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四輔臣

  第141章 四輔臣

  「好,既然如此就命太學博士王莽王巨君接替大司馬之位,並賦大將軍職,為首席輔政之臣。」

  王政君相當滿意,就連之前最為棘手,最為桀驁不馴的徐華都選擇了沉默。

  現在就是形勢比人強,在皇帝沒有確定的之時,太后就擁有著絕對的權威!雖然明面上並沒有立儲的權力,但卻是擁有任命輔政大臣的權力的。

  如此一來,她就可以讓自家人掌握核心的位置,畢竟不用自家人又能用誰呢?

  王政君這個人其實和劉徹的祖母竇漪房很像,雖然都是干涉朝政,都是提拔自家人,但屁股是坐在劉氏這邊的,做這麼多只是為了維持朝中均衡而已。

  漢代包括以後所有朝代用外戚,其實還是因為沒有信得過的人。

  連劉欣都信不過新上位的徐華,更何況是王政君呢。

  倘若前大將軍徐寧活著,她當然能撒手不管,因為這個人是元帝的親信,能夠絕對相信。

  可現在,國家馬上要經歷權力更迭,保不齊徐家不會出現什麼歪心思,徐貞徐恭忠君愛國,但不代表他們的後代也能做到。

  秦朝的祖先秦非子難道不是周王室忠心的屬臣嗎?可百年以後,他的後代還是覆滅了周朝。

  人心難測,自家人肯定是要比外人可信的,從後來投擲玉璽,斥責王莽就能發現端倪。

  雖然遠遠不能和竇漪房比吧,她其實絕大部分原因是在裝樣子。

  「稟太后,如今國家無君,但這政務不能無人處理,臣懇請太后早日確定輔政之臣!日後也好輔佐新君。」

  有一位臣子提議道,他們要早點站隊啊,如今權力變動,丁明飛速倒台,必須先找到完全保險的靠山!

  這董賢是肯定要被清算的,想都不用想,畢竟這傢伙本來就是憑藉先帝的重新硬生生被薅起來的,地位相當不穩,王莽復位後,必然用此人殺雞儆猴!

  所以要撇清關係才行。

  王政君點頭,這正和心意:「汝言之有理,早些時候,先帝也透露過自己百年之後的託孤之臣。」

  「雖然說死的突然,但這名單還是有效的。」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這幾個輔政大臣將決定大漢未來至少三十年的政治格局!至少皇帝成年之前軍國大事都是這幾個人說了算的。

  沒錯,王政君已經下定決心,不立年長的諸侯,比如之前最熱門的廣陽王。

  廣陽王上去了還有自己王家什麼事嗎?他可是鐵桿的親徐黨。

  而且立儲之權不能給徐華,必須儘快抬高王莽的位置,剛好,這些年他在太學發展,深得儒生愛戴,自己再幫他一把,完全足夠。

  而這輔政位次顯然最為直接有效。

  「按照慣例,託孤大臣應該有四,而這輔政當然也同理,記得從孝武皇帝劉徹開始這就是慣例了,所以今朝也不能例外。」

  王政君掃了一圈,發現徐華表情依然淡定,意思說道:「大司馬王莽為首輔大臣,大司徒徐華次之,大司空孔光以及車騎將軍徐忠再次。」

  既然徐家這麼配合,她當然也要相應的給一些面子。

  王莽這個之前就推下去的大司馬,居然凌駕在了徐華之上,肯定是有人不服氣的,畢竟徐華的政績遠在其之上。

  當然,不服氣也沒有用,外戚為首席輔政之臣合理合規,外戚這個身份就是最大的憑證,但相應的也要給些好處捂嘴。

  她將外放在荊州的徐忠提拔為輔政大臣就是這個意思,四輔臣中有兩個都姓徐,任是誰都不可能挑出毛病,孔光是遠近聞名的大儒,不會插手朝中紛爭。

  而兩徐合力也足以與王莽這個首輔抗衡,無疑是合理的。

  不過,王政君這麼任命還有一個用意,既然徐忠做了四輔臣,那就必須回京共同處理朝政,再加一個官職就能夠攝政了。

  於此相對的,這荊州的領導權可能就要不保了,不能說京官還要兼任地方刺史,就算兼任也就是虛職了,本人不到如何掌握當地的軍政呢?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明升暗降。

