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遊玩
修行非易事,接下來的幾天,張嵐除了忙好自己的事之外,沒事就查詢翻閱近現代一些公認的修行大家的論述。
經典固然是經典,但社會在發展,每一代都有人站在前輩的肩膀上去探尋更多的可能。先看近代人的著述能更好的理解一點。唯一比較麻煩的是,你不知道他說的某本書是不是古人的臆想。也是各有好壞吧。
在陳道長的中華仙學中,張嵐翻到了讓他頗感興趣的論述。這位道長提倡愛國護道、師法自然,講究頓悟最上乘,以及打破界限,不局限於出世、入世,不局限於道、儒、釋三教,不局限於清修、雙修,不局限於內丹、外丹,不局限於修道、修仙,不局限於山林、鬧市,不局限於自度、度人,不局限於宗教、科學。
道長主張兼學他家,有所比較,反對玄學空談,提倡實修實證;反對拘泥方法,提倡研究科學學理。
也就是到了近現代末法之論得到公認時,一部分修煉之人開始講究唯成功論。也就是不論黑貓白貓,逮著老鼠就是好貓。不論你用什麼方法,能成功的辦法就是好辦法。
同時也從側面證明了,現代修煉之難。張嵐還查詢到一個有意思的插曲,現在很多大學裡的專家教授在研究道家丹術,不僅僅是外丹術,連內丹術都有人立項招募人研究。雖然被有心人給爆出來以太過荒唐叫停了,但也說明內丹術是有人在研究的。
張嵐比這些人要好多了,尋路和在路上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入門和沒入門不僅僅是差距,入了門只是沒學會但也說明了是存在的。連門都沒入,僅僅是為了尋找是否存在就要耗費甚多,也許中途就直接放棄了。
湄洲島,媽祖祖廟朝天閣。張嵐站在紅木媽祖聖像前,虔誠的跪拜了三次,才轉身走出。
媽祖,原名林默,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日仙逝。林默誕生直到滿月,從未啼哭過,因而取名「默」,暱稱「默娘」。相傳林默娘小時勇敢聰明,事親至孝。8歲從師學習,過目成誦,悉解文義。10歲時,隨母親王氏誦經禮佛。13歲時,得到一位老道士指點,授以「玄微秘法」,能識諸般要典。15歲時,能為人治病,扶貧濟困。16歲時,她照妝於井,得銅符一雙,本領更加高強。由於生於沿海都巡檢之家,她熟習水性,能駕船、挽纜,巡遊於島嶼之間,常於風浪里救助遇險船舶。她還「為里中巫」行醫救人,辛勤勞作,這為她最終成為海上保護神奠定了基礎。
張嵐心中暗嘆,媽祖以女巫的身份進行活動到死後成為「通天女神」,從987年仙逝,到紹熙元年(1190年)媽祖由「夫人」晉封為「妃」,使媽祖身份倍增,神名遠播,逐漸形成為各地航海者崇拜的女神。中間差不多發展了200多年,這對現在的張嵐來說,似乎有些過於遙遠了。
不過研究如何更快的積攢功德倒是有了點心得,還有這一圈轉下來,張嵐心中也有了打算,現在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信仰究竟要如何利用。佛道兩教爭奪信徒和信仰除了世俗利益之外,是否還利用信徒來幫助自己來進行修行。假如有這樣的情況,那麼他們是如何利用信仰的。
現在的張嵐只知道獲得功德後能幫助自己進行修煉,那麼獲取信仰有什麼用。獲取信仰之後,如何才能利用起來。還有就是面板是如何判定自己獲得了功德,是通過什麼渠道判定自己獲得了功德。是否就是通過信仰?
道教講承負,佛教講因果。現在張嵐獲得了遊戲面板算作因的話,那麼果應該是什麼。如果算作果的話,那麼因從何來。道家追求的是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我命由我不由天。佛家則更重視心靈和道德的進步,講究的是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後超脫生死等一切煩惱,得到解脫。
歷朝歷代的佛道之爭,佛教內部自身的宗派之爭,為了經文的解釋權之爭爭得直接被滅了門的。這中間爭奪的話語權究竟是為了什麼?自己所主持的解釋權得到推廣會從中間獲得什麼規則或者功德麼?
張嵐覺得自己不太適合研究這些,從遊戲面板來看,現在自己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積累功德轉換法力,最終自己超凡脫俗才是正事。
無論是用什麼辦法,最終自己求得長生就好。不過長生路漫漫,中間路途上有人同行,或者有人相伴那就再好不過了。
張嵐又跑了普陀山一趟,在普陀山重新的拜了拜菩薩,希望菩薩能原諒他這個不虔誠的弟子一心只求長生,這麼久了治病救人的事也沒做多少。他想菩薩保證,以後一定信奉菩薩的道路,治病救人。
在山上呆了一夜,下島時張嵐想了想,決定先不回家了,去魔都溜達溜達。普陀山離魔都並不遠,坐大巴四小時左右,中午的時候到了魔都,先去找個地方吃飯再說。
看著街上的車水馬龍,高樓鱗次櫛比。在這個講究速度和效率的城市,站在魔都的十字路口,兩邊的行人、車輛紛紛來去匆匆。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魔都總是忙碌而熱鬧的,似乎沒有任何時候是沉睡的。
吃過飯去了人潮擁擠的南京街,街兩邊都是商鋪,掛著碩大而醒目的招牌。各種各樣獨居風格的建築,悠閒的散步其間,領略各種風情之美。
看著狹窄的石潭弄,張嵐覺得這根本不像是會有寺廟藏身的地方。偏偏虹廟的大門就對著石潭弄,外牆被漆成了紅色,豎著一塊高高的寫有「虹廟」的牌子,這塊招牌的風格一點都不寺廟。虹廟的門面十分不起眼,只有大門一側貼著的「保安司徒廟舊址-HP區文物保護點」的牌子,訴說著此地的不同之處。
跪拜了大殿的觀音大士,張嵐就從裡面出來了,這裡並不大,平時人也不多。據說逢固定的節日之時,人會比較的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