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游列國,天下悲慟

  第65章 游列國,天下悲慟

  魯哀公二年,白國二百七十七年

  孔子由魯國到衛國。衛靈公問政於孔子,孔子知道衛靈公只是徒有愛才的虛名,所以婉言拒絕了衛靈公。

  孔子在衛國住不下去,離開衛國西行。經過曹國,曹伯陽沒有接見孔子。無奈,在曹國稍作停留,來到宋國,宋司馬桓魋討厭孔子,揚言要加害孔子,孔子聽說後只好微服而行。

  楚王聽說孔子是個賢能之人,於是親筆傳信給孔子說願意任用他,請他來楚國施政,孔子聽後很高興,立馬啟程前往楚國。五十九歲的孔子離開衛國經曹國、宋國、鄭國至陳國再往楚國而去。

  剛到陳國,陳國人聽說孔子將要去楚國施政,他們害怕孔子將楚國治理強大,危害到自己,於是派服勞役的人將孔子師徒圍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後不靠店,所帶糧食吃完,絕糧七日。最後還是子貢找到楚人,楚國派兵迎孔子,孔子師徒才免於一死。

  但是楚人告訴孔子,楚王已經薨逝了,國內的大夫們不歡迎你,請你另尋他處吧!孔子聽後十分感慨,這是自己距離實現自己夢想最近的一次啊!

  魯哀公三年,白國二百七十八年

  孔子六十歲,稱自己這時候,能正確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

  孔子從陳國路過鄭國,在鄭國都城附近遭遇兵亂,無奈讓弟子們分散出逃,約定在鄭國都城的東門集合。與弟子失散後孔子最先到達,於是獨自在東門等候弟子來尋找。

  端木賜在問路時,那人問他去鄭都幹什麼?端木賜說尋找恩師,那人又說,我在鄭都東門看到一老者,他的額頭像唐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鄭子產,可是從腰部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狼狽不堪的樣子,活像一條喪家之犬啊!

  端木賜聽後很是傷心,直到找到孔子,心中也沒有放下,孔子見他有心事,詢問,端木賜將路人的話說了出來,不料孔子聽後哈哈大笑的說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對,但說我像條喪家之犬,對極了!對極了!哈哈哈!」

  秋,魯國來信召請孔子的弟子冉求出仕,孔子聽後很高興說:「魯國召請冉求,絕不會小用他,將會重用他。」然後又說:

  「求啊!回去吧!回去吧!我的徒弟們都志向高遠,文采斐然而有章法,我已經不知道該如何調教他們了啊!」

  在冉求啟程之時,眾弟子都背著孔子小聲給冉求說:「夫子是很想回魯國的,所以你要是得到重用,一定要想辦法召回夫子啊!」

  冉求聞言說:「求知道了,各位師兄弟放心,我一定會盡全力請求君上召請夫子回國的!」

  魯哀公五年,白國二百八十年

  孔子從蔡國來到葉國。葉國君主葉公向孔子問政,並與孔子討論有關正直的道德問題。期間葉公問仲由孔子的為人,仲由不知道該如何描述便沒有回答。

  孔子聽說了這件事,對仲由說:「由啊,伱怎麼不回答他呢?」

  仲由說:「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描述夫子。」

  孔子笑著說:「下次要是有人再問起孔丘其人的為人,你可以這樣回答:『孔丘其為人也,學道不倦,誨人不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卻不知老之將至』」

  魯哀公六年,白國二百八十一年

  孔子與弟子行至陳國、蔡國之間,又被兵亂所困,被困至絕糧,甚至許多弟子因困餓而病,白師見狀,主動提出去最近的楚國求救,臨行前,孔子不忍的說道:「師啊,一定要小心啊!要是沖不出去,一定要返回來啊,只要保得性命,我們回來再想辦法。」

  白師看著孔子,安慰的說道:「夫子,請放心,我一定會請來援兵,還請在這裡等我!」說完帶著書童駕車而去。

  白師到達楚國邊邑的時候,向楚軍展示了自己白國公孫的身份,然後見到了百里奚的後人,此時他正在軍中任職,然後通過百里氏,得以面見楚王。

  向楚王說:「大王,您的阿父曾經想要任用家師,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失敗了,這不是家師不夠賢能,而是時機不對的緣故。治理國家是需要人才的,更何況像楚國這麼大的國家,需要的人才就更多了。

  您也知道家師的弟子沒有三千也有兩千,之後還會更多,這些人都是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人才啊!如果您解救了家師,還害怕我的那些師兄弟們不來投奔您嗎?這是一次多麼好的招攬人才的機會啊!還請大王考慮!」

