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陰謀,八王去五

  第159章 陰謀,八王去五

  三月二日

  大軍抵達邯鄲。

  三月五日

  大軍行至巨鹿,趙王張敖從襄國趕至巨鹿,在巨鹿城內設宴,宴請漢帝及其他功勳列侯,並給大軍提供美酒羊肉,犒賞大軍。

  宴會很是熱烈,漢帝喝得酊酩大醉,趙王見狀,知道自己安全落地了。

  三月七日

  大軍至柏人,趙相貫高奉趙王之命,攜帶糧草前來,並表示願意替大軍承擔一半的糧草軍需。

  漢帝十分高興,賞賜了貫高,並賜他美酒,兩人在軍帳中對飲,貫高醉。

  第二日

  貫高酒醒,見自己被五花大綁,不知所措,周圍的漢軍將領都對他冷眼相向。

  貫高疑惑不已,見漢帝高坐主位,左手綁著布帛,其上血跡斑斑,連忙跪道:「不知陛下為何捆綁下臣,下臣並沒有做錯什麼啊?」

  樊噲出列,橫眉冷目大聲道:「大膽反賊,竟敢行刺陛下,說,還有多少同黨?」

  貫高驚恐道:「陛下,陛下,下臣冤枉啊!絕對沒有絲毫對陛下不敬之心,定是有小人誣陷下臣,請陛下明察啊!」

  漢帝捂著左膀冷哼道:「好你個貫高,朕以為你前來為大軍提供軍需是出於好心,沒想到啊,竟有背叛之心,還好朕留了個心眼,不然朕還能活到現在?

  行刺不成,居然還佯裝醉酒,當朕是傻子不成?說,還有什麼同黨?此事與趙王有沒有關係,如果你如實交代,朕或許可以免伱一死!」

  貫高知道沒救了,這是一個圈套,針對趙王的圈套,貫高沉默了。

  見貫高一改之前的焦急,變得沉默不語,旁邊的一個將領將一把青銅短劍扔在地上,只見上面還有血跡道:

  「你就不要狡辯了,人證物證俱在,說出來,可保家兒老小。」

  貫高一下子抬起頭來,盯著漢帝,漢帝也不閃避,就這樣與他對視,沒一會兒漢帝道:「將人帶上來!」

  一個滿身傷痕,雙腿俱斷,奄奄一息的中年人被拖上殿來,扔在了貫高旁邊,貫高仔細辨認,好一會兒才看出來,這是自己的家宰。

  樊噲從一旁上前,提起家宰的頭髮,使他能夠看清楚大殿的情況,並呵斥道:「說,行刺皇帝的主謀是誰?」

  家宰看著貫高有些猶豫,但他突然看到站在那些將領後面的一雙冷冽的眼神。

  家宰立刻指著貫高著急道:「是他,他就是行刺皇帝的主謀,我是受他指使才行刺皇帝的,我並不知道行刺的是皇帝,以為就是一個貴族而已,請陛下放過我的家小吧!」說完在地上邦邦磕頭。

  漢帝用右手一揮,家宰就被拖了出去,期間還在一直請求繞過家小。

  漢帝看著貫高道:「怎麼,還不說嗎?」

  貫高知道今天是逃不過去了,不過絕不能牽扯到張敖,這是他對上代張耳的承諾。

  貫高冷笑道:「怪不得天下人都說你劉邦薄情寡恩,連舊友之子都可以誣陷,與禽獸何異,不必多說,殺你的正是我貫高,怎麼就沒有殺死你呢?he~tui~」

  說著對漢帝方向吐了口唾沫。

  「放肆!」「大膽!」「狂妄~」

  眾將都準備上前將貫高打死。

  「慢!回去!」漢帝下令,眾將只能回到原位,但看向貫高的眼神中,殺意都不再掩飾。

  漢帝冷漠道:「說罷!朕給你最後一次機會,此事與趙王有沒有關係!」

  貫高直起身,昂首挺胸道:「此事與趙王無關,萬千罪責,只在我一人,只可惜,沒有成功殺了你。」

  漢帝嘆了口氣,說道:「既然如此,拖下去殺了吧,不過朕念及舊情,給他個痛快的吧!另外,傳令天下,貫高刺殺皇帝未遂,意圖謀反,將其族滅三族,以儆效尤,首級傳示天下郡縣。」

  在被拖出去時,貫高破口大罵道:「劉邦小兒,無恥至極,我就算在九泉之下,也不會放過你的!」

  漢帝聽著貫高的大罵,不以為然,朕殺的人多了,排在你前面還有成千上萬的人,活著的時候都不怕你,還怕你死了?

