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班師回朝,登基大典

  第156章 班師回朝,登基大典

  所以,未來等到對方局勢趨於穩定後,內部就定然會出現間隙和派系,畢竟權力就那麼多,沒有人會滿足於這一畝三分地的。

  而既然擴充地盤就會造成損傷和摩擦。

  劉向這個皇帝的權力和王莽不是一個級別,最多就相當於大號周天子,能夠號令諸侯抗擊外敵,和討伐公開造反的反賊。

  可是也僅此而已了,比如想要擼掉軍權,收回地盤基本不大可能。

  要是劉向沒摸清楚自己的斤兩,朝徐家那三個實權派動手,那就離被廢不遠了。

  徐華能憑藉一己之力將其扶起來,也同樣能輕而易舉的推下皇位!

  沒人會有意見的,他們還是更加願意聽從徐家號令,劉氏的權威已經大打折扣,憑藉一個姓氏就想讓這麼多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信服?

  怎麼可能呢。

  所以,徐華想扶持劉氏重新掌權,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這個。

  尋找一位擁有足夠威望能力的君主!要不然還不如自己篡位呢,反正也沒什麼區別。

  等後面找到合適的再行禪讓,嚴格來說也行得通,畢竟能夠保證國家始終在掌握之中。

  「太宰之德震鑠古今!足以與宣王聖王兩位先賢媲美,劉向小賊彈指可滅!只不過現在還沒能調撥資源,所以一時間陷入了頹勢。」

  王舜為兄長鼓了鼓氣,其實他心裡也是這麼想的。

  王莽的能力非常強大,青年時討得王鳳王政君兩位家族核心人物的歡心,獲得了大力栽培,後面又另闢蹊徑,將勢力滲透到太學,以極大的劣勢擊敗競爭對手淳于長!

  在徐家勢力步步緊逼下,明智的讓出了大司馬之職,巧妙避開了朝中的腥風血雨,將之盡數轉嫁給了丁傅徐三家。

  自己則在幕後坐山觀虎鬥,操弄權柄,哀帝死後,強勢復出!一舉坐穩了大司馬的官職,拜安漢公、宰衡、太宰。

  一路登頂天下的頂點,開闢出了貴族革命、地方叛亂之外的第三條路,和平完成了權力交割。

  現在這點挫折又算得了什麼呢?

  也好,順勢解決徐家派地方勢力的做大,縮短統一天下、推行政令的時間。

  說不定是福而不是禍呢。

  「但願如此吧。」王莽借了弟弟的吉言,其實他心裏面也沒有底。

  可是不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吧?

  「對了,你下去籌備一下,五日後,吾要正式代理皇帝事,晉位假皇帝!」

  王莽不打算再等下去了,等涼州兵退回去,劉向就會在南陽宛城或者冀州的鄴城登基,建立新的大漢,新的年號與長安針鋒相對。

  自己也要獲得更大的權力!索性徐華這個最後的阻力也沒有了。

  假即代,假皇帝便是代皇帝!實際上與真正的九五之尊沒什麼區別了,距離皇帝只差一個禪讓流程而已。

  「是,屬下馬上去辦!」

  王舜的語氣略微顫抖,他等這一天已經很久了!假皇帝都有了,真皇帝還遠嗎?

  大哥成了皇帝,自己便是新王朝的頭號重臣!王家也將代替劉氏成為新的皇族,興盛二百年。

  前提是別向秦朝一樣二世而亡。

  ………

  盛鼎元年冬,西北軍與長安中央軍相持了數月有餘,雙方展開了激烈而漫長的拉鋸戰。

  和當年的劉項之戰很是相似,王莽軍採取放風箏戰略,遊走迂迴,也就是游擊戰,西北軍雖然戰力曉勇,可也無法發揮作用。

  人數兵力損失不算多,可糧草的消耗卻能夠用巨量來形容!

  徐元儲藏的糧食很快就不夠用了,如果不是幽州有運物資過來,恐怕早就支撐不下去了。

  「大都督後方傳來消息,我們的糧草見底了,最多半個月就要撤回大營。」

  張端小心翼翼的侍立在上司身側,這些天大都督的脾氣相當暴躁。

  主要是王莽軍的打發太噁心,就是不正面對抗,跑來跑去,和個泥鰍一樣,完全找不到!

