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臉上滿是苦澀,他自嘲的笑了兩聲,「那司馬懿領軍才能不下於曹操,以他的毒辣,一旦占據了街亭,怕是要堵住我北伐大軍的所有退路,此後糧道已斷,能不能安全撤回漢中,都是未知數。」
眾將聽後齊齊吃了一驚。
沒想到丟失街亭後的後果會如此嚴重。
隨後又想到在此之前在大帳中苦苦懇求獨自領軍駐守街亭的馬謖。
還當著所有人面立了軍令狀。
此番前線的戰報已陸續迴轉。
若說馬謖失街亭,讓諸葛亮大吃一驚外,曹軍率領5000士卒獨自拖住徐晃的1萬強兵,且抵擋住了對方連續四日的強攻,也讓諸葛亮吃了一驚。
雖曹軍此舉不能改變大局,但其頑強勇敢的表現,從這刻起,已經深深烙印在諸葛亮心中。
諸葛亮又嘆了一口氣,「那司馬懿在街亭附近設下重重埋伏,妄想誘騙我軍進伏,為今之計,大部隊不能妄動,等所有部隊收攏後,在徐徐退回漢中。」
諸葛亮這番未戰先退的說辭,頓時像一記重鼓,震得所有人愣了半響才反應過來。
趙子龍率先忍不住發聲問道:「丞相,如今局勢嚴重到如此地步了嗎?」
諸葛亮又嘆道:「都怪那馬謖啊,不聽我言,失了街亭,如今糧道已斷,全軍剩下的口糧不足五日,若此時不退,屆時全軍將有譁變的風險,一旦譁變,後果不堪設想。」
這一次,所有人算是聽明白了。
「傳馬謖。」
諸葛亮一聲令下後,帳外親兵迅速將五花大綁的馬謖帶進大帳。
進了大帳後,馬謖見諸葛亮一副怒其不爭的架勢,其他大將紛紛不忍的撇過頭去,隨後想到此番後果,心中已是一片漠然。
「丞相……」
馬謖掙脫了兩名親兵的攙扶,推金山倒玉柱的跪在地上,額頭著地,重重的趴在地面泣不成聲。
諸葛亮在上首厲聲問道:「幼常啊,你自小飽讀兵書,精熟戰法,我也屢次告誡於你,街亭乃我軍糧道之根本,可你到了陣前,苦空一切,好大喜功,不聽我言,在五路總路口依次下寨,導致街亭已失,讓我軍陷入萬劫不復之境。」
「你自己說,你該當何罪呀?」
眾將見諸葛亮說的痛徹萬分,這才想起二人間的複雜關係,雖名為主帥與參軍,實則情同師生。
頓時齊齊閉口不言。
「丞相……」馬謖重重的磕了三次頭後,這才抬起頭來,臉上已淚流滿面。
「街亭失守,皆是我一人的錯,我立過軍令狀,甘當軍法!」
馬謖拋下一番鏗鏘有力的認錯態度後,又俯下頭去,對著諸葛亮方位,重重的磕了兩次頭。
此後昂首挺胸的立了起來,就要往帳外走。
對某些文士而言,死並不可怕,就算是死,也不能弱了家族的聲譽,也要為自己留下一個英勇就義的好名聲。
這恐怕成了馬謖此刻唯一的念頭。
曹軍看在眼中,卻選擇了沉默不語。
心中雖恨這馬謖差點將自己和名下5000精兵坑死,但他事後想想,街亭失守的罪過卻不能全落在馬謖身上。
首先是自己顧慮太多,擔心影響歷史走向。
故而明知馬謖將兵馬屯於孤山而選擇放任自流,雖有一兩句勸阻之詞,更多的只是想將自己撇乾淨而已,避免在事後的問罪中波及到自己。
雖然勸阻了也沒鳥用。
但若耐心與他分析一番,說不定會有另外一個結果。
其次就是諸葛亮識人不明。
他雖不贊成馬謖守街亭,但在趙雲等將領的勸說下,最後還是內心的情感戰勝了理智,將駐守街亭的重任交付與他。
若守街亭的主將是曹軍,亦或是趙雲,斷然不會淪落到如今這樣的局面。
最大的過錯自然在馬謖身上。
剛愎自用,誇誇其談,又聽不見不同意見,這才導致了最終的大敗。
曹軍心中左思右想,一時間選擇了旁觀不語。
其實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那麼一瞬間,他內心的私心起了作用。
