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聽懂掌聲(還是四合一)(繼續求月票)(章尾有調查)

  錢謙益用了一天時間,說服江南士紳,用三天時間統籌各方,只花了七天時間,就籌集了兩百萬石糧食。不過,他只拿出了一百萬石,然後就不動了。剩下的一百萬石,要等到關鍵時刻再拿出來,這樣才能顯得他錢某人有本事。

  至於馬士英,他用了一天時間組建自己的小團隊,從今日起,反東林黨就正式成立了。而後,他們花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近乎求爺爺告奶奶,才籌集到了二十萬石糧食。

  半月之後,王詡又一次在太師府中召開行政會議。

  「就這?看來,江南士紳不怎麼愛大明啊!」王詡淡淡的道。

  「太師,實在是時間倉促,而且,這一次的百萬石糧食,可純粹是捐獻,並無任何好處,足以證明江南士紳們,還是非常愛大明的。」錢謙益硬著頭皮解釋道。

  雖然他是東林魁首,但這並不意味著他說什麼,底下的東林黨就會做什麼,沒有這麼一回事兒!

  東林黨,雖然稱呼上有一個黨,但是論起組織度來和後世的黨派完全沒有可比性。即使是紀律極差的刮民黨,組織度都要比東林黨強的多的多。

  東林黨,更像是一個有著共同目的的士紳聯盟,屬於地區聯盟,但更多的就沒有了。至於地方服從中央,黨羽必須聽從領袖的命令之類的,想也別想。

  所以,錢謙益儘管知曉這麼做會引起王詡不快,但是他也沒法兒做更多了。

  聞言,王詡並未做任何評價而是看向了一旁的馬士英。

  「太師,老夫真的已經盡力了。這半月以來,一直在號召士紳、豪商捐款,嘴皮子都磨破了,也就只弄來了二十萬石。就這,還是一些愛國士紳主動捐獻的,否則,連二十萬石都沒有。」說到這裡,馬士英便掩面而退。

  實在是沒臉繼續呆在這裡了!

  北方那麼危險!

  那麼需要糧食!

  朝廷更是派遣自己這樣的內閣大學士,親自向士紳、豪商曉以大義,結果足足半個月時間,就只捐了二十萬石糧食,這像話嗎?

  這不像話!

  「果然,爾等前來南京當官,不是沒有理由的!」王詡冷笑著道。

  眼前的這群官兒啊,他們有的知曉王詡的想法,可是卻總是心存僥倖,覺得王詡如今是太師了,不會主動拆朝廷的台。

  「出來吧!你們也都出來看看,看看這大明朝的好官兒!一個個的心裡只有士紳而沒有朝廷,更沒有大局!這樣的官兒,能當內閣大學士嗎?」

  王詡一聲令下,隱藏在屏風後面的十幾位官員就沖了出來。看了他們一眼,錢謙益就認出了他們的身份。

  戶部尚書倪元璐、工部尚書范景文、左都御史李邦華、左副都御史施邦曜、大理寺卿凌義渠、太常寺卿吳麟征、左中允劉理順、刑部右侍郎孟兆祥,駙馬都尉鞏永固等……

  「大冢宰,你是朝廷的天官,負責戶部,你來說說,若是讓你來籌款子,你怎麼辦?若是給你半個月的時間,你能否籌集到五百萬石糧食?」

  聞言,倪元璐認真的正了正衣冠:「如今北方危機,陛下仍然被闖賊包圍,這個時候,哪怕是一石糧食,都非常重要。若是臣主持此事,必先召集六部,向六部官員解釋,做到內部一心。」

  「這裡的一心,指的是為了籌集糧食,為了支援丞相、保護陛下,我等要不惜一切代價。當此之時,萬不可愛惜個人名聲,更不可拖延時間,一切都是為了勝利,一切都是為了大明。」

  「當內部人心歸一後,老臣會迅速張貼皇榜,並召集地方士紳、豪商,向之曉以大義,同時,派遣錦衣衛、東廠,調查士紳、豪商,查看是否有不法之徒,是否有偷稅漏塗之輩!」

  偷稅漏稅,這是一個大明朝富豪們,永遠都無法避免的問題!

  甚至可以說的絕對一點,這大明朝的有錢人,就沒有一個不偷稅漏稅的!