  好不容易找到行蹤,徐元興奮的領著西涼鐵騎殺過去,結果剛一到就又是人去樓空,一來二去付出了糧草,消磨了士氣,卻連人都看不到。

  這讓滿腔熱血渴望建功立業的將士們相當失望,士氣也越來越低,甚至出現了厭戰情緒。

  打仗本來就是這樣,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如果屢屢碰壁誰都會不耐煩的。

  更何況大家剛剛升了官,發了餉,還等著回去置辦田產孝順父母娶媳婦呢,原本是想著繼續立下戰功得到更多獎勵。

  但現在看來也就沒什麼必要。

  「這樣,讓他們把倉庫的所有糧食都運過來,只留下日常所需,到時間讓弟兄們敞開了吃。」

  徐元這次罕見的沒有生氣,思索片刻說道,語氣相當溫和。

  似乎已經是看開了。

  「啊?」張端不太清楚大都督的用意,抱拳道:「大都督您…不是氣糊塗了吧,把糧食全吃了,後面的仗怎麼打?總不能是最後一頓斷頭飯吧。」

  「胡說什麼?小心老子打你板子!」徐元皺著眉,訓斥了一句。

  然後才悠然解釋道:「如今豫州兗州幾個郡已經被攻下,兩片地區連成一線,中原其他州郡也是唾手可得,我們拖住敵人步伐的任務已經達成。」

  「如果有希望順勢一舉殺進長安的話,我倒是不介意賭上一把,可現在的情況已經明了,敵人已經得到了喘息的時間。」

  王莽前些日子晉假皇帝,自稱為予,命令稱攝,已經和皇帝沒什麼區別,只不過沒篡位罷了。

  稍後他開始在關中大範圍徵兵,巴蜀的糧草也陸續運送進了長安的糧倉之中。

  如今,朝廷握有五十四萬大軍,其中有一半是禁軍老卒,有他們帶領,新兵很快便能形成戰鬥力,再加上西北軍還沒有熟悉中原作戰方式,所以很快就被拖住了腳步。

  這還有什麼打的必要嗎?

  徐元雖然很草率就造了反,可他並不是什麼莽夫,正好相反,十分的冷靜,從不打沒有十足把握的仗。

  他敢造反就是有最起碼不會輸的底氣。

  事實也是如此,新朝廷已經建立,等自己班師回朝,皇太子劉向便會在宛城稱帝,以鄴城為北都,作為河北的核心樞紐。

  這樣無論硬實力還是法統上,就都能與長安王莽抗衡。

  沒理由在這繼續造成無謂的傷亡。

  來日方長嘛,王莽能拉出五十萬人,自己這邊就不行了?

  荊州有五萬帶甲精銳以及兩萬水軍,揚州也三萬甲士一萬水軍,大司馬徐旻的兵力已經擴充到了十二萬,自己的幽州兵冀州郡兵以及臨時徵召的兵馬。

  一躍成為了盛鼎漢內部的第二大兵團。

  說起來,如今最有實力的人物並非徐華,也不是徐忠徐旻,而是他徐元!

  十萬冠絕天下的西北軍,近五萬可以隨時動用的郡兵,整整十五萬人!而且都是精銳,前線七萬人,能把王莽前後投入的三十二萬人攆著跑!

  被攔在這並非是打不過,僅僅是抓不到而已。

  而且徐元的軍隊和別人的不同,自己擁有絕對的領導權,普通將領並沒有什麼所謂部曲。

  如果正面交鋒,一個照面,西北軍就能將其打成殘廢!騎兵在戰場的統治力太強了。

  兩萬西涼鐵騎,是大漢數量最多,最精銳的騎兵,其中大多是涼州土著,幼時騎牛,壯時騎馬,弓馬嫻熟,天生的戰士!

