人夏日,更是逼殺了自己的二兒子王獲。

  隨即,他嘆氣一口,「大哥,二哥,我找了六七年了,還是沒有找到那個道士,他仿佛消失了,如今王莽估計有線索,可他是大司馬大將軍,我如今難以接近他,你們的仇我該怎麼報?」

  「是該回新野看一看小翠了。」

  然後,他回到新野,回到王女閭。

  「什麼,小翠死了?什麼時候死的?」

  得知這個消息,他忽然心都停止跳動了,第一次是大哥二哥被道士用弓弩射死的時候。

  「建平二年七月前後死的,聽說是得罪了新都侯府中的人。」

  劉胖子如今已經25歲了,留著鬍鬚,他身體也沒有當年胖了,反正帶著結實,他緊緊握著拳頭。

  「王莽,一定是他,一定,我必殺他,殺不了,滅他全族。」他心裡怒吼著,多年的磨鍊使得他哪怕心中已經撕裂萬千,碎成一片片了,表面竟然沒有太多的變化,著大概是成長的代價。

  「她的墳墓在哪裡?」

  「沒有人給她收屍,當年被人隨便丟在城外亂葬崗了,估計被野狗吃了吧,怎麼,你是她相好?」

  劉胖子差點一口鮮血吐出來,不過他忍住了,然後轉身立刻了,背影是那麼堅決,狠辣,滄桑,痛苦……

  死亡,對他可能不可怕,反而是活著,那些記憶時時刻刻如同刀一般,扎在他心臟中,大哥的慘死,二哥的擋箭,他們三人當初相依為命,一起下墓,一起跟狗搶吃食的記憶……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清晰!

  小翠的笑,她的髮絲,她的嘴唇,她的眉頭……似乎猶在眼前,可每當他想抓住她,卻什麼都沒有,午夜夢回,他總發現枕頭是濕的,他拼命想抓住,但什麼都抓不住。

  他了無牽掛,但又背負太多牽掛……

  從今以後,只有他了,背負著這些,活著,行屍走肉的活著,殺王莽,殺那個道士是他活著的理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