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西北五十里外,有一山,名為谷城山。
山上有一新建道館,名曰:太平教
自去年劉宏召見了張角三兄弟之後,除了讓呂強調撥了一些錢財,選擇此處負責建造太平教的道館之外,也曾派出探事司的探子,對張角三人進行了監控。
當確認張角、張梁、張寶三兄弟,完完全全是按照自己制定的那些「新的道教思想」,進行傳道之後,劉宏這才放下心來。
怎麼說呢,千百年來,這個民族的思想觀念還是非常奇特的。
他們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而是唯我。
通俗一點就是,美夢成真了,人們或許會忍不住的說:謝謝菩薩、謝謝老君。
而事與願違就會說:去尼瑪的老天,你是不是和我作對?
是以,無論是佛還是道,也有信的,但是還是少數,大部分拜佛、求道的人也不過是做了虧心事求個安慰罷了,或者就是一些真正的看破紅塵之人。
歷史上張角之所以能夠發動黃巾之亂,無非就是他靠著樂善布施、治病救人,得到了民心罷了。
一眾黃巾信徒,真正信仰所謂的太一神的又有幾個?
而且如今的太平教,也都在按照劉宏的預期在發展。
道館內只有一些簡單的壁畫與畫像,對於所謂的塑金身、鑄銅像這種外在之物更是鄙夷至極。
並崇尚孝道,大力推崇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言論。
要求館內弟子與信眾,守法、務實、多行善事,要有一顆公天下的心。
更是直言那些天災,乃是上天的敵人所製造是與天子和天下萬民作對的,並非是上天要懲罰他們。
並要求人們主動站出身去面對並戰勝那些災難。
不要學某些人那樣,一遇到事情就關閉山門,縮頭不出。
正因為這一切的種種,也是劉宏放任太平教自由發展的原因之一。
當然劉宏也吩咐了宋典,派了一名黃門以及幾名內侍,前來負責監管太平教的日常事務,以免超脫自己的控制。
經過三兄弟近一年的努力發展與布施,如今太平教的發展也是初具規模,教內弟子已有五百人之多,在家信徒也有著大概五萬人左右。
不過大多數信徒,都是洛陽城內的那些居民,也是因為他們相信天子乃是天神轉世給了他們好生活,這才愛屋及烏的信奉了太平教。
如今每日前往太平教求禮問道的信眾,也是絡繹不絕,人氣也已遠遠超過了洛陽的幾座寺廟。
「這太平教發展的可真夠快的,居然這麼多人?」
太平教山門前,看著山門前來來往往的人群,乘坐馬車趕來傳詔的蹇碩不由讚嘆不已。
一名跟隨前來的小黃門笑聲道:
「蹇常侍,您回來沒多久一直陪在陛下身邊,還不知道呢,這個太平教,那可是尊陛下為主,有陛下支持的,他們想不發展也難吶!」
「原來如此!」
蹇碩點了點頭,他也聽說過太平教的事情,只是並未過多關注。
只是沒想到這太平教的後台竟然會是天子,這不禁讓蹇碩感到大為好奇。
「事不宜遲,咱們還是快些上去吧!」
蹇碩看了一眼並不高的土山,微微一笑,說話的同時向著山頂走去,那名小黃門跟幾名羽林軍的士卒也緊隨其後。
周圍前來拜謁的百姓,看到蹇碩一行人,只是好奇的多看了幾眼而已,並未表現出什麼過於吃驚的表情。
顯然那些百姓們也見過不少官員和軍士前來這太平教。
蹇碩等人沿著石階而上,一邊走的同時,也不住的四下張望著。
與其他山門不同,放眼望去,凡是有土的地方,都種滿了各種莊稼、果樹以及藥材等。
可以說,周圍的土地都被開發到了極致,幾乎是沒有一寸荒地,也沒有種植一顆無用的東西。
「那些土地,都是什麼人的?」
看著周圍一大片被開發出來的土地,蹇碩不由好奇問道。
小黃門笑聲道:「這些都是太平教的道師們自己開墾出來的!」
「哦?出家人還自己種地?」
看著周圍已經開始泛黃的作物,蹇碩不由好奇的問道。
「是啊,太平教的道士們,一直信奉陛下提出的自食其力之說,一應食物與其他物資,除那些有錢人的捐贈外,大部分都是自己的生產,而且還會按照朝廷的稅制,交稅!
而且這道士們並不是出家,他們只是修心而已,並沒有那些「出家人」的戒律,而且還鼓勵弟子與信徒多多體驗紅塵,可以吃肉飲酒、娶妻生子!」
小黃門也是仔仔細細的將太平教的一些事情,詳細的告知了蹇碩!
說話間,一行人很快便來到了太平教的道館門前。
道館中門大開,進進出出的百姓很是不少。
百姓們臨進道館之時,都會起手施禮,口中也是念念有詞。
蹇碩四下望了一眼,發現門前左側排列著十幾張桌案,上面還擺放著各種水果、糧食以及布匹、鹽等其他的物資。
桌案前守著幾名身穿道袍的道士,周圍也圍著不少百姓。
「那是做什麼用的?」
看著那些東西,蹇碩不禁好奇的問道。
小黃門笑了笑,「哦,那裡名為「布施台」,都是一些有錢人在捐了錢之後,道館都會取其中的八成,用來購買一些東西,讓有需要的信徒取用!」
「嗯,那道館就不怕那些不需要的人去冒領嗎?」
蹇碩一臉好奇的看著不斷發放物資的道士們。
「那倒不會,那些道士們眼睛可是毒的很,以前也有過冒領得情況,被揭穿後差點兒被周圍的百姓打死,也就無人敢來了。
而且也是有定量的,不會讓人多拿的!」
「哦,是嗎?那咱家倒要見識見識!」
蹇碩輕笑一聲,隨即向著那處「布施台」走了過去。
待到近前,蹇碩這才發現,圍在這裡的百姓,大多都衣著簡陋、體型消瘦、臉色發黃,看樣子似乎是鄉間過來的百姓。
布施台一旁,豎著一塊木牌,上面貼著一張大紙,只見上面寫道:
「司隸名紳,趙家家主趙寧,捐錢一千萬,助吾主布施,當頌其德!」
布施台前方,一名年約六旬的老者,向著一名道士起手一禮。
「信徒孫六,在此祈望上聖吾主天子仁慈!」
道士起手還禮,隨即仔細的打量了老者一眼。
「吾觀這位居士,面容浮腫,行走無力,應是缺食少鹽所致!」
「道師慧眼,確實如此!」
孫六面色恭敬的點了點頭。
道士笑著點了點頭,隨即取了一袋糧食與一小袋粗鹽拿在手裡。
「這些是你需要的,拿去吧!」
「小民拜謝上聖吾主天子恩賜!」
接過糧鹽,孫六不禁面色大喜,隨即跪地向著道館內部叩首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