  「您的意思是……撤兵嗎?」張端壓低聲音,問道,心裡相當害怕。

  因為之前大都督根本不允許提撤退這兩個字,一副要和對方硬剛到底的樣子,說什麼都不走,計劃要奪下長安作為給太子殿下的見面禮。

  「不錯,此時不撤更待何時,我也想明白了,兄弟們的命也是命,我不能拿大家當炮灰。」

  說到這,徐元感覺自己心都在滴血,西涼軍是他親手組建,本來編制只有三萬人,為了應對造反才逐漸提升到了十萬。

  曾經的三萬骨幹無一不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用一個少一個。

  總陣亡人數達到了三千多,其中骨幹就占了一千三百六十一人!這可都是心頭肉啊,就這麼沒了。

  他都不知道未來怎麼補回來。

  「是,屬下馬上去安排。」張端心頭一喜,連忙應道。

  原本他是抱著「不破長安終不還」的決心,可隨著時間推移,這仗也打夠了,被別人遛著玩忒沒意思。

  反正自己也被升了官,並不是什麼收穫都沒有的。

  ………

  南陽,宛城。

  皇太子劉向的車架在無數「新」御林軍的護衛下緩緩駛進了剛剛修築完成的皇宮之中。

  雖說遠不如長安洛陽的氣派,但也勉強能用。

  劉向在一個月前就已經到了宛城,這段時間都在各地巡遊,以向天下人宣揚大漢的權威,之前在河北磨嘰這麼久也是這個原因。

  新太子立了,總不能老百姓全都不知道吧?所以還是很有必要的。

  「臣參見太子殿下。」宰執徐華已經在殿內等候多時了,他是如今盛鼎政權實際上的掌控者,廢立皇帝都不在話下。

  「徐宰快快免禮,您才是我大漢的未來,孤還尚未登基,這就更加擔當不起了。」劉向不顧形象小跑著攙扶起來。

  他對徐華徐忠等人相當敬重,只要拉攏了這幾個實權重臣,那自己的皇位便穩如泰山。

  反之,則搖搖欲墜。

  「謝殿下。」徐華沒有繼續客套,直起了身子。

  旁邊,大將軍徐忠也在。

  至於大司馬徐旻則遠在鄴城,都督河北軍務,對兗州徐州的戰事還沒有結束,心向長安朝廷的抵抗者還是有不少。

  如今正在苦苦支撐著,等待王莽騰出手來派兵援助。

  中原的戰火要比關中還要激烈,那裡畢竟已經逐漸進入了尾聲,加上雙方都在刻意保存實力。

  能跑就跑。

  「兩位可有要事與孤商議?」劉向笑著問道,他其實也能隱隱察覺出來。

  什麼事能驚動宰執和大將軍呢?登基!自己還只是以太子身份監國而已,國家不能缺少君主。

  「臣自然是有大事找殿下商議。」徐華沉聲道。

  自己這邊的積病,徐宰執也是知道,內部各個實權人物獨立性太強,將領們大多有屬於自己的部曲,數量相當可觀。

  親信也遍布軍中,逐漸將其變為私軍。

  這也沒什麼,軍隊的糧草、兵器都需要大量金錢,僅僅是一個武將成不了氣候。

  問題便是地方太守權力太大!為了拉攏這群封疆大吏,徐忠徐旻等人取消了調任的規矩。

  很多太守都經常在一個地方為官,加上極強的自主性,如今權力大的可怕,有軍隊,有糧食,還有軍隊!

  之前到地方巡視,徐華發現瞞報士兵,瞞報稅收的問題相當嚴重,頗有一種地方割據趨勢,甚至說只是早晚罷了。

  當然在這群軍閥之中,徐家依然是最大最大的軍閥,徐忠嫡系部隊經過擴軍後起碼有八萬,徐旻則是那兩萬幽州兵為核心的十萬河北兵團。

  其實徐元的情報不怎麼准,他不知道朝廷大徵兵的消息,其實兩邊加起來,起碼有三十多萬人,加上涼州的十五萬人,五十萬大軍絕對有了。

  大體上與王莽相當。

  「孤洗耳恭聽,請徐宰執說出來便是。」劉向的語氣依然溫和。

  「徐司馬已經下令全軍班師回朝,臣以為,殿下也該登基,正式承接我大漢的江山社稷了!」

  「國不可一日無君,太子監國終究不是辦法,臣懇求殿下莫要推脫,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興復大漢。」

  徐華帶著恭請的語氣說道,他解決地方割據的辦法就是加強中央權威和控制力度。

  而太子登基顯然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當然,徐華心中最好的辦法是讓一個劉氏諸侯將所有反對力量重新給兼併一遍,就猶如當年的漢高帝劉邦一般,只有這樣,天下人才會重新認可劉姓!

  要不然這樣完全不是辦法。

  雖然已經有了一個明面上的朝廷,可兼併戰爭也不是不能有,兩人甚至能預料到未來的情況。

  就猶如春秋戰國和秦朝末期那般混亂!同時也是迎來新生的契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