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轉來轉去,我又要做回老本行。瑞達航天嗎,這還真是巧了,我現在所在的快遞公司,也叫瑞達,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掛斷電話,收起手機,曹逸飛坐在坐位上沉思了一會兒,這才急急忙忙的發動三輪車,朝快遞站的方向狂奔而去。
下午的時候,喬瑞達正在瑞達研究院,測試新研製出來的石墨烯電池。親眼見證一組書包大小的石墨烯電池,通過逆變器帶動空調,正常運轉了一個小時,僅僅消耗了電池10%左右的電量。而同樣一組電池,放完電後,進行快速充電,從0%充到100%,僅僅用了八分鐘。
測試完成之後,喬瑞達滿意的點點頭,說道:「這次你們做出來的石墨烯電池,基本達到了我的要求,量產方面沒問題吧?」
電池研究小組的組長范德成,苦著一張臉說道:「喬總,這一組電池,是按照你提供的技術資料中,最低端那一款石墨烯電池的標準製造的。即使這樣,這一組電池的造價也達到了50萬,如此昂貴的電池,即使批量生產出來,也沒有多少人用的起吧?」
「一組電池造價50萬,還只是最低端的石墨烯電池,我記得資料中提到的生產方法不是很簡單嗎,怎麼會這麼貴?」石墨烯電池的相關資料,是喬瑞達從二十年之後的網際網路上找到的,具體的生產流程他十分清楚,實在不明白,明明很簡單的東西,造價為何會如此貴。
「喬總,您提供的那份技術資料,確實讓人耳目一新,上面提到的石墨烯電池構造也非常的巧妙,生產起來也不是太麻煩,現有的設備就可以輕鬆製備。問題是生產電池的石墨烯原材料,必須是電子級石墨烯,那東西一克就要幾百塊。而咱們這一組電池上,就使用了兩公斤的石墨烯,造價能不貴嗎。」范德成是個典型的理工男,說話直來直去,他對喬瑞達提供的那份技術資料,推崇備至,對原材料石墨烯高昂的價格,也頗感無奈。技術是好技術,奈何成本太高,不具備量產的可能。
喬瑞達拍拍額頭,恍然道:「原來問題出在了石墨烯上,那就好辦了。咱們研究院,有另一個小組正在研發一種全新的石墨烯製備方法。如果測試成功,可以把電子級石墨烯的造價,壓低到幾毛錢一克的程度。」
石墨烯是一種非常神奇的二維材料,自從04年,被兩位英國科學家用機械剝離法製備出來之後,就一直是科研界的明星材料。其種種神奇的特性,被不斷發現,各種各樣的用途,被不斷開發出來,說它是新世紀的材料之王也不為過。但是這些使用石墨烯材料,開發出來的高科技產品,卻很少出現在消費級市場上,原因無他,石墨烯的造價實在太貴了。標準最高的電子級石墨烯,售價每克200元到500元不等,即使最粗糙的多層粉末石墨烯,售價每克也在20元以上。
現在瑞達研究院研發的這款石墨烯電池,也同樣遇到了造價太高,無法量產推廣的問題。如果換到其他公司或者科研院所,這個問題基本無解,只能就科研成果發幾篇論文,註冊幾個專利,有門路的,還能拿去評評獎,僅此而已。但同樣的問題,擺在喬瑞達這個開掛人士的面前,那就不叫個事兒。不就是電子級石墨烯嗎,只要有樣品在,拍一張照片,開動金手指,批量複製,那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至於造價,幾乎是零。就算不直接開掛,喬瑞達也可以從二十年後的網際網路上,找到石墨烯的低價製備方案,COPY過來,大幅拉低石墨烯造價。恰好,前些天他交給研究院的新一批技術資料中,就有一份微生物剝離法生產石墨烯的資料,目前已經立項進行研發,只是時間尚短,還沒有取得突破而已。
