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魏博留後河內落,晉州戰功虧一簣

  第947章 魏博留後河內落,晉州戰功虧一簣

  八月二十五日

  魏博諸將推舉白澗為魏博留後,並向朝廷上奏,請求正式任命。

  白澗命牙將羅弘信,領五千人收復相州,收捕叛賊樂從訓餘部,皆斬。

  因為招納了樂從訓在城外的一萬五千人,加上本部的兩千七百人,魏博牙兵三千人,白澗手中已經有了兩萬人。

  二十八日

  白澗以王城為左都指揮使領三千人,右都指揮使原子昂領三千人。

  擢牙將安先彬為前都指揮使,領三千人。

  白鳴依舊領本都騎兵五百。

  除此外,許多原魏博牙將、都將也都得到了擢升,或營都指揮使,或都頭。

  原白澗的後院都融入魏博牙軍,又調集一部分精銳降兵,使得牙軍恢復至三千人。

  以原後院都指揮使全伍,充任牙軍左廂都指揮使,領千五百人。

  原魏博都將田成彬,充任牙軍右廂都指揮使,領千五百人。

  經過白澗的稀釋,整個魏博牙軍三千人,總體維持在原牙軍舊部一千人,原昭義舊部一千人,樂從訓降兵一千人。

  二十九日,博州、貝州刺史相繼前來拜見。

  白澗安撫,依舊以他們為刺史,鎮守二州。

  至於衛州刺史章鍇,因為朝廷此時已經開啟了太原攻勢。

  聽聞新任魏博留後白澗是白氏中人,又是昭義軍出身,害怕遭到朝廷清算,舉城獻降朱全忠。

  朱全忠遣大將葛從周率領一千名騎兵進入潞州,又命朱友恭往衛州駐軍三千,以為防備並後援。

  此時整個河內,懷州孟方立、衛州章鍇都已經投靠朱全忠,這個大唐忠臣。

  九月二日,羅弘信克復相州。

  白澗依其功擢為相州刺史、後都指揮使,領三千人。

  九月五日

  朝廷得到魏博上奏,楊復恭以太原戰事正急,不宜多樹外敵為由,勸說李曄同意魏博軍的請求。

  然而張浚等認為白澗心向李克用,正是應該討滅的,怎可以助賊聲望。

  遂上書請求朝廷拒絕,並另外選派一人往魏博。

  「陛下,魏博素來不服王化,歷代節度使都是其內部推舉,若朝廷不管不顧,選派委任,恐其反覆。」

  「當下太原戰事正在關鍵時刻,不應該節外生枝,望陛下三思。」

  楊復恭本就對朝廷出兵太原不滿,認為無故討伐大鎮,乃取禍之道。

  張浚是經學派擎鼎,早就對理學派大本營太原不滿。

  得知朱全忠、李匡威、赫連鐸三位地方強藩都欲攻打太原,認為這是破壞理學根基的最好時機。

  於是上躥下跳,重新勾起李曄對當初李克用逼迫僖宗播遷的噩夢,促成了反晉同盟,並拿到了這次圍攻太原的指揮權。

  而楊復恭能夠坐穩樞密使一職,成為權宦,除了自身政治手段過硬,離不開與李克用關係好的因素。

  因此他知道,這次攻打河東,其中未必沒有李曄想要削弱自己權勢的含義在裡面。

  聽到楊復恭如此懇切,李曄也認為不應該再樹敵了。

  本來圍攻李克用就很勉強了,若再加上魏博軍,誰勝誰敗就不好說了。

  但就這樣同意了魏博的請求,他也不甘心,因此他決定壓中不發。

  只要朝廷沒有同意,白澗就只是魏博留後,而不是魏博節度使。

  看到李曄的任性,楊復恭只覺得心累,嘆了口氣,走出了大殿。

  殿外一直等待著的諸義子迎上來問道:「義父,陛下怎麼說。」

  楊復恭搖了搖頭。

  「這個狗腳朕,若不是義父扶持他,他如何能夠有這個皇位,真是個白眼狼。」

  楊復恭的這些義子,或是在神策軍中任職,或是擔任著宮內宮外的關鍵職位,或是掌控著朝廷本就不多的地方實權。

  正是依靠這些義子,楊復恭才能把控朝政。

  看著義憤填膺的義子們,楊復恭面無表情道:「不管怎麼說,陛下就是陛下,沒有他,我們如何能夠生存下去。」

  「國家強盛,我們這些無根之人,才能生生世世富貴,休要栝噪,都下去吧,記住,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是,兒子們都聽義父的。」接受了楊復恭的教育,義子們紛紛離去。

  楊復恭又轉頭與看了眼李曄的宮殿,隨即舉步離去。

  九月八日

  此時朝廷大軍雲集晉州。

  應朱全忠請求,朝廷以副都統孫揆前往潞州擔任節度副使,中使韓歸范監送孫揆的旌旗、節旄、委任狀到行營。

  孫揆樹立節度使的旌旗、節旄,率領兩千名兵卒,從晉州前去鎮守昭義軍。

  而原昭義軍馮霸,則被李克用大將康君立領兵擊敗,自身也被處斬。

  若不是朱全忠派遣的葛從周一千騎兵來得及時,恐怕潞州已經不再為朝廷所有。

  九月十七日

  孫揆領兵行至長子縣,河東軍騎將李存孝早在此處埋伏。

  伏兵盡出,擒獲了孫揆、韓歸范和五百名親兵,押送到太原,餘部皆斬。

  康君立受命領兩萬兵攻潞州。

  同日,幽州、雲州的李匡威、赫連鐸率領外族和漢族士兵共三萬人進攻雁門關。

  河東軍將領李存信、薛阿檀將他們擊敗。

  九月二十一日

  忠武軍兵少,葛從周不得不放棄潞州,退往河中,康君立克復上黨,被李克用任命為澤潞州兵馬留後。

  十一月

  河東軍將領李存孝自恃擒獲孫揆的功勞,加之自身擔任著邢州刺史,又在昭義軍效力,理應由自己擔任昭義軍主帥。

  若是以前的副帥白澗也就罷了,這康君立算個什麼東西。

  因此怨恨李克用把這個職位授予給了別人,隨即從晉州率領自己行營的士兵回到邢州,占據城池,奉上表章歸順朝廷,並寫信給張浚、王鎔,請求援助。

  另一方面,李克用派遣大將李存信、薛阿檀在陰地抗擊朝廷的主力軍隊,三戰三捷。

  陰地大敗,河西軍撤回黃河西岸。

  華州節度使韓建退回絳州。

  只有張浚率領忠武軍士卒、一萬名禁軍駐守晉州平陽,李存信攻了三天沒能攻下,遂退兵五十里紮營。

  連番大戰,朝廷沒有絲毫斬獲。

  又聞宣武軍於汴州大肆集結兵力,魏博軍重兵屯於相州。

  朱全忠害怕老巢不穩,隨即從晉州撤回本部士卒。

  沒了忠武軍的幫助,各路藩鎮多被李克用擊退,張浚認為仗打到這份上,再持守下去也沒有作用了。

  隨即率軍從晉州、絳州開拔逃走,李存信則一路在後面收復晉、絳州二州,河東危局解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