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揚州盛府,後院。☜🍪 ➅❾ѕн𝓤Ж.Cσ๓ ♣💝
壽安堂,佛堂。
盛老太太跪在佛像前,表情平靜,手裡的佛珠捻得飛快。
自從下午明蘭帶著還俗換掉道袍的小蝶出現在老太太面前時,老太太的心就有點亂了。
念完三遍往生咒後,盛老太太睜開眼,在房媽媽的攙扶下起身了。
房媽媽輕聲道:「老太太,我聽說,六姑娘、衛姨母、小蝶、小桃在衛小娘原來的院子裡小聚呢!」
「嗯!」盛老太太點點頭,道:「不去管她了,她開心就好!」
「老太太,那衛小娘...林小娘...」
"冤有頭,債有主,欠債還錢,殺人償命,該來的,遲早都會來的...」
...
衛小娘舊院,主屋內。
一張小圓桌,五張凳子,五副碗筷,主位空著。
所有的飯菜都是盛明蘭親手做的,用心至極,既是感謝小蝶十年如一日地顧念主僕情意,又是告慰母親衛小娘她們重逢了。
衛姨母三人喝的是清酒,盛明蘭沒有喝酒,她喝的是牛奶。
酒酣耳熱情烈,因時光而帶來的陌生感漸漸消失了,小蝶說了好多明蘭和小桃幼年貪吃饞嘴的趣事兒,衛姨母聽得津津有味。
盛明蘭和小桃是既不好意思又雙雙豎起了耳朵,畢竟她們那時候還小,好多東西都記不得了,這些童年的記憶可珍貴了。
情到濃處,衛姨母給主位添了酒水,舉起自己手中的酒杯,含淚笑道:「姐姐,你看到了,明兒很好,小桃很好,小蝶很好,我也很好,你就放心吧!」
「還有,姐姐你想必已經知道了,明兒已經有了身子,你在天之靈一定要保佑她,爭取一胎得男,平平安安!」
「娘,你就放心吧,我們都會好好的!」盛明蘭一隻手撫摸著腹部,一隻手撫摸著主位的空氣,仿佛衛小娘就坐在那裡。
衛姨母三人看著她這樣子,都是強忍著各自眼中的淚水不流下來。
酒宴結束之後,衛姨母三人送盛明蘭回了她和趙世安臨時下榻的院子裡,然後三人一塊去了衛姨母所住的廂房,關起門來說起了悄悄話。
盛明蘭準備晚飯的時候,衛姨母和小蝶有過短暫的交流,不過時間有限,府里又人多口雜,很多話沒說到位。
也有一些空白需要補齊,而那些空白只有小桃能幫她們補齊,這才有了現在這一幕。
屋裡沒點燈,衛姨母三人上了床,放下了帳幔。
衛姨母先出聲道:「我呢,就把我知道的先說一說,當年我收到我姐姐身故的消息後,急匆匆來了盛家,不過我沒直接進門,我找盛家出門採買的僕役私下打聽了一下!」
「我姐姐難產那天,盛老太太、盛家主君、大娘子都不在府中,是那個林小娘在管事兒!我姐姐胎大難產,那個林小娘躲著不露面,府里懂得接生的婆子不是回家了、就是吃酒吃醉了,最後是明蘭一個人跑去了街上,在顧二郎的幫助下,請來了大夫!」
「要說這裡面沒鬼,我是說什麼都不信的,小娘肯定是被人給害了!」小蝶咬牙切齒,這一切太巧合了,要說沒鬼,怕是鬼都不信!
衛姨母點頭,認同道:「我也覺得這其中有問題,可當時的情況我也沒辦法再查下去,我只能上門敲打了盛家主君和大娘子一番,讓他們善待明蘭!後來盛家去了汴京,這事兒也就成了我的一塊心病!」
小蝶看向小桃,問道:「小桃,那天到底怎麼回事,你怎麼沒陪在姑娘身邊啊?」
小桃委屈道:「我生病了,在床上迷迷糊糊燒了三四天!」
小蝶把小桃摟入懷中,撫摸著她的小腦袋,柔聲道:「哎呀,我就問問,又沒怪你!對了,我被趕出盛府後,小娘的院子裡還發生了什麼,你好好想想,把你記得的都說出來?」
小桃邊回憶邊抽泣道:「我...我只記得小蝶姐姐你走後,小娘的院子裡來了一個郎中給小娘看診,之後又來了兩個女使,一個叫朱樓,一個叫綠蘿!」
「自那以後,小娘的院子裡每天都會送來好多補品!還有,小娘每次想走動的時候,新來的朱樓姐姐都會說『郎中說小娘受了驚嚇需要多休養,要少走動』,然後把小娘勸回屋子裡,後來...後來小娘就沒了,嗚嗚嗚...」
「朱樓,綠蘿,我記得她們,她們都是林小娘院子裡的人!補品...郎中...巧合...」小蝶心中已經隱隱有了預感,自己當年被陷害趕出盛府和後來小娘的難產,八成都是被人算計好的!
衛姨母也有同感,她捏緊拳頭,冷聲道:「如今,想要知道真相,只能把朱樓、綠蘿和那個郎中找出來了!」
小蝶同意道:「郎中應該就是本地的,而且肯定離盛家不遠,朱樓和綠蘿就不好找了,先找到郎中再說吧!」
小桃問道:「姨母,那我們要把尋人的事兒告訴姑娘嗎?這些事兒姑娘都知道,所以小娘的難產一直是姑娘心中的一塊心病,旁人不知道,我是知道的!」
衛姨母搖頭道:「不能告訴她,她懷著身子呢,我會去找世安借人幫忙尋找!」
在衛姨母看來,她的外甥女婿是個可靠的人,這事兒要是有他幫忙比她們三個瞎搗鼓強多了。
「對對對,小桃,我們都聽姨母的,今晚的事兒,你埋在心裡,知道嗎?」
「嗯嗯嗯...」
...
次日,衛姨母去尋了趙世安,趙世安給她撥了些人手。
之後衛姨母就藉故留在了揚州城,趙世安一行人去了宥陽縣的盛家祖宅。
哦,對了,當天揚州城還發生了一件事,名動天下的狀元郎趙世安派人敲鑼打鼓地給益壽堂送去了一塊「醫者仁心」的匾額。
後來,隨著趙世安的登基稱帝,這塊匾額成了御筆親題的傳世之寶!每任揚州知州到任後,必要登門瞻仰!
在歷任知州的關照下,益壽堂日漸興盛,十數年後家中還出了讀書種子,高中進士,仕途通暢,漸漸地繁衍出了一個醫儒雙通的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