  之後再派遣自己人去做荊州刺史,如果一切順利,就能大大剝奪徐家對地方的影響力,這才是心腹大患!至於什麼司徒之類的都是其次,畢竟政治這個東西,就是一人遭殃,全族升天。

  只要出了一點差錯,那就是滅族!王家倒是因為運氣好,及時退出了朝堂,再加上有太后庇護著,以及超然的名望,這才倖免於難。

  但是慘死的王家子弟同樣不在少數的。

  唯一擔心的東西就是在地方上的勢力!就算徐華失敗也無法做到連根拔起,因為拔了長安,其他地方的可就不會善罷甘休了。

  徐忠徐元和徐旻等人在各自的州內就是土皇帝!擁有絕對的軍政大權,所以王政君非常擔憂。

  意圖靠著這個來進行削弱,也是一石二鳥了,即堵住了外人的嘴,還剝奪了徐家的影響。

  「徐司徒可有什麼異議嗎。」王政君看向了下方的徐華。

  「臣並無異議,太后英明。」

  徐華表情微微變化,但很快恢復,這點事情還不至於讓他失態,這其實對自己也是有利的。

  他也明白對方的用意,怎麼可能會那麼好心,無法就是想削弱徐家在荊襄的影響力,再把揚州刺史朱春拉攏過去,南方也就基本脫離絕對掌控了。

  同時也有向地方法家派示好的意思,畢竟王莽是儒家人,法家肯定如芒在背。

  但未必就是禍事的,主要還是看後續操作的怎麼樣,輔政大臣就必須回京輔政嗎?如果荊州繼續出了亂子,那麼徐忠作為車騎將軍繼續留在荊州平亂就是合理合規。

  假裝盜匪嘛,反正朝廷又核實不了,那裡是徐家的地盤,外人寸步難行。

  所以,只要運作的好,照樣是好事,徐忠能夠以此為契機,在荊州遠程操縱國政,關鍵時刻他的站台更是至關重要。

  有兵權的人自古以來都是要麼爭取,要麼消滅,既然消滅不了那就只能爭取或者敬而遠之了。

  所有,徐家對地方不可能放手的,徐華其實很清醒,他知道自己為什麼能贏,王根當年為什麼無動於衷。

  當年父親死時,徐忠在南陽駐紮了數萬軍隊,王根投鼠忌器,就並沒有抓住這個好機會。

  「嗯…那就遣人去請新任大司馬王莽吧,這儲君應該早點定下來,諸位辛苦一下,不能再拖下去了。」王政君顯得有些著急,她不能再容忍變量出現了,有了小皇帝在手,自己的地位才更加穩固。

  到時候,就算到了劍拔弩張的時候,徐忠也不敢草率行事,如果起兵進攻長安,那就和造反無異了。

  ………

  太學,儒學院。

  此時,大規模招納學生剛剛結束,穿著儒衫的學子來來往往,來自天南海北,到處的人都有。

  首席博士王莽站在高台上,看著對知識充滿渴望的學生們無比滿意。

  這都是大漢的未來啊,也是他坐穩位置的依靠,只有得到了儒生支持,才初步擁有了與徐家抗衡的資本。

  就在這時,大批穿甲的精銳士兵騎著駿馬來到府門之外。

  見到這副陣仗,剛剛還嘈雜不已的人群頓時就安靜了,肅然的立在旁邊。

  這個時代,接受聖旨不一定要跪著,可以跪也可以不跪,純看個人態度。

  王莽也慢步走了出來,身後還跟著兩個博士。

  為首的宦官舉著聖旨,大聲宣讀道:「太后懿旨道,新都侯王莽接旨。」

  見狀,王莽立即俯下了身子準備。

  新都侯是他父親王曼的爵位,身為長子也就順理成章的承襲了,畢竟堂堂前大司馬,怎麼可能沒有封爵在身呢。

  「新都侯王莽品行絕佳,早年擔任司馬立下了赫赫功勳,深得愛戴,今經滿朝文武商議,特迎其復大司馬之位,為四輔臣之首,望卿再接再厲。」

  宦官宣讀完以後,雙手捧著,恭敬的將聖旨遞了過去。

  退去權力中樞多年的王莽一時間都有些恍惚了,畢竟曾經謀劃幾十年的職位,如今絕人唾手可得。

  如何不讓人唏噓呢。

  「王司馬,王司馬?您無礙吧。」宦官見對方久久不說話,於是出言道。

  「無事,臣王莽接旨。」他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將聖旨給拿了過來,這代表正式接受了朝廷的任命。

