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政鬥

  第241章 政鬥

  隨著弘恭被誅殺,閹宦一黨的人都被嚇到了,不敢再肆意妄為,生怕下一步刀就斬到了自己頭上。

  雖然儒臣一派取得了大勝利,但是這逼宮的行為,無異使得漢帝大動肝火,又見朝臣都團結在白渡的身邊,害怕被架空。

  原本閹宦、外戚、儒臣三足鼎立,依照漢帝的預想,應該是三方互相敵對,而自己居中調節,這樣一來,不僅自己也輕鬆,還能保證不被架空。

  漢帝繼位之初,儒臣在朝堂中占據優勢,可以壓得閹宦和外戚沒有脾氣,即使漢帝再對蕭望之尊重,但是仍有些擔憂儒臣的勢力。

  於是閹宦和外戚聯合就在漢帝的默許,甚至是推波助瀾下成立,隨後通過閹宦不斷針對儒臣,也是在漢帝的默許下,只是沒想到玩脫了,自己的恩師死了,儒臣的幾個頭頭都被免職了。

  閹宦勢力一下子突然壓過儒臣。

  正當漢帝頭疼時,就遇到了白渡藉由天象之說,逼殺弘恭。

  依照漢帝的想法,可以免職,可以流放,最好不要再有流血犧牲,可是事情並不在他的控制內,大臣們竟然違逆自己的想法,一定要弘恭死才罷休。

  弘恭一死,閹宦一黨立即陷入頹勢,以白渡為首的儒臣不斷的進攻,妄圖將閹宦的勢力掃出朝堂。

  於是一封請求整頓吏治,清掃貪腐的奏書,在白渡幾人的聯名下,來到漢帝的案前。

  仔細看了看奏書,上面提及了吏治的重要性,以及貪腐對於國家的危害,漢帝認為這對大漢是有益的,但還是讓內朝的眾人給出點建議。

  「陛下,臣以為整頓吏治刻不容緩,早在宣帝時,就有官員收受賄賂,達到數十萬,這還只是大司農府的一個小官,依靠著自身的權勢,侵吞國家的財貨,使得國家收的錢財減少,而百姓的賦稅增重。

  假若放任不管的話,隨之到來必是軍隊費用下降,軍隊實力下降,而百姓被逼的無路可去,只得成為流民,這流民一多,必會滋生叛亂。

  屆時軍隊實力不夠平叛,那秦末之禍,就在眼前了,還望陛下三思。」

  太中大夫張猛出列向漢帝列舉了吏治敗壞的最終結果。

  漢帝點點頭,就要下定決心之時,中書令石顯悄悄來到漢帝身邊,恭敬道:

  「陛下,切莫只聽他的一面直言,此次上書是由太常白公等人聯名,要是陛下仔細看的話,一定會發現,這些都是儒臣一黨的頭頭腦腦。

  奴婢是懷疑,他們想要憑藉整頓吏治的藉口,來排除異己,擴大自身的影響,到那時,儒臣一家獨大,整個朝堂都是儒臣一黨,陛下又將置於何種地位呢?」

  這可將閹宦一黨給急壞了,他們深知,自己等人的弱點就是貪財,要是整頓吏治,查清貪腐的請求被通過,他們一定會被全部端掉,畢竟只有拉屎的人才知道,自己的屁股上有沒有屎。

  「正如中書令所言,整頓吏治不應該交於一部,而是應該多部門聯合行動,如此才能保證其不被有心之人用於打擊異己,如今他們想要主持此事,其行可疑,其心可誅!」

  說話的是御史大夫兼光祿大夫貢禹,他是被石顯拉攏的官職最高的儒臣,貢禹自幼家貧,又沒有背景,為了實現自己心中的韜略,以及完成階級的躍遷,憤然投身於閹宦一黨。

  果然,憑藉過人的能力,再加上石顯等人的幫助,他很快就由一個諫大夫,一步步升為太中大夫、光祿大夫、長信少府、御史大夫。

  顯然他十分明白整頓吏治的重要性,但是為了自己的前途,他不得不出言幫助。

  「既然如此,這樣吧,此次整頓吏治由太常白公白渡為主,御史大夫貢禹、代丞相匡衡、長信少府五鹿充宗、光祿勛陳篤、宗正劉向為副。一定要將那些碩鼠給朕揪出來。」

  「喏!」

  雖然貢禹、匡衡、五鹿充宗都是偏向石顯一方的,但是畢竟此次是以白渡為主,還有陳篤和劉向輔助,再加上,自己等人收受賄賂時旁若無人,證據十分容易得到。

  所以石顯等人還是有些著急。

  於是一場陰謀就開始了。

  正當白渡等人準備大顯身手時,一則舉報信,送到了白渡几案之上,是舉報中常侍平恩侯許嘉收受大額賄賂,侵吞軍費。

  「白公,許嘉是太子妃的父親,屬於外戚那邊的,這次我們好不容易要到了主動權,貿然得罪外戚,是不是不太好?我們是不是還是先不要查啊?」

  有官員建議道。

  「不行,如今舉報信一來,如果我們不查,一定會被那些閹宦抓到把柄,只是查那些閹宦一黨的人,屆時,打擊異己的名聲就會被坐實了。」

  「可是如果查許嘉,也有可能會被誣陷為打擊異己啊。」

  於是官員們都將目光投向白渡,希望他能拿個主意。

  白渡思考片刻後道:「查,不僅要查,還要大查,只要查出了其罪名,就代表我們沒有錯,畢竟我們就是為了查貪賄來的,只要這一次成功了,往後再去查那些閹宦,就顯得名副其實了。」