  「而後,老臣會請來太祖高皇帝的大誥,當著豪商、士紳的面,誦讀一次大誥,給他們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倘若他們之中,還有良心發現,願意大筆向朝廷捐款捐糧的,那就還是忠臣,些許小的錯誤,就不必深究。」

  「倘若,他們仍舊執迷不悟,那就出動錦衣衛,將之打入詔獄,出動五城兵馬司,將之抄家滅族!一切按照大誥來辦,務必做到公平公正,整個過程要透明,要敢於讓朝廷官員、其他忠義士紳監督!」

  「老臣相信,只要讓士紳們見識到朝廷的決心,只要讓士紳們明白不忠於朝廷的下場,那麼他們一定會痛苦的有錢捐錢有力出力!」

  「至於如今,整整半個月的時間,卻才籌集到一百二十萬石糧食,這要麼是某些官員心中沒有朝廷,沒有為了朝廷為了大明不惜一切代價的想法,要麼就是他們的能力有問題!」說到這裡,倪元璐就發出了王之蔑視。

  說的就是你倆!

  一個有能力,但心中沒有朝廷!

  一個心中有朝廷,可是這辦事能力,實在是太差勁!

  作為北京的六部尚書,鄙視南京的六部尚書,這很符合大明朝廷的鄙視鏈。

  只能說,你們這些渣渣,政治鬥爭失敗,被貶到南京坐冷板凳,不是沒有原因的!

  「好!說得好!」王詡主動給顧元璐鼓起了掌。

  「大司空,你是朝廷的冬官,主管工部,你來說說,要是給你半個月的時間,你會做什麼?」

  聞言,工部尚書范景文也正了正衣冠,朝著王詡拜了一拜:「若是老臣有半個月的時間,還有內閣大學士的身份,那麼老臣必然立刻回到工部之內,召集有司,召集大匠,研製出一份國債!」

  「這國債,必須高質量,同時具有強烈的防偽功能。然後老臣會拿著國債的樣品召集內閣會議,並上報太師大人。」

  「當內閣統一想法後,便可以讓錦衣衛通知南京本地士紳、豪商前來開會,讓他們購買國債!」

  「在這國難當頭的日子裡,只要是忠臣,就一定會購買國債!」

  學過基本邏輯的都知道,這句話的正反命題是這樣的:只要你不購買國債,那你就一定不是忠臣!

  「至此關鍵時刻,老臣不會顧惜個人名聲,也不會在乎士林清議。為了大明,老臣願意承擔責任,即使事後老夫被追責,被士紳們報復,也顧不了那麼多了,一切都是為了大明!」

  聽懂掌聲!

  啪啪啪啪啪啪啪……

  ……

  「左都御史,你呢?」

  聞言,李邦華不緊不慢,一步一步的來到了王詡的面前,然後摘掉了自己頭上的烏紗帽,又朝著北京的方向拜了一拜。

  「今日,老夫的話,在某些人的眼裡,或許是瘋癲的,但老夫還是要說。」

  親手摘下了自己的烏紗帽之後,李邦華就放開了:「早在李闖第一次攻占洛陽之時,老夫就曾私下上書陛下,建議陛下仿照永樂年間的舊例,讓太子到南都監國。」

  「連續數日,都沒有得到答覆。老臣再次上書,請求把定王、永王分封到太平、寧國二府,讓他們拱護兩京。這一次,陛下終於動心了,可是卻被給事中光時亨阻止了。」

  「當老夫收到闖軍百萬大軍,即將入京的消息時,便直接帶著御史部門中還有勇力的御史一起上城防守,抵抗敵人,哪怕是死,也要死在抵抗闖賊的路上,也要死在包圍京師的過程中!」

  「所以,後來丞相匡扶社稷的那一天,老夫正帶著御史中的有勇力者巡查城牆呢。等到太子南狩之時,丞相主動找到老臣,希望老臣能帶一些忠臣良將保護太子南狩。老臣想了想,便答應了下來。」

  「這一路之上,老夫坐著鎮海公的海船,從天津到東寧島,再從東寧島登陸松江,而後沿著長江一路逆流而上,來到南京。」

  「這一路上,老夫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想,好好的大明朝,怎麼就到了今日的地步?我大明,究竟是何時變成今天這樣的?」

  「然後老夫就開始回憶,回憶太祖高皇帝之時大明朝的模樣,然後就找出了一份大誥,開始翻閱。接著,老夫回憶成祖年間,大明朝的模樣,然後是……」

  「最後,老夫回想起了十六年前!那一年,陛下登基,老臣官至兵部尚書,然後老臣就開始整頓京營,先是從勛貴那裡,要回來了數萬被他們索要過去當奴隸的京營兵,然後,又對著名冊,一個一個的檢查,直接砍掉了上萬空額……」