為了完成任務,爭取早日爬上高位,明知馬謖此舉會導致街亭失守,會導致第一次北伐失敗。
曹軍仍選擇置之身外,明哲保身,知而不言。
最後的結果是連他自己都差點葬送進去。
這讓他又重新在心底審視起之前的既定戰略來。
「莫非,我之前的顧慮,完全是多餘的?」
曹軍既想諸葛亮北伐,這樣才有希望完成任務;
同時心底又不希望諸葛亮的北伐馬上成功。
因為此時他的位置還不夠高,不能獨領一軍,就算諸葛亮北伐成功了,與他的任務也沒有半點幫助。
最理想的狀態就是,等曹軍爬到高位後,在北伐之中能獨領一軍,這樣才能最保險的完成馬超的復仇。
目前看來,歷史的發展方向正如自己之前計劃的那樣。
曹軍的私心,導致了他此時對馬謖恨不起來。
此番正在糾結中。
馬謖與諸葛亮一番對質後,將所有過錯攬在自己身上,眼看就要被諸葛亮親兵推到外面斬首。
帳中的一干大將紛紛站不住了,開始為馬謖求情。
「丞相,如今我北伐事業剛剛起步,還遠未成功,就自斬一條臂膀,實乃不妥,我觀這馬謖也有些才能,只是用錯了地方,不若讓他戴罪立功。」
最先為馬謖求情的依然是趙子龍老將軍。
諸葛亮心中也十分矛盾。
他也不忍心斬了馬謖,但又要對軍中的其他將領有一個交代。
此子立了軍令狀,若不依軍法處置,以後軍中將領誰還將規矩當一回事?
等其他將領陸續求完情後,諸葛亮的視線又落在曹軍身上。
「文武啊,馬謖不聽你勸阻,險些害得你和那5000軍士全軍覆沒,你且說說,這馬謖該不該殺?」
頓時,大廳中的所有目光皆投到曹軍身上。
曹軍心中也矛盾得很。
若為了自己泄憤,為那死去的蜀軍將士報仇,這馬謖著實該殺。
但若想更好的完成馬超的復仇,留下他一條命,卻有利於曹軍今後的行動。
曹軍猶豫了半響,抬起頭時正好看見諸葛亮望過來的目光,頓時心中一愣,瞬間讀懂了諸葛亮的用意。
原來諸葛亮也希望自己能幫馬謖求情啊!
讓他有一個台階,藉此下坡。
只是這話諸葛亮是絕對不會說出來的。
曹軍本就猶豫不定,既然此番諸葛亮幫他拿定了主意,心理也沒太多的抗拒。
於是咬了咬嘴唇,道:「昨日之日不可留,事已至此,多殺一人於我軍無益。」
「馬謖雖險些將我北伐大軍陷入萬劫不復之地,也差點讓末將和手下5000軍士全軍覆沒,但當初派遣馬謖守街亭時,諸位將軍觀其決心悲壯,也幫其說過好話,更有丞相識人不明在先。」
「故而,馬謖有錯,但罪不至死,可令其戴罪立功,將功贖罪。」
曹軍將失街亭的過錯一下子推倒了其他將領和諸葛亮頭上,頓時也讓眾將對他刮目相看。
此番對馬謖最恨的,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帳中諸將,而是曹軍和他死去的幾千軍士啊!
如此深仇大恨,竟然也不追究了。
這曹文武的胸襟之寬廣,實在讓人佩服。
諸葛亮也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那原本傴僂的脊樑,又微微抬了起來。
諸葛亮不動聲色的在大廳中掃了一圈,最後視線落在馬謖身上。
「馬謖啊,今所有將軍都為你求情,你可要銘記在心吶,今後切莫望了今日的教訓,好好戴罪立功。」
「來人,將馬謖帶下去,去帳外自領80軍棍,並剝奪其參軍一職,貶為白身,並終生不可獨領一軍。」
馬謖此番死裡逃生,頓時淚如雨下,又如何不感觸深刻?
他朝著大帳中所有將領鞠了一個弓,又慎重的雙膝著地,向曹軍單獨拜了一拜,此事才算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