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王莽的發現

  第210章 王莽的發現

  建平元年(公元前6)正月,新都(今河南新野),一座不大不小的房間裡。

  已經是夜晚了,書房中還點著油燈,一個快40歲的男子在抄寫竹簡,他的旁邊是一些破爛的舊竹簡,上面密密麻麻的寫了好些字,有些有點模糊了,大概是怕這些竹簡徹底消失,他便抄錄起來,而且一邊抄錄一邊詠頌。

  「劉瀚,乃今上之侄,河清王劉義之弟,代王劉登之庶子,生於建元三年。

  少小時,不得寵愛,被嫂嫂張氏排擠,為兄所棄,五歲獨自赴長安,於長安識霍去病,締交甚深,情同兄弟,兩人習武讀書,射箭騎馬,寸步不離……

  時至元朔六年,大戰定襄北之際,方十八之霍去病蒙今上委以票姚校尉之職,而年方十六的劉瀚則擔任軍中軍侯。

  二人率領八百騎兵,疾馳數百里,斬首捕虜二千餘人,俘獲匈奴相國、當戶等數位高級官員;並且斬殺匈奴單于伊稚斜的祖父輩籍若侯產,俘虜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兩次功冠全軍。

  劉瀚巧思多端,因而屢受陛下賞識,先後以發明水車和曲轅犁等獲祿位,封為水車候。

  未幾,趙信降之,今上大怒,伐匈奴,親至甘泉宮督戰,信領匈數千精騎走之羊腸,欲襲甘泉宮中。

  大將軍衛青,豪將多,智勇,悉趙信之詭計,以公孫敖為校尉,令其領大兵,而自持虎符與李廣將軍者,親至虎賁,欲調發諸部以赴之。

  時虎賁軍副將趙破奴不候命,聲稱無詔命不能發兵。當是時,衛青以虎符出示,為正將劉瀚應命而出,迅速部署軍隊,阻追信,漢軍小勝,陛下之危自是解矣。自是之後,陛下益重劉瀚。

  元狩元年,陛下以二十之霍去病為驃騎將軍,十八歲之水車侯劉瀚為輔國將軍,於春、夏之間,兩度領兵出擊,以討渾邪王、休屠王之屬,占據河西地區東部。

  春戰之際,二人率一萬驃騎,出隴西,逾烏盭,討遬濮,涉狐奴,轉戰河西五國。輜重多而人馬眾,對降服者予以寬赦。與單于之弟金日磾相戰,幾乎生擒。

  再越過焉支山,轉戰六日,疾行軍一千餘里,終於皋蘭山下與奴軍激戰。重創匈奴,殺死匈奴折蘭王、盧侯王,殲滅其精銳。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等全部被俘。

  此役也,漢軍大捷,斬首俘獲共計一萬三千八百六十又二,並獲休屠王祭天金人,漢軍折損十之七,戰畢,驃騎將軍傷中,情況危機,然水車侯之冷靜指揮,終使殘軍三千又二百順利回歸漢土……

  其中艱險,余難以描述萬一,壯哉,危哉,古之名將,莫過如是!

  當是時,夏季之攻勢中,兩人與合騎侯公孫敖,自北地郡而出,分道進擊。公孫敖迷途而遲,未與兩人會師。

  冠軍侯霍去病與水車侯劉瀚,孤軍深入浚稽之南,過居延海,越小月氏,至祁連山,漢軍大勝,如入無人之境。

  此戰也,漢軍降俘六千八百有餘,包括單桓王、稽淚王、呼於屠王、酋塗王及其五王母、單于閼氏和王子六十三人,相國、將軍、當戶、都尉七十二人,斬首邀漢王等三萬五千餘級,渾邪王和休屠王逃脫,漢軍折損約十之三……

  陛下聞捷報,賜去病食邑五千四百戶,因瀚輔國將軍,二人共擊匈奴,瀚封列侯,增食邑至四千五百戶。

  是歲也,伊稚斜單于怒渾邪王數敗,欲召而誅之。渾邪王聞訊,乃與休屠王等共謀降漢事宜,遣使告漢廷。

  陛下得訊,恐其為詐降,命去病與瀚率軍迎之。漢軍渡黃河,至渾邪王營附近時,部分降眾不願降,密謀逃跑。

  在此緊急之際,去病馳入匈奴軍中,與渾邪王相見。瀚指揮有度,臨危不亂,令斬不降者八千人,降異國之王三十二。

  瀚先送渾邪王至長安,冠軍侯去病再領其部眾四萬餘歸漢……

  自此,河西走廊通矣!」

  王莽吟誦和抄錄到這裡的時候,有些古怪的笑了起來:「這司馬遷,竟然用這麼多筆墨描寫劉瀚,當真是了不得,看來很崇拜他呀,他哪裡知道,這人家全是抱大腿呀!」

  王莽是看過司馬遷史記原稿的抄錄版本的,現在大部分就在他手中,這是他花費大代價才得到的。

  《史記》原本有兩部,一部是司馬遷的原本,交給漢武帝,由於有太多漢武帝不想看到的,特別是劉瀚的,他給燒了,司馬遷也預料到了,就提前抄錄了副本,給了自己唯一的女兒司馬麗。

