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白氏出山,漢初八王俱成史
呂澤幾人下山之後,立刻向著長安疾馳而去。
幾日後,他們到達了長安,面見呂雉,見張良的計策一五一十的說與她聽,呂雉得知有辦法了,十分高興,立馬去到太子寢宮,告訴他可以為他請專精《白傳》的儒家大賢。
劉盈十分高興,按照呂雉的指示,親自寫了一封情深意切的求師信。要問為什麼劉盈這麼喜歡《白氏春秋》而不是叔孫通教導的《穀梁春秋》,只因為當年白師,在根據孔子所著的《春秋》注《白氏春秋》時,為自己的書的定位就是《春秋》的初級版。
因為孔子所著《春秋》,太過於枯澀難懂,所以白師根據白氏的藏書,運用一個個故事,來側面講解孔子所推崇的思想,為的就是讓讀者能夠快樂的讀書,等精通了《白氏春秋》,再去學《春秋》,就可以事半功倍。這也是《白氏春秋》之所以能夠占據儒門一半的原因。
得到劉盈的親筆書信後,呂澤兄弟又馬不停蹄的趕往朝歌,面見白公,遞上劉盈的親筆信。
朝歌,白卿接待完呂澤兄弟後,將書信遞給白駿,等白駿看完後,問道:「如何?」
白駿笑道:「我觀太子劉盈,頗有昔日衛公衛完之風,仁孝而又不失自主。」
白卿道:「看來,劉邦生得一個好兒子啊!如今天下百廢待興,正是需要這樣一個君主,要是昔日秦朝秦始皇死後,登基的是扶蘇,與民休息,推崇儒學壓制商鞅法學,與我白氏等六國貴族相好,說不定就是另一個情況了。」
白駿在當時面見劉盈時,對那個對一切都有好奇心,待人寬遜真誠的太子十分有好感,雖然他自己也不過二十多歲,但是不妨對他有面對自己弟弟的感覺,因此對白卿道:
「所以我們才要避免扶蘇舊禍,假如那個什麼劉如意上位,必定又是窮兵黷武,重蹈秦二世之亂,恐怕漢朝就要步秦朝後路了啊!如今北邊的蠻夷已經歸於一統,諸夏可再也承受不起內亂的代價了,到時候一定會被他們趁虛而入。」
白卿點頭,表示同意,然後看向白駿笑著道:「駿兒,你如今也完成了學府的學業,各家的子弟也基本畢業了,正好,由你帶隊,帶著各家的二世祖,前往長安歷練歷練!」
白駿心情有些激動道:「是,保證不讓父親擔心!」
白卿囑咐道:「要是有什麼不能決定的,可以去找蘇立,向他詢問,他老成持重,絕對會是你的一大助力,另外,小心呂雉,昔日孔子都在衛國的南子那裡吃了不少虧,千萬不能小看了女子,她的政治眼光可不差啊,與她相處,一定要慎之又慎。
還有陳平這個人,雖然他現在隨著劉邦出征了,但是他早晚都要回來,他也是一個不容小覷的人物。蕭何呢?是絕世大才,千百年難得一遇,
上次的一個還是齊桓公時期的管仲,伱可以多向他請教請教治國之才,對你絕對有很大的好處,在他身上學到的,是你在學府和書上絕對學不到的。···」
白駿專心聽著白卿對於漢廷中央的各種人際關係,和各個大臣武將的性格和相處方式,這對他前往長安有很大的好處。畢竟這一次不像上一次,只是為了參加太上皇的葬禮,待了幾天就走了。
第二天,白卿召見呂澤兄弟,同意了太子的請求,並決定派出白世子駿,帶著一票白氏侯的二代們,前往長安。