  「可惜啊,老夫只在兵部尚書的位置上幹了一年,就被御史彈劾去職了。若是讓老夫繼續做下去,老夫起碼一年整掉一萬空額,十年下來,能給朝廷省多少銀子?但老夫還是去職了!」

  說到這裡,李邦華自嘲一笑:「估計若是老夫不去職,就該成為大明朝有史以來第一位,死在任上的兵部尚書了,死於刺客刺殺?不過我大明的文官都是要臉的,即使老夫真的死於刺客刺殺,史書上也不會這麼說,史書上只會說,崇年某年某月,兵部尚書李邦華積勞成疾,死於任上。」

  大明朝從來不缺真正有本事的忠臣良將!

  歷史上,李邦華真的整頓了京營。僅僅只是第一年,他就從勛貴那裡搶回來了上萬被他們當做奴隸的京營大兵,並削減了上千兵額,然後他就被擼掉了官職!

  歷史上,他也真的在李自成占據陝西之時,提出了太子南狩的建議!

  歷史上,他也在北京陷落之時,自盡身亡,以身殉國。

  看著眼前慷慨激昂的李邦華,王詡心中便不由得嘆息一聲:大明朝真的缺少能人志士嗎?大明朝真的沒有能人了嗎?

  眼前的李邦華難道不是大明的忠臣?他難道是一個沒有能力,沒有魄力的庸人?

  還有已經殉國的盧象升、孫傳庭,哪一個不是忠心且有實力的高級文官?

  可他們的下場,都不怎麼好!

  大明就像是被詛咒了一樣:有實力、有能力的忠臣良將,必不得好死!

  「多謝太師聽老夫嘮叨這麼多,下面老夫就說說,這些時日以來,老夫的收穫。大明到了今日,原因有很多,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有的原因,我這個當大臣的,都不適合說出來。」

  「不過,李某也學習了許多丞相開創的新儒理念,所以,今日還是可以說出來的。君主是有錯的,陛下也是有錯的,歷代天子都是有錯的。當然,歷代以來的大臣、勛貴、宗室,也都要為大明朝今日的局面負責。」

  「不過,如果追究責任的話,就太複雜了,不是一時半會兒可以完成的。所以今日,老夫只提建議,只提想法。」

  「老臣的想法是,組建一個新的稅務部門。」

  「我大明朝,由於種種原因,民間很富,朝廷很窮,無論如何,這都是不合理的!」

  「而如今,北方追隨太子南狩的文官勛貴足有三萬之數,這麼多人,必須要給他們安排位置。」

  「所以,老臣的想法是,以這些北地官員、勛貴為主體,徵召大明朝的進士、舉人、秀才為官,共同組建這個稅務部門!」

  「這個部門不需要小吏,全都是官兒!」

  「秀才為最底層的稅務工作人員,為稅務部見習成員,九品官!」

  「舉人為中層稅務工作人員,為稅務部正式成員,八品官!」

  「三甲進士,來了就是七品,為稅務部精英成員!」

  「在此之上,還有六品的稅務部主事、五品的稅務部司長、四品的稅務部侍郎、三品的稅務部部長。」

  說到這裡,李邦華冷笑一聲:「往昔之時,那些稅吏都只是小吏而已,所以舉人老爺、進士官兒們不當回事兒,打了也就打了,稅吏還敢還手不成?」

  「可從今往後,他們都是官兒!非讀書人毆打讀書人問題很大,可讀書人毆打讀書人,那就只是讀書人的內部問題。傳出去,也是個雅事。」

  「此外,還需要朝廷給出規定,稅務部擁有必要時先斬後奏、皇權特許的權利!」

  「這個部門,必須要擁有自己的兵力,可以武裝收稅,可以擁有自己的火炮,必要時,直接拉著火炮去炮轟那些偷稅漏稅的豪商、士紳、勛貴、高級文官、進士、舉人!」

  「為了更好的提升工作效率,老夫建議朝廷效仿江南士紳,用他們激勵女織工的法子,進行計件式獎勵。」

  「稅務部門,底薪只發最低的每天三個饅頭一碟鹹菜。想要錢,那就去查,那就去收集其他人偷稅漏稅的證據!」

  「每辦理一起偷稅漏稅的案件,其中一成收穫獎勵給發現者,兩成收穫獎勵給辦理此案的稅官,兩成收穫獎勵給稅務部門,剩下五成收歸朝廷所有!」

  「在老夫看來,大明朝病了,可是這病因,十成有七成都在士紳的身上,他們占據著大明最多的好處,卻不思為國效力。就像那些江南士紳,北地百姓年年大旱,民不聊生,中原大地之上的災民多達千萬,可是他們卻還在這秦淮河上,摟著揚州瘦馬,吟誦著詩詞歌賦,抱怨朝廷。」

  這一刻的李邦華,化身大炮!

