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不育系母本

  事實證明,趙家的列祖列宗正在陰曹地府過著美好的生活,每天都在忙著打麻將贏錢,或者和其他人的列祖列宗在奈何橋上跳廣場舞,根本沒心思理會趙啟明娶了誰家姑娘。

  經過了讓錢管家坐立不安的五天時間之後,擺放在祠堂里的庚帖既沒有掉在地上,也沒有神奇的漂浮在天空中,就只是安靜的停放在祖先的牌位前,就像趙啟明五天前放過去的時候一樣。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只要你是無神論者,不相信這個世界存在怪力亂神的現象,就能冷靜的判斷出祠堂這種地方平時沒人進去,最近也沒有大風或者地震等自然災害,靜放在祖先牌位前的庚帖當然不會有任何的變化。

  可是在有著祖先崇拜的錢管家看來,庚帖放入祖先牌位之前沒有出現異樣,侯府也家宅平安,就意味著祖先同意趙啟明和解憂的婚事,那麼占卜結果也應該吉利的。

  這讓錢管家懸著的心終於落下,侯府的其他人也如釋重負。

  於是六禮中的「納吉」也算完成了,接下來的「納徵」也就是正式的提親,需要讓媒人帶著聘書和聘禮去魏其候府,開始正式的提親。

  好在所需要的聘書和聘禮,錢管家早在春天就已經提前準備好,完全不需要趙啟明關心,甚至就連下聘這個環節,也依然不需要他出面,這其實也正合他意。反正他對自己的親事不感興趣,最近也的確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秋天已經很近了。關中大地的秋收基本都已經完成,只有太平寨是例外。

  眾所周知,太平寨種的是水稻,而水稻的種植周期相比起小麥要略長,採收的時間自然也就要相對晚些。不過這畢竟已經快到秋天了,當關中大地上的小麥基本都已經採收完成的時候,太平寨的水稻也已經稻穗金黃,迎來了收穫的時候。

  儘管太平寨只是趙啟明的食邑,但是為了表現出他對雜交水稻的重視,這天他還是親自來到了太平寨,視察了這裡的水稻採收情況,就像幾天之前在東鄉亭麥田邊坐鎮指揮一樣。

  「這是西鄉亭的麻五吧?」此時的趙啟明正走在田埂上,忽然從在收割水稻的村民之中,認出了瓷器作坊的工匠,這讓他覺得有些奇怪:「他怎麼也在這裡?」

  麻五發現了趙啟明,直起腰啦擦了把汗,同時把手裡割好的水稻放下,然後朝趙啟明憨直的解釋道:「回稟小侯爺,瓷器作坊還沒復工,之前太平寨給東鄉亭幫了忙,小的家裡有親戚是東鄉亭的,就跟著來太平寨幫忙了。」

  說完這話,又有人認出了趙啟明,開始陸續的放下水稻,過來行禮。這些人里還真有不少的熟悉面孔,無一例外都是東鄉亭的村民,想來應該就是麻五所說的那些來自東鄉亭的親戚了。

  趙啟明對此並不意外,他也早知道東鄉亭有人來太平寨幫忙收水稻。畢竟在東鄉亭搶收的時候,太平寨的所有勞動力幾乎傾巢出動,現在到了太平寨收割水稻的時候,就算這裡的勞動力沒那麼短缺,東鄉亭的人也應該過來幫忙。

  事實上錢管家也是這個意思。

  只是趙啟明沒想到西鄉亭的麻五也來了,所以才覺得有些奇怪,聽到了解釋之後,此刻見到很多人都停下手中的事情跟他行禮,除了東鄉亭的村民,還有那些太平寨的人,這讓他意識到自己打擾了人家的農活,便趕緊道:「都各自忙著吧,我就是從這路過,隨便看看。」

  聽到這話,麻五擦了把汗,然後重新拿起鐮刀,其他的村民也開始繼續幹活。

  「說起東鄉亭的村民,那可都是些講究人。」走在趙啟明旁邊的孫里正,此時有些感慨的說:「之前太平寨的村民過去幫忙搶收小麥,東鄉亭拿出來招待的午飯居然還有雞蛋,那可是太平寨過年都吃不上的東西,別說是過去的村民了,就算是農事監的那些官員,也著實覺得吃驚。」