  「那有沒有可能,這封舉報信是污衊呢?」有官員提出這樣一個觀點。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許嘉身為外戚,怎麼會不接受賄賂呢?我還沒有見過不受賄的外戚呢。」另一個官員顯然十分看不起那些憑藉女子顯貴的外戚。

  白渡也出言道:「不管如何,肯定是要動手的。」

  隨後,由御史中丞白克帶隊,領著執金吾派出的車騎浩浩蕩蕩的將平恩侯府包圍。

  「你們要幹什麼?這裡可是平恩侯府,是中常侍許公的府邸,也不怕掉了腦袋。」

  白克面無表情道:「奉皇帝命,接人舉報,調查平恩侯許嘉受賄一案,來人將府中的人都看押起來,一個個問。」

  士兵們魚貫而入,很快就將平恩侯府的所有人都看押了起來。

  幾個時辰後。

  「中丞,情況有些不對。」一個小吏急忙來到白克身邊。

  「怎麼了?」

  「平恩侯府幹淨得可憐,搜查出的銅錢還沒有十萬,詢問府中下人,都說平恩侯平日生活簡樸,府中過得也是拮据不已。」

  「什麼?怎麼可能?」白克也有些蒙了,難道許嘉真的是外戚中的另類?

  真被白克猜對了,許氏一族,卻為外戚中的另類。

  許氏最早發跡就是宣帝的結髮妻子許平君,宣帝初繼位,許平君深知宣帝的困境,於是多次要求許氏一族謹言慎行,切莫給宣帝添亂。

  許氏雖是小族,久居市井,但是兄友弟恭,對於生存之道十分熟絡。

  等到宣帝掌握大權,可是許平君已被霍顯毒害多年,沒有了宮內的支持,即使有宣帝的照顧,但是許氏仍然緊守許平君的話語,家中子弟不敢違背律法一絲一毫。

  如今,許氏雖然作為太子妃的母族,但是其終究還是太子妃,不是皇后,所以也沒有平常外戚那種飛揚跋扈的行為。

  「放肆!人許氏一族謹言慎行這麼多年,查貪賄竟然查到他們的頭上了,他們想要幹什麼?」

  漢帝對於白渡等人查抄平恩侯府,卻沒有查出一絲違規違矩的地方感到憤怒。

  「陛下息怒!」

  許平君是漢帝的生母,又是被人毒害的,所以漢帝對於許氏一族有著特殊的情感,加上許氏一族又低調,不想其他外戚憑藉著與漢帝的關係遭惹是非。

  於是漢帝心中對於許氏一族甚至有些許愧疚,要不然,許氏也不會一族兩侯,甚至於親自為太子迎娶了許氏女。

  如今看著跪在自己身前哭訴的許氏族人,漢帝只感覺自己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浪蕩客。

  石顯適時出言道:「陛下,不如將有關之人都下獄,抓起來吧!如此也好對許氏一族有所交代。」

  「陛下,不可,太常是公爵,高祖親自說過,白氏一族,與國同休,況且,白氏在天下掌握了太多的力量,如果貿然將白公下獄,恐怕這天就要塌了。石顯所言,是在將大漢送入末路啊,請陛下將其斬殺。」

  已經升為光祿大夫的張猛出言。

  張猛的話語使得漢帝一下子就清醒了,對啊,這白渡可不是尋常大臣,隨他予取予奪。

  眼見殺人無望,石顯又說道:「如今白渡年歲已經很大了,按照以往,他早該辭去官職,回國養老了,可是卻沒有,可見其貪戀權勢到了何等的地步,之前他帶著群臣逼迫陛下,這是在結黨營私啊。

  況且白渡還與地方郡縣不清不楚,陛下,還請想一下,他到底想要幹什麼?」

  漢帝被石顯說的一驚,只覺得背後發涼。

  「陛下切莫聽石顯胡說,白氏一族是千年望族,其信譽比泰山還重,豈能有叛國謀反之意,它這是在挑撥陛下與白氏的關係,意圖使大漢陷入混亂。」

  「放屁,知人知面不知心,你敢保證白氏沒有謀反之意嗎?」

  「陛下,臣敢用這一顆項上頭顱來擔保白氏無謀反之意。」

  「你的頭值幾個錢,陛下,人心思變啊!」

  「好了,閉嘴,讓朕好好想想。」

  漢帝呵斥住兩人的爭吵。

  閉目思考後,漢帝睜眼下詔道:「即日起,停止整頓吏治,查清貪賄一事,整頓吏治一事交予丞相匡衡,查清貪賄一事交予御史大夫貢禹。

  另,文帝時期就已經有過明令,要求地方諸侯不得長時間在京城逗留,白公身為白公國的君主,豈能因為長安之事,放鬆對白國的治理,責令其快速就封,不得停留。

  另,中常侍平恩侯與國有功,又為人清廉,拔為車騎將軍,原車騎將軍史高,委任大司馬大將軍。」

  如此,白渡被遣返,白克又沒有成長起來,又因為平恩侯一案,多名白氏支持的重臣被免職,白氏一族在長安的力量一度陷入低潮。

  但是閹宦一派也並沒有從中得到多少好處,雖然整頓吏治,查貪議事被制止,但是在被制止之前,還是被白渡等人拿去了多名身居高位和要職的成員。

  閹宦和儒臣兩敗俱傷,外戚成為最大贏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