  炮轟士紳!炮轟讀書人!炮轟文官!

  關鍵是,他還是真正的高級文官!

  他是崇禎元年就當上了北京兵部尚書的高級文官!

  聽到這裡,錢謙益已經驚得滿頭大汗,可是他卻不敢吭聲,甚至都不敢說一個不字!

  熟讀四書五經的他,若是以詭辯之術辯論,當然是可以一條一條的反駁李邦華的話,但錢謙益清楚,眼下這不並是辯論大賽,不是耍耍嘴皮子就能解決的。

  這一刻,錢謙益忽然明白了一個道理,自己必須要做出選擇了!

  要麼,加入太師的隊伍,全心全意的為朝廷辦事兒,為太師辦事兒,為丞相辦事兒,要麼,就只能和士紳們一起了。

  作為東林領袖,沒有人比錢謙益更懂士紳的力量到底有多大。作為一個高級文官,他也清楚士紳的種種缺點。

  如今的朝廷,真的能擊敗士紳,改造士紳嗎?

  這一刻,錢謙益的心中迅速的開始衡量。

  天平的左側是士紳!

  天平的右側,是當今天下的局勢,是眼前這個笑呵呵的王太師,是京城之中那個額頭奇大無比,比武將更像武將的孔丞相!

  踏!

  一步跨出,錢謙益就呆愣了一下,我怎麼會主動跨出這一步呢?

  當眾人的視線集中在他身上的時候,錢謙益又一次堅定的往前走了一步,一步又一步之後,錢謙益的步伐也越來越堅定!

  無論是誰,也阻止不了老夫當官的決心!

  老夫,一定要入閣!

  老夫,一定要當內閣大學士!

  「太師,諸位同僚的辦法都很好,但是,此舉卻會大大損害士紳的利益,士紳們一定會團結起來反抗朝廷,到那時,無論朝廷是鎮壓士紳也好還是綏靖士紳也罷,都會影響朝廷的運轉效率,最終只會使得親者痛仇者快!」

  「別忘了,北方還有李闖,四川還有張獻忠,關外還有東虜,我大明並不是沒有外敵。」

  「所以,老臣有一策,可以為朝廷一定程度上的分化拉攏士紳!」

  說到這裡,錢謙益咬著牙就說出了這個一定會讓自己臭名昭著的想法:「對於士紳而言,科舉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老夫希望朝廷在執行以上政令之時,同時向天下宣布,三個月後,朝廷將開恩科,這一次取士數目不再是一百二百之數,而是五百、八百之數!」

  「其中,比往常多出來的名額,將獎勵給各地、各府排名前列的舉人!」

  「比如此次朝廷發布的國債,按照江南各府士紳的財力、物力給出一個標準,如,一府之地至少要認購一百萬兩的國債,如果連一百萬兩的國債都不願意購買,那麼這一府的士紳就不夠愛國。不愛大明的,大明也沒必要愛他們。所以,這一府的舉人,今年就不必參與恩科了,因為,朝廷不會要這些不愛大明的士子!」

  「而如果,某府士紳特別愛朝廷,如松江府的士紳,若是直接認購一千萬兩國債,那麼此次恩科,松江府的進士數目,就可以稍微多一些,來鼓勵這些愛國士紳!」

  想要不買國債?

  很簡單!

  都不用朝廷動手,此地要不了多久就會衰落了!

  東林黨為什麼這麼厲害?

  為什麼明末時期,東林黨乃文官群體中最厲害的?

  其實原因真的很簡單,他們人多!

  他們以書院為中心,以大量擅長考科舉、擅長書寫八股文的精英為老師,大量錄取江南之地的天才兒童。

  有天才兒童,有比九九六更加刻苦的學習,有第一流的老師傳授應試技巧、八股文書寫技巧,結果就是,東林書院以及其他隸屬於東林黨的書院,出產的進士特別多!

  不想購買國債,那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其他地方的進士越來越多,自己本地的進士越來越少!