  在斬殺萬貫高同黨後,漢帝下令:趙王張敖,御下不嚴,致使出現謀逆之徒,本該斬首示眾,族滅三族。

  然其父趙王張耳,於國有大恩,於皇帝有大情,兼張敖任上,趙國大治,不獎不足以激勵國民,故免其死罪;

  然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不罰不足以彰顯國威,皇帝恩威浩蕩,決定免去趙王之位,去王號,貶為宣平侯,奉祀張耳之祀。

  於是正從巨鹿準備返回襄國的張敖,就直接被夏侯嬰帶著騎兵攔在了半路上,宣讀了漢帝的旨意。

  張敖並沒有想像中的激動,反而十分平靜的接受了這份旨意,只是在夏侯嬰要返回時,拉住他懇求道:

  「看在家父的面子上,請告訴我貫高如何了?」

  夏侯嬰避開張敖的眼神,道:「趙相貫高正是謀反的主謀,已經被陛下下旨斬首,其三族皆被族滅。」

  張敖放開夏侯嬰,只是一句知道了,夏侯嬰連忙帶兵逃似的奔馳而去。

  張敖看著天邊的雲捲雲舒,沉默良久,對著身邊的近衛道:「你趕緊去朝歌,面見白公,白氏在河北能力超凡,請讓他幫忙救下貫高的子嗣,在朝歌安置他們,哪怕只能留下一個都好,我張氏全族都會記此大恩。」

  親衛隊長拱手稱諾,帶著十多個親衛騎兵向南往河內疾馳而去。

  又吩咐另一個親衛道:「立刻疾馳回襄國,拼死也要將貫相的子嗣救出,然後向朝歌疾去,等到白氏接應,你們就安全了。」

  「遵令!」這個親衛又帶著十幾人向北往襄國而去。

  張敖對著剩下的百餘個親衛道:「走吧!我們去我們的封地!」說完鑽進馬車,車隊向著宣平縣而去。

  解決了貫高的「叛亂」,漢帝命令大軍一分為二,樊噲帶著十五萬大軍前往東垣剿滅叛軍,他自己親自帶著十萬大軍隨他接收趙國。

  五月

  叛軍被樊噲輕鬆剿滅,殘餘的不是四散而逃,就是逃亡匈奴,前去投奔韓信等人。

  雖然叛軍被剿滅,但是漢帝遇到了一件十分憤怒的事,四月,代王劉仲,居然在叛軍的威脅下,直接放棄國都逃跑了,致使叛軍勢力越發的大。

  原本一個月就可以剿滅的叛軍,耗時了兩個月。漢帝盛怒,免去劉仲代王之位,貶為合陽侯。

  為了接替劉仲防備匈奴,漢帝任命陽夏侯陳豨為代國相國,統領精兵據守邊疆,防範匈奴進攻。

  因為陳豨和淮陰侯韓信有舊,當初兩人共同奉漢帝的命令攻取代地和趙地,故而陳豨從長安出發前,特地去拜訪了韓信,向其辭行。

  出於對漢帝的怨恨,韓信拉著他的手避開左右侍從在庭院裡漫步,仰望著天嘆息說:「您可以聽聽我的知心話嗎?有些心裡話想跟您談談。」

  陳豨自無不可,讓韓信請講,韓信道:「你管轄的地區,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你,是陛下信任寵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發說你反叛,陛下一定不會相信;再次告發,陛下就懷疑了;三次告發,陛下必然大怒而親自率兵前來圍剿你。

  到那時,我可以作為你在長安的內應,這樣天下就可以取得了。」

  雖然陳豨此時並沒有想反叛,但是他一向知道韓信的雄才大略,所以並沒有直接拒絕他,而是模糊其詞。

  漢九年

  為了防止六國舊貴族在當地尾大不掉,漢帝下令遷徙楚國貴族昭氏、屈氏、景氏、懷氏,齊國貴族田氏到關中,填補長安及其周邊。

  八月

  漢帝回到長安,恰逢太上皇高壽,漢帝在未央宮為其設宴祝壽,除了淮陰侯,以及不在長安的列侯諸侯王,整個長安的列侯幾乎都來了。

  宴會上,漢帝捧著玉杯,站起來祝福太上皇長壽,並說:「最初父親大人總是認為朕沒出息,不能經營產業,不如二哥努力。現在我的事業和二哥比,誰的更多呢?」

  太上皇只是笑著,沒有說話,群臣和眾勛貴都對著漢帝高喊萬歲,漢帝躊躇滿志的大笑了起來,整個大殿都迴蕩著漢帝的笑聲。

  為了安撫趙地遺民,漢帝立自己的三子劉如意為趙王。但是又下令因為劉如意年幼,因此作為趙王,常留長安,遙領爵土。

  漢十年

  七月

  太上皇在櫟陽宮去世。漢帝召集諸侯入長安拜揭。

  淮南王黥布、梁王彭越、燕王盧綰、荊王劉賈、楚王劉交、齊王劉肥、長沙王吳芮、白公世子白駿都來到長樂宮朝見高祖,並參加了太上皇的送葬。

  跟隨白駿而來的還有龐大的列侯團隊,包括修武侯世子白羽,以及高平侯和其他列侯、關內侯本人到場。

  太上皇下葬後,漢帝赦免了櫟陽的囚犯,並將酈邑改名為新豐。

  太上皇葬禮結束後的第三日,白公世子白駿在拜別與白氏交好的各個功勳列侯以及大臣後,重新離開了白公府,在長安東門等著。

  很快,修武侯世子白羽,高平侯以及其他列侯、關內侯接連趕到,匯合進白公車隊,見人到齊了,白駿果斷帶著龐大的列侯隊伍,又重新出了長安,回朝歌或者封地而去。

  長安中的勛貴們,看著遠去的白國車隊,不知心裡在想著什麼,但是東門的那些庶民卻顯得有些不高興,因為這幾天,因為白國人的到來,東城人都賺了很多,且這些侯爺都顯得十分親切有禮,一點都不像西城和南城的侯爺,高傲而暴躁。

  但是在未央宮,有人卻十分不高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