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幕後黑手是你們!
這一次《誰是歌王》的賽後小專訪,瞞得了圈外的人。
可是瞞不了他們這些在娛樂圈關係盤根錯節的圈內人。
雖然他們不知道這一期《誰是歌王》賽後小專訪的驚天大瓜具體是指什麼,畢竟能被總導演洪流帶去錄製這一期《誰是歌王》的賽後小專訪的,那可都是實打實的鐵桿心腹。
可這並不代表劉文刀他們四個樂評人會守口如瓶,在參加完這一期《誰是歌王》的賽後小專訪錄製之後,他們會明確的知道等這一期《誰是歌王》賽後小專訪節目播出完,他們將會走向一條不一樣的道路。
而這個時候他們是急於向人傾訴的!
樂評人圈子就那麼大,只要從他們口中套出幾句口風,董事長高鵬和情歌天王周亞星就能製作出一系列的方案進行應對。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這一期《誰是歌王》的賽後小專訪播放完畢之後,網上才會針對李想一盞茶寫出一首歌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
一方面網友們認為李想在立寫歌很快的人設,另一方面董事長高鵬和情歌天王周亞星在趁機操縱水軍,把這壇水徹底攪渾。
李想此時此刻的粉絲團體正處於風雨飄搖的時機,畢竟鐵桿粉絲對於任何一個明星來說都是少數的,大部分粉絲幾乎都是路人粉,又或者說是牆頭草,既然是牆頭草,那風往哪邊吹自然往哪邊倒。
網友們是沒有輿論判斷能力的,只要董事長高鵬和情歌天王周亞星操縱水軍的方式精妙一些,那自然可以將事態發展的更為嚴重。
情歌天王周亞星抿了一口紅酒,有一些好奇的對董事長高鵬說道:
「董事長高鵬,我有一些不理解,為什麼我們一開始制定方案的時候,不針對李想向蘇杉杉告白這個環節做文章,反而是針對李想在一盞茶的時間內寫出一首歌的事情來做文章呢?」
在事先,情歌天王周亞星其實已經得知了一些內幕,當然這些內幕都是董事長高鵬告訴他的。
而董事長高鵬也是通過其他手段從劉文刀他們四個樂評人口中得知的這點信息,在《誰是歌王》這一期賽後小專訪播出前會顯得零零散散,但卻至關重要,這是他們主攻的方向。
情歌天王周亞星作為董事長高鵬的星空娛樂公司的王牌,又和李想有著深仇大恨,董事長高鵬自然會把這些消息提前透露給情歌天王周亞星。
情歌天王周亞星也說過,在輿論宣傳和引導方面,董事長高鵬是箇中翹楚,所以在制定方案的時候,情歌天王周亞星並沒有插一句嘴,事實也證明這條方案確實挺好的,但現在一切已經做得差不多了,情歌天王周亞星也終於問出了他心中久違的疑惑。
那就是為什麼這一期《誰是歌王》賽後小專訪明明有幾個爆點,而董事長高鵬偏偏選擇了李想能夠在一盞茶的時間內寫出一首歌這件事情來大做文章呢?
怎麼看,這件事情的轟動程度也遠不如前兩個爆點來的更高啊!
