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旅行的終點(來蜀中吧,最後的水)

  第106章 旅行的終點(來蜀中吧,最後的水)

  劉瀚這一次,最南來到了三關附近,橫浦關和陽山關、湟溪關,它們是秦漢時期嶺南與嶺北交通線上著名的三大關隘,即所謂的「嶺南三關」

  「嶺南三關」控制溱水上游三大支流的關隘。橫浦關在大庾嶺(今廣東省南雄市),控守湞水;陽山關在騎田嶺(今湖南省臨武、桂陽、宜章交界處),防守武水;湟溪關在廣東陽山縣西北20公里與連縣接界洭水上游茂溪口,控制湟溪。

  南越國國都位於番禺(今廣東省廣州市),疆域包括今天的廣東、廣西的大部分地區,福建的一小部分地區,海南、香江和越南的北部、中部的部分地區。

  劉瀚也只是看了看,大漢時期的南方真的很差,極其差,蟲子多,濕熱,地廣人稀,好多地方看著像是原始森林。

  這個時期的南方,史書就有記載,「江南地區火耕水,民食於稻,以魚獵山伐為業……飲食還給,不憂凍餓,亦亡千金之家。」

  可以這麼說,漢代的江南一片蠻夷,遠遠比不上北方。因為它的商業中心是在長安,也就是現在的西安一帶陝西一片。

  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華夏發源伊始至西晉末年的這兩千多年裡,黃河流域一直是華夏的發源地,也是各朝統治者的國都,洛陽、長安、臨安、大都、開封這個五個重要城市就是在此期間發展起來的。

  這個時期,北方是當之無愧的經濟中心,南方地區相較與北方來說,屬於地處偏僻,遠離政治文化中心,沒有任何資源,百姓得不到最新的農耕技術,只能勉強度日,貧窮且弱小。

  這個時期的南方,只有被吊打的份。

  第二階段,從西晉到隋唐時代。

  從五胡亂華開始,西晉王朝覆滅,邊疆遊牧民族進攻中原,生活在北方地區的漢人為了保命,舉家南遷。

  這是兩千多年來我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南遷活動,也正是因為這一次南遷,我華夏的經濟重心開始向南移動。

  那時候,北方戰事不斷,百姓流離失所。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江南地區,江南地區土地肥沃,百姓安居樂業,絲毫沒有戰亂的影響,經濟發展很快,幾乎可以和北方平等對話了。

  第三個階段,宋朝。它是我國經濟重心南移的最後一個階段,也使得南方經濟徹底超過北方。

  大宋打仗確實不行,但搞經濟那是太厲害了,當之無愧的GDP世界第一。

  而大金滅亡北宋,靖康之恥後,由此引發了中原族人的又一次大規模南遷,此次中原人移居地包括今浙江、江蘇、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廣東等地。其中多數北宋將相臣僚追隨高宗移居臨安。

  北宋滅亡,宋室南渡,南宋開始,標誌著我國經濟重心轉移到東南地區,華夏已穩定地形成了南方經濟領先於北方的經濟格局,南方最發達的江浙地區長期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

  時間真的是無比厲害的東西,劉瀚看著面前原始森源一般的面貌,誰能想像兩千年後,都是高樓大廈?

  兩千年呀,多麼遙遠的一個數字,他一伸手,似乎抓住了什麼,又什麼都沒有抓住。

  劉瀚接著往東邊走,走到了會稽(今江蘇省蘇州市)。

  他甚至來到了錢塘江,想看看所謂的錢塘江大潮,因為他從長城外的草原,一路南下,又向著東行,這足足花了他半年,從春天走到了秋天,走得南方都開始濕熱起來,非常熱那種。

  他特地等到歷八月中旬來的錢塘江,那是觀潮的好日子。

  站在遠處,海潮到來前,先呈現出一個細小的白點,轉眼間變成了一縷銀線,並伴隨著一陣陣悶雷般的潮聲,白線翻滾而至。

  幾乎不給劉瀚反應的時間,洶湧澎湃的潮水已呼嘯而來,潮峰高達好幾米,後浪趕前浪,一層迭一層,宛如一條長長的白色帶子,大有排山倒海之勢。

  詩云:「錢塘一望浪波連,頃刻狂瀾橫生眼前;看似平常江水裡,蘊藏能量可驚天。」

  又云:「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捲起沙堆似雪堆。」

  舒雨竹笑著說道:「確實是壯觀,我曾經瞥過一眼關於錢塘江大潮的介紹,錢塘江大潮形成的原因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錢塘江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

