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為國為民李輔國,駐守汴州白為民

  第878章 為國為民李輔國,駐守汴州白為民

  寶應元年五月

  收到長安密令的程元振,在得到白靖的許諾後立即回京。

  原本獨木難支的李輔國見到程元振後大喜,當即將張皇后的謀劃告知了他。

  「我從關東來,白使相有言,天下正值紛亂,不宜臨陣換帥。」

  得到程元振的許諾,李輔國鬆了口氣。

  身為禁宮統帥,神策軍觀軍容使,他雖然可以武力扶持太子順利繼位。

  但政治不僅在宮苑之中,亦在天下,若他不爭取外兵的默許和支持,等到張皇后拉攏外兵,難保不會出現外兵入京勤王的事情。

  很多事情都要想到前面,不然朝廷可能會因為他們再次播遷,這可不是他們想要的。

  他們雖然是宦官,但不代表他們不忠於國家。

  而他李輔國,更是一心為國,大忠臣,他自問天下沒有人比他更對皇室忠心了。

  既然如此,天下大權交到他這個大忠臣手中,很合理吧。

  「如此便好,今天下兵馬,一在僕固懷恩,二在李光弼,然後便是白靖了。」

  「三日前,魚朝恩已經來信,言僕固懷恩心系太子,而李光弼此人向來不插手朝政之事,如此天下三大元帥,已有二人站在我們這邊,何愁大事不成,國家不復。」

  聽到白靖言語中支持太子繼位,李輔國振奮異常。

  這些日子獨他一人在京,面對張皇后一系的壓力,而魚朝恩、程元振都不再長安,過得很難。

  要不是他握著神策軍,恐怕早就被張皇后藉口誅除掉了。

  之所以召程元振來長安,而不是魚朝恩,是因為他兼著內射生使,掌握著宮內的內射軍,能夠最大限度的幫助他。

  五月六日

  李亨終于堅持不住,留下無盡的遺憾,以及對人世間的無暇眷戀,撒手人寰。

  張皇后當機立斷,以李亨召見為由,將李豫招至宮中,準備將其殺害,扶持越王李系上位。

  然而深宮之中,消息最靈通的當屬宦官。

  不過一刻鐘,程元振便從宮人口中得知了他們的陰謀,找到李輔國告訴了他。

  李輔國當即坐馬車抵達東宮,阻止了太子,並出兵把太子保護起來。

  隨即召集城內的神策軍,與宮內的內射軍裡應外合,打開了宮門,成功抓住張皇后與李系等人,並在城內大索他們的黨羽。

  是夜,李輔國、程元振二人將張皇后囚禁在別殿,斬殺了對太子有威脅的越王系、兗王僴。

  第二日,血跡未乾的長安城、大明宮傳出沉重的鐘聲,代表李亨正式宣告崩逝。

  在一身甲胃的李輔國與程元振護衛下,太子李豫靈前繼位,群臣呼萬歲。

  五月十日

  李豫臨朝,正式確定李亨的諡號「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廟號「肅宗」,葬「建陵」。

  同時,為了彰顯自己剿滅叛軍的決心,下發的第一道詔書便是李豫效法李亨,任命自己的長子、奉節郡王李适為天下兵馬元帥。

  以僕固懷恩、李光弼、白靖同為副元帥,各自負責一條戰線。

  雖然如此,但前線的唐軍還是因為後方的大變動,裹足不前,只守不攻,讓史朝義成功獲得一個機會,解決自身內部的問題,完全接過了史思明的勢力。

  而對於扶立自己的最大功臣,李輔國、程元振,李豫也是大加封賞。

  拜程元振為右監門將軍,知內侍省事,掌管了皇宮大權。

  尊李輔國為「尚父」,拜為司空,兼中書令,掌握外朝大權。

  加上他們又兼有內外禁軍的觀軍容使一職,可謂軍政大權集於一身,宦官的權勢達到頂峰。

  甚至李輔國因此對李豫說出「陛下只要在宮裡待著就行,不管什麼事情都有老奴處理著呢。」

  而李豫雖然心中不滿,但但懾於他手握兵權,只好委曲求全,事無大小,都要與他商量後才能決定。

  不知道是忘了,還是故意,李豫登基後並沒有確立明年的年號,仍舊以寶應作為自己的年號。

  寶應元年九月

  河南,汴州城

  現在的汴州城因為東邊戰事結束,已經解除了軍管,南邊的商品終於可以流入這裡,並以此為中心,輻射周圍數百里的地界。

  白靖也將元帥府從陳留搬到了這裡,遙控在鄭州與陳州的大軍。

  其中鄭州以河南副使、平盧兗鄆節度使田神功為主將,領淄青節度使能元皓、義成軍節度使李忠臣等,防備洛陽叛軍。

  陳州以河南副使、江淮都統高適為主將,領校檢淮西軍節度使賈隱林、淮南軍節度使李光壽等,防備許州叛軍。

  白靖自在汴州統籌兼顧,轉運大軍糧草,恢復河南民生經濟。

  這日,白靖正在處理軍務,門外進來一人,沒有通報。

  白靖不滿,抬眼望去,驚喜異常:「昕兒?」

  白昕眉開眼笑,恭敬的施禮道:「父親。」

  兩三年沒有回家了,白靖不知多少日夜思念松溪的山水,然而國多磨難,既然擔了這份責任,便要將他走完。

  「緣何來到汴州?」

  雖然高興白昕前來,但白靖知道,他們這個身份的人,不可能隨意出山。

  「祖父擔心您,便讓孩兒來助您一臂之力,早日完成任務。」

  「你祖父身體還康健吧。」

  「還是老樣子,並無大問題,只是不斷念叨著讓您早點回去,他好頤養天年。」

  白靖不置可否,又問道:「這次來,不僅是來幫我的吧。」

  「父親慧眼,祖父說河東地勢雖然險峻,但終究偏居一隅,發展潛力太低,且難以接受江南的輸送,故而讓孩兒轉告父親,有意在山東另立一中樞,疏通南北。」

  點了點頭,白靖大概知道白慶心裡想的什麼了。

  「那你的宣武軍呢?」

  「孩兒已經辭去宣武軍兵馬使一職,交由三弟擔任。」

  既然白昕已經將家裡的事處理完了,他便放心了:

  「既然來了,那就好好幫我,正好,我需要轉運江南的財賦,一者自蜀中轉送長安,一者北上輸入汴州。」

  「我終究是無法長久待在此處的,預計等到叛軍被趕回河北,我就要向朝廷致使返鄉,這河南江南之事,就要交給你了。」

  白昕只覺得一股龐大的壓力落在了肩上,但白氏男兒,從來不怕磨鍊,只有磨難,才能夠成長。

  很快,有了白昕的幫助,白靖身上的壓力輕鬆了不少,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前線的戰事,以及調度各軍,招募新軍的訓練等工作。

  白靖上書請求任命白昕為江南度支鹽鐵轉運使,負責江南財賦的收集、運送工作。

  奏書抵達長安,李輔國自然不會拂了白靖的面子,直接同意了他的請求,反正對他來說,只要錢糧從江南送來就可以。

  而且從另一角度來說,用白氏子比用自家的義子更順手,畢竟同為宦官,他太清楚自己那些義子的德行,只好白氏子不會貪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