  其實皇帝徵辟為官是可以拒絕的。

  「請大司馬前往未央宮議事,群臣已經等候多時了。」

  「我知道了,備馬。」王莽朝後面的幾個博士又吩咐了幾句,然後跟著對方前往皇宮。

  這一下,周圍的氣氛可是被徹底引爆了。

  「大司馬?這可是三公之首吧!一步登天吶,記得上一次還是王公吧」

  「那可不,聽說老師幾年前就是大司馬了。」

  「姓王…王家的外戚?不太像啊。」

  ………

  跟著侍衛回到皇宮,王莽走上長長的階梯,手中還攥著那張聖旨,看著這象徵著最高權力的宮殿不禁心潮澎湃。

  每當這時候,他都前所未有的激動。

  什麼時候自己也能坐在主位上指點江山,稱孤道寡呢?或許只有那個時候,才真正擁有了改變天下的能力吧。

  王莽心裡知道不太可能,但欲望的種子一旦紮根,就很難根除了……

  「臣參見太后。」

  他走進大殿,眾臣的目光紛紛投了過來,有些微妙。

  有的是欣喜,有的是驚慌,有的是忌憚……總之,徐華肯定是忌憚的那一個,即使他現在臉上並無表情。

  「巨君免禮。」王政君揮了揮手,臉上掛著溫和的笑容,她一直都很喜歡這個侄子,之前兄長王鳳也曾將其託付了過來。

  王莽確實是一個非常讓人喜歡的晚輩,品德非常高尚,能力也很強,相信也沒有人不會喜歡這樣的後代。

  他在短時間內打破刻板印象,得到儒生愛戴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恭喜王司馬回歸,今後還請多多指教了,今後還需共勉了。」徐華表面看上去沒有什麼波動,甚至是很高興。

  畢竟事已至此了,王莽已經強勢回來,不僅重新成為當朝大司馬,而且還是首席都輔政大臣!名正言順的總領朝政,先帝劉欣一死,對王家的優勢便蕩然無存了。

  現在權勢還沒有到達巔峰,等新皇帝確立後,王莽外戚這層身份才能真正發生作用。

  他不可能立成年諸侯王的,臣子擁立皇帝的核心主要還是看符合不符合自己的利益,而一個成年皇帝對徐家無疑有幫助。

  特別是之前定下的廣陽王,他是一直與徐家很親近,但劉欣卻一直搖擺不定,相比之下他更想立自己的兒子。

  雖然這一輩子都沒生下孩子吧,僅僅活了二十三歲,非常短命。

  「哈哈哈…徐司徒說的是,我們還需要相互監督,如果我做了些違法亂紀的事情,還請莫要手軟吶。」王莽同樣很是和善。

  但心裡同樣忌憚不已,他之前只是警惕其父徐博而已,但現在發現,這個徐華也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政治手段要更加老練!

  唯一差一些的就是威望了,徐博在太學裡基本就是說一不二,如果當年李年昭逼宮時他願意出面的話,那立帝根本不可能退位的。

  動用軍隊可能會有後遺症,導致劉氏的統治出現間隙。

  但徐博就不同了,他能真正做到兵不血刃的解決,可惜當時情況太特殊了

  但徐華就不行,他年紀還不到,無法做到讓太學集體服眾,最終導致儒家被王莽所掌握。

  後面這傢伙絕對將成為一個勁敵!徐家在地方上擁兵自重,無疑是最需要注意的點,特別是徐忠,他也是四輔臣之一,南陽還臨近關中危險係數是最高的。

  首先需要的就是先聯合同為輔臣的大司空孔光,如此才能在朝廷壓服徐家。

  倘若徐忠離開荊州來到長安的話那就更好了,他們在荊州的勢力將被極大的滲透!

  而且這孔光是孔子之後,儒家大儒,與自己肯定更加親近的。

  看來日後可有的忙了,剩下的傅家倒是好說,先帝一死他們就是待宰的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