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無上光榮

  第135章 無上光榮

  這一次堵塞缺口,比打仗更艱難,或者說就是另類的戰爭了,劉瀚的信才到長安,漢武帝就決定親自過來了,他帶上了大量的生薑,糧食,衣物。

  沒有過幾天,漢武帝便親臨決口決處,親自指揮堵口工作,他看到波濤洶湧的黃河,心中是後悔和震驚,開始仿前世帝王祭水之法,設壇祭祀。

  在古代,為了應對洪災和其他水災,人們常常採取祭水之法來祈求水神或其他神靈的庇佑和控制洪水的力量。

  劉瀚也是第一次看見這樣的方法,大為吃驚,以後世的眼光來看,他當然認為沒有用,可古代都迷信,至少能給大家信心,信心有時候是非常重要的。

  祭水之法一共三步,第一步祭祀日期的選擇,漢武帝讓那些術士選了一個黃道吉日。

  公元前109年,九月廿四,諸事大吉,宜嫁娶,宜祭祀,宜祈福,宜開光,宜求子……

  癸卯兔年辛酉月己丑日,胎神占門廁外正北,五行霹靂火定執位。

  星宿北方斗木獬,是大吉

  彭祖己不破券,二比並亡,丑不冠帶,主不還鄉。沖煞牛日沖羊(癸未)煞東……

  這些都是術士和司馬遷算出來的,劉瀚不明覺厲,古人就根據這黃道研究出了擇吉術,將二十八個星宿分別賦予了吉凶,成為人們選擇吉日的重要依據。

  還和易經八卦有關係,來源久遠,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了。

  日子選好了,開始第二步,漢武帝又讓人搭建了一個很大的祭壇,高足足有五米,長寬有幾十米,擺放各種祭品,如鮮花、食物、香燭等。

  隨即就是第三步跳大神了,至少劉瀚看來是這樣,其實就是舞蹈與歌唱。

  在祭水儀式中,人們常常會進行特定的舞蹈和歌唱表演,以表達對水神的敬仰和懇求。這些舞蹈和歌唱往往具有神聖的意義和象徵性,通過舞姿和歌詞的動態表達,加深人們的虔誠心情。

  一番東跳西跳之後,漢武帝親自宣讀祭詞,其實就是唱歌:「瓠子決兮將奈何,浩浩洋洋兮慮殫為河。殫為河兮地不得寧,功無已時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鉅野溢,魚弗憂兮柏冬日。正道馳兮離常流,蛟龍騁兮放遠遊。

  歸舊川兮神哉沛,不封禪兮安知外。為我謂河伯兮何不仁,泛濫不止兮愁吾人。

  齧桑浮兮淮泗滿,久不返兮水維緩。河湯湯兮激潺湲,北渡回兮汛流難。

  搴長茭兮湛美玉,河公許兮薪不屬。薪不屬兮衛人罪,燒蕭條兮噫乎何以御水。

  頹林竹兮楗石菑,宣房塞兮萬福來。」

  劉瀚沒有聽懂,旁邊的人翻譯後,他才知道,大概意思是:「瓠子決口了,州閭都成了沙,水勢一片汪洋,州閭都成了沙啊,大地不得安康。

  為了堵塞它,山都削成了坑塘。山被削成坑塘也無濟於事啊,千年的巨野大澤也被漫溢,魚鱉滋生,正道廢馳,河水湟湟,蛟龍歡唱。

  天神如不讓我封禪巡視,我又怎麼知道有這麼大的水荒?這水必須回歸正道,乞望各位神靈相助,請替我告訴河伯,為什麼這樣狠心?

  讓我們遭受這麼長的禍殃?城邑漂浮,淮、泗橫浸,河水這麼久不返回正道,哪裡還有水的維綱?

  河水浩浩蕩蕩啊急促地流淌,北度這裡迂迴曲折啊,疏通導流也很難。

  拿了長茭塞河啊,又投美玉,河神啊,請保佑我塞住吧。

  薪柴不足,薪柴不足啊,是衛人的罪孽,把荊條燒光了啊。拿什麼抵禦洪水?竹林砍光了啊,是塞河材料不足之災,將宣房河決塞住啊,萬福才能來。」

  這些跳大神弄完以後,漢武又按照當時的迷信慣例,在堵決處沉入白馬、玉壁……

  還真別說,古人就吃這一套,一套組合拳弄下來,全國上下,萬眾一心,上至官員貴戚,下至軍士百姓,人人奮勇。

  材料不夠,漢武帝就下令,砍伐皇家園林—淇園中的竹子,樹木,然後又命隨從大將軍以下官兵及百姓負薪(背柴草)填土堵塞決口。

  劉瀚親自上陣,他一上,可不得了,漢武帝都上來了,劉據死死的拉住了他。

  「父皇,您可是天下之主,怎麼能輕易涉陷?」

  不只太子,隨行的百官也死死拉住他了。

  「是呀,太子所言極是,陛下萬金之軀,承擔天下社稷之重,怎麼能犯險?」

  「是呀,是呀。」

  「陛下萬萬不可!」

  漢武帝有些生氣,「就獨朕的命貴?驃騎將軍的命不貴?百姓的命不貴?」

  「兒臣替父皇去。」

  太子劉據說著抱著木頭跳下水了,「嘩啦啦!」一群士兵和大官連忙跳下水,去拉太子。

  「太子回來!」

  總之,一番拉扯之後,誰都沒有去,劉瀚無奈也上來了,他要是接著呆在下面,這不是逼著太子去?

  最後,耗時三個月,在君民一心的努力下,終於成功堵住了決口。漢武帝作下《瓠子歌》以悼之,並修建「宣房宮」紀念。

  司馬遷也隨漢武帝參加了這次抗洪搶險,他還親自背著木頭去堵塞缺口了,他讀了武帝的詩句後,慷慨萬端,在其鴻篇巨著《史記》中增闢一篇《河渠書》,記載了這一治黃史上的重要事件。

  司馬遷說:「自是之後,用事者爭言水利。朔方、西河、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溉田。而關中輔渠、靈軹引渚水,汝南九江引淮,東海引鉅定,太山下引汶水,皆穿渠為溉田各萬餘頃。佗小渠披山通道者,不可勝言,然其著者在宣房。」

  他更是把大禹治水與武帝塞河相提並論,盛讚武帝悲憫百姓,並稱自大禹以降,開山導水不計其數,然而最為著名的當數瓠子口黃河堵口工程。

  縱然身為人臣的司馬遷對當朝皇上難免有過譽之辭,但是決口堵塞後,河水復歸故道北行,確實保障了此後80多年沒有發生大的水災。

  而「自是之後,用事者爭言水利」,這也是「水利」一詞的由來,從此水利工程逐漸被重視。

  這些還是次要的,主要的是這次堵塞缺口,展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奮鬥、無私奉獻、眾志成城、互救互助的精神。

  這種精神代表了華夏人民在面對困難和災難時的堅強意志和無私奉獻的品質,使得我們永遠不會被困難打倒,這是民族的血液和精魂。

  最重要的是翻遍史書,除了後世那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擁有信仰的人民軍隊,你會發現大漢軍隊似乎是古代唯一用身體去堵水抗洪的軍隊。

  所以漢之一字,當之無愧能成為華夏的一個符號和代表。

  它代表的不是一個封建王朝或者一段歷史,而是代表中華民族流淌在血液裡面的意志和精神,是一種榮耀和驕傲,乃至從骨子裡散發的那種不屈不撓。

  那些被歷史洗禮過的靈魂,將同人民的命運融在一起,他們所做的一切,無上光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