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洛蘇談分封
靈天閣中,當洛玄辰知道洛蘇想要再次行封建時,他大驚失色,而後立刻回想起了,當初他提出科舉制度後,為什麼洛蘇會用憐憫的眼神望著他。💥💥 6➈SᕼUⓍ.Cό𝓂 🎃💞
封建大興和科舉大興是極致衝突的。
科舉走到最後,一定是穩定的壓制一切的文官政府,這不是簡簡單單的重文輕武的國策就能夠說得通的。
即便不搞重文輕武,文也是大多數人乃至於大多數貴族的第一選擇。
略微對比一下,就知道文比武的優勢大在哪裡——
明顯的上限更高,可以一路升到宰相。
沒有生命危險,不需要打仗,不必擔心隨時死在戰場上。
不需要前往苦寒之地戍守立功,可以待在中原的花花世界。
將門的傳承也不穩定,太過於吃天賦,而且戰爭屬於零和博弈,更強的天賦者通吃一切,失敗就是死,政壇就不是這樣,可以容得下更多人,就算是一時失敗,也有重來的機會。
山東士族和江南士族等這些士族,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證明了,詩書傳家的重要性,那些戰場上顯赫的人都已經化成灰了,他們還活著。
更不必說,在幾乎所有人的潛意識中,才華橫溢講的就是詩詞歌賦,治國理政,而不是行軍打仗。
即便是在如此尚武的大唐都如此,一直對外開拓陷入凝滯,那文官必然將輕而易舉的壓制武官,這是客觀事實,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況且文官政府比軍政府更為優秀,所以在一個大國中,文官政府是最終註定的結局。
洛玄辰或者說是洛氏,當然知道這些。
能夠對抗文官的,不是同樣拔擢起來的武官,在未來註定沒有大規模戰爭的時候,尤其是君王對軍隊的掌控力下降後,會更加信任不會造反的文官,武官是肯定要被壓制的。
能對抗文官的,是世襲貴族,或者說,這群人對抗的是從科舉中走出來的文官。
貴族走的是另外一條路。
科舉文官不依靠血緣傳承,貴族依靠血緣傳承,當初邦周的時候,那些世襲的貴族,在變法中,被士剝奪了特權,取消了世卿世襲制度,最後軍功貴族和士人成為了時代的主角。
而科舉就是一種最極致的士,能考上的就是牛,考不上就連上檯面的資格都沒有,這就是科舉!
一個來源最廣泛,最能將人才選拔出來的制度,一個勝過以往所有選官制度的制度,一個最為公平的制度,一個只以才能,不以其他作為評價的制度,任何一個國家想要穩定的傳承,都註定會走上的道路。
即便是洛蘇,也會摸著洛玄辰的腦袋說,「科舉制度,這是會萬古流芳的,先進的東西,終將會流傳在諸夏的土地上,綻放出它的光彩。」
洛玄辰有些艱難的說道:「但它將要迎來打擊了,正如您說的,即便我是對的,但和您的計劃撞上去,我也是錯誤的,因為它不合時宜。」
洛玄辰的聲音很是低落,洛蘇曾經教過他,這讓他對大唐做出過一個精準的判斷。
那就是大唐的社會環境,經濟基礎已經徹底開始向平民過渡,平民可以登上政治舞台,不是像漢朝那種表面上有白衣卿相,實際上處於貴族社會的平民政治。
而是平民大規模的參與從中央到地方的政治,獲得和貴族相差無幾的出仕機會,並且不會在政治上,遭受歧視。
他的判斷沒有問題,尤其是雕版印刷的出現,和紙的成本降低,從經濟上和政治上,都成熟了。
按照正常的歷史進程發展,只需要一步步的去奪取屬於平民的政治權力就足夠了,就如同數百年的春秋戰國一樣,結果是註定的,那就是人才井噴的平民階層,會將貴族階層打的滿地找牙。
正如當初的士階層,將卿大夫階層打的滿地找牙一樣。
但洛蘇出現了。
他要開分封。
開分封意味著什麼?