董事長高鵬聞言放下手中的高腳杯,雙手交叉看向情歌天王周亞星說道:
「其實這很好理解,李想當眾向蘇杉杉表白這件事情怎麼說呢,你看起來覺得這個新聞很大,但實際上輿論不管怎麼引導都會對李想和蘇杉杉更為有利,你要知道,李想並不是從選秀節目中選出來的明星偶像,他不是粉絲經濟下的受益者,自然就不會成為粉絲經濟下的受害者,他一步一步走來,即便我們不願意承認,可是也不得不承認的是,他確實有很多很多不好的經典的作品,也就是這些作品才讓他走到了如今,成為了娛樂圈最為特殊的一個存在!」
「更別提他的粉絲輻射年齡段十分廣泛,男女老少都有,很多人真的會在乎李想談不談戀愛或者跟誰談戀愛這些事情嗎,不會的,大部分人還是喜歡李想的作品,我就舉一個例子,那就是李想寫的網絡小說,在網文圈,李想號稱唯一的白金大神,這些看李想小說的自然而然也是他的粉絲,請問這些人真的會在乎李想談不談戀愛嗎,不會的呀,他們只在乎李想什麼時候更新,所以李想在這一期《誰是歌王》賽後小專訪節目,當著全國觀眾的面,對蘇杉杉表白,對這些網文讀者又有什麼影響,沒有任何影響!」
「如果我們從這件事上大做文章的話,只會引發兩個結果,一個結果是李想和蘇杉杉的愛情得到許多人的祝福,而我們炒作的這件事情也失敗,第二個結果就是這件事情越鬧越大,除卻網文讀者這些鐵桿的粉絲,如果真的都很在乎李想有女朋友這件事,只要李想或者李想的公司,甚至一些鐵桿粉絲髮言稱蘇杉杉和李想根本沒有隱瞞他們的戀情,鐵桿粉絲都知道他們之間的關係,並且他們都在粉絲群里十分活躍,這一招是四兩撥千斤,不僅不會對李想造成影響,反而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李想和蘇杉杉這對戀人的愛情故事,反而會得到更多人的祝福,所以這一點完全做不了任何文章,只是一塊看上去誘人的蛋糕,實則那裡藏了很多陷阱!」
情歌天王周亞星十分瞭然的點頭說道:
「哦,怪不得我總說覺得那麼奇怪呢,那為什麼不炒作李想和天后華青衣之間的事情呢,李想在這一期《誰是歌王》的比賽中為天后華青衣量身打造一首歌曲《漂洋過海來看你》,這不能進行炒作嗎,畢竟是在李想和蘇杉杉告白的這個敏感時期,如果我們炒作李想和天后華青衣之間的感情,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吧?」
董事長高鵬微微搖頭,抽出一根雪茄拋給情歌天王周亞星,自己嘴裡也叼著一根雪茄解釋道:
「這件事情,其實解釋起來也很容易,你別忘了,華青衣畢竟是天后,她的地位和身份很特殊,你在我們公司就相當於金字招牌,那天后華青衣在鼎盛娛樂也相當於親自招牌,我們現在得罪了一個李想就已經舉步維艱,如果再得罪天后華青衣,那豈不是提著燈籠去廁所,找死嗎?更別提這種子虛烏有的事情很容易被戳破,這件事情的輿論如果鬧大了,兩方一發微博,再來幾個粉絲分析一下兩人這半年來的行程安排,基本上就是一條平行線,沒有交集,又怎麼可能發生些什麼呢?」
「說不定等我們真的在這件事上大作文章之後,李想和天后華青衣澄清後,反而會幫助他們,他們反手就可以立一個在娛樂圈至交好友的人設,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一個新聞對我們來說利用起來也不太方便,別看我們現在和鼎盛娛樂已經是敵對的關係,但還沒有鬧到兵戎相見的地步,可一旦得罪了天后華青衣就是得罪了整個鼎盛娛樂到時候我們肯定吃不了兜著走!」
情歌天王周亞星聽到這裡十分認同的點了點頭說道:
「這倒是真的,我們現在和點子娛樂進行對抗就已經力有不逮了,如果再和鼎盛娛樂對抗的話,那就是一打二我們公司,絕對會被壓制打!」
雖然這話有些難聽,但是董事長高鵬還是十分贊同,點了點頭,說道:
「沒錯!話糙理不糙,所以啊,我們不用平白無故的樹立起一個死敵!」
情歌天王周亞星抽了一口雪茄說道:
