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元始天尊贈禮,一群關係戶(求月票,求訂閱)

  五莊觀,仙家洞府。Google搜索除了鎮元子之外,另有四十八位得道全真。鎮元子與觀音菩薩論道,而白貴則與鎮元子的弟子們論道。

  論道兩日。

  白貴獲益匪淺。

  不僅天仙道行更進一步,也藉此體會到了五莊觀萬手草還丹暗藏的金丹道法。

  「貧道所講之神通,為天罡三十六法中的五行大遁……」

  領首的凌雲子在第三日,開始講解神通。他是鎮元子的首徒,也是年歲最長的一個,在這一紀元之初就被鎮元子收為了徒弟,已有八萬九千三百餘歲,蟠桃宴上亦有尊席。

  「取一截人參果樹之果木,煉化入體,藉此施展木遁,無往而不利。取石中火一束,施展土遁,取天河水精……」

  他一邊講道,一邊演示,並未避開白貴。

  他真身時而聚散為氣,分別為金、木、水、火、土五種氣息,時而化作凡胎肉身。為五行氣之時,神識不可察,隱遁在天地中。

  各家道統的神通法,並不珍貴。到了白貴這等天仙的層次,又本身是太上道統,天罡三十六法對其並不設門檻,任其覽閱。

  所以五莊觀並未小氣,小氣的話,反倒會讓別人看低了。

  「貧道所講之法為點石成金。」另一道人,輕笑一聲,一手指向玉石砌成的地板,手在石板上畫了一個圈,頃刻間圈內的玉石化作黃金。

  點石成金之術是天罡三十六法之一,儘管排名頗後,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一道神通弱了。這並不是普通的障眼法。若是普通的障眼法,尋常有些許微弱道行的修道士就可施展而出,遑論在場的眾仙。

  故此,這點石成金之術實為以己身之力,逆轉乾坤,逆轉萬物屬性。石板真的變為了金子。而之所以為金,則是因為金原子的化學性質並不活潑。轉變為金子,才能顯現出真正的本領。

  轉化的物質越穩定,在這一神通中的道行越深。

  眾道人念了聲「彩」,接著又有道人出列,演示自己近日所得,所精深的神通道法。縱地金光、翻山倒海、鞭山移石、補天浴日等等神通,一一展示。

  除了這三十六天罡法外,其餘的御魂、咒術、蠱術、符術等道法亦有。雖比不上先前的天罡法,卻也能讓人眼前一亮。

  四十八個得道全真演示完後,輪到了做客的白貴。

  「白道友可有神通示眾?」

  「若無,道友也不必捉急。我等率性而為,此番為論道,交換所得,而非比試。道法隨意找一法門,演示一二就可。」

  凌雲子面色恬淡,語氣平和道。

  修道有一時強弱,天資高的能迎頭趕上。他們四十八人以往亦有交流,此刻不避諱白貴,絲毫不加掩飾,亦是一種好客。不然的話,只需帶白貴在五莊觀逛逛就行,也算完成了鎮元子交代的任務,旁人也無法指摘。

  白貴暗道一句「好個真修」。

  也是,鎮元子是地仙之祖,五莊觀道脈縱然不如三清道脈,但這也是天底下的一處大道脈。且況鎮元子好客,上行下效,他手底下的弟子各個皆是心性通明,不喜爭鬥之輩,也非什麼難以理解之事。

  他起身,一甩懷抱的拂塵,盤坐的蒲團升起三尺,「貧道為金丹修,天罡法中的九息服氣,最是嫻熟……」

  九息服氣大神通,是金丹大道成就地仙后,就自然領悟的一門天罡法。與金丹修士的道途息息相關。

  故此,白貴說他最善此一道法,眾道士皆無異議。

  此次論道,只是交流所得,並非爭強好勝。白貴自忖在神通的理解上也比不上在場的一些道人,畢竟歲月就是偉力,他道行雖精進的厲害,但護身手段多是法寶,神通頗少。能拿出手,且無爭議的,也只有這一門天罡法了。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既要護身手段,又要道行精進,那不可能。只是蹉跎時間罷了。到了仙神之境後,進無可進之時,再思護道神通才是正途。平常之時,只有一二神通法足以護佑己身就是,多了無用。