  司馬遷的女兒所嫁的丈夫叫楊敞,這個人可算有些不凡,曾擔任西漢的丞相、御史大夫、大司農等高級官職,為人謹慎,為弘農楊氏第一世祖。

  楊敞有兩個兒子,均為司馬遷的女兒司馬麗所生,長子楊忠,次子楊惲。在漢昭帝時期,朝政一度把握在大將軍霍光手中。

  公元前74年,年僅二十一歲的漢昭帝駕崩於未央宮,霍光與眾臣商議,選了漢武帝的孫子昌邑王劉賀作繼承人。

  大概是不好掌控,劉賀太魯莽,本身也有些荒唐,霍光感覺到了威脅,就與車騎將軍張安世、大司馬田延年秘密商議,打算廢掉劉賀,另立賢君。

  等計議商定後,霍光便派田延年告訴楊敞,想讓他也參與進來,當時的楊敞先被被任命為大司農,專掌國家倉廩或勸課農桑,九卿之一,隨後升為御史大夫,權力就比田延年這些人差一點點。

  楊敞是一個膽小的人,或者說謹慎的人,漢昭帝還在的時候,外戚左將軍上官桀謀反,當時的稻田使者燕倉知道後,告訴了楊敞。

  楊敞並沒有上奏檢舉,他只是裝病臥床在家了,當鴕鳥,明哲保身那種。

  燕倉無奈,只能又把這事告訴了諫大夫杜延年,杜延年上奏檢舉,最後成功平反,因為這件事情,燕倉、杜延年都得到了封地被封侯了,但楊敞因為身居九卿卻沒有告發,沒有得到封侯。

  同樣,這一次,他一聽,「媽呀?要廢立皇帝?」心臟撲通撲通的,頓時驚恐萬分,只顧:「嗯嗯!」,嘴上答應,但已經汗流浹背,說好好考慮一下。

  當時,楊敞的老婆司馬麗就在屋子中的帷帳中,她那是見過劉瀚的人,又隨司馬遷見過大風大浪,頗有膽識。

  見丈夫猶豫不決的樣子,暗暗著急,趁田延年更衣走開時,走出帷帳上前勸丈夫說:「夫君,國家大事,豈能猶豫不決?大將軍已有成議,你也應當速戰速決,否則必然大難臨頭啊!

  當年上官桀的事情,你但凡告訴陛下,如今已經封侯了,你以為次次都能裝病?「

  正巧此時田延年回來,司馬夫人迴避不及,索性大大方方地與田延年相見,兩人相談一番,田延年感慨起來,「楊夫人見識不俗,不愧是太史公的子女呀。」

  楊敞在妻子的勸說下,表示願意聽從大將軍的吩咐。田延年回報霍光,霍光十分滿意,馬上安排楊敞領眾臣上表,奏請皇太后。

  第二天,楊敞與群臣謁見皇太后,陳述昌邑王不堪繼承皇位的原因,太后早就準備好了,便立即下詔廢去劉賀,另立漢武帝的曾孫劉詢為君,是為漢宣帝。

  厲害的來了,一個多月後,楊敞去世了,諡號為」敬「。

  世間功勞最大是救駕,其次是從龍了,在這一次事件中,楊敞旗幟鮮明的擁護漢宣帝繼位,當然要大肆封賞呀,楊家二子楊忠、楊惲先後被封為侯。

  其中楊惲自幼聰穎好學,在他小的時候,他的母親司馬麗便把珍藏著的《史記》拿出來給他讀。

  楊惲被書中精彩的內容深深吸引,他以無比專注的心情將其全部讀完。成年後,他依舊珍視這份閱讀體驗,不時將其取出重新品味,每一次都感懷於心,熱淚盈眶。

  好的著作,每一次讀都有不同的體驗,能讓人情不自禁的被吸引。

  在漢宣帝在位時,楊家因功被封為平通侯的楊惲,瞥見朝政清明,想到這是他外祖父司馬遷巨著重見天日之時,當然,還有他母親的遺願。

  他永遠記得,母親司馬麗臨死前抓著他的手說:「一定要把你祖父的《史記》傳遞下去,這是他一生的心血,還有要替蘭陵侯平反,你祖父很敬仰他,我也是。

  我記得第一次見他才10歲,那時候他帶著兩大車錢來我家,我想用錢買吃食,你祖父沒有答應,說那是侯爺專門給他寫《史記》的,但他還是用自己的俸祿給的買了好些吃食……

  第二次見他,我才15歲上下,你祖父被冤枉,差點被處死,他也被陛下呵斥,但他在我心裡永遠是英雄,就像是你祖父一樣。

  不,他比你祖父更勇敢,我其實嫁給你阿翁是無奈,我一直都喜歡他,只是不敢說,也不敢有動作,他是高高在上的漢家麒麟兒,是大漢侯爺,驃騎將軍大司馬,我只是一個罪臣之女……