「可是第三個熱點新聞就很有意思了,因為在很多人的眼裡,李想寫歌的速度就擺在那裡,詞曲創作人在娛樂圈可是一個職業,那麼多人寫歌的速度都那麼慢,推己及人,憑什麼李想會那麼快,這裡面要沒點貓膩,你們信嗎?越是懂得這一行水深水淺的人,反而對李想寫歌的速度就會越質疑,這不關事實的真相到底如何,只是因為他們身處的地位以及見識,不允許讓他們認為能有人真的能夠在一盞茶的時間內寫出一首經典好歌!」
「而這件事情大做文章之後引發的輿論漩渦,也只是李想的鐵桿粉絲甚至大部分粉絲和網友的對抗,不會牽扯到其他的娛樂公司,甚至你看到了後期有一些娛樂圈的詞曲創作人跳了出來,輿論漸漸引導成了李想和整個詞曲創作領域進行對抗,我們呢?片葉不沾身,只需要坐收漁翁之力即可!」
情歌天王周亞星豎起大拇指,讚嘆不已,說道:
「高啊!」
「這一個星期他本來就忙,咱們這麼火上澆油,我看他怎麼辦!」
說實在的,這件事對李想在《誰是歌王》的表現上有影響嗎,可能有,可能沒有,但絕對不會有那麼大的影響,當然這些事情他們心裡也有數,董事長高鵬和情歌天王周亞星也絕對不是想因為這件事情能夠扳倒李想才去做的,而是因為這件事情能夠噁心到李想,他們才去做的。
以李想現在的身份和地位,沒有任何一個事情能夠短時間內扳倒李想,除非李想知法犯法,但顯然是不可能的,對於董事長高鵬和情歌天王周亞星來說,能夠噁心噁心李想那也是極好的。
更別提這一次事情鬧大了,質疑的可就是李想的人設了,人設這個東西,在娛樂圈很玄妙,有人立學霸的人設有人立吃貨的人設,有人立深情的人設,人設很普通,人設也很奇怪,總結來說,一個人設能讓不了解這個明星的網友,在短時間內知道這個人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甚至會因為這個人設而喜歡上他,但一旦這個人設崩塌了,明星也會同樣受到這個人設的反噬和那些因為這個人設才喜歡上這個明星的人,也同樣會離開他。
有些時候不是,明星故意去立這個人設,只是在一系列巧合的事情當中形成了這個人設,當然那是最開始的時候,後面大家發現立人設的好處也就一個二個的都立人設,甚至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吃貨,許許多多的學霸,可後期呢?
一個二個的人設都崩塌了!
他們自然而然也受到了這個人設的反噬,李想寫歌快的人設,真的有嗎,有,或許也沒有,因為李想從來沒有故意去立這個人設。
只是因為李想為其他歌手寫歌的時候,寫歌的速度確實很快,以至於在李想成名之後甚至成為娛樂圈最年輕的曲爹之後,那些和李想合作過的明星在接受採訪的時候,提及到和李想的關係,都會拿這件事情來大做文章。
為自己進行炒作,以表明自己和李想之間的關係究竟有多好,順帶著為李想寫歌的速度快,進行了一波宣傳,李想並沒有主動宣傳過這個人設,可是這個人設卻在不知不覺中深入了廣大網友的內心,以至於形成了李想身上的一個標籤。
也正是因為如此,這一次的輿論反噬是李想和點子娛樂都沒有想到的,李想身上的頭銜太多了,他根本沒有想過一個標籤就會對自己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沒有董事長高鵬和情歌天王周亞星在背後推波助瀾,這件事情本來也不會形成多大的影響,歸根到底只能說超越常人一步是天才,超越常人兩步就是瘋子。
李想寫歌的速度,確實超越了娛樂圈所有人,以至於其他人都不相信,李想寫歌的速度會那麼快,而那些親眼見過李想寫個速度快的人進行的宣傳,也都被認為他們和李想是一夥的。
輿論進行到這裡,仿佛已經進入到一個無解的循環當中,
甚至網上的輿論也漸漸的形成了一個鮮明的態勢,陰謀論大占上風。
沒辦法,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這句話放在這裡倒也十分貼切。
總導演洪流看到這個消息可不能忍了。
這個新聞一出來的時候剛發酵,總導演洪流就認為這件事背後一定另有其人,就已經讓手底下的工作人員密切的觀察這一輿論的動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