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章 河東會館八大商,松溪貴居大不易

  第894章 河東會館八大商,松溪貴居大不易

  貞元二年

  建中五年,看清實力就此認命,承認各大藩鎮存在的李适終於得到各大鎮的全力幫助。

  七月,在河東鎮馬燧、河中鎮渾瑊、神策軍李晟、劍南鎮嚴、山南鎮李泌等大小軍鎮十餘萬兵馬的幫助下,李适成功平定長安的李懷光、朱泚之亂,回到長安。

  回到長安後不久,河北來報,幽州叛軍首領朱滔為魏博軍王武俊所敗,退回范陽後憂鬱而死,幽州遂平。

  接著淮西李希烈攻打汴州失敗,反被宣武軍節度使白明擒獲,獻俘於長安,懸首京師南門,威懾諸鎮。

  淮西殘餘叛亂由是被田神玉、白明、李勉等河南節度使,會合江南諸團練、守捉、防禦、觀察使夾攻平定。

  叛軍將領或死或降,加上早已奉詔投降的田悅、李納,大唐一時間突然安靜下來。

  除了長安等地殘破的村落與滿山的野墳外,好似什麼都沒有發生。

  由於這次長安的動亂,以及前宰相盧杞妒賢嫉能,黨同伐異,短短數年時間,朝廷損失了楊炎、顏真卿、嚴郢、張鎰、李揆、杜佑等人。

  或死於戰亂,或死於政治迫害。

  回到長安的李适先是改元貞元,意欲自己痛改前非。

  隨後見朝廷多處職位空缺,卻無人可用,決定開恩科,恢復長安文氣,招攬人才,充實朝職。

  於是今年天下各地士子文人紛紛薈聚長安,準備參加今年的春闈。

  長安,城東,河東會館。

  河東會館位於常樂坊,茲臨白府,是河東各豪族、大商匯聚的晉商集資創辦。

  用於河東人在長安的臨時住所,一如驛站酒肆,可以提供酒食住宿,盡得河東士民之讚美。

  與河東會館相似,諾大的長安城,分布著數座各地會館,都是當地商會與當地官府聯合承辦。

  一作為地方與長安這個國都的聯絡處,二作為當地官員士民的落腳點。

  算是官私合營,占地頗大。

  與之有相同作用的則是城南的供奉院,完全由地方藩鎮獨資創辦。

  自從當今播遷奉天后,便實際上承認了各地藩鎮對當地的占有,明確了藩鎮與朝廷的賦稅分成。

  故而各地藩鎮紛紛來京設置供奉院,派遣供奉使,一來向朝廷呈上每年的上供,二來打探朝廷的消息,三來拉攏朝廷重臣,為己方藩鎮謀利。

  因此長安雖然經受多次戰亂,但其作為天下政治中心的作用依舊不減。

  看看這滿城的士人學子,就知道大唐的名號在地方仍舊很好用。

  河東會館的棚舍內,為了儘可能的接待本地士子,會館開通了兩人通舍,即兩人合宿。

  因為會館的宿費比之外面的宿費便宜一半,所以來京的士子多憑藉傳證前往本地會館居住。

  自從京商、蘇商、齊商三家聯合商會成立後,憑藉同進退以及體量優勢,在天下各地商界橫衝直撞,攻城略地。

  先是京商占據關中商界,進占漢中,卻被後來城裡的巴蜀商會【蜀商所擋】。

  接著齊商西進河南,攻破了河南初立的【梁商】,將其逼退入汴州,又進駐洛陽,盡占黃河以南、江淮以北。

  最後蘇商占海利、晉商占河北、襄陽成立了【荊商】,江州成立了【徽商】,共分荊楚商界。

  於是在天下局勢不明朗的現在,商界卻完成了分割,各執一地。

  【京商】占關中、漢中,控河西商道。

  【蘇商】占江南沿海、江淮地區,控遠洋之利。

  【齊商】占山東、河南,盡收黃河、北洋三角(齊地-朝鮮道-倭國)。

  此三者為天下八大商會之最。

  其次【晉商】占河東、河北,挽草原、遼東。

  【蜀商】據巴蜀一隅,通吐蕃、中南,滇黔與之相善。

  【荊商】【徽商】占據長安中游,截斷長江之利。

  【梁商】獨占運河,依靠汴州攫取厚利,可抗齊、蘇。

  「在下汾州李朋,不知兄台鄉梓何處。」

  棚舍內,先到的李朋對新到的舍友異常熱情。

  「松溪白居易,見過兄台。」

  「松溪?可是松溪白氏?」李朋對白居易驚呼道。

  一身青袍的白居易微笑以對,沒有半點居高臨下之色。

  要知道松溪白氏可是河東霸主,子弟不僅占據河東軍政高層,還控制著名滿天下的晉商,還是天下白氏的宗主,可號令天下白氏子弟,威勢直逼皇室。

  聽聞是松溪白氏,李朋愈加熱情,連忙上前幫助白居易拿行李包裹,替他鋪好床鋪。

  白居易苦笑著拒絕:「李兄無須如此。」

  李朋卻不覺得難堪,終於幫他收拾完後,連忙邀請其往前廳飲酒。

  伸手不打笑臉人,白居易亦是,便隨著李朋來到河東會館的前廳,是入後舍的必經之路,也是一座巨大的酒樓,三層。

  一層為茶水休息之所,二層為飲食喝酒之所,三層為會客私宴之所。

  二人上到二層,立即有夥計前來引入座,點了酒菜,便開始攀談。

  酒過三巡,李朋終於忍不住問道:

  「白兄,隔壁就是白府,聽聞白氏子弟多住於此,你既是松溪子弟,何不往裡借住?」

  白居易無奈道:「李兄不知,我雖是松溪白氏,但亦是最後一代,若我這代立不下功勳,等到家族清查,便該要外出自立門戶,尋一地立族了。」

  「竟是如此?我實在不理解,白兄即是原尚書左僕射湟公之後,令尊又出任徐州別駕,官宦世家、經學濟世,放在哪裡都是要看重的,貴家族豈有外推之理?」

  李朋出身汾州小豪強,祖上曾是胡人,是武人世家,家中長輩多在河東軍中任職,軍職也不高。

  在他這一代才出了他這一個「文曲星」,便打發他來長安考舉,期望改變門楣。

  白居易苦笑道:「家父與在下這點成績,放眼家族子弟成就中,何足道哉。」

  隨後白居易便向李朋講了他有一堂兄,二十四歲的年紀,便登科,出任某州參軍,是他父親十幾年的成就。

  「松溪白氏,名不虛傳,世出賢臣名將,真國之卿族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