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討北順利反覆人,各中心思事不成

  第865章 討北順利反覆人,各中心思事不成

  乾元元年(至德三年)八月

  郭子儀帶兵渡過河陽橋,於黃河北岸擊敗懷州叛軍,擒獲叛軍大將安守忠,獻俘至京師,李亨命百官到長樂驛迎接,並親自在望春樓等待,進封其為右相。

  隨後,李亨下達總進攻令,九位節度使合力討伐安慶緒。

  又以郭子儀、唐道海、李光弼等人皆為元勛,難相統屬為由,任命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位在諸將之上,不設元帥。

  九月,郭子儀率兵從杏園渡過黃河,在獲嘉擊敗叛軍,斬首四千級,捕虜五百人,叛將安太清逃至衛州防守。

  九月二十一日,郭子儀領著王思禮率大軍十餘萬圍困衛州。

  與此同時,接到朝廷命令的其餘幾路節度使也紛紛出兵,匯合郭子儀圍困衛州。

  淮西軍節度使魯炅從陽武出,青徐等五州節度使季廣琛出酸棗,安西四鎮、伊西北庭二軍兵馬使李嗣業出河內。

  如今的河北,除了衛州、相州、魏州在安慶緒手中外,其餘各種都已經投降了朝廷。

  特別是史思明,得知朝廷收復兩京後,一路帶人退到范陽,奪取了安祿山存在此處的金銀珠寶與糧草。

  又因為安慶緒的忌憚,史思明果斷派使者向朝廷請降。

  李亨對此大加讚賞,不僅封史思明為歸義郡王、范陽長史、御史大夫,還將河北節度使的職位給了他,使其身兼范陽、河北兩軍節度使。

  其子史朝義等封為列卿,又派宦官李思敬前去安撫史思明,命他率部討伐安慶緒。

  而原來的河北節度使李光弼則被李亨改任為河中節度使。

  在當前朝廷軍勢大,中央強勢的情況下,自然沒有人敢反對李亨的任命。

  實際上李亨這一手改封,一則削弱了李光弼的勢力,還削弱了唐道海的勢力,之前將潞澤分出河東,也是如此算計。

  不過李亨等人也知道史思明投降是無奈之舉,聽調不聽宣。

  所以為了防止史思明被安慶緒說動,朝廷還是要對他有所防備。

  在出動郭子儀等數十萬大軍圍攻衛州的同時,又命令河東軍節度使唐道海、潞澤二州節度使白牛、河北節度使李光弼、武德軍節度使顏真卿等幾路人馬。

  將兵馬拉到邊境,隨時防止范陽方面的史思明頭腦發熱,出兵相助安慶緒。

  十月,安慶緒領著崔乾祐、田承嗣二人,帶著相州十幾萬大軍南下救援衛州。

  然而被郭子儀設計擊敗,衛州被唐軍攻克,安慶緒也連戰連敗,一路率殘兵敗將逃回相州,據堅城鄴城而守。

  情急之下,安慶緒不得不連夜派薛嵩往范陽向史思明求救,並許諾以帝位相讓。

  而這時候的史思明早已不滿李亨對他的小動作,思及唇亡齒安,當即斬殺朝廷派來的官員,再次舉旗造反。

  甚至因為被朝廷授任河北節度使的緣故,十分輕鬆的便得到了河北數十個州郡,僅有成德軍所在地,因為顏真卿駐守,沒有攻陷。

  十一月,正當唐軍數十萬層層包圍鄴城,並堵塞漳水意圖灌城圍困之際。

  史思明派出十三萬大軍南下救援鄴城,不過仍舊心存自保之心,並沒有冒然進軍,只派部將李歸仁率一萬兵馬駐於滏陽,與鄴城遙為聲援,觀望形勢。

  朝廷主帥魚朝恩無奈只得分出一部分兵馬向北列陣,防備史思明部。

  同月,叛軍魏州刺史蕭華,見朝廷圍困鄴城數月,自以為無路可逃,舉城而降。

  李亨大喜,詔令崔光遠代為刺史。

  在魏州換防的關鍵時刻,史思明瞅準時機,派兵大舉進攻魏州。

  而崔光遠初到城中,立足未穩,又輕信謠言,處死了本地驍將李處崟,自毀軍心,魏州軍大敗。

  魏州落入史思明之手。

  十二月,史思明抵達魏州,在魏州城北設壇祭天,自稱大聖周王。

  河中節度使李光弼聽聞史思明自立,提議與朔方軍聯兵進逼魏州,使史思明不敢出戰,之後再收復鄴城。

  一旦安慶緒被消滅,史思明獨木難支,也會隨之失勢。

  然而魚朝恩卻認為此計不可行,因之作罷,唐軍只得繼續圍困鄴城。

  但鄴城城池堅固,安慶緒又深知城破必亡,所以死不投降,拼死頑抗,故而久攻不下。

  加之李亨並沒有在軍中設置元帥,只是以魚朝恩為觀軍容使,作為監督,因此各軍群龍無首,無統一指揮,各自為戰。

  加之數十萬大軍停駐於此,軍卒疲睏,士氣低迷。

  史思明見狀果斷出兵,距鄴城五十里處紮營,挑選精銳騎兵,日夜襲擾城下。

  又派出死士偽裝官軍,妄殺運糧將士,焚奪糧餉物資,神出鬼沒,聚散無常,致使唐軍糧草匱乏,人心渙散。

  乾元二年三月六日

  史思明見時機成熟,遂引兵三十餘萬直抵城下,與唐軍約期會戰。

  唐軍步騎近六十萬在安陽河北岸列陣,等待史軍來戰。

  而史思明親自率精兵五萬前來,諸軍望見後,都以為只是游軍,所以並未多加注意,只是派出偏軍對戰。

  誰知史思明指揮軍隊奮力衝殺,唐軍卻實行添油戰術,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白牛、魯炅等人接連領兵迎戰,死傷各半。

  後方的郭子儀尚未布陣,忽然間天氣突變,狂發大起,飛沙走石,咫尺之間,人馬莫辨,正在交戰的兩軍大驚。

  叛軍北潰,唐軍也毫無鬥志,向南潰敗,丟棄的甲仗輜重堆積於路。

  史思明回營後立即派周贄追擊,卻被退守河陽的郭子儀擊退。

  唐軍主力敗退,各部引還駐地後,史思明將大營移至鄴城之南,城內的安慶緒也因此獲得郭子儀營中數萬石糧食。

  等到唐軍退出河內,史思明立即轉變態度,設計將安慶緒從城中騙出來,將其誘殺,並將其麾下兵馬全部收入囊中,如此整個河北、河內盡歸史思明。

  四月,史思明自稱大燕應天皇帝,改元順天,改范陽為燕京。

  八月,登基僅僅四個月的史思明便決定南下,並沒有沉迷權勢。

  他一邊讓小兒子史朝清留守幽州,保護老家范陽,一邊親率各路兵馬大舉南下,侵略河南,想要效法安祿山,再次攻下洛陽,煊赫軍威。

  而朝廷這邊,敗退至河南的唐軍開始追究相州之敗的責任。

  觀軍容使魚朝恩,直接將相州之敗全部推到郭子儀身上。

  李亨便順水推舟,剝奪了郭子儀的兵權,任命李光弼接任朔方軍節度使,並將其召回朝中任職,不過右相之位依舊。

  雖然被奪了兵權,但郭子儀仍以大局為重,忠心朝廷,對李亨做出的一切安排,全部接受,沒有絲毫抱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