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城,天空飄來了一團陰雲,籠罩住這座守備森嚴的城池。
明洪武元年,燕山侯孫興祖在舊址修築通州城,城牆的周長為九里,垛牆高三丈五尺,四個方位各有一門,門各有樓,在門樓上懸掛著名字,東曰通運,西曰朝天,南曰迎薰,北曰凝翠。
正統十四年,因為想要保護城外的西倉,朝廷決定往西修建通州新城。
只是跟揚州新城的豪邁相比,通州新城則顯得小家子氣,面積不到舊城一半,且跟揚州新城容納富庶的鹽商不同,西邊的新城後又建了多個糧倉儲存米糧。
「求求你們,放我們進城吧!」
成千上萬的百姓聚集到通州城門處,面對著緊閉的大門發出哀求道。
「上峰有令,通州城戒嚴,汝等速速離開!」牆頭上的將領面對著下面苦苦哀求的百姓,則是面無表情地進行驅趕道。
在這世間,或許最不值錢的便是百姓的生命。不說他們在城裡沒有房子,哪怕在城裡有房子,已然亦是被官府拋棄掉的「棄民」。
與此同時,通運門被打開。
通州知州蘇常貴帶領著一幫漕運相關的官員魚貫而出,將身穿三品官服的林晧然迎入城中,只是在林晧然的身後,則是跟著上千名由悲轉喜的通州百姓。
「多謝青天老爺救命之恩!」
上千名百姓進到城裡如同逃出生天般,當即紛紛向著林晧然進行跪拜道。
「諸位父老鄉親無須多禮,快快請起!」林晧然將為首的一名老頭扶了起來,對著眾人溫和地抬手,接著對著前來恭迎的鄉紳拱手道:「今通州生變,不知哪位鄉賢可願解囊相助,設棚施粥,本官在此感激不盡!」
「我等願意!」
話音剛落,一眾鄉紳亦是感受到了林晧然的那份心意,當即紛紛進行響應道。
林晧然將這些事情安排妥當,當即沉著臉對范健下達指令道:「范將軍,你即刻派遣斥侯密切關注通州城周圍的動靜,打開城門讓百姓進來!」
他理解這些官員和將領求穩的心思,但卻不認同他們這一種做法。韃子的身影至今未見,且只有五千蒙古騎兵闖入關內,結果這幫人卻是聞虎色變。
雖然蒙古騎兵前來,這城門確實還得關上,但若是能夠遲關一刻,便能讓更多的百姓進城避難,這已然關乎幾百乃至上千條人命。
通州參將范健的眉頭微微蹙起,當即正色地回應道:「部堂大人,韃子騎術精湛,行跡來去如風!通州守護幾百萬石糧食,一旦有失,末將可擔不起這個責任!」
很多百姓並沒有走遠,這時亦是好奇地望向林晧然。
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旋即決然地回應道:「一切由本官擔著!」
世事很是公平,他想要主宰這個城,那麼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斷然不能要求其他人都聽他的,而後果還要其他人來承擔。
在這一刻,他選擇一力承擔起這座城。
百姓都是感性的動物,當聽到林晧然這個決定,心裡已然是肅然起敬。如果大明朝還有好官的話,那這位林青天絕對算得上一個,這是大明不一樣的官。
「怎麼能由您擔著的呢?一切後果,下官定一力承擔!」蘇常遠一直陪伴在林晧然身旁,這時卻是進行討好地道。
通州參將范健略感意外地望向林晧然,旋即轉身對身旁的親衛隊長吩咐道:「你還愣著做甚!沒聽到林部堂的話嗎?快去將城門打開,讓外面的百姓進城!」
「是!」這名親衛隊長當即拱手,轉身便是匆匆離開,打開城門讓外面的百姓進城。
「老大人,您此番舟車勞頓,想必身子亦是乏困得緊。下官已經命人打掃好衙門後宅,請移步前往先安歇!」蘇常遠當即邀請道。
林晧然卻是瞥了他一眼,卻是淡淡地吩咐道:「準備好馬車,你隨本官到凝翠門吧!」
既然他已經選擇冒這個險,贏得通州百姓的擁戴,賺得一個好官聲,那就需要做事情方方面面做好,而不是真將自己的仕途和性命全搭在這裡。
「是,下官這便去準備!」蘇常遠先是微微一愣,旋即進行點頭道。
從西門前往北門,馬車需要穿過通州城主街道,林晧然亦是注意了一下這裡的情況。
雖然百姓身處於城中,但他們臉上明顯帶著擔憂,原本熱鬧的街道此時已經無人買賣,都是在紛紛打聽著各種小道消息。
林晧然的腦子飛速地運轉著,整張臉微微斂起來,徑直來到北門直接登上了城頭。
凝翠門已經打開,大量的百姓正瘋狂地湧進城中。他剛剛從西門過來花費不少的時間,而現在仍然有大批的百姓湧進城中,可見這道門先前阻擋了多少百姓。
不過他心裡亦是清楚,想要真正解決問題,並不是要容納多少逃難百姓,而是要讓大明軍隊能夠主動出擊殲滅這一幫進犯的蒙古兵。
有時卻不得不承認,當今的朝廷少了那一份仁愛之心,已然是不顧治下百姓的生死。
林晧然從林福手裡接過單孔望遠鏡,看著一個個驚恐逃進通州城的百姓,心裡亦是暗暗地長吐一口濁氣,感受自己今日的行徑有了一些價值。
他的心剛剛放下,莫名又揪了一下,卻見一支夾帶著大量老幼婦孺隊伍正浩浩蕩蕩地朝著這邊而來,離這裡怕還有大半柱香的時間。
卻是這時,一匹快騎從北邊快馬而來,這一幕自然引起城頭眾官員和武將的注意。
那名斥侯翻身下馬,很快跑到城頭氣喘吁吁地匯報導:「報!上千名蒙古騎兵朝通州城而來,怕是離我們這裡已經只有十里地了!」
一聽到韃子朝著通州城而來,且離這裡只有十里地,諸將的臉色紛紛大變,有人當即下達指令道:「快,關城門!」
「慢著!」林晧然放下單眼望遠鏡,卻是沉聲進行制止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