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英明果決身前戰,承天門樓萬事休

  第820章 英明果決身前戰,承天門樓萬事休

  李隆基與太平公主此時的爭鬥已經進入最後階段,雖然李隆基依靠白氏的情報,事事領先。

  但太平公主也顯然知道白氏投向了他,於是加緊步伐,甚至提前數日行動。

  沒有讓李适之等多久,李隆基當機立斷:「來不及調集城外的兵馬了,既然她依靠的是羽林軍,我倒要看看羽林軍是不是全都是她家的家奴。」

  「王毛仲!」

  「末將在。」

  「你家如今有多少可用之士。」

  「加上末將的親兵,以及府中的奴僕,可有三百人。」

  王毛仲,高麗半島人,年幼時,因父違法全家沒入官府為奴,成為李隆基的家奴。

  深得李隆基信任,得以脫去奴籍,成為貼身侍衛,之後為了在長安掌控一支武裝力量。

  便將王毛仲送入相信成立的左右萬騎,成為領兵將領。

  也正是通過王毛仲,李隆基得以掌控一支萬騎,成功在唐隆政變中獲勝,左右萬騎整編為左右龍武衛,任龍武將軍一職,為李隆基的宿衛將領。

  「如今宮中宿衛多有太平公主的耳目,不可輕易調動,你立即回府召集家兵,今日成功與否,就靠你的了。」

  「願為陛下效死。」

  王毛仲單膝下跪,抱拳施禮後,毫不猶豫的轉身離開。

  不過半個時辰,李隆基便帶著李适之、李令問、王守一、高力士、李守德等親信十多人,悄悄出宮,來到王毛仲府邸。

  因為行事隱秘,並沒有驚動太平公主在宮中的暗探。

  「如今形勢危急,可能下一刻太平公主的兵馬就開動了,少說廢話,隨朕先控制住左右羽林衛。」

  「是。」

  在這點短暫的時間裡,李隆基確認了太平公主還沒有開始行動,於是決定先發制人,將她準備發動政變的左右羽林衛提前策反。

  先天二年七月二十九日

  李隆基僅帶著親信十幾人,以及王毛仲家兵三百人趕往左羽林衛大將軍常元楷府邸。

  正準備出發兵營調動士兵的常元楷見李隆基親至,魂魄飛散,轉身就想要逃跑,李隆基當即沾弓搭箭,一箭射穿他的心窩。

  命令王毛仲砍下他的頭顱,便馬不停蹄的截殺全知右羽林衛大將軍李慈。

  李隆基掐著時間趕到李慈府邸通往右羽林衛兵營的必經之路。

  只是片刻後,便見到李慈緊張的帶著十幾個親衛騎兵從街道上駛來。

  進了包圍圈,李隆基一聲令下,三百人從四面八方包圍上來。

  李隆基指著李慈怒斥道:「你身為宗室子弟,不思報國,卻攀附權勢,跟隨一個女人作亂,你該當何罪?」

  李慈大驚,下馬跪伏哭訴道:「臣知罪,望陛下給臣一個機會,將功贖罪。」

  雖然李慈請降,但如今局勢危若累卵,稍有不慎,李隆基便身首異處。

  若接受了他的請降,便要帶他去接受右羽林衛,萬一他在兵營中當場叛變,自己便真的無法翻身。

  眼神逐漸堅定,李隆基下令斬首,提著他的頭去逼降右羽林衛。

  見李隆基不願意饒過自己,李慈便欲反抗,才一起身,還未拔劍,便被李适之眼疾手快,一劍梟首。

  隨著左右羽林衛主將身死,李隆基憑藉自己的皇帝的身份,親臨二軍駐地,成功控制兩軍。

  見兩軍被自己控制,李隆基終於鬆了一口氣,隨之帶著眾人來到內侍省。

  在這裡逮捕了太平公主的心腹中書舍人李猷、右散騎常侍賈膺福,掌控宮內。

  又在尚書省抓住投靠太平公主的右相蕭至忠與左相岑羲。

  下令將上述四人一起斬首。

  尚書左僕射竇懷貞見形勢不對,奪路而逃,跳入城壕之中自縊而死。

  隨著宮中愈來愈亂,李旦終於聽到事變的消息,登上承天門的門樓詢問左右:

  「宮中出了何事,是誰在叛亂?」

  兵部尚書郭元振上前說道:「皇帝只是奉太上皇誥命誅殺竇懷貞等奸臣逆黨,並沒有發生什麼其他的事。」

  這時候,滿身血跡的李隆基也來到了門樓,並沒有說話,只是向著李旦行禮。

  李旦嘆了口氣,承認了李隆基這次宮變的合理性,將蕭至忠、岑羲、竇懷貞等人列為罪人,陳列他們的罪狀,並宣布大赦天下。

  李隆基的親信心腹在長安城中大索三天也沒有發現太平公主的身影。

  直到八月三日,太平公主才從山寺中出來,回到公主府。

  原來在李隆基大肆誅殺自己的黨羽時,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逃入山上的佛寺之中避禍,等到城中平靜下來,才出來。

  出來的第一時間便請求面見李旦,卻被李隆基阻止。

  「她畢竟是朕的妹妹,你的姑姑,如今他已經沒有力量再對付你了,就留她一命吧。」

  李隆基面無表情的看著李旦,搖頭道:「不行,如果她活著,這次動亂便沒有正確的名義,哪有賊從死了,賊首還活著的道理。」

  「若她不死,跟隨我的功臣心中一定不會安定,那些原本投向她的人一定還會有所行動,這樣一來,國家就亂了。」

  見李隆基絲毫不退,李旦也沒有辦法,只是擺了擺手,表示自己累了。

  等到李隆基回到武德殿不久,李旦便讓人將代表皇帝的真正印璽全部送了過來。

  李隆基沉默了片刻,還是下達了「賜死」的命令。

  八月五日,太平公主因為謀逆之罪,被賜死公主府,原先攀附她的官員急忙與其撇清關係。

  至此,李隆基才算是正在的掌握權力。

  不過連續兩次兵變,大大地傷了朝廷的元氣,吏治的混亂、腐敗,邊疆的戰事亟待李隆基治理、解決。

  八月十九日

  李隆基下詔改元「開元」,表明了自己勵精圖治,再創唐朝偉業的決心。

  任命因為支持自己,被貶為刺史的原右相姚崇官復原職,重拜右相,協助自己處理國政。

  在這場政變中居功甚偉的刑部尚書李适之為左相,掌管中書省、宮內藏書等。

  一同被貶的白湟、宋璟二人重新返回長安,白湟任職尚書左僕射,宋璟為右僕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