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第230章 生產測試(上)

  「採購價格在1.2億歐元,折成人民幣大概10億左右,再加上一些渠道費、運輸費之類的,11億以內可以搞定。」喬瑞達如是回答。

  聽到這個價格,王院士的嘴角不由抽搐了一下,很顯然,EUV光刻機11億的售價實在是太誇張了一些。沉吟了好一會兒,王院士似是下定了某種決心,對喬瑞達說道:「喬同學,我有件事情想拜託你一下,你能不能通過你的渠道,給咱們北大的晶片實驗室採購一台EUV光刻機,價格就按照你說的來。」

  很顯然,王院士和他的學生周老師想到一起去了,北大晶片實驗室這次更新設備,為的就是追蹤最新晶片加工工藝,與其花五六億採購DUV光刻機,還不如一步到位,花11億採購一台EUV光刻機,至少在未來十幾二十年之內,不會落後。

  「這個沒問題,具體交易細節,咱們下班後再商議。」喬瑞達爽快的答應了下來,如果這個交易能達成,那是即賺了錢,又支援了學校實驗室的建設,如此一舉兩得的事情,當然不容錯過。

  接下來幾個小時,喬瑞達和一眾工程師都在忙碌著安裝設備,一直到晚上八點,大家才停下手上的工作,下班休息。走出無塵車間,喬瑞達混在人群中,和王院士、周老師,說著話,往食堂的方向走。

  吃過晚餐之後,喬瑞達將王成業院士和周萬達教授,邀請到辦公室,繼續商談採購EUV光刻機的事情。三人就採購價格、交貨日期、設備性能,配套耗材等話題,做了詳細的交流。王院士並沒有第一時間確認定單,而是想著過幾天,等這條包含EUV光刻機的生產線安裝到位之後,測試一下EUV光刻機的加工精度,以及加工效率,如果確實優秀,再下單採購,這畢竟是一宗價值11億人民幣的巨額交易,馬虎不得。

  在談話期間,周萬達再次說起喬瑞達可以拿到EUV光刻機全套圖紙的事情,這讓王院士激動不已,拉著喬瑞達的手,再次確認道:「喬同學,你真的能拿到EUV光刻機的全套圖紙?這可能會影響到後續一系列的研發計劃,來不得半點馬虎。」

  喬瑞達認真的點點頭,說道:「王院士,我很確定能拿到圖紙,不過需要一段不短的時間。你也知道EUV光刻機的結構非常複雜,零件眾多,所有圖紙全部畫出來,能堆滿幾個屋子。為了不讓對方發現,只能將圖紙螞蟻搬家式的弄出來。」

  喬瑞達之所以如此說,那是因為EUV光刻機的圖紙和相關技術資料,如今只保存在他的大腦之中,想要弄出來,轉移到電腦上,或者列印出來需要的時間可不短。這還是有著海量次元傀儡,幫助畫圖,手打文件的情況下,如果讓喬瑞達一個人弄這些東西,怕是忙碌十年,也弄不完。

  「這個我理解,可以慢慢來,只要你能先期弄出部分圖紙和資料來,我就可以拿去申請立項EUV光刻機研發項目。等項目批准,資金和人才到位,至少也是半年之後的事情了,有這段時間,足夠你搞來全部的圖紙了。」王院士在以前參與過光刻機研發項目,對其複雜程度,有著清晰的認識,所以對時間上並不著急。

  「據我了解到的信息,EUV光刻機,是由十幾個西方發達國家,幾十家全球頂尖公司,攜手搞出來的東西。這其中就包括卡爾蔡司提供的反射鏡模組,由丑國Gigaphoton公司提供的極紫外雷射器,瑞典提供的軸承零件,Keysight提供的測量器件等等。要仿製EUV光刻機,只靠咱們華夏一個國家,真的能完成嗎?」喬瑞達提出了他的疑惑,連阿斯麥的EUV光刻機都是萬國造,博採眾家之所長,國內只靠一己之力,仿製EUV光刻機真的靠譜嗎。

  「喬同學,你可不要小看咱們國內的工業實力,要知道咱們國家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而且咱們國家有著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良傳統,如果說全球範圍內,有一個國家可以憑藉一己之力完成EUV光刻機的生產,那肯定是咱們華夏。更何況咱們又不是閉門造車,一些國內確實搞不定的部位,完全可以拿到國際上去招標,我始終相信,沒人會跟錢過不去。」王院士年輕的時候,可以參與過多次技術大會戰的人,對國內的技術實力和體制優勢,有著充分的認識。

  「好吧,聽到王院士如此一分析,我這心裡就敞亮多了。我會儘快將圖紙弄出來,為國產EUV光刻機的儘快誕生,出一份力。」喬瑞達決定,今天回去就安排一些次元傀儡,開始繪製EUV光刻機圖紙,爭取在一個月內,將圖紙和技術資料全部搞定,交到王院士手上。也算是他這個重生者,為了祖國的科技發展,做出的一份貢獻了。

  接下來半個月,喬瑞達和林孟松、周萬達等人,一直在66號無塵車間內泡著。五一七天的假期過了,就打電話給輔導員,再次請了半個月的假,有著王院士和周教授給喬瑞達站台,請假當然沒問題。

  安裝這條晶片生產線用了四天時間,調試設備,卻花了十天時間。這還得益於喬瑞達提前在次元空間內,搭建了一條同樣的生產線,摸索出了各台設備的參數設置和生產流程,現在不過是將那些參數設置,從次元空間搬到現實中來。半個月後,生產線調試完成,喬瑞達立馬抽調最精幹的一批操作工人,來到66號無塵車間,開始進行第一次試生產。說起這批工人,還是過去這半年時間裡,林孟松等人,在瑞達電子廠那兩條晶片生產線上培訓出來的。這批工人每一個都有著本科以上的學歷,集成電路、微電子、自動化或相關專業畢業,有著紮實的理論基礎,和不俗的動手能力,這才能在半年內,初步掌握晶片生產線的操作技巧。(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