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政治革新公府朝,幽州劇變議盟約
自白澗從魏博入住開封以來。
便不斷革新政治,編練軍隊,改變唐末以來混亂的官制、軍制。
讓宋國軍民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不該幹什麼。
特別是天祐三年,從前任宋公白奕開始,借鑑唐律等古代律法,結合當下實際情況,編撰了十幾年的《宋律初行》發布。
讓自安史之亂以來混亂了上百年的河南地區,重新平穩下來。
此上種種,都是這些年來白澗逐步摸索而來,為的就是提前規劃未來。
因此,現在的宋國公府說是國公府,還不如說是一個地方小朝廷。
在宋國諸官員看來,宋公白澗,名為公,實為諸侯王也。
不過也正是因為白澗壓制自己名號的關係,使得多次大混戰宋國得以後發制人。
不同於朱溫、王建等需要通過名號來拉攏賢才,白澗身為白氏子,白氏本身就具有名望,不需要畫蛇添足,再行建號之舉。
起碼在現在唐亡沒兩年的時候,白氏不能這麼著急的就稱王做祖。
不然白氏千年的信譽,「不王」的誓言,便被白氏自己所踐踏,此非智人之所為。
公府內,一座高牆將前後府分開。
後府乃白澗及其親族所居住地,一如皇宮內院。
前府便是諸院三府長官值班的辦公地。
至於他們所在衙門,則在公府周近,能夠以最快的速度返回衙門處理事務。
此時三府諸院長官都不在此處,而在位於正中的大殿中。
殿門有殿前都警戒,殿內各府院長官恭敬的分為兩旁列位,文左武右,頭戴黑色雙翼幞頭,身著各色圓領袍,以品級高低分色。
其中紫色最高,青色最低。
白澗則面對眾人高坐,身前一案幾,左手一個正方體精緻木盒,內放有宋國公公印,乃唐少府監所制。
如今唐亡以後,已成了絕品。
而至於在場的眾人的官印、官府,朝廷沒了,自然由白澗的公府自行鑄造。
白澗特置「鑄印司」「服飾司」等專為鑄造官員符印、令牌、符節等,織造官服、官帽等官員用度。
宋國內,若有人通過了吏司考察,得授官身,並授有品級、制官,則需要前往有司領取一份官服、官印、官身。
其中官印乃特製唯一,丟失則視為失官,重則奪取官身。
官身因為在公府有存檔,因此可補辦,只是過於麻煩。
官服破了,可出錢往有司購買即可。
看著堂下恭敬侍立的諸文武,白澗感嘆,經過自己數年的整頓,現在大家議事總算是有一點朝廷的樣子了。
不像之前一群人擠在一處房間內,交頭又接耳,每次都要自己扯著嗓子維持紀律。
滿意的點點頭,白澗拿起案几上的一封密信,俶爾皺起了眉。
看完後將密信扣在案几上,說道:「燕王劉仁恭被其子劉守光幽禁。」
「劉守光兄長劉守文得知後,糾集契丹、吐谷渾諸軍數萬討伐他,亦被其所擒殺。」
「此時燕國已經盡數落於劉守光之手。」
說到這裡,殿中頓時一陣喧囂。
白澗見此頗為惱怒,看向殿中左邊的一名官員。
那官員拿出鞭子,唰的在地上打了一鞭,呵斥道:「明公面前,焉敢饒舌,肅靜。」
眾人看著此人一臉肅殺之氣,頓覺心中一驚,不再言語。
白澗滿意的點了點頭,繼續道:
「上個月晉王李存勖領銜,率天德軍宋瑤、振武周德威、昭義李嗣昭、趙王王鎔、北平王王處直等人,以墨筆制冊,尊奉劉守光為尚書令、尚父。」
此言一出,殿中又生喧鬧,比之上次還要雜亂。
負責紀律的官員不能制,白澗只好親自出言道:「今後,三品以下官員,非有參議軍政之名者,不可在朝中妄言,違者黜官奪爵。」
話音落下,殿中文武不再言語,卻以手勢,擠眉弄眼交流,許多人搖頭晃腦,頭上的雙翼搖擺不定。
心中冷哼一聲,還好本公早有所備,白澗再次出言:「殿中御史,今後凡是在朝中交頭接耳,致使雙翼搖擺者,記下姓名、官職,朝會後再行處罰。」
為了維持紀律,白澗在殿中設了左右殿中御史,左殿中御史持朝鞭,右殿中御史持筆墨。
聽到白澗的話,右殿中御史左手捧著空白書冊,右手持著墨筆,微微彎腰領命,隨即開始監視場中官員。
眾人聽後,不敢再接頭交耳,只敢以眼神交流。
看著被自己整肅的大殿,白澗十分滿意,隨即點名道:「軍司,你來給諸軍分析一下,李存勖的用意。」
樞密院軍司張乃聞言出列,背對著白澗,面對群臣說道:「臣以為晉王此舉乃驕兵之計。」
「幽州雖然偏居北邊,但多騎兵,又長久為邊鎮,士卒悍勇不畏死,其牧長又多與草原酋首稱兄道弟。」
「內有堅城悍卒,外有強援,若強行攻打,且不說能夠能否打不打的下來,耗費的時間便能讓局勢生出變化。」
「當年朱溫伐幽州,便是如此,頓兵於幽州的堅城下數月之久,照常洺州被我攻下,差點就全軍覆沒。」
「我想晉王便是想要避免強攻,驕其心智,使其自絕於天下屬卒。以最小的代價,奪取幽州之地。」
點了點頭,表示贊同,白澗又問道:「可早在數年之前,我們便定下了河北,再關中、淮南,進而巴蜀、江南的策略。」
「今我與晉盟,皆圖幽州,若因此造成背盟,致使朱溫老賊得利,本公實不願也,諸君可有良策教我。」
「明公。」樞密院參軍、布政使府四品判布政事、汴梁書院學士崔少傑出列奏對。
「依下臣拙見,明公可屯兵於滄棣,一者河北地廣,可練騎兵,二者待幽州事變,可最快速度奪下燕國。」
「至於晉國。」崔少傑抬頭看了眼白澗,低眉垂首道:「天下爭霸,生死存亡,請明公勿要作婦人姿態,以免為天下笑。」
「晉宋雖盟,其在梁也,實則各為其主,否則當初康節帥困永年經年之久,晉王也不會於潞州駐兵不前。」
「臣下以為,就算是我軍取了燕州,以晉王之智慧,雖有惱怒,卻不至於絕我同盟,為朱梁所笑。」
「請明公以大局為重。」
此時,一直沒有說話的政司田維義、左布政使簡憲文、宣武軍節度使白汐、左度支使邵寧等三品以上大臣皆出列奏請。
嘆了口氣,白澗難得的主動認錯道:「此事是本公著相了,便依照諸君所請,崔參軍所謀。」
「傳本公教,以驃騎大將軍李存遷為北面行營招討使,領宣武馬軍、宣義軍、宣仁軍、東牙軍步騎共四萬,進駐滄州,擇日北進幽州。」
「命滄州節度使白行簡為北面行營副招討使。」
「命樞密院參軍、判布政事崔少傑為北面行營司馬,共參謀劃。」
宋公教令一下,汴州周圍北點兵的馬軍、宣仁等諸軍立刻開始拔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