  「這是應該的。」趙啟明看著金黃的田野,心情很是不錯:「太平寨的勞力過去幫了大忙,拿出好東西來招待大家,也是人之常情,孫里正不用放在心上。」

  「可太平寨沒有好東西來招待西鄉亭的村民,這就有些失禮了。」說到這裡,孫里正有些歉意的嘆息道:「其實在水稻收割之前,我就擔心東鄉亭來人,怕沒有好東西招待,結果東鄉亭的人還是來了,不但帶著鐮刀過來幫忙,還根本不在乎吃喝,干起活來卻很是賣力,讓在下實在心中有愧。」

  「孫里正不用計較這些,東鄉亭在意的是雪中送炭的情誼,至於吃喝那都是其次的,有這份心意就夠了。」趙啟明能理解孫里正的心情,所以主動安慰道:「再者說了,太平寨也以後的日子會更好,等以後寬裕了再招待西鄉亭的相鄰,到時候也能拿的出雞蛋。」

  「這倒也是。」說到這裡,孫里正的臉上有了笑意:「現在太平寨已經不用為吃的發愁,有了這試驗田,以後村民只管種地,不怕災年餓肚子,吃著官府的皇糧,真可謂是旱澇保收。要是等再過些日子,山上的雞場和河邊的鴨舍到了屠宰的時候,除了要交給侯府的,村里還能富餘不少,到時候別說是雞蛋了,自己能吃得上肉,也能拿出來招待客人,這日子的確就好過了。」

  「說起來我也很久沒去山上了。」趙啟明眯著眼睛,停下了腳步,朝著村子後面的山上看去:「等會過去看,當初那些雞崽子長得如何。」

  「長得很好,在下等會就帶小侯爺去看。」

  說著這些,兩人繼續往前走。

  這時趙啟明發現了成片的稻田中,某些地方有著很明顯的標識,看樣子應該是釘在水田裡的木樁。這讓他有些好奇,便等走過去細看,結果發現那些木樁的所標註的地方,都有水稻被紅繩捆著,這讓他想到了什麼,便立即蹲了下來,認真的觀察:「這不會就是農事監培育出來的不育系母本吧?」

  聽到這話,站在趙啟明後面始終沒怎麼說話的鄭國走了過來,臉上出現了光彩,此時笑著道:」小侯爺好眼光,這的確就是小侯爺想要的不育系。「

  聽到這話,趙啟明的眼睛亮了起來:」這也就是說,今年的任務完成了?」

  鄭國點頭:「今年的實驗,目的就是要培養出不育系母本水稻,多虧了農事監的同仁,還有諸葛大師的努力,培育出了這些母本之後,我們用到了不同的父本水稻,成功的進行的授粉,現在已經得出了新的後代。」

  「這就已經有後代了?」趙啟明有些驚喜,他看著那些飽滿的水稻,然後朝鄭國問道:「不育系的母本培養出來了多少?還有通過不育系的母本水稻進行授粉所產生後代,有多少成功的?」

  「成功率還算可觀。」鄭國指著前面的麥田道:「小侯爺請看。」

  趙啟明站起了起來。剛才走過的時候沒有注意,現在他認真的觀察,發現存在木樁標識的地方雖然不集中,分散在正片稻田的各處,但數量還真不少。這對他來說實在是好消息。

  要知道農事監最當務之急的工作,就是要培育出母本水稻,並且利用父本進行繁育,明年就可以產生充足的不育系母本。這樣的話接下來雜交工作才能在此基礎上展開。

  趙啟明原本以為這個過程需要好幾年。畢竟這個年代沒有任何的生物技術,只是培育不育系母本就需要大量的工作,所以他也沒指望太平寨今年就能把不育系母本培育出來。

  可現在太平寨不僅培育出了如此多的母本,並且還成功通過授粉產生了後代,讓正式的雜交實驗明年就可以展開,這對他來說,簡直是比東鄉亭的糧食成功完成搶收更值得慶祝的喜事。

  「快跟我說說,你們是怎麼培養出不育系母本水稻的?」

  大漢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