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馬謖背鍋諸葛亮起疑心

  曹軍在一處偏廳見到了馬謖。

  經歷過失街亭的慘敗後,之前那張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臉不見了,一身華服的裝扮也不見了,代替的是恬靜中不失淡雅的中年文士。

  頗有些洗淨鉛華的味道。

  馬謖見是曹軍,臉上表情出現了微微波動,他先是伏身在地,對曹軍行了一個大禮。

  「承蒙將軍搭救,僥倖撿回一條命,若有任何差請,還請示下。」

  曹軍滿意的點了點頭。

  若說這馬謖還有什麼讓他瞧得上的,除了和諸葛亮的親近關係外,就是這身文士風骨了吧。

  從伏在地上的馬謖身上,依稀讓他看到那個在大帳中昂首挺胸慷慨赴死的文士模樣。

  馬謖既猜出他來丞相府不去求見諸葛亮,而是特意來尋他,定然有事。

  曹軍也不打算藏著掖著了。

  他直接從懷中掏出一冊竹簡,雙手遞了過去。

  馬謖只是掃了一眼,頓時面色大變。

  他難以置信的問道:「將軍是想讓我呈給丞相?」

  「嗯。」曹軍點了點頭,又強調道:「是以你的名義,遞給丞相。」

  馬謖頓時有些為難了。

  那捧著竹簡的雙手似有千斤重擔,停在空中不斷發抖。

  他觀了曹軍一眼,見對方直愣愣的盯著自己,那雙眸子中好似帶著無盡的嘲諷。

  好似在說,「剛才信誓旦旦給出的承諾,一轉眼便望了?」

  推脫的話語也被他一口吞咽下去。

  他吃力的點了點頭,「既然將軍有所請,馬謖必盡全力。」

  「如此,有勞了!」

  兩人間互相行了一禮,曹軍也不打算久留,直接起身告辭。

  曹軍離開後,馬謖又捧起竹簡觀了一遍,心中的吃驚之情絲毫不減半分。

  按說,他現在以一戴罪立功的白身之軀在丞相府行走,每日兢兢業業,理應低調行事,是萬萬不方便將這竹簡遞上去的。

  那冊子中,竟是力勸諸葛亮放棄北伐……哦不對,是勸諸葛亮坐鎮漢中,穩固朝政,疏通糧道,擇一大將領軍北伐。

  北伐是諸葛亮一生的心病,如何甘願退居二線?

  然這篇冊子中給出的理由又十分充分。

  在聯繫到如今的蜀中實情,算得上有理有據。

  當這冊子呈到諸葛亮案台上時,可以想像得到,威力不亞於一記原子彈。

  這便是曹軍沒有選擇親自遞上去,而是讓馬謖背鍋的原因。

  畢竟就算是現在的馬謖,依舊是諸葛亮身邊最親近的人之一。

  這個鍋,只能由他來背了。

  這便是曹軍繞了馬謖一命的原因。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現在,就是馬謖兌現自己諾言的時候了。

  就算其中的動作瞞不住諸葛亮,曹軍也不能親自上奏。

  不然有搶奪兵權的嫌疑。

  這是大忌!

  讓他在等幾年,等諸葛亮的第二次北伐失敗後,在親自上冊也可以,只是……他已等不急了。

  若諸葛亮是那大智慧之人,必然能看出曹軍冊子中所提方略,字字珠璣,完美的切中了所有要害。

  只要諸葛亮是真心為了蜀漢好,說不定會同意。

  這便是曹軍敢於賭一次的原因。

  「丞相啊,為了北伐成功,為了蜀漢好,還請你坐鎮後方,放棄親自領軍吧!」

  這便是冊子中曹軍的所求。

  至於會指派哪一位上將領軍北伐?

  如今蜀漢人才凋零,能滿足文韜武略條件的軍中將領,也只有曹軍和姜維二人矣。

  若是按資歷論,則以趙雲和魏延為首。

  姜維是新降之降,就算諸葛亮一力看好,也要考慮朝廷上下和軍中的阻力;

  趙雲老將軍如今已六十有八,雖有廉頗之勇,第二次北伐能否上陣都是未知數。

  何況以曹軍的認識,趙雲在第二次北伐前便去世了,也無領軍的可能。

  (正史中趙雲享年76歲,我以三國演義中的時間線為主)

  那麼剩下的只有曹軍和魏延了。

  若論資歷,曹軍斷斷不如魏延;