「幾毛錢一克,這也太不可思議了,真要有如此便宜的石墨烯,那咱們這款石墨烯電池的容量再提升個三四倍,能量密度超過汽油也不成問題。而且石墨烯用量增加,電池的充電速度也能繼續加快,做到五分鐘快充,也不是不可能。」聽到這個消息,范德成驚訝的不得了,如果石墨烯這種黑金材料的價格能降下來,那他們這些科研人員可以發揮的地方就太多了。
新能源汽車最被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充電速度太慢,沒有燃油車方便,加油立等可走。就拿瑞達汽車旗下最暢銷的車型MINIEV來說,即使是配備了快充接口的高配車型,使用快速充電樁充一次電也至少需要一個小時左右。如果是沒有快充接口的基礎型,那充電速度更是慢的嚇人,從0%充到100%,至少需要14個小時以上。
新能源汽車另一個被人詬病的地方,是汽車自重比較高,剎車距離比較長。這其實就是鋰電池的能量密度比較低,要滿足汽車的基本續航需求,需要堆積大量的鋰電池,這才造成了新能源汽車,總是比同車型的燃油車重幾百公斤的原因。現在最厲害的鋰電池,能量密度不過是300Wh/kg,而汽油的能量密度是4.6x10的7次方焦耳/kg,轉化成電量密度,大概是12222Wh/kg,大概是鋰電池的40倍以上。把充電電池的能量密度,提高到汽油的程度,是無數電池研發人員的終極夢想。現在一想到這個終極夢想,就要在自己手裡成為現實,范德成激動的雙手都有些顫抖。
「你們想繼續深入研究下去,當然沒問題。石墨烯不夠了,可以直接打報告上來,我應該能夠通過特殊渠道,給你們弄一批廉價的電子級石墨烯,用來做實驗。不過第一批量產推向市場的石墨烯電池,保持這組樣品電池的程度就可以了。比現有鋰電池能量密度提高十倍,已經是妥妥的黑科技了,拿出去,足以震驚一大批的人。以後有了更好的研發成果,先作為技術儲備,等過幾年再陸續放出來。畢竟產品細水長流,不斷更新疊代,才能把經濟效益最大化。」
喬瑞達正在訴說著石墨烯電池的美好前景和銷售計劃,放在兜里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他拿出手機一看,發現電話是自己的秘書何淑慧打過來的。喬瑞達的幾個秘書手裡都有他的私人手機號碼,不過她們都是懂規矩的人,沒有十分緊要的事情,不會打電話打擾他的私人生活。現在小何給他打電話,因該是有什麼緊要的事情發生了。
電話接通之後,聽筒鋰傳出了何淑慧的聲音,「喬總,獵頭公司推薦的那個曹逸飛,已經到了公司前台,你要不要親自回來面試他,還是安排公司人事部的人來接待他?」
喬瑞達略作沉吟,說道:「我還是回去一趟吧,畢竟咱們招聘的是一家千億規模企業的總經理,我不親眼見一下不放心。小何,你先安排曹逸飛去會客室待著,我馬上就到。」
掛斷電話之後,喬瑞達對著范德成和其他十幾名研究員說道:「這款石墨烯電池的效果很好,你們辛苦了,這個月的獎金翻倍。儘快把這款電池的工業量產流程搞出來,等到另一個研發小組的微生物剝離法生產石墨烯工藝,研發成功,咱們就建一家專門的石墨烯電池工廠,專門生產各種型號的石墨烯電池。就說這麼多吧,你們再接再厲,我還有事,就先走了。」
交代幾句,喬瑞達就快步離開了電池實驗室,乘坐樓梯下樓而去。瑞達科技研發部,獨立出來成立瑞達研究院之後,依舊在原來的科研大樓,並沒有挪窩。而瑞達系企業集團化改制之後,集團總部就設在了原來的瑞達科技辦公大廈,只不過現在這棟樓,將名字改成了瑞達集團總部大廈。以至於很多高管職位調整了,辦公室位置卻根本沒有更換。由於兩棟大樓本來就很近,喬瑞達從科研大樓回到瑞達集團總部大廈,用步行也只走了十幾分鐘。