  它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觀,每年農曆八月十八,錢江涌潮最大,發生在錢塘江流域,由於月球和太陽的引潮力作用,使海洋水面發生的周期性漲落的潮汐現象。

  錢江大潮的形成有天文引力、大洋潮波、上游流速、河口地理環境等因素,但在形成錢江大潮的諸多因素中,喇叭口河床沙坎的形成起著決定因素。

  而這一沙坎並非一開始就有的,是上游泥沙沖刷到這裡因河口突然變闊、流速減緩而沉澱下來才形成的。

  由於有了這條沙坎,河床抬高,大量海潮湧來時被沙坎所阻,只能後浪推前浪,層層相迭湧入江中,才形成了世界聞名的錢江大潮。

  關於錢塘潮最早記錄於《莊子》一書中『浙河之水,濤山浪屋,雷擊霆砰,有吞天沃日之勢。』

  還有一個記載於《史記·秦始皇本紀》這樣描述,『臨浙江,水波惡,乃西百二十里,從狹中渡。』

  那時,還沒有形成觀潮的習慣,東晉的時候,大畫家顧愷之留下了一首《觀潮賦》,誇讚它『臨浙江以北眷,壯滄海之宏流。』

  在唐代詩人的筆下,它開始大放異彩,像是白居易、劉禹錫都寫過錢塘江大潮的詩句。

  時光走到宋代,錢塘觀潮的風俗更盛了,形成了頗具規模的弄潮活動……」

  劉瀚不給她秀更多知識的機會,連忙接道:「這個我知道,水滸中魯智深死前有著名的感悟,『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我特別喜歡最後兩句,感覺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看完大潮,又看看大山,大湖,大海,劉瀚又去了蜀中,前世他就是蜀中人。

  蜀中最有代表的就是成都,它之名來源於西周建都的歷史典故「以周太王從梁山止岐山,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因之名曰成都」,有著將近4500年的歷史,可以說見證了華夏的一切。

  蜀中的風景是不錯的,九寨溝、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劍門關、亞丁稻城、浮雲牧場、若爾蓋草原、劍門蜀道、達古冰川、西嶺雪山……

  後世李白有詩詞:

  噫吁戲,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但凡是個華夏人,估計都會背幾句。

  當然,劉瀚除了懷念,更多的想帶兩隻大熊貓回長安養,幼崽那種,不是小熊貓,兩個是不一樣的,大熊貓的幼崽就叫大熊貓幼崽,不叫小熊貓,兩個不是一個品種。

  「嗽嗷!」

  食鐵獸永不為奴,除非包吃包住!

  我家鄉就在四川,大家有空的話,歡迎大家來成都玩,其實還是不錯的,作為唯一的一個內陸超大城市,成都好玩的地方還是挺多的,這幾年我還去過一些地方的,長春,北京,天津,鄭州,洛陽,昆明,濟南……

  還想去其他一些地方,上海,浙江,廈門,香港,澳門,新疆,內蒙古,廣東,廣西……

  其實我這幾章寫的有點囉嗦,大多是歷史介紹和普及,我也感覺很無奈,那寫著寫著不自覺就這樣了,當然,跟你們說句實話,就是這些歷史好多,其實我都不太清楚,一點點去查的,比如,我知道有七國之亂,但具體哪幾個王國,不知道,具體哪一年發生的,不知道,他們具體是哪些人,不知道。知道他是被周亞夫平定,但具體過程也不知道,寫這本小說之後,我就特地去查了,一點點的細看才知道……

  大家不喜歡可以跳過,無所謂,喜歡的可以去看,反正比你自己去查,可能要快點,有趣一點點。

  後面我儘量加快節奏吧,多寫一些有趣的故事,還有愛恨情仇,以及展現一些歷史人物的風采吧!

  其實寫了這麼久,都沒怎麼賺錢,我大概是憑著興趣愛好在寫,不然早就不更新了,切了。

  我水平差,這是必然要承認的,慢慢來吧,希望會達到自己的目標那一天,大聲喊出:「輕舟已過萬重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