  我大概是要死了,你阿翁也早就去了,我沒有對不起他的地方,你阿翁一直比較膽小,謹慎,謹慎是好的,但不可盲目膽小。男人就應該像是蘭陵侯一般……

  你答應我,一定要把史記傳下去,讓世人知道他。」

  楊惲淚流滿面,抓著母親司馬麗的手,一遍遍的說:「阿母,我一定都答應你,哪怕死,我也會做到。」

  司馬麗死後,沒有多久,他便抄錄兩份,一份藏在家中,一份在朋友家中,然後上書漢宣帝,將《史記》獻出,使這部偉大的著作得以再次向世人展示。

  楊惲開始把該書內容向社會傳播,但是篇幅流傳不多。剛剛想流出劉瀚的,還沒有來得及,很快就因為楊惲遇害中止。

  《史記》成書後,由於它被指責為對抗漢代正宗思想的異端代表,因此,在兩漢時,《史記》一直被視為離經叛道的「謗書」,不但得不到應有的公正評價,而且當時學者也不敢為之作注釋。

  在西漢,即使諸侯都沒有全版的《太史公書》,東平王曾向朝廷要求賞賜宮廷中的《太史公書》也遭到拒絕。

  因為《史記》中有大量宮廷秘事,西漢嚴禁泄露宮廷語,因此只有宮廷人員才能接觸到該書。漢宣帝時褚少孫在宮廷中閱讀該書,其中已經有些篇幅不對宮廷官員開放……

  由此可見,這王莽得到全部的《史記》是多麼開心,也是很難得的,時間長了,即使有些在宮中存放的,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遺失了一部分。

  王莽為此找遍了楊家人的後代,還有他朋友的後代,還有可能藏有史記的民間人,或者達官貴族,才湊齊全本的《史記》。

  他深刻的知道,司馬遷的《史記》是「網羅天下放失舊聞,略考其行事,綜其終始,稽其成敗興壞之紀,上計軒轅,下至於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所以它帶有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比如衛青、霍去病的記載是在《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中,此外太史公司馬遷也在《佞幸列傳》里提到他們。

  可見,司馬遷對衛青和霍去病的偏見,用南宋學者黃震的話來形容最貼切,「凡看衛霍傳,須合李廣看。衛霍深入二千里,聲振華夷,今看其傳,不值一錢。李廣每戰輒北,困躓終身,今看其傳,英風如在。史氏抑揚予奪之妙,豈常手可望哉?」

  可司馬遷除了李廣,更是花費大量的筆墨描寫這個劉瀚,全篇都是稱讚,這可是了不得的。

  王莽接著抄寫,接著詠頌,可以說,司馬遷對於劉瀚寫得非常詳細。

  寫他、霍去病,還有衛青發動漠北之戰,封狼居胥、禪於姑衍、飲馬瀚海,完成萬古不滅的功業。

  寫他遊覽大漢河山,寫他為霍去病的死而痛惜不已。幾年未曾出門。

  寫他對霍去病之子霍嬗的憐愛以及對霍光的照顧……

  然後寫他威震西南,滅南越伐閩越,一步步替代衛青,成為大漢新的大司馬,大漢不敗戰神……

  寫他,在大漢大敗之時,自己往受降城邊一走,放狠話說,打仗幾十年,未嘗一敗,小有期待的意氣風發,雄姿照耀千古。

  寫他說怕把匈奴單于嚇死,結果第2年匈奴單于就來的路上死了。

  更寫他小心謹慎,步步為營,在巫蠱之禍發生前夕,聯合太子劉據威逼甘泉中的漢武帝下台,更是喊出了請陛下殯天的口號,逼得千古一帝的漢武帝只能下旨把皇位傳給劉據……

  即使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幹了什麼,但也沒有人敢明面反他。

  更寫他和劉據竟然莫名其妙在宮內被人毒死,然後失蹤……

  抄完之後,王莽眼中似乎有異樣的光芒,「終於找到你了,被毒死的後世人呀,即使漢武帝如何想磨滅你存在的痕跡,還是被我找得到了。

  哪怕我對歷史不熟悉,主要研究的是生物,但還是明顯發現你了,我就說世間難以有唯一的,有一就有二。

  我還以為前世是夢,大概是受到夢境的影響,小時候才會另類,現在都想起來了,這不是夢呀,我叫彭架,都想起來了。」

  這一刻,王莽抬頭,看著眼前的燈火,似乎看到了未來!

  信仰不滅,光明永存!

  他胸膛中的血液似乎在沸騰,「不急不急,你已經證明歷史可以改變,只要小心一些,慢一些,我一定不會再有王莽的結局,那種社會一定存在,一定!」

  有一章被屏蔽了,就寫了斷臂之袖的由來,然後說西漢皇帝大多有男寵,都是如實寫的,反覆看了,不至於開車呀,不知道為啥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