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未雨綢繆
齊侯昭藉助宋國等國的兵力清洗齊國朝堂貴族的行為,雖然讓他獲得了很大的權利,同時坐穩了齊侯之位,但是同樣也留下了隱患。
特別是宋、鄭等國聯軍連敗齊國大軍,這一下子就將齊國身上的霸主光環給扒下來了。要知道當初中原諸侯國可是一直都在齊國的陰影之下,現在齊國大敗,諸侯也漸漸不怎麼將齊國放在眼中了。
而這也是淮國想要看到的,但是淮國君臣上下覺得僅僅是這樣還不夠,需要讓齊國繼續衰弱下去,只不過因為宋國鄭國等諸侯國的緣故,齊侯昭的地位很穩固。
而且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齊侯昭是太子,即位乃是名正言順。淮國作為殷商遺族若是被察覺出來參與諸侯子嗣繼承,估計立刻就要被群起而攻之。
對於邦周諸侯國來說,派兵護送異國公子回國即位這並不算什麼,而且還會被諸侯國稱頌仁義。
就像莒國護送公子小白回國繼承齊侯之位,最終成就霸業。齊桓公當年護送衛國公子重建衛國,都是這種。
不論是公子小白還是衛國公子,這都是合法繼承,派兵護送也是有正當理由的,符合周禮。可若是對方合法繼承諸侯之位後,你派兵出兵幫助一位公子奪取諸侯之位,這就不再是護送回國即位,而是幫助其他公子反叛。
這是干擾諸侯國的繼承內政,是犯忌諱的事情。沒有任何理由,出兵強行干涉一個諸侯國正常的繼承,若是真這麼幹了,到時候各國諸侯可真就是永無寧日了。到時候每一個有繼承權的公子都會去這麼幹。
要知道公室之間聯姻是很普板的事情,你有母族,別人就沒有母族了?到時候幾個公子都將各自的母族請來幫助打仗,幫助自己繼承諸侯之位,那麼整個邦周就是徹底亂套了。
淮國見到事不可為,也就讓淮國暗探暫時潛伏下去。
楚國在被齊國聯軍和淮國分別暴打之後,國力衰弱,不管是北進還是東進都無力。但是在看到淮國越來越強之後,很是不安。
因為淮國所處的位置,特別是吞併鍾離國之後,淮國對楚國的威脅太高了。
楚國對於淮國的優勢是楚國占據長江上游,只要水軍強大,配合軍隊就能順流而下,一戰將淮國拆分,但是自從淮國占據了鍾離之地,只要淮國願意,隨時都能從鍾離出擊,攻擊漢江平原。
若是被淮國占據漢江平原,楚國估計是要出來拼命的。要知道漢江平原乃是楚國的精華之地,人口眾多,若是被占領,楚國估計要發瘋了!
楚國若是想要北上中原,後路隨時都有可能被淮國斷掉。因此淮國此時已經成了楚國的大敵,想要問鼎中原,就必須先擊敗淮國。
只是想要擊敗淮國又豈是容易的事情?上一次齊侯召集諸侯聯軍與其對戰,被淮國打的全軍覆沒,楚國更是連敗三次,單打獨鬥如何能贏?
楚國君臣思慮一番之後,覺得還是應該和中原諸侯聯手對付淮國,並且他們還準備聯絡另一個國家——越國,來一起對付淮國。
越國並非邦周封國,最早是由夏君分封,乃是當年禹王子嗣後裔所建立。認真說起來,成湯滅夏,殷商和越國還是有仇的。
楚國想要對付淮國,和越國結盟就成了勢在必行的事情。於是楚君派出使者出使越國。
起初越國並不想要和楚國結盟,然後一起對抗淮國,但是楚國派出的人乃是一位能言善辯之人,並且告訴越國,淮國吞併吳國之後,很有可能下一個就攻滅越國。
畢竟越國位於淮國以南,隨時隨地可以攻入吳國。這對淮國來說是很大的威脅。若是你越不和楚國結盟,到時候淮國攻打越國,越國根本抵擋不住。
就像當初的吳國一般,淮國大軍進攻,吳國很快就土崩瓦解,被淮國吞併。吳國和越國緊緊相連,數百年來兩國經常發生過戰鬥,吳國和越國的實力相差不多。
淮國能夠輕易滅掉吳國,那滅掉越國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越國君臣想了想,事情的確如此,於是為了不讓越國成為下一個吳國,越國同意和楚國結盟,共同對付淮國。
同時因為越國對於戰陣、車戰之法並不精通,楚國再次放出人力物力開始傳授越國戰陣以及車戰之法。除了戰鬥技能傳授外,楚國還傳授了越國農業技術,讓越國的實力提升。
越國人數比吳國還要多一些,在得到楚國的支持後,國力提升的速度很快。只不過想要對付淮國,越國還不夠看,其軍隊比之吳國都差了很遠。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
楚國和越國之間結盟,商定了攻擊淮國的約定,只不過想要攻擊淮國並不簡單,即便是楚國和越國合力,也不一定是淮國對手,因此按照最好的選擇是楚國和中原諸侯以及越國三方合力動手。
這樣一來,淮國就需要面對南北西三面的進攻,就算淮國強橫,也做不到擋下三面進攻。
自從楚國和淮國開戰三次之後,淮國就對楚國上心了。特別是在知道楚國竟然有地方兩千里,乃是邦周各國中首屈一指的。也只有晉國的土地和楚國相差不多。其他的就算是和齊國相比也要差上很多。
淮國對楚國派出了大量細作,前去收集楚國的信息。楚國這些年來公室繼承可是非常混亂的。
這幾代的楚侯可都是不得善終,弟弟殺兄,搶奪楚君之位的情況屢次上演,可謂是一片混亂,現在的楚君就是幹掉楚王熊通的人。
淮國暫時結束了針對齊國的計劃,將目光看向了楚國。對於楚國淮國很重視,畢竟其足有兩千里山河,人口眾多,戰爭潛力巨大。
細作來到楚國之後,就開始悄然發展,對楚國上下進行滲透。
楚國和越國之間結盟並沒有大肆宣揚,很顯然楚國是想要在關鍵時候對淮國了,只是大規模的物資調動還是出現了一些端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