喬瑞達乘坐頂樓專用電梯,來到總部大廈的66層,剛剛走出電梯間,秘書何淑慧就迎了上來,匯報導:「喬總,曹逸飛被我安排在了一號接待室,您現在就要過去見他嗎?」
喬瑞達一邊繼續往前走,一邊說道:「我先回辦公室拿兩份文件,再去見他。」
五分鐘後,喬瑞達推開會客室的大門,迎面就看到一個中年男人,有些愕然的抬起頭,和他的視線對在了一起。這個中年人,應該是獵頭公司推薦過來的人才曹逸飛了。只見此人長了一張國字臉,眼神平靜若水,胡茬刮的很乾淨,頭髮或許是許久沒有打理,長得有些參差。或許是人到中年,缺乏鍛鍊,曹逸飛的身材有些發福。最讓喬瑞達意外的是,曹逸飛此時竟然穿了一身瑞達快遞的制服,衣服前胸上,那碩大的瑞達LOGO是如此的醒目,他絕對不可能認錯。如果不是曹逸飛的年齡太大了一些,喬瑞達還以為見到了一名自家快遞公司旗下的一名快遞小哥。
「你就是喬瑞達喬總吧,久仰大名!」終究是當過國企副總的人,接人待客方面,是絕對沒問題的,曹逸飛站起身,主動伸出手,說話客氣而不失禮貌。
「你就是曹逸飛曹總吧,幸會幸會!」喬瑞達也同樣伸出手,和曹逸飛握到了一起。
「好漢不提當年勇,我現在就是一個基層快遞員,當不得曹總的稱呼。喬總叫我名字,或者老曹都可以。」曹逸飛趕緊擺擺手,出言糾正了喬瑞達的錯誤稱呼。說話的時候,曹逸飛的目光依舊平靜而坦然,沒有任何的尷尬,也沒有任何的怨天尤人。
「好吧,你的年齡比我大很多,我就叫你一聲老曹吧。來老曹,咱們坐下說話。小何,泡兩杯茶送過來,記得用我辦公室里那盒最好的碧螺春泡。」
喬瑞達招呼曹逸飛落座,隨便聊了一會兒天,最終,他還是忍不住好奇心,開口詢問道:「老曹,你剛剛說正在做快遞員工作,是在我們瑞達集團旗下的瑞達快遞公司工作嗎?我看你穿著的這身衣服,好像就是我們快遞公司給快遞員發的制服。」
「喬總你猜的不錯,我現在確實在瑞達快遞公司供職,就在京城HR區快遞站擔任快遞員工作。創業失敗後,我欠了一屁股的債,為了養家餬口,只能到處打工。只是我的年齡太大,換了很多份工作,工資都不太高。在瑞達快遞干快遞員,算是最近這幾年,我找到的工資最高的工作了。每天努力一下,加加班,一個月工資加獎金,能拿到一萬五六,除了供應家人的日常花銷,我還能還一些銀行的利息。」
從說話的語氣中,可以聽的出來,曹逸飛背負的壓力很大,不但有家庭的重擔,還有銀行的幾百萬欠款。但是面對困難,他並沒有退縮,而是選擇勇敢面對,為了每個月多掙幾千塊錢,甘願選擇辛苦的快遞員工作。喬瑞達看過瑞達快遞提交上來的報表,知道普通快遞員,送一件快遞,只能拿到二元到五元不等的酬勞,曹逸飛每個月卻能夠拿到一萬五六的工資,隨便計算一下,就能得出他一天要送多少份快遞。這份辛勞,很多年輕人都抗不住,更何況曹逸飛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
兩人聊天的這段時間,何淑慧已經將兩杯茶泡好,送了上來。喬瑞達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說道:「老曹,咱們開始正式面試吧,先說說你對民營航天公司的看法。」
曹逸飛沉吟片刻,組織一下語言,這才說道:「在我看來,航天就是一個投入大,風險高,盈利相當困難的產業。不說別的,僅僅一枚中型運載火箭的造價,就在3000萬以上。一家毫無技術儲備的民營航天公司,只是研發這樣一款中型運載火箭,投入就在十億以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