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楚王圍宋,白氏出手

  第52章 楚王圍宋,白氏出手

  楚莊王十八年,白國一百七十五年

  齊頃公下令攻伐自恃有晉國撐腰的莒國,目的是為了擺脫晉國的霸權。而後齊頃公為瓦解晉國東方的戰略碉堡魯國,加大對魯國聯絡。

  此時魯國三桓季孫、叔孫、孟孫奪得魯國軍政大權,分別與晉國卿大夫建立起較為牢固的跨國聯盟。魯宣公及東門氏認為應當在晉國霸業一片迷茫之時,積極聯絡齊國當權派以作為對抗三桓的資本。於是魯宣公與齊頃公,一拍即合。

  楚莊王十九年,白國一百七十六年

  晉、楚爭霸中原,爭奪宋國是主要目標,宋之臣服與否,也是稱霸的重要標誌。昔日楚成王敗於宋,齊桓公稱霸中原;楚穆王屯田於宋國的孟諸,亦有實霸中原的標幟。

  故楚莊王平定群蠻百濮後,即於楚莊王六年,與晉爭奪宋國,於北林大敗晉軍。第二年,楚國又命鄭伐宋,戰於大棘,宋軍又敗,宋被迫築城。其後,楚莊王重點打擊陳、鄭,對宋暫置一旁,宋則堅定附晉。

  楚莊王為了徹底降服宋國,在邲之戰後,把矛頭指向了宋國。去年的攻宋只是教訓性的,如今做好了準備但是苦於沒有藉口,這時伍參出主意說:

  「君上,不如派遣一個和宋國有怨的人去齊國聘問,經過宋國時不要向宋國借路,依照宋人的性格一定會扣留下來,甚至殺了他,如此,君上不就有出兵的藉口了嗎?」

  楚莊王聽後有些猶豫,不過為了霸業還是狠心答應了下來,隨後招來申舟,讓他去齊國聘問,對他說:「不要向宋國借路。」又派遣公子馮去晉國聘問,也不向鄭國借路。也藉此試探鄭國。

  申舟自知因為在孟諸之役中得罪了宋國,最後的下場一定不會好,於是說:「鄭國人明白懂事,宋國人昏聵糊塗,去晉國的使者不會被傷害,但我我卻一定會被殺死,可憐我的妻兒父母啊!這麼早就沒有丈夫阿父和兒子啊!」

  楚莊王說:「如果宋國真的殺了你,寡人一定會出兵去攻打他,以此為你報仇,另外你要有什麼要求寡人一概同意。」

  申舟見此立馬將自己的兒子申犀引見給楚莊王,然後鄭重的對著閉著眼睛一動不動的楚莊王行了一禮,然後轉身出行了。等申舟的身影遠去後,楚莊王才敢睜開眼睛,複雜的看向門外,一口嘆息聲迴蕩在宮殿內。

  等到申舟到了宋國,宋國人果然攔住他不讓通過。申舟見狀立刻呵斥道:「讓開,我是奉楚王之命出使齊國的使者,爾等蕞爾小國安敢阻擋大國使者的道路,還不快快讓開,不然等我天兵一到,定叫爾等小國灰飛煙滅!」

  帶頭的宋國將領果然十分生氣,不過有些忌憚楚國的實力,並沒有下一步動作,只是愣愣的擋住申舟的去路。申舟見狀冷笑著嘲諷道:

  「哼哼!既然懼怕我國的實力如何還不讓開?難道是為了保護伱們國家那點微不足道的遮羞紗嗎?還不讓開?爾等可曾聽聞乖犬不擋道路?」

  這時,宋國的華元說:「經過我國國境卻不借路,這是把我國當作他們的屬縣;路過他國卻出言不遜,這是把我國當成他們的屬下。把我們當作他們的屬縣,就等於是亡國;把我們當作他們的屬下,這難道不是羞辱嗎?

  殺死他們的使者,他們一定會來攻打我們,攻打我國的結果也是亡國。反正都一樣是亡國,難道我們還要忍受他們的羞辱嗎?」說完上前一劍將申舟殺了。

  楚莊王聽說使者被殺,勃然大怒,隨後拂袖而起,往外便走,侍從追著送鞋給他,到前庭才趕上給莊王穿上;送劍的追到寢宮門外才送上;備車的追到蒲胥市才讓莊王坐上車。

  秋

  楚莊王盡起三軍,很快就將宋國團團包圍,宋國君臣驚恐,派樂嬰齊赴晉告急求救。晉景公本想派兵救援,這時伯宗說:

  「君上萬萬不可啊。古人有句話說:『鞭子雖長,但夠不到馬肚子。』楚國現在兵精糧足,國內賢臣猛將如過江之鯽,這是上天正保佑著楚國啊,不能和他爭鬥。

  晉國雖然強大,但是邲之戰後,我國實力大損,比楚國還是遠遠不夠的,更何況國內令出多門,這也是上天的安排啊,難道我們能違背天意嗎?

