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時代的選擇
因為大勢國策,正當年的男女不僅要承擔很多工作,要麼為大遷移做後勤保障,要麼親身參與其中,另一方面還要孕育下一代。
即便女性懷孕生子,也得等到顯懷之後到生產後兩月,總共只有半年的產假,然後就要帶著還在母乳期的嬰兒做些力所能及的輕鬆工作,比如裁剪一下布料,照料孩子的同時順便照顧一下蠶寶寶。
女性當男人使,男人當牲口使。
等嬰兒在母親懷裡享受完一年的母乳,就會戒奶,孩子通常會交給家中長輩撫養,父母偶爾回去看一次。
小孩一天天長大,對爸媽最深的印象就是,又抱回來一個,又抱回來一個,第一個出生的小孩就感覺自己成了火車頭,身後成等差數列的綴著一串小尾巴。
在還不知事的幼童眼中,父母承擔的角色就是不斷從外面抱小娃娃回家。
隔代親,甚至隔隔代親,成為時代的常態。
孩子們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乃至曾祖父曾祖母的情感更甚於對父母。
因為他們從小,從還不懂事的時候開始,就是在他們身邊長大,從萌萌噠的小可愛,到人嫌狗厭的熊孩子,到叛逆桀驁的青少年,直到他們畢業成家開始新的家庭生活,甚至可能遷移去遠方,在此之前,都和他們生活在一起。
李未晞的成長經歷和這個時代大多數同齡人一樣,她從小就跟著曾祖父曾祖母生活。
他們給了她溫暖、幸福、美好的童年。
即便時隔多年,某個不經意的瞬間,她就能回憶起那些溫馨美好的畫面。
可惜,他們都不是修行天才,靈氣也來的太晚,在她八歲那年,曾祖母一病不起,很快離開人世。
兩年後,她剛十歲,曾祖父也與世長辭。
帶著悲傷緬懷,幼小的她為他們整理遺物。
然後,在曾祖父的書房,他發現了一堆筆記。
在此之前,她只知道曾祖父是個慈愛可親的老人,可通過那堆筆記,她才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曾祖父內心洶湧著何等波濤。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見聞越來越廣博,她越發篤定,曾祖父是一個被時代和修行天賦禁錮的人傑天驕。
他畢生想要做成的事情就一件,探索主動修煉意識的方向和道路。
他搜索並親自驗證了許多古老的、有關精神意識的修行方法,包括炎夏傳統中的靜坐,禪定和各種觀想法,也研究過異族的各種冥想術。
最後得出一個不太樂觀的結論,或許是因為世界的整體層次還不夠,又或許缺乏了某些關鍵支點。
這些修煉方法不僅極難入門,很容易進入「玄之又玄」的境界,一個人很難通過語言準確的表達出來進而傳遞給更多的人,你要再追問,那就只有「只可以意會不可言傳」,非常不利於普及,這不僅和炎夏全民修行的理念相悖,也不符合他探索的初衷。
而另一方面,其效果也非常差,不能說沒效果,但和沒有也差不多,對修為境界,對進化層次,並沒有多少實質性的提高。
另一方面,這些修煉本身對個人的精神和時間都有很大的消耗,效果又不顯著,為此投入過多時間耽誤修行反而得不償失。
最終,他想了個不是辦法的辦法,用「心靈的生活」來代替這低效的修煉。
不會水的人又沒人教,想要會水最好的辦法就是經常泡在水中,與水親近,與水接觸,最後,可能身體自然而然就掌握了浮水的技能。
但最終,他自己似乎對這個「調和折中」的辦法也不是很滿意,並沒有公布出去,就連他的家人都不知道。
十歲的李未晞看完這些筆記,做出了一個在外人看來非常魯莽不智的決定。
她要身體力行的去踐行曾祖父的理論,並繼續在他因時代限制而阻卻的意識修煉這條道路上走下去。
因為世界上限的提高,再加上她的天賦還很好,十年堅持,她雖然沒有憑藉此法一騎絕塵,但也沒有被拉下,在她看來這就是勝利,足夠她繼續堅持下去,特別是隨著靈氣誕生,她感覺更加遊刃有餘。
