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公元前的西漂

  長安城,魏其候府。

  此地位於城南,是達官顯貴的聚集之處。深宅大院的高牆下很少有行人經過,但街道上的積雪已經被清理乾淨,能看到地上面整齊的青磚,和積雪融化時留下的水漬。

  趙啟明帶著整車的禮品來到侯府外,時間已經到了正午。

  魏其候府的管家已經等候多時,見趙啟明出現,便立即迎上前去,伺候著趙啟明翻身下馬,然後恭敬的行了個禮道:「小侯爺路上辛苦,快裡面請。」

  「好。」趙啟明指著後面那整車的禮品說:「這些都是孝敬魏其候的。」

  「啟明帶什麼好東西來了?」

  「什麼好東西?」

  沒等魏其候的管家說話,侯府里傳出了這樣的話。

  趙啟明不用看也知道,是竇家兄弟來了。

  的確是竇家兄弟。兩人剛從球場出來,身上還穿著護甲,迫不及待的從侯府跑出來,根本就沒有理會站在面前的趙啟明,居然直接跑到了馬車旁,查看著趙啟明帶來的禮品。

  如此無禮的舉動,連那管家也大驚失色,趕緊阻止道:「公子不可。」

  「有何不可?」竇文在那些禮品中翻來覆去,頭也不抬的說:「都是自家兄弟,等親事辦完,就成了魏其候府的乘龍快婿,那更是自己家裡人,不用那麼見外。」

  「不用見外。」竇武贊同的說道,然後動作停下來,眼睛發直。

  「怎麼?」竇文的動作也停了下來。

  「找到了。」竇武從禮品里拿出了炮仗。

  竇文看了過去,頓時大喜:「啟明果然把霹靂火帶來了。」

  「霹靂火?」趙啟明不解。

  「世人取的名字。」竇文打量著手裡的炮仗,然後滿意的朝趙啟明說:「上次去東鄉亭跟你要火藥,你怎麼也不肯給,拜年的時候卻帶來的,果然還是夠意思的。」

  「夠意思。」竇武說著,已經把全部的炮仗都抱在了懷裡。

  聽到這話,趙啟明無奈。

  說起來這竇家兄弟也是他的兄長,但這兩人從來沒有過兄長的樣子,看到有禮品就上去亂動,發現了喜歡的東西就直接上手,要不是熟悉他們的性格,還真有點無法接受。

  「今天絕對要好生招待你。」竇文心滿意足,朝趙啟明說:「快裡面請。」

  趙啟明無奈的打趣道:「說得好像沒帶這炮仗,兄長就不招待我了?」

  「要是沒帶霹靂火,的確不想招待你。」竇文朝趙啟明說:「上次沒要到火藥,我可生你的氣呢,好在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既然今天帶來了,以前的事就不提了吧。」

  「不提了。」竇武抱著炮仗點頭:「還是好兄弟。」

  聽到這話,趙啟明只能苦笑。

  那管家也有些無奈,朝趙啟明道:「小侯爺裡面請吧。」

  趙啟明點頭。

  竇家兄弟很有人情味,抱著炮仗的同時,還要和趙啟明勾肩搭背,聲稱今天要好生招待趙啟明。可他們所謂的好生招待,其實把趙啟明帶到侯府,走了沒多久之後就消失了。

  估計是去玩炮仗了。

  趙啟明有點無奈,只能繼續跟著那管家,來到了魏其候府的正廳。

  魏其候似乎有客人,正在首座跟人說話。

  見到趙啟明走進來,魏其候停了下來,笑看著趙啟明,然後點頭。

  「竇叔叔。」趙啟明行禮道:「晚輩來給您拜年了。」

  「恩。」魏其候笑著點頭,然後朝那些客人說:「這就是東鄉侯。」

  聽到這話,那些客人有些驚奇,然後趕緊起身行禮。

  趙啟明連忙回禮,但仔細看過,他發現這些人他全都不認識。

  「在下主父偃。」儒生打扮的中年人,朝趙啟明說:「軍侯大人名揚四海,即使是在中山郡國,在下也聽說過小侯爺的功績,今日相見果然是少年英雄。

  主父偃?

  聽到這個名字,趙啟明忍不住打量著面前這個中年人。

  歷史上的主父偃建議漢武帝頒布《推恩令》,解決了宗親和封侯的勢力問題,對漢朝的政治改革有著很重要的意義,但這主父偃也因此被劉姓諸侯恨之入骨,說起來也是個狠人。

  不過聽意思,這主父偃應該是剛從中山國來的,並且到現在為止趙啟明還沒聽說過《推恩令》,也就是說現在還沒到發令頒布的時候,這主父偃也還沒有被漢武帝重用。

  想到這裡,趙啟明回禮道:「只是些虛名罷了,主父先生客氣。」

  「是軍侯大人謙虛了。」主父偃笑著說。

  緊接著,其他人也開始自我介紹。

  有了他們自報家門,趙啟明很快就明白了這些人的來路。

  原來這些都是地方上的飽學之士,有的是郡國的官員,有的只是有名的賢士,但都是想來長安發展,希望得到魏其候的引薦,說白了就是初來乍到,找魏其候來拜碼頭的。

  不過魏其候是當朝丞相,能得到如果人物的接見,只要表現優秀,以後必能得到重視。

  就拿主父偃來說吧,歷史上是成為漢武帝執政時期的重臣,其他人也難保不會冒出個權傾朝野的人物,這樣的人就算不跟他們有任何交集,也不能隨便就得罪了。

  想到這裡,趙啟明和他們說話時,都儘量客氣。

  「主父先生對國政很有見解。」等趙啟明和這些飽學之士都認識了,魏其候笑容慈祥的朝他說:「可惜你對朝堂之事不感興趣,不然坐下來聽聽,也能有所啟發。」

  聽到這話,趙啟明趕緊說:「晚輩資質愚鈍,不敢妄議國事。」

  魏其候笑著說:「要是不著急走,就去書房稍坐,我有些話要跟你說。」

  「是。」趙啟明行禮:「那晚輩就先告退了。」

  魏其候點頭。

  趙啟明說話客氣,給足了那些名不見經傳的飽學之士面子,所以主父偃等人在他離開正廳的時候,都再次起身行禮,甚至重新開始議政之前,還對他稱讚有加。

  當然這些趙啟明是不知道的。

  走出正廳之後,他在管家的帶領下,朝著魏其候的書房走去。

  不過主父偃等人談論他的時候,他也在想著主父偃等人。

  想到剛才自我介紹時各種的口音,趙啟明覺得很有趣。

  這就好像在他那個年代,全國各地的人都希望去北京求學工作,形成了「北漂」這個群體,公元前的社會也有背井離鄉,來到國家首都求前程的飽學之士。

  不過在趙啟明那個年代,那些人叫北漂。這個年代應該叫西漂。

  想到這裡,他不禁有些感嘆。

  看來不管哪個時代,都有為了前程而遠走他鄉的人。

  大漢時代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