  白貴開始講他對九息服氣的理解。

  他一呼一吐,法力盡出,氣息忽然降低了許多,可就在這時,他又一吸氣,道袍鼓盪,法力又憑空而出,氣息比以往更勝一成。

  足足九次,九息服氣之後,他氣息比先前足足強了近乎一倍。

  「道友這九息服氣大神通,有花開頃刻天罡法的影子。普通人的九息服氣,最多是恢復九次法力,而道友改良之後,這九息服氣,卻能臨時增加不少法力……」

  凌雲子眼睛微亮,贊道。

  三十六天罡法只是統稱,每一道脈所傳的天罡法並不類同。譬如鎮元子是地仙之祖,他所傳下的五行大遁,更側重於木遁、土遁,木遁會藉助人參果樹這靈根施展,威力勝過其他道脈不少。

  九息服氣神各道脈也有,但無疑三清道脈所傳的九息服氣,更會厲害一些。因為三清創造出金丹大道前,對九息服氣天罡法的借鑑改良不會少。九息服氣天罡法畢竟是金丹大道的根本神通法,其他道脈比不得。

  當然,白貴也只是演法,講述對這一改良神通法的理解,並不會真的告訴他們三清道脈所傳天罡法的具體修行手段。

  先前眾道人講神通法時,亦是與此相似。

  不同道脈論道,重在觸類旁通。

  ……

  論道結束之後。

  白貴和鎮元子的弟子們,明顯親切了許多。

  鎮元子和觀音菩薩的論道也是一同結束,隨即鎮元子和觀音菩薩,還有他們這一群天仙、地仙,乘虛御風,前往玉清天彌羅宮。

  到了玉清天。

  儘管這裡並非是老君的離恨天,但白貴也是三清道脈的弟子,在彌羅宮中,亦受到了優待。

  入殿。

  鎮元子先是獻上了自己的人參果,十二枚果子。

  人參果樹一萬年只結三十枚果子。可謂是極其珍貴。但鎮元子活了不知多少元會,也有儲存。再者,人參果對元始天尊來說,亦只是嘗一下味道,算不得珍貴寶物。

  元始天尊講法混元道果。

  觀音菩薩和鎮元子聽的如痴如醉,而白貴等天仙、地仙,只覺晦澀難懂,聽到耳中,便覺腦袋鼓脹,疼痛難忍。

  但眾人知道僅是聞此混元道法,就是一場機緣。

  一個個強硬撐著聽道。

  數日過去,白貴雖未曾領會混元道法的精妙,但他的修為卻不知不覺的增進了不少,陽神的氣竅藉此開了一大半。

  五日講法結束。

  「乾元子留步。」

  眾人離開之時,彌羅宮的一個小道童叫住了白貴,他走到跟前,對白貴施了一禮,「乾元道兄,你初次到了彌羅宮,祖師讓我送給你一些見面禮。」

  說罷,這小道童取出一漆盒,遞給了白貴。

  「謝過師祖。」

  白貴先是一怔,隨即揖禮朝彌羅宮的方向道謝。

  道謝完後,他將漆盒收到了袖間。

  雖然他心裡痒痒,也想知道這位二師祖給他送了什麼寶貝。但如今還在彌羅宮,在這裡拆開漆盒未免不美。還是回去再拆。

  至於元始天尊送他見面禮,也不是多麼難以理解。畢竟他如今是太清門下的嫡系道統。一個道脈就那麼些人,雖非屈指可數,但三代弟子加起來,也就不到百人。

  人教弟子最為稀少。

  五莊觀的一眾道人神色羨慕,挨個道喜。

  一眾人接著繼續下凡,前往地仙界。

  至於觀音菩薩曾是元始天尊坐下慈航道人這件事,白貴也並未在意,事不關己,無須知道太多。等他境界到了,自然會了悟一切。

  西遊世界只是一個二劫世界罷了。

  下了三十三天後,觀音菩薩藉口有事,和眾人分離。而白貴雖是被觀音帶來,但此刻和五莊觀眾人熟悉了,也有意叨擾幾日。凌雲子等人亦是挽留白貴,於是他繼續隨鎮元子去五莊觀。