  諺語說:『高低上下,都在心裡。』河流湖泊里容納污泥濁水,山林草野中隱藏著毒蟲長蛇,美玉上隱匿著斑點,國君必須要忍受恥辱,這是上天的常道啊,楚國總有衰落的時候,君上還是等待著吧!」

  晉景公聽後停止發兵,同時為了不讓宋國投降過快,派了解揚到宋國去,說:「晉軍已經傾國而出,就快要到達了。你們一定要堅持住」

  還說:「晉國支援了很多兵器和糧食,就在路上,只要挺過這段時間,等到晉兵一到,宋國很快就會恢復過來的。」叫宋國不要投降楚國。

  宋國君臣認為憑藉城防之力以及晉國的援助很有底氣,聽後果斷答應說:「絕對不會投降楚國的。」

  這邊楚莊王看宋都城牆晉國華元的加築,是又高又硬,感覺無處下手,於是下令包圍,不能讓一顆糧食進入宋都。

  楚莊王二十年,白國一百七十七年

  五月

  楚軍已經圍困宋都前後快九個月了,宋國的糧食已經吃完了,甚至都已經有人易子而食,這時,城中有一對爺孫見此情況馬上請求面見宋公,說:

  「如今都要將近九個月了,晉軍還沒到,我想應該是到不了了,如今城中已經有易子而食的情況出現,宋公難道無動於衷嗎?」

  宋公聽說國人已經開始易子而食了,都不和自己說要投降,哭著說:「只要能夠讓楚王撤軍,保存我這一城百姓,什麼條件我都答應。」

  老者說:「什麼條件都行嗎?」

  「什麼條件都行!」

  老者點了點頭,說:「那好,我就為這一城百姓為你宋國走這一程,還請照顧好我這孫兒,另外你們需要派一個說話能算數的人和我同行。」

  隨後宋公派了華元與老者同行。

  兩人從城牆吊下去,很快就來到楚軍門口,楚軍將士呵斥道:「什麼人?」

  老者作揖回道:「楚國令尹孫叔敖故人前來拜訪!」

  孫叔敖營帳,孫叔敖見到了老者,作揖後問道:「前輩別來無恙?」

  老者回禮道:「多謝關心,不過今天我是為宋國而來!」

  孫叔敖有些難做,老者取下額頭上的白布,露出那一抹神印。

  「你是白氏子?」

  老者微微笑道:「正是,我是當代白公的三弟白德,原本我是並不願參與到楚宋之間的戰爭的,這也不合白氏誓言,不過為了宋都百姓,我不得不來。」

  「宋都怎麼了?」

  「令尹可知,宋都之中已然出現易子相食的情況,這已經不再是諸侯之間的戰爭了,已經是消滅國人的屠殺了啊!」

  孫叔敖雖然很難受,但是也不該做主,白德繼續說:「如今楚軍已然圍困九個月之久,就算楚國的千里國土都是良田,恐怕也供給不了三軍長時間在外征戰吧?」

  孫叔敖也沒辦法隱瞞了,說:「不瞞您說,我楚軍也剩不了多少的軍糧了啊!」

  白德說:「楚國這次的目的是降服宋國而不是消滅宋國對嗎?如今宋公托我給諸位說,他願意投降,你們目的不是已經達到了嗎?

  如果你們還要圍困,除了得到一座占據不了的死城,獲得被列國可以隨意討伐的惡名,還能有什麼利的地方呢?而且我已經去信回白國了,如果你們還是不撤軍,十日之內,白軍必到。我想就算是天下諸侯也不能說我白國的這次的出兵不道義吧!」

  孫叔敖仔細思量後決定同意白德的提議,於是帶著白德和華元前往面見楚莊王,楚莊王聽完後也是擔心軍卒久在國外,國內田地無人耕種,勢必荒蕪,釀成來年糧災。認為再圍困下去,也無利可圖,反而還會有害處,也就同意和宋國議和。

  很快,楚莊王和宋公築台盟約,約定宋國以華元為質,楚國釋圍罷兵而回。

  在班師的路上,楚莊王對著孫叔敖說:「白德是個真正的君子啊!有禮有節,有德有仁,另外還不失才能,要是給我楚國多好啊!」

  孫叔敖回答說:「白國多君子,其中以白氏子為甚,他們是天下人的標杆,也是天下人的鏡子,有這樣的鏡子,天下才不會太過於殘暴啊!我也是受他們的恩惠頗多啊!」

  楚軍一退,三天後,白國支援宋都的糧食車隊很快就到了,很多是白國在周圍國家購買的,所以才會這麼快。飢腸轆轆,餓的骨瘦如材的宋國人,看著一輛輛糧車,在看著車上身穿白衣的白國人,仿佛看到了潔白的天神下凡解救黎民。

  有的人甚至不自覺的朝拜了起來,惹得白國人不斷解釋安慰,在放粥的時候,一個人喝著粥卻突然嚎啕大哭了起來,有人問他哭什麼,他說:

  「就一天,只要再扛一天,我女兒就不會死了啊!我是畜生啊!為了自己活命,卻和其他人交換女兒相食。」突然他站起來,看著一個白氏子,怨恨的說:

  「你們為什麼不早點來,再早點來一天,我女兒也不會死,為什麼?為什麼?」說完一頭撞牆而死。

  白德對著趕來送糧食的白虞說道:「這就是我白氏存在的意義啊!」

  楚莊王圍困宋都的意義是十分大的,圍宋,前後達九個月之久,晉國始終不敢出兵,足見楚國霸勢強盛。雖以楚國無功而返告終,但諸侯列國見楚國居然能夠支持三軍在外征戰半年,卻沒有後顧之憂,更是感到畏懼了。

  ——

  楚莊王逼宋從楚,不輕易舉兵攻城,後見其窮困難支,又主動撤兵。這種兵臨城下,圍而不破、逼其誠服之舉,也屬我國軍事史上罕見的戰例,具有深遠的影響。

  ——《論古代戰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