呂澤兄弟聽到後,十分高興,連連對白卿表示感謝,白卿表示不必如此,並表示希望白呂兩家能夠精誠合作,共同協助劉盈將這個天下,治理起來。言語之中,一點也沒提到漢帝的事,仿佛當漢帝已經逝世了。
七月二十五日
白公世子駿,攜帶著修武侯世子白羽等白氏列侯的車隊,大張旗鼓的進入長安城,安頓好後,白駿等人立刻前去拜見皇后呂雉,呂雉十分高興。
立刻下令在長樂宮附近建立了太子府,調撥了三千兵馬,為太子府親衛,然後任命白駿為太子詹事,打理太子府一切事物,併兼職教導太子,任命白羽為太子率更輔佐白駿,掌握太子府的兵馬。
而呂澤又馬不停蹄的前往商山,邀請商山四皓出山輔佐太子,商山四皓聽說白公世子已經成為了太子府詹事,知道當今太子是個仁厚之士,便同意出山,前往長安。
呂雉對待四人十分恭敬,將他們安置在太子府,讓劉盈出宮居住在太子府,以便於常常向他們請教。
八月
漢軍和陳豨叛軍還在代郡相持,因為當初陳豨派遣王黃求救於匈奴,燕王盧綰依照手下張勝的計策,當陳豨的求救文書不存在,更是私底下勾結匈奴人,放他們從自己的地盤進入代郡,使得陳豨迴光返照。
盧綰的意圖在於養寇自重,想讓陳豨長久流亡在外,在邊界造成連年不絕的衝突,保障各自的權勢與性命。
這一切漢帝都不知道,所以與陳豨的戰鬥拖到了一年之久。
八月十六日
漢帝於軍中染病,不得不回長安調養,鑑於當前優勢明顯,臨走前,他任命太尉周勃為剿滅陳豨的主將,留下五十萬兵馬,歸他指揮,自己帶著二十萬漢軍回師。
九月
淮南王英布與淮南國的中大夫賁赫,因為愛妾出現矛盾,想要殺掉賁赫,賁赫就坐著驛車前往長安要告發英布叛變,英布派人追趕,沒趕上,賁赫成功抵達長安,上書英布有造反的跡象,可以在叛亂之前誅殺他。
漢帝看了他的報告,與蕭何商量,蕭何道:「英布不應該有這樣的事,恐怕是因結有怨仇而誣陷他。請把賁赫關押起來,派人暗中驗證淮南王。」
另一邊英布見賁赫已經畏罪潛逃,成功抵達長安,本來已經懷疑他會說出自己暗中部署的情況,如今漢帝的使臣又來了,斟酌利弊之下,果斷起兵造反,第一步就殺死了賁赫的全家。
淮南王造反的消息傳到長安,漢帝立即釋放了賁赫,並封他做了將軍,讓他作為大軍的先鋒,在和群臣商量後,決定親起大軍前往討伐。
但是由於張良已經歸隱,而陳平又遠在代郡,自己竟然一時沒有詢問對策軍略的人,這時夏侯嬰前來面見漢帝道:「臣的門客薛公原來是楚國的令尹,這個人很有韜略,陛下或許可以問他。」
漢帝召見了薛公,問他英布會往哪個方向攻擊呢?薛公回答道:「英布造反不值得奇怪。假使英布計出上策,山東地區就不歸漢王所有了;計出中策,誰勝誰敗很難說了;計出下策,陛下就可以安枕無憂了。」
漢帝有些奇怪道:「何為上策?何為中策?又何為下策?」
薛公解釋道:「向東奪取吳國,向西奪取楚國,然後吞併齊國,占領魯國,傳一紙檄文,叫燕國、趙國固守他的本土,山東地區就不再歸漢王所有了,此為上策;
向東攻占吳國,向西攻占楚國,然後吞併韓國占領白國,占有敖庾的糧食,封鎖成皋的要道,誰勝誰敗就很難預料了,此為中策;
向東奪取吳國,向西奪取下蔡,把輜重財寶遷到越國,自身跑到長沙,如此陛下就可以安枕無慮了。而大漢就沒有什麼大事了,此為下策。」
漢帝好奇的問道:「那你猜英布會選哪條計策呢?」
薛公笑著道:「下策!」
