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通聽後驚得目瞪口呆,頓時一拍大腿,叫道:「哎呀,哥哥此舉,實在是高,竟能兩頭落人情,一石二鳥,若那晁天王拿了財貨,豈不是要欠我們一條人情?」
「哈哈!」
兩人又互相吹捧了一番,望著那山坡下漸漸消失的人影,也轉身回了山寨。
卻說縣衙一伙人,下了桃花山後,當日在山腳下歇了一晚。
傍晚時分,一條快馬沿著桃花山方向追來,片刻也不停留,直打眾人身後而過。
此地已近上京,常有來往路人,眾人也沒太在意。
又向前行了四五日後。
已近那黃泥岡地盤。
此處原就是一處窪地,每逢大雨天便淹。
既種不得莊家,也留不住人家。
行路又稀,地勢坑坑窪窪上下起伏,板車自是用不上,依舊用扁擔挑著,直讓眾人叫苦不已。
又恰逢連續幾日的大晴天。
那熱氣聚集在窪地底部,蒸得人汗流浹背,臉色通紅。
往往一腳下去,帶起一片黃沙,那灰土便往人臉上撲。
粘乎乎的,分外難受。
又往前行了一兩里後,總算看到了一片小樹林。
這次不用曹軍催促,眾人自發的加快了腳力,入了小樹林,便放下重擔,尋一陰涼處歇息。
幾日前補充的淡水,被眾人又喝又洗,很快便見了底。
用了些乾糧後,眾人便自發的靠著樹蔭歇息起來。
唯獨曹軍一人,絲毫不敢大意。
一個人把周邊的小樹林逛了個遍,發現此處就他們一伙人後,這才鬆了戒備心,也尋了個地兒歇息起來。
那水滸中劫生辰綱的情節他自然記得。
只是此事已過了幾個月,兩伙人中的晁蓋,如今已入了梁山,坐穩了頭把交椅。
另一伙人之一的青面獸楊志,也在二龍山落草,與那花和尚魯智深作伴,成了山上的二頭領。
時過境遷,早已是物是人非。
如今的黃泥岡。
也不在是先前的那個黃泥岡。
惹得曹軍微微感嘆了一番。
幾日前,梁山的一處大廳中。
晁蓋正與手下弟兄一起吃酒。
吃了一會,突然拿出一封書信來,笑著對其他人說道:「我這裡,倒有一件稀奇事,且說給大夥聽聽。」
說完把桃花山打虎將李忠寫給他的信念了一遍,頓時惹得下首的眾人齊齊停下了吃喝。
在晁蓋下首左邊,坐著三個赤著胳膊穿著清涼的漢子,相貌間依稀有些相似,正是最早跟隨晁蓋的阮氏三兄弟。
三兄弟中的老大阮小二放下酒碗叫道:「哥哥,卻是一件大好事,都是那貪官污吏的不義之財,我們為何不拿來自己用?」
話語剛落,就引得另外兩個兄弟的附和。
晁蓋卻是笑了笑。
又說道:「這李忠把他們的底細摸得明明白白,一共二十多人,皆是孔武有力的青壯,那領頭之人,便是陽穀縣打虎的曹軍,卻是一個不好對付的傢伙。」
阮小二瞧了旁邊的兩兄弟一眼,又問道:「比那押運生辰綱的楊志如何?」
「這兩人,一人用刀,一人用拳,卻是不好比較,大抵在伯仲之間。」
晁蓋的話剛落,又是引得下首的一干人等好一陣喧鬧。
其中阮氏三兄弟便嚷得最凶。
「哥哥,那青面獸楊志,刀法了得,據說也是一條好漢,還不是喝了我等的洗腳水,被哥哥和吳先生用計蒙翻,此乃天降橫財,能取則取,切莫放走了這條財貨。」
晁蓋自然清楚阮小二肚中的鬼主意。
指著他笑罵道:「你這阮小二,上次生辰綱後,也沒少分你錢財,你卻拿出去賭,這才幾個月時間,便輸個精光,若是缺錢,自去帳房上領,不要再打其他主意,以免節外生枝。」
只從劫完生辰綱後,晁蓋便入了梁山,一番波折後,坐穩了頭把交椅,如今錢財充足,正想著招兵買馬,擴充勢力,哪有心思惦記著外面這些路過的小財。
再說足智多謀的吳用如今也不在山寨,若是強攻,少不得會有損傷,倒是有些不值。
接下來任憑阮氏三兄弟如何勸說,晁蓋自有主意,也不點頭。
惹得這三人好一頓氣惱。
酒宴也不歡而散。
下了席後,這三人仍不死心,叫了些酒菜,便聚在房中商議。
阮氏三兄弟中的阮小五喝了一口酒,滿臉的不岔道:「晁天王怎如此的膽小謹慎,卻不管兄弟們的死活,他不取,我們去取便是。」
三人中排行最小的阮小七一向最為冷靜,倒有些明白晁蓋的顧慮,忍不住提醒道:「如今吳先生不在山寨,也沒人幫著拿主意,若是強攻,我等勢單力薄,未必拿得下來。」
「嘿,誰說我等不能智取?」
「上次取生辰綱時,我等三兄弟全程參與其中,咱們依葫蘆畫瓢,再來一次不就行了?」
「對呀!」
「晁天王以為離開了他,我們便吃不了那帶毛的豬,這次定要讓他大吃一驚。」
「哈哈哈……」
幾人下定主意後,便開始招兵買馬擴充人手。
晁蓋不參與,智多星吳用和赤發鬼劉唐如今都不在寨子中,若是其他交情泛泛之輩,幾人又對他缺乏信任。
再說,等事成之後,平白要分出去幾份財貨,心中也有些不甘願。
就這樣,好一番篩選後,三人把目光盯在了林沖身上。
這林沖號稱八十萬禁軍總教頭,一身武藝,在如今的梁山眾人中,妥妥的第一。
若有如此強人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除了林沖外,還得尋一個挑酒販賣的漢子。
先前的那個叫白日鼠白勝的閒漢,取下生辰綱後,分得好一筆財貨,卻是比阮氏三兄弟還不堪。
早早的入了大牢。
如今還不知道在哪個疙瘩角落吃著每天免費提供的兩菜一湯。
三人便在鄰村的閒漢中,尋了一個叫陳皮的出來代替。
拿下主意後,幾人便快速的分頭行動起來。
阮小二親自去勸說林沖入伙。
那林沖在宴席上也聽過阮氏三兄弟和晁蓋的分歧,如今他客居梁山,又勢單力薄,自是處處小心謹慎。
何況,他對這種打家劫舍的行為,心理上也有一種天然的牴觸。
既然晁蓋不點頭。
他也沒有半分參與的興趣,於是便找了個由頭推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