  「就像這江南,原本江南之地除了東林黨之外,還有浙黨、楚黨,可是如今呢?他們的聲勢越來越少,這不是因為東林黨的諸公能力比他們強,而是因為他們後繼無人。以至於如今的天下,一提到江南就是東林黨!」

  「可實際上呢?江南士紳內部很是複雜,有專門研究學問、詩書傳家的,比如老夫所在的錢家,這樣的家族,更看重名聲,而不是實際利益。」

  「有專門靠著女織工,製作松江布發財的,他們最在乎的,永遠是自己能賺多少錢;有專門靠著海外生意發家的,他們除了跑海之外,其他的也不是很在乎;有世代壟斷鹽商貿易的,像揚州鹽商就是典型……」

  東林黨領袖,親自揭江南士紳的老底,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沒有人!

  比我!

  更懂!

  東林!

  「在了解這些實際情況之後,朝廷完全可以分而化之!江南士紳,從來都不是一個整體!松江府和蘇州府之間,就有許多齷蹉,可是在外人眼中,卻只是粗略的把他們當做是江南狗大戶,這其實是不對的!」

  「那些有錢但是卻不得不依附於其他士紳的豪商,我們可以在他們購買大量國債的情況下,賜予他們秀才、舉人甚至是進士功名!如果他們覺得功名不夠保險,那就賜予他們不世襲的爵位!」

  「那些依賴於大海生活的,他們需要什麼,想必太師比在下還要清楚!那些詩書傳家的,給他們高高的榮譽掛起來,至於實際利益,他們是怎麼不在乎的!因為,他們更看重的是家族的長遠傳承,而不是一年兩年,一代兩代的利益!」

  「實際上,絕大多數詩書傳家的,家裡雖然有些錢,但卻遠遠達不到暴富的地步。只要朝廷願意談,一切都可以談!」

  啪!

  啪!

  啪!

  這一刻,王詡再次帶頭鼓掌!

  ……

  「哈哈哈,本太師本以為你們這些文官,都是一群眼高手低,沒有能力、沒有遠見的廢物,但此刻看來,是本太師小覷了你們,你們一個個的這不是聰明的很嘛?」

  「倘若你們早就有今日的決心,今日的能力,大明朝又怎會落得如此局面?」

  「沒有一位有擔當的雄主,我們這些大臣,就算再有本事,再有能力又能如何?即使強如太師和丞相,不也一直到今日,才真正的開始發揮自己本領,開始搶救大明朝?」錢謙益淡淡的道。

  悄無聲息間,錢謙益給王詡明著拍了一個馬屁!

  「哈哈哈,好好好!」

  「大冢宰、大司空、左都御史,還有錢尚書,你們的建議都很好,本太師全部採納,本太師宣布,崇禎十六年冬南京太師府第二次組閣,正式開始!」

  「此次組閣,持續時間為三月,本太師希望三月之後,諸君還能繼續呆在內閣,繼續為大明做貢獻!」

  「最後,本太師也提一個建議!」

  「當今天下,已經進入了亂世!亂世之中,刀把子比筆桿子更有用,所以,大明朝需要一支完全服從於朝廷的兵馬。監國太子,也必須擁有一支,完全屬於自己個人的兵馬。」

  「即日起,朝廷將大辦武舉!」

  「此次武舉,有多少有本事的,就取多少有本事的!」

  「錄取之後,將全部加入東宮,為東宮郎將,授予七品官職!而後,將以追隨太子南狩的五千北軍為基礎,以戚大帥的紀效新書為基礎,展開長達半年的訓練。這半年時光,是為了練將!」

  「半年後,太子將會以這五千北軍以及此次錄取的武進士為基礎,吸收北地難民,訓練出一支敢戰、能戰的南京中央禁軍!」

  「這支禁軍現在用來保衛太子,未來則是北伐的主力。建功立業,正當其時!」

  聽到這裡,李邦華和倪元璐等人對視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慶幸。太師願意讓太子殿下練上一支只聽從他命令的軍隊,這就是最大的忠臣!

  雖然大明朝如今局勢極其危險,可是丞相和太師,卻都是真正的忠臣!

  丞相雖然掌摑陛下,但那只是假消息而已。如今北地有丞相在,只要南方的糧食、銀子跟上,那麼北地就仍然大有可為。

  而南方有了太師這樣的忠臣,大明朝中興有望!

  至於丞相和太師有的時候囂張了些、跋扈了些,在中興大明面前,這都不是個事兒!