  若論才智,則是魏延遠遠不如曹軍。

  就看最後如何選擇了。

  曹軍離去後,馬謖獨自在房間坐了許久,最後還是文人的風骨占了上風。

  曹軍在關鍵時刻救了他一命,這個人情不得不還。

  他整理了一番儀容,雙手捧著冊子,獨自來到諸葛亮書房。

  「是幼常啊!來來來,我新得一冊,似前朝大家手筆,你來幫我一觀。」

  諸葛亮待他依舊如昔。

  只是從北伐歸來後,許是大戰失利的影響,也可能是天命使然,如今的諸葛亮,兩鬢斑白如霜,似又老了幾歲。

  這讓馬謖愈發不忍了。

  「或許,讓丞相早日從前線退下來,也是一件幸事吧!」

  馬謖心有戚戚,一時間竟對曹軍那冊子少了一些牴觸心理。

  「先生,我也有一冊,請你一觀。」

  「哦,快快呈上來。」諸葛亮見馬謖說得慎重,也來了興趣。

  從馬謖手中接過冊子後,攤開在案台上,快速的瀏覽起來。

  只是才看了幾行,眉頭便皺了起來。

  「幼常啊!這冊子是你所寫?」

  馬謖行了一禮道:「正是學生所寫,不忍先生太過勞累,全是學生一片肺腑之言。」

  諸葛亮不置可否的搖了搖羽扇,又繼續往下看。

  曹軍冊子中的內容,簡單概括,只有3條內容。

  其一,便是點名了北伐的原因。

  自古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蜀漢乃漢室正統,討伐篡漢之賊,匡扶漢室乃分內之事,所以北伐還要繼續;

  這一點諸葛亮深以為然。

  其二,則是點名了諸葛亮對如今蜀漢的重要性。

  可以說,諸葛亮在,蜀漢在,諸葛亮亡,蜀漢亡。

  正是如此,才不能事必親躬。

  而是要修生養性,好好活著。

  如今諸葛亮才40多歲,若是保養得當,還能活個二十來歲沒問題。

  可保蜀漢二十年無憂。

  退居二線後,可順便考驗提拔年輕將領,也讓蜀漢後繼有人。

  這一點讓諸葛亮深存疑惑。

  其三,點出了決定北伐成敗的原因。

  北伐之難度,並不全在前線是否指揮得當,而在於糧道是否暢通,後方政權是否穩定。

  據曹軍所知,諸葛亮三次北伐(正史中是5次北伐),次次被糧道所困,十成戰力,也只能發揮出六成。

  這才是影響北伐勝敗的關鍵。

  而後方政權是否穩固,也能決定前線將士能否一心殺敵,無後顧之憂。

  此時的蜀漢,諸葛亮雖大權在握,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藏漩渦。

  三股政治勢力互相交錯在一起。

  首先是本土勢力,又稱『益州集團』;

  其次是劉璋舊部,又稱『東州集團』;

  再次便是跟隨劉備入川的一伙人,統稱『荊州集團』。

  三股勢力互相傾軋,如今已交錯在一起,稍有不穩,則會動搖蜀漢根基。

  如今的尚書令,同是劉備託孤大臣的李嚴,便是『東州集團』的代表人物。

  若要再細分一些,其實還有第四派,那便是投降派。

  以馬超、馬岱、王平、姜維等人為代表人物。

  這些人與曹魏王朝有著極大的仇恨,比較偏向於荊州集團,對建功立業,北伐熱情較高,基本上可以算作荊州集團的一個附庸。

  諸葛亮看完後,心中好似被人塞下了一團冰鎮西瓜。

  又捧起竹簡看了第二遍,其後久久不語。

  馬謖獨自立在一旁,心中也是忐忑不安。

  良久後,諸葛亮才長長嘆了一口氣,面色嚴肅的問道:「幼常啊!你和我說實話,這冊子確是你所寫?」

  馬謖糾結的聳了聳肩,隨後毅然拱了拱手,咬牙回道:「確是學生嘔心瀝血三日,方才寫出來,覺得於我大漢有益,於北伐有益,這才呈上來。」

  諸葛亮一聲不響的端詳了馬謖片刻,想從他那看似平靜的臉上察覺出一絲端倪。

  過了一會,諸葛亮突然輕聲一笑,改變了方略。

  既然強問,問不出名堂,不如換個思路。

  「幼常啊!你我相識十來年,我知你胸中有韜略,但此冊子中的建議,卻是你寫不出來的。」

  「倒不是我小看你。」諸葛亮換了換語氣,又說道:「至街亭一敗後,你大多數時間以沉默寡言相對,比以前更沉穩了,如此大膽冒進的內容,斷然不會出自你手筆。」

  「你既不說,必有苦衷,那我便猜上一猜。」

  「可是尚書令李嚴的手筆?」諸葛亮一邊猜,一邊觀察馬謖臉色。

  見後者臉上表情波瀾不驚,立在原地一動不動,也覺得不是李嚴手筆。

  李嚴素來與他不合,態度倨傲,以他如今的身份地位,就算對北伐不滿,有所建言,也會直接呈於陛下,再由陛下轉交於他。

  斷然不會讓馬謖轉交,有失身份。

  「既不是李嚴,可是蔣琬?」

  李嚴是劉璋舊部,東州集團的代表人物。

  而蔣琬則不同,也算是荊州一派。

  若是他要上冊,定會親自呈於自己,也不會讓馬謖轉交。

  除了這兩人外,還有什麼人能寫出如此全面系統又如同尖刀一樣犀利的建言呢?

  「莫非是軍中大將?」諸葛亮眼睛一亮。

  在心中默默估算了一番。

  若是來至軍中,那範圍就小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