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西山大營遠目鏡,雷聲震動火器利
大夏京都,開封府西郊小西山大營。
三千侍衛殿前司軍士披堅執銳,將整個小西山軍營圍得水泄不通,不准任何人靠近。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有大人物來到了此處,遂遠遠繞過此地而行。
軍營內,隨處可見的禁軍來來往往,箭塔上,嚴陣以待的弓弩士鷹隼般的眼睛不斷巡視,一個蒼蠅也飛不進去。
原本軍營的校場,此時也已經搭起了一座棚子,裡面貴紫朱紅,遠遠圍繞著中間一身明黃龍袍的中年人,正是從科研院移駕來此的白汐。
他靠坐在寬大的御座上,案前擺著數盤瓜果。
左邊略低的位子上,便是太子白牧,正與同坐在一旁的弟弟梁王白牲說著什麼。
再往下一兩排,便是適才跟隨他前往科研院的駱明翰、李存孝等大員。
在這閒暇之際,眾臣相互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在他們所坐的木椅後面,便是一個個面無表情,斜跨夏制細刀,身著淡黃錦衣的御前侍衛。
這些御前侍衛大多都是宗室子弟,屬於殿前司御前營,是皇帝的貼身侍衛,向來寸步不離。
「啟稟陛下,都準備好了。」
本來有點搖搖欲墜的白汐,聽到聲音,抬眼看去,正是一身粗麻布衣裝扮的刁文高。
他點點頭,站起身來,走到台前,太子白牧、梁王白牲隨之跟在後面眺望。
刁文高得到同意,朝著身邊的弟子高遠吩咐了兩句,然後老當益壯的快步走到白汐身邊,準備隨時為聖上解釋自己的發明。
得到老師吩咐的高遠,立即跑步到不遠處的一座小高台,拿起案上的兩根三角旗,對著數百步外的實驗陣地不斷交叉揮舞。
在這個間隙,白汐對著同樣來到台前的眾臣說道:「平克江南之利,就在其中,諸卿且細看。」
隨手拿起身後內常侍閻旭恭敬遞過來的,一根鑲嵌紅藍寶石的精緻銅製『遠目鏡』,熟練地將其拉長,對準遠處的實驗陣地,準備觀望。
身後的眾臣也有學有樣,接過身後內侍托在盤子上的銅製遠目鏡,看向遠處。
在大夏,遠目鏡已經在軍中十分普遍,並且建有專門的手工作坊。
幾乎都指揮使一級的中層軍官,人人都會標配一根,用作遠望敵情。
也正是有此等利器,夏軍才能每次都料敵於先,勝率大大增加。
而且此物也跟著大夏的遠洋商隊,順著海上絲綢之路遠售重洋,在天竺、阿拉、崑崙諸國為大夏賺取了大量的金銀。
在大家的遠目鏡里,九根烏黑烏黑的鐵製圓筒,架在木製架台上,好似大號的突火槍。
他們身邊的科研員,在得到高遠的旗語後,在一名『才士』級的組長招呼下,忙碌起來。
只見一人朝著鐵筒內塞入一個布包,然後兩人一組,抬著一個圓球,將其緩慢的塞入筒口內。
又有一人將一根布條插入鐵筒後部的一個缺口,再三檢查了幾遍。
沒有問題後,眾人散去,離著鐵筒數步的距離,蹲在掩體後,捂著耳朵。
只留下一個塞著耳塞的,手持火把的雜役站在原地。
高遠又打了一個旗語。
九名被選出來的雜役,看到旗語後,有些緊張,但還是將火把靠近布條。
點燃後,飛也似的原路九根鐵筒。
等到他們跑遠,沒一會兒,鐵筒發出震天雷響,接著便是濃煙火光,其後坐力激起層層灰塵。
接著,九根鐵筒對著的山丘方向便出現九個大圓坑,激起沖天泥土。
看著這一切,眾大臣放下遠目鏡面面相覷,久久不能平靜。
特別是李存孝,他知道若將這個武器搬到戰場上,將對敵人造成多大的衝擊。
什麼堅城,一炮而已。
「如何?」白汐放下遠目鏡,嘴角噙笑的轉身看向眾臣。
「這,這,這,臣實在不知道該如何說,敢問陛下,此利器喚為何物?」
白汐看向刁文高,示意他來解釋。
「敢教大都督知曉,此物出聲如雷,形如爆竹,故取名喚『炮』。」
隨後他又向眾人展示了一種小型的火器,正是『炮』的縮小版。
「此物由『突火槍』演變而來,我取名為『銃』,而『炮』也是由此加大加量而來。」
「火銃可衝擊數十步外的目標,火炮可衝擊數百步外的目標。」
群臣一邊聽著刁文高的解釋,一邊又觀看火銃的演示,不斷交頭接耳,連連點頭。
又經過半個時辰,看完所有火器演示的眾人,回到觀賞棚。
「怎麼樣,諸卿認為有此二物,可平江南否。」
李存孝早已被火銃和火炮征服,他能夠想像到數百門火炮,陳列在堅城外,一齊開火的場景。
只見他滿臉通紅的對著白汐大拜道:「臣恭賀陛下,有此二物,天下可定,實乃天助大夏。」
其餘眾臣也反應過來,跟著跪拜道。
「好了,用不著行此大禮,都起來吧。」白汐無奈的看著這群人,一點都不矜持。
隨即看向人群中的一名中年武官:「李冰。」
水軍都督李冰趕緊走上前行禮道:「臣在。」
「你說,若是將這火炮安置在戰船上,如何?」
能來到白汐面前的文武,都不是蠢人,一點就通,當即滿臉激動道:
「若能將其安置於戰船,萬炮齊射,江湖河海,將再也沒有阻擋我大夏水軍的存在。」
「將來,我大夏不僅可以稱霸於陸地,還將稱霸於江海。」
「微臣斷言,其與我們水軍司是最契合的,請陛下恩准,若有數十艘安置此物的戰船,南唐水師,不足掛齒,定將唐主獻於陛下。」
「陛下。」眼見水軍司想要將此利器獨吞,步軍都督白鳴也坐不住了,出列道:
「火炮不僅能用於水戰,一如大都督所言,於陸地攻堅更勝於以往的霹靂車,而且火銃雖說射程不如弓弩,但用在守城上,也頗有建樹。」
「臣可以斷言,此二物一出,天下攻守之戰,將完全發生改變,不亞於當初鐵製兵器出來的時候,將是劃時代的改革。」
「因此,臣叩請陛下將其撥付與步軍司。」
「藉憑此二物,臣可以立下軍令狀,西北一戰,定能一戰而下,江南三國,將不再能阻擋陛下的腳步。」
「陛下,我們馬軍司也一樣。」
雖說沒有想到這兩物對馬軍有何改變性作用,但新任馬軍都督童策本著有棗沒棗,打上兩桿的態度,也不甘落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