  至於陛下和監國太子受了委屈,太師和丞相都是大權臣,這一定是假消息!

  「禁軍練成之前,江南的安危,暫時由本太師麾下的楚軍管理。就在昨日,十萬楚軍已經來到了南京城下。」

  「所以,諸君,放心大膽的去做吧!若是哪裡的士紳相反不服朝廷管理,儘管上報就是,這十萬楚軍,就是你們最大的後台!」

  ……

  南方,王詡以太師自居,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搶救大明朝,開始了挑動文官鬥文官,而北方,孔子則是一次次的出城挑釁李自成。

  如今,距離孔子發動的那場政變,已經過去了兩個月。距離李闖百萬大軍到來,已經過去了四十五天。

  四十五天之前,京城之中的整體氣氛,是比較低沉、壓抑的,可四十五天之後的今天,京城之中,卻時常可以聽到歡聲笑語。

  丞相府,孔子又一次召集高層開會。

  「這段時間,共計有三千六百三十二位師弟,覺醒了勇氣之種,只需補足資源,他們就能在三個月到一年的時間內,成就小周天。」子路開心的道。

  所謂的勇氣之種,其實就是當年老子發明的道種儒家化之後的產物。

  道種,是將功力凝聚為種子,注入對方的五臟之中。然後就能主動煉精化氣,吸收食物中的水谷之精,將之轉化為氣血,一點點的滋養五臟乃至全身,最終,當身體素質達到人體極限之後,就有機會成就超凡。

  而勇氣之種,則是儒家道種中比較特殊的一種。

  唯有身具勇氣者,方可為新人注入勇氣之種。

  和道種不一樣,勇氣之種並不會幫助本人煉精化氣,甚至在覺醒之前,完全沒有任何特殊效果。

  然而,一旦覺醒之後,就會迅速幫助主人成就超凡。

  覺醒的關鍵在於勇氣!

  「三千多位師弟,在戰場上面對闖賊之時,明悟本心,不畏生死。在勇氣之種發芽的那一刻,他們的心中,出現了比生命更重要更有意義的信念或者人、物。他們每一位,都很了不起!」子貢附和道。

  唯有發自內心的認為,自己的生命中有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東西,才能覺醒勇氣之種!

  不是口頭上喊了口號,說自己不畏死亡就行了的。唯有勘破生死的大智慧者,或者真的在死亡面前走了一遭之後發現生命中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事物之後,才會覺醒。

  這就是孔子這些年來開發的心靈體系中諸多成就之一。

  優點是只要你心靈跟上了,然後補足資源,修為會蹭蹭蹭的往上漲,就跟開掛了一樣。

  缺點則是,一旦你心靈有缺,一身功力就會不可避免的出現破綻,隨著時間流逝,一些倒霉的,還會出現修為倒退的景象。

  「如今,我們有一萬三千多位師弟,已經覺醒了勇氣之種,一年之後,我們至少有一支不畏生死的小周天超凡道兵!」

  「這一支道兵,和孫武師叔的道兵不一樣!這一支道兵,靠的是心靈之力,他們彼此有著共同的信念——不畏死亡!」

  孫武的道兵,是以功力、氣血為紐帶,孔子的道兵,是以心靈、信念為紐帶,二者並無高下之分,卻有著明顯的差別。

  親眼見證這麼一支道兵誕生的孫臏,如今很是樂觀:「事到如今,闖賊對於京城已經沒有半分威脅。即使師叔從今日起,不再前去牽制闖軍老營精銳,京城也絕對能守住。」

  「實際上,從此刻開始,我們的計劃就應該做出調整了。不再是如何守住京城,而是如何將闖軍主力全部消滅。」

  (昨天的調查結果作者君看了,整體而言,想看春秋的占多數。然後作者君想了一下午,發現就像一些書友說的那樣,做不到同時兼顧大明和春秋。我也想同時兼顧,但筆力不夠,硬實力不足,硬要這麼寫,八成就是崩崩崩崩崩。不是作者不想兼顧,實在是沒這本事,想的頭都大了。所以,今天繼續做一個調查。

  一:先把大明寫完,然後在寫春秋的劇情(春秋該有的劇情,昨天提到的劇情,一個都不會少,而且還有時間打磨春秋劇情,給我時間,肯定能把春秋寫的不比大明卷差)

  二:趕緊結束大明,在一章甚至更少的篇章,結束大明,直接進入春秋劇情。(這樣肯定很倉促,因為之前的章綱都是大明的,質量一開始肯定會稍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