漢帝疑惑道:「為何?英布縱橫天下十幾年,這點謀略和眼光都沒有?」
薛公解釋道:「陛下您是知道的,英布原先本是驪山的刑徒,跟隨章邯出關平定諸侯,之後憑藉自己奮力做到了萬乘之主,這都是為了自身的富貴,而從不不顧及當今的百姓,不為子孫後代考慮,所以說他才會選用下策。」
漢帝很是高興,連連叫好,並當場賜封薛公為千戶侯,並冊封皇子劉長為淮南王,宣布英布為叛賊,不顧自己生病的身體,親自帶著大軍前去平叛。
原本淮南軍面對造反很是牴觸,但是英布對他們說:「漢帝老了,已經開始厭惡打仗了,聽說他最近還生了病,因此一定不能夠親自帶兵前來,不能親自來,就一定會派遣將領,而將領中能夠比得過我的只有淮陰侯以及梁王彭越,如今他們都死了,其餘的將領有什麼可怕的呢?」
眾將一聽,好像是這樣的,便不再擔心了,英布見軍心已定,便決定向東攻打荊國,荊王劉賈害怕,連忙放棄封國丟下軍隊出逃,結果死在了富陵。
荊軍群龍無首,英布很快就劫持了他們,裹挾著他們繼續向東,渡過淮河攻打楚國。楚王劉交不通軍事,便派遣將領帶領楚軍迎戰英布。
雙方在徐、僮之間發生戰鬥,楚軍分兵三路,想採用相互救援的奇策。有人就勸告楚將說:「英布是楚漢時期的老將,十分擅長用兵打仗,而百姓們又一向畏懼他。
兵法上說:『諸侯在自己的領地和敵人作戰,一旦士卒危急,就會逃散。』如今兵分三路,他們只要戰敗我們其中的一路軍隊,其餘兩路的軍隊害怕家鄉的親人遭受英布的侵害,一定會急忙跑回家鄉,怎麼能夠互相救援呢!」
楚將不聽,忠告。英布果然打敗其中一路軍隊,其他兩路軍隊都四散逃跑了,打敗楚國的軍隊後,解決了淮南軍的後顧之憂,又得知漢軍已經接近淮南國,於是英布命令軍隊向西挺進,在蘄縣以西的會甀和漢帝的軍隊相遇。
雙方打了幾次小仗,結果英布的軍隊非常精銳,漢軍每戰都敗,漢帝只好躲進庸城壁壘,堅守不出,又見英布列陣一如項羽的軍隊,漢帝非常厭惡。
戰事一直持續到十月,漢帝不斷調集各地郡縣兵前來支援,又見北邊戰事順利,抽調了一部分精銳部隊南下匯合,將援軍藏在庸城不遠,等到差不多了,漢帝決定與英布決戰。
這日,漢帝和英布遙相望見,漢帝遠遠地就對英布說:「何苦要造反呢?當個富家翁不好嗎?」
英布大聲的說道:「你劉季一介小兒都能做皇帝,為什麼我英布就做不得?」
漢帝大怒,罵他,隨即兩軍大戰,一個時辰後,援軍趕到,英布軍大敗,英布急忙率領殘軍逃走,渡過淮河,幾次停下來交戰,結果都不順利,和一百多人逃到長江以南。
英布原來和番縣令有親,因此,長沙王吳回(吳芮之孫)派人誘騙英布,謊稱要和英布一同逃亡,誘騙他逃到越地,英布相信了他,就隨他到了番陽,結果在番陽茲鄉百姓的民宅里,一代梟雄英布殞命於此。
十一月
北邊的靈丘,周勃率軍再次在靈丘抓住陳豨軍主力,這一戰,樊噲所部郎中公孫耳,在距離靈丘北部二十里的位置,追上正在逃往的陳豨,將他斬首。
至此,大漢王朝戰事基本結束,而漢初與漢帝共同爭天下的八位異姓王或是被殺、或是被貶、或是老死,而威脅劉氏江山的勢力全部消失,剩下的都是一些鮮附之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