  楚王聽後確實有道理,於是派百里氏領兵前往陳蔡之間,解救孔子及其弟子。

  在孔門弟子們餓的奄奄一息的時候,白師領著的援兵終於到了。脫困以後,孔子又從楚國去往衛國。

  魯哀公七年,白國二百八十二年

  孔子又回到衛國,主張在衛國為政先要正名。被君夫人南子所阻擾。

  魯哀公十一年,白國二百八十六年

  齊國派軍隊討伐魯國,孔子弟子冉求率魯師與齊作戰,獲勝。季康子問冉求指揮才能從何而來,冉求說是向孔子學來的。

  於是六十八歲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重禮迎孔子歸魯國。

  孔子周遊列國十四年,至此終於再次回到闊別已久的魯國。

  孔子回到魯國後雖有心從政,但仍是被敬而不用,被封為國老,只是有疑問的時候供以諮詢。

  季康子欲施行田賦,孔子反對。對冉求說:

  「判斷一個人的行為是不是君子的行為,應該用他的禮數來判斷。施捨的時候,會從重付出;做事的時候,會中庸而行之;死的時候,會對自己薄葬。」

  魯哀公十二年,白國二百八十七年

  孔子繼續從事教育及整理文獻工作。這一年冬天,孔子的兒子孔鯉去世。

  魯哀公十三年,白國二百八十七年

  孔子七十歲,稱自己這個時候即使隨心行事也可以不逾越規矩。

  這一年,孔子最愛的弟子顏回先他而死,孔子十分悲傷哭道:「噫!天喪予!天喪予!

  這時,仲由前往衛國出仕,白師也返回白國繼位世子,端木賜常年出使國外,孔子不禁感慨到昔日曾跟隨自己從陳國到蔡國去的學生,此時卻都不在身邊受教了。

  魯哀公十五年,白國二百八十九年

  孔子的弟子仲由死於衛國內亂,在戰鬥中突然有人將仲由的帽繩斬斷,仲由想起孔子說的:「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

  又看自己今日是必死了,於是仲由立馬大喝停手說:

  「君子死而冠不免。」

  然後在敵軍的注視下重新戴好帽冠,再次開始了戰鬥,但最終還是被殺死了,而且還被剁成了肉醬。

  孔子聽說後悲痛欲絕說:「噫,天誅予!」

  經過一系列的打擊,孔子已經知道自己就要大限將至了。

  魯哀公十六年,白國二百九十年

  端木賜出使回來,來見孔子,孔子正好柱杖依於門前,兩人遙遙相望。孔子責問端木賜道:「賜啊,你怎麼來得這麼晚啊?」

  然後又嘆息的唱道:「太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

  孔子流著眼淚說:「天下無道已經很久很久了,但是除了困於太行山的白國依然沒有人肯採納自己的主張。這樣看來自己的主張是不可能實現了。

  我聽說夏朝的人死時會夢到在東階殯殮,周朝的人死時會在西階殯殮,殷商的人死時會在兩個楹柱之間。

  而昨天黃昏之時,我夢見了自己坐在兩楹之間,在被其他人祭奠,看來自己的祖先就是殷商人啊!」

  魯哀公十六年二月十一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患病不愈而卒,終年七十三歲,葬於魯國曲阜城北泗水岸邊。

  孔子卒後,來祭祀的弟子多不勝數,曲阜大街為之一堵,各地的孔門弟子都蜂擁而來。

  每天都能在孔子的靈柩前聽到哭喊聲。

  孔子下葬,封墓後,依然有弟子絡繹不絕的前來祭拜。

  一天,一輛馬車咕嚕嚕的來到墓前,端木賜像往常一樣前去迎接,看到下車的身穿麻衣的老中少三人,端木賜立馬知道是誰來了。

  「白庭師兄!白師師弟!」

  白庭三人回禮,三人隨著端木賜在夫子墓前祭拜完後,眾人前往守墓營地交談。守墓營地就如同一個小村莊,裡面有許多孔門弟子穿著麻衣為孔子守墓。

  在經過不斷的行禮後,眾人終於到了端木賜的帳篷。

  滿頭銀髮的白庭說:「師弟,國中現在沒有人,因此我只能在此守墓三天,三天後我就要回去了。但是白師會在這裡帶著其子白義守墓三年,三年之後也必須回國接替我。

  不過之後會讓白義繼續代替我們父子守墓,直至六年期滿」

  端木賜表示理解,白庭又說:「這次來還有一件事是請求你收下白義這個弟子,在我們回白國的時候,希望你能替我們教導他。」

  端木賜看著這個十五歲的小子,很是喜歡,於是很高興的就收下了。之後幾人聊了一會兒,就前去空地建接下來幾年要住的房屋了。

  宋景公四十一年,白國二百九十三年

  一個庶民家庭,一個孩子出生了,他的哭啼之聲響徹天地,引得黑雲翻滾,狂風大作,但黑雲其中隱隱約約仿佛蘊含著一抹金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