開拓。
在外面開拓和中原開國可是不一樣的,僅僅給好處費可不行。
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如果不能結成極其緊密的利益共同體,那一起出去的人,絕對不會介意,換一個老大。
換句話說,在那種環境中,還想玩中央集權,就是做夢,但凡是出去的人,一定會要求土地和人口。
而且實際上並不需要他們主動要,因為出去的那些領袖,會自己「主動」給,畢竟出去的人不是一個,你不給,他們自然會找願意給的一起打天下。
這種情況下,會造就一大批真正的大貴族出來,最上面的是王,然後一層層的下去,全部都是有自己土地的貴族,封土建國,如是而已。
洛玄辰都不用猜,就知道老祖宗肯定會選擇這種方式,因為這種方式開拓起來最快。
這叫做跑馬圈地,你打到哪裡,打下哪裡,哪裡就是你的,能最大限度的激發戰鬥激情。
但最後的結果是造就一大批的生來高貴的貴族。
這些貴族的存在,會嚴重阻礙科舉的上升空間,畢竟這些貴族,天子不可能放任他們就在外面,日後肯定是要召回來一部分的。
否則兩三代互相之間就不認識了。
現在天子李世民不就在將自己的妹妹和女兒嫁給功臣,以後這種聯姻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那些人會將大唐七七八八的官位都占據一空,洛玄辰一想想那種場景,簡直有種不寒而慄。
他忍不住問道:「老祖宗,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呢?經過了這麼多年,才有了現在的成果,一朝回到千年前,是不是代價太大了。」
洛蘇聞言沉默了一瞬後問道:「伱說我勸天子把燕王恪分封到漠北的時候,想沒想過以後肯定會有血雨腥風?」
洛玄辰啞然,而後低聲道:「聖明無過您,您當然知道。」
洛蘇長舒一口氣道:「是啊,我知道,但我還是要這麼做,你當宰相當了也許多年了,罷相兩次,起復兩次,卻還是沒有搞懂一件事。
你記住了,永遠不要想著兩全其美。
這世上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任何一道政策都會在以後帶來糟糕的結局。
分封的壞處,我比誰都清楚,但分封的好處,我也比誰都清楚,在我決心做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就不會再去考慮它的影響。
那只不過是庸人自擾。
分封就是這樣一件事,這個世界是不斷向前的,我說你提出的科舉制度,註定會大放異彩,這是註定的。
但諸夏取得足夠的土地,卻不是註定的。
家族得到足夠的底蘊去維持接下來的這麼多年,也不是註定的。
我來給你講一個例子。
在你的面前,有一塊黃金,得到它,你將得到極其可觀的財富,它就在這裡,不會移動,等待著你。
在另外一邊,有另外一塊黃金正在不斷地翻滾,但是你必須立刻去追,否則它就會掉下懸崖,再也找不到。
你會怎麼選擇?」
洛玄辰沉聲道:「我會去追那一塊翻滾的黃金,追到之後,再回去拿之前的那塊黃金。
老祖宗,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分封需要天時地利人和,而現在大唐讓您看到了這個天時地利人和,所以您寧願犧牲其他的東西,也要鋪開這個分封的大幕。」
洛蘇在靈天閣中踱步,微微感慨道:「我來到大唐,擔任這個國師,推動分封就是我最大的使命之一,我當初遊歷天下,就是為了這一天,大唐沒有讓我失望,先後解決了冬突厥和西燕後,我就知道時機成熟了。
所以我勸天子將燕王恪送到了漠北去,目的不僅僅是讓漠北部族漢化,還是為了穩住漠北,不要打擾之後的大計。
早在十幾年前,我就將玄奘送到了西域,現在的結果,還是比較讓我滿意的。
我們洛氏能夠從這裡面撬動多少的氣運底蘊呢?
一定很多。
我們需要更多的底蘊,需要更多的氣運,繼續加深我們在李唐的存在,李唐建國的那一份基本上吃完了。
你晉升國公給予的底蘊就不夠多。
我猜測,在大唐不斷蓬勃發展的時候,只要我們能參與其中,就能得到大量的氣運底蘊。
大唐變的更加輝煌,乃至於超越漢朝,我們洛氏也變得輝煌,這難道不是一件雙贏的好事嗎?」
洛蘇從來沒有忘記自己降世的一個大目標,就是讓洛氏枯竭的氣運底蘊再次豐盈起來,所以他的布局很多時候都在往攫取氣運點的方向走。
讓洛玄星幫助燕王恪是這樣,讓洛玄奘去西域是這樣,現在準備大開分封也是這樣。
在幫助唐朝擴展影響力、變的更加鼎盛的過程中,順手給洛氏撈好處,這種好處不是普通的名利,而是其他人所不能理解的超自然的氣運。
洛玄辰擔任唐朝宰相的時間有點長了,而且這些年洛氏沒有了當初那種危機感,一時之間,竟然沒反應過來,洛氏現在還處於氣運點的匱乏期。
只有洛蘇這個老祖宗,還始終記得這件事,可以說洛氏融入大唐做的相當好,比洛蘇想像的還要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