回到住宿小院,李未晞踢掉鞋子,著棉襪走到陽台邊的矮几旁邊,盤膝坐下。
並不急於翻書,而是悠閒的給自己泡了一杯花茶,這才開始慢慢翻閱《聊齋志異》。
她看書的方式很特別,她看到的不是一個個文字詞句,那些文字在她腦海中直接以一幕幕生動神奇的影像呈現出來,形成一個具體而微的書中世界,她的心靈意識在其中任意穿梭行走。
她的手指下意識的翻頁,書中世界流暢的展開。
當她再次翻開一頁,書中世界迅速出現掉幀卡頓,然後畫面一頓,直接斷掉了。
失焦的雙目瞳孔猛地一縮,凝聚在斷掉她美好體驗的元兇上。
一張便簽插在這一頁,阻斷了她與書中故事的溝通。
她想要伸手拿開,眼神瞥見上面幾個字,伸出的雙手在空中頓了一下,將便簽拿起,湊近了細看。
「精神意識的修煉,難點在於其質為虛,而人的一切經驗和認知都源自於物質的現實,既有的經驗認知不僅無法提供幫助,反而會形成阻礙,第一步都無法邁出,更遠的目標也就無從談起。
因其質虛,無從著力,無處下手。
譬如面對一道無從下手的難解勾股題,最好的辦法是輔助線,若是輔助線選得好,極難的題瞬間會變得極簡單。
我以為在人類對精神意識的認知都還很淺薄的當下,在我們的認知與精神意識之間選一中介之物乃最好的解決之道。這中介之物既要能溝通虛與實,又能幫助人類實現對精神意識的鍛鍊。
是貫通虛與實的支點,又需本身具備某種恆久性,提供穩定的錨點坐標。
要滿足以上條件,我覺得適合做中介之物的有兩類。
一是我們頭頂的日月星辰,二是所有異象古蹟。」
便簽末尾,是便簽作者感慨生不逢時,無法親自驗證自己的猜想,只能暗藏於典藏閣內,希望能對後來者帶來啟發。
李未晞有些傷感,心道,被時代埋沒的天才非只自己曾祖父一人,卻都因為時代的限制無法驗證,最終只能淪為猜想甚至是臆想。
拋卻心頭浮起的那抹傷感,李未晞琢磨起對方提出的中介物理論,還有兩種道路的猜想。
她越想,越覺得極妙。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腳下星球有一個宏大的意志,大地的增長,進化的持續加劇,靈氣的誕生都是源自於祂。
就連天空的日月星辰,也是在這股宏大意志和所有炎夏人集體意志的合力下具現凝形。
這本就是一個由虛向實的完美例證,既是支點,又是錨點。
再加上炎夏文化為所有日月星辰都賦予了各不相同的屬性乃至神性,具備極高的想像空間,每個人都能找到與自身天賦秉性相合的那顆「星」,具備普適性。
而異象古蹟道理也類似,可能在想像空間上稍遜一籌,可卻更實在,與炎夏人的契合度也更高,入門難度更低。
……
借陳中夏之手,讓炎夏提前審視修行體系本身,將靈氣納入其中。
至於他給出的兩個方向和一門靈氣導引術,只是一個具體的手段,即便他們棄之不用,開闢新路都沒關係,他反而還會更加高興。
借趙世年之手,幫助陣法體系走出現在的局限性,更重要的是將天地靈機「暴露」出來。
借李未晞之手,幫一直沒有邁出第一步的針對精神意識的修煉邁出第一步。
他都只是小小的施加了一個最初的力,給了一個靈感,一個方向,之後,他不會做多餘的動作,只會靜看世事的演變。
他也相信,只要邁出了第一步,就會如積雪球般滾滾大步向前。
是姜不苦選擇了他們,更是這個時代選擇了他們。
在此之前,從新曆元年開始,姜不苦見了太多的時代之子,人傑天驕。
各種奇思妙想、讓人拍案叫絕的點子都曾在他們的大腦中醞釀,可因為世界的限制,他們的奇思妙想大多只能悶殺在他們的頭顱里。
隨著靈氣誕生,世界的上限陡然拔高了許多,那些纏在人們身上的限制已經悄然鬆動。
他們現在沒有察覺,可很快,就會有聰明人察覺。
姜不苦做的,只是把這中間的窗口期儘量縮短。
做完這一切,他就靜看播下的種子生根發芽,巍然壯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