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萍一席話叮叮噹噹,如珍珠落玉盤。這邊的小蔣,倒是聽得啼笑皆非,大笑三聲了之後:
「你這蠢寶,是這樣想的。那是是是,好好好,我們那就出雙入對,進也成雙,天天膩在一起,吃方便麵。還要專門吃那什麼師傅的,紅燒牛肉的那面。哦……」
「我講的,是真的。你不要又什麼的。我最恨你們,讀了好多書的人,天天那什麼什麼的。眼睛珠子一轉,又是一個主意。太煩人了。」
「哦。」
「人家不准你再說。」
「我是說,到那時,我就要……」
「我曉得,到了那時,你就要一天天的,只干我一個人。堅決不准你,再去干別個!」
「為什麼,只能幹你一個人?」
「你們男人,不就是喜歡,東干西乾的?」
小蔣瞪大眼睛看著她:
「你是怎麼曉得的。」
「當然知道啦。我爸爸出門一回來,行李都沒有放好,澡也不洗,飯都不吃,水根本都不喝一口。就笑嘻嘻地,摟著媽媽,進房裡去了。」
「他們感情很好喲。」
「怎麼不好,現在都還要舌吻呢。」
「我的個天,你還看得到他們,在做什麼事嗎?」
「他們幹的那些好事,我也看見過好多回。」
「人家大人,做驚天動地的事,都沒有避開你?」
「哪裡又驚天動地。只驚床動房的。」
「驚你個頭。好好說說,你是怎麼曉得的。」
孫麗萍回味:
「那是人家小時候,我在床上裝睡。聽到他們說:『妹子她睡著了。』『睡好了,那我們就快干,要不然,等下她又會醒了。』我用手遮住眼睛,從指縫裡頭,看到的。」
「他們是怎麼幹的?」
「就是兩個人,在被窩裡頭打架。結果,總是我媽媽輸了,痛得像狗一樣嗷嗷叫。輕聲喊:『要死了要死了。」
「怪不得,你開口閉口,就是要干,你是想要幹什麼?」
「我不曉得,只知道你們男人喜歡干。因為我爸爸也喜歡干。看樣子,我媽媽先喜歡,後來,就不喜歡了。下次,她又喜歡了。」
「那他們喜歡干,是在幹什麼?」
「我不知道,反正,我是你老婆了。你想怎麼幹,那就由你唄。」
「為什麼要由我?」
「你是男的,壞得很呢。」
孫立新家裡。
多少日子以來,其樂融融的家。因為這個突然降臨的項目,家裡的火藥味道,不知不覺就濃了起來。
這天下午,桌子上的碗筷擺好了,孫立鳳坐下來一看,就問媽媽:
「今天是什麼好日子,明明只有我們四個人吃飯,你怎麼擺了五個碗,五雙筷子。」
「立鳳,你才回來不久,沒有注意到這個事。這麼久以來,我天天是這樣放的。」
「天天這樣做?」
「自從你爸爸出門以後,我在家裡吃飯,和哥哥一起吃飯,沒有幫你爸爸留下什麼位置。直到那些算命先生,一次又一次告訴我,你們的爸爸,還在這個世界上,還好好活著時,我就幫著他,在餐桌上留出一個位子來。」
「原來是我爸爸的。」
「今天你看明白了。跟你們說清楚,家裡從今往後,只要我們的爸爸還沒有回家。在有我活著的日子裡,我們,或者是你們,都要幫著爸爸擺上一雙碗筷。」
「好的。」
「要是哪天我不在了,你們聽不聽我的,就沒有辦法了。」
這話,阿梅可是雙目含淚,一字一句在說的。
家裡這幾天發生的事情,她也知道了一點點。因為不懂得那些什麼項目,那些錢上錢下的大事情,一時插不上嘴。
阿梅的做法,孫立新從來並沒有在意。他當然很早就曉得,媽媽的用意,只是沒有掛在嘴上。
孫立鳳聽了,幾乎是流著了淚:
「媽媽你放心,以前你的女兒小,不明事理,又很自私,惹媽媽你生了多少氣。你老人家,也難得對爸爸,有這一片愛心。我以後一定會聽你的話,在還沒見到爸爸回家以前,吃飯時,一定要幫爸爸多擺出來套碗筷出來。」
見人都到齊了,這幾天孫立鳳四處遊說,在孫大海那裡,有了最好的收穫。在麥妙娟那裡,兩個人說話親切。在老村長那裡,感覺態度模糊,也是有好感的。於是就不客氣,直接朝哥哥開了火:
「想不到,我這麼多年不回來,你呢,就成了這個樣子。東莞是富了,可哥哥看你自己,再想想我們家裡,得到了什麼?」
「你想要什麼呢?」
「當年爸爸他們,也管了東莞這麼久的。可到頭來的結果,管得連自己活命的地方,都沒有了。」
見妹妹一開口,話就說到主題上。孫立新也只有當仁不讓了,也不顧媽媽說在場,就打斷了她的話:
「要是你想和我說事,那就說什麼事好了。千萬不要扯到我們爸爸身上去,他也夠辛苦的了。再說,外面的事,你扯到家裡來,好嗎?」
孫立鳳並不理他:
「我是問一問你,東莞村,現在弄得這麼紅火,看你這個掌門人,得到了什麼?可你看人家孫大海,大房子,有了。好車子,有了。還有人家屋裡頭,那些你還不知道,也看不見的東西,那可多著了呢。根本就不像是,以前的東莞人家了。」
「他是他,我是我,你哥哥,沒有本事啊。」
「看我們家,有什麼新的變化喲?全是幾十年前的。如果說我沒有記錯,就連那些擺設,都還我出門以前的樣子,沒有一點變化。」
「這就莫怪你哥哥了。舊的樣子,是媽媽多次不讓他,去買新的。這個原來的擺設,也是我多年,不讓你哥哥動它們半點手。」
「這是為什麼?」
「妹子,我是怕你爸爸,要是哪天回來了。萬一又是在晚上,怎麼找得到他的家。」
「記得媽媽早跟我說過,那一大片海塗,以前本來就是我們家爺爺手上的。」
「那是老皇曆了。」
「是我們的爺爺當年沒得名堂,貪生怕死,就把它白白送給了明仁堂辦學用。」
「當年那時是情況不一同,大環境不同,已經捐贈給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