  ……

  眾仙降雲來到五莊觀門首前。

  卻見道觀門口大開。

  鎮元子捻須,笑道:「明月、清風兩個人,平時憊懶,怎的今日就肯早起打掃門庭了,也不枉為師留下他們二人看門。」

  但一眾人走到殿上,一直未見明月、清風二人。

  「是被施了昏睡咒。」

  在殿內側房,發現了二仙童,凌雲子上前道。

  語畢,凌雲子沉吟稍許,斂來雨水,潑在二人臉上。

  谷粈

  「大師兄,師父讓我們招待的那個和尚,西天取經的四個人,他們偷了果子……,又弄了個出竅的手段,打倒了果子。」

  清風、明月兩個童子哭訴道。

  「那個姓孫的猴子,曾經鬧過天宮,是個太乙散仙,你二人修為不到家,打不過他也是常理。莫哭,莫哭。」

  鎮元子是個明事理的,不去責備兩個童子,反而安慰二人。

  太乙散數,指的是天仙的一個境界。

  孫悟空,是天仙境界。

  根據《鍾呂傳道集》,天仙在塵世中積累功行,功行圓滿後受天書擔任天庭官職。而天仙散數指的就是仍在塵世中積累功行的天仙,未曾圓滿。天仙真流指的是功行已經圓滿的天仙。

  「道上有功,人間有行,功行滿足,受天書以退洞天,是曰天仙,既為天仙,若厭居天仙,效職為仙官,下曰水官,中曰地官,上曰天官……」——《鍾呂傳道集》。

  孫悟空道統傳自菩提祖師,非三清傳承,還在取經的途中,所以功行未滿,故此是天仙散數。而不入三清道統的天仙,就是太乙散數。

  聽到這裡,白貴明白了。

  九九八十一難,看來五莊觀的鎮元子也摻了一手。此次去玉清天彌羅宮聽道,帶走了自己所有修為高深的弟子,很顯然,意在讓唐僧一行人見財起意,惹下劫難……。

  人參果可是堪比蟠桃的寶物,不僅極為味美,更是能增進修為。孫悟空連蟠桃園都闖了,定然不在意區區五莊觀。

  而觀音此前離去,就是不想撞見這一幕,以免太過招搖,讓人看出端倪。

  「爾等收拾刑具,待貧道拘來他們。」

  鎮元子冷聲道。

  眾仙領命。

  「凌雲子,還有乾元道兄,你二人隨我一同去。」鎮元子沉吟一聲,正欲直接帶走清風、明月去追唐僧等人,但看到了白貴在這裡,就更改了注意,叫上了白貴、凌雲子。

  入了九九八十一難,就能沾上一定的功德。

  白貴是三清嫡傳,鎮元子也有意提攜、交好這一後輩。故此,讓白貴一同隨行。

  長者賜,不敢辭。

  白貴心知肚明,這又是一項功德入手,向鎮元子施了一禮後,他就和凌雲子一道立在鎮元子左右兩側。

  他此刻已非以前的白巡檢,更尊貴的身份是太上徒孫。牽扯到九九八十一難之中,再多幾劫也無礙於事。況且此時只是湊個人數,並非涉入劫難之中,算不得大事。

  祥雲起,須臾間便是六百里。

  「師父,過了,過了,那四個人在一百二十里處的山頭休息呢。」清風縱然修為低一些,但也低不到哪裡去,神識一掃,就看到了山頭林間正歇息的唐僧等人。

  鎮元子下雲,化作一紫金冠道人。

  他問了唐僧等人幾句話後,就一扯袖袍,輕輕一展,便將唐僧師徒四人收到了袖中。

  袖裡乾坤之術!

  白貴也故作不識唐僧四人,他在雲頭,唐僧等人沒看見他。

  回到五莊觀,凌雲子等人將唐僧師徒四人挨個綁在了殿柱之上、白龍馬也沒有倖免於難,綁在柱子上。

  「白侍郎,白侍郎……」

  「你和俺認識,快給俺老孫求個情。」

  唐僧等人受了鎮元子的袖裡乾坤,腦袋七葷八素,頭暈的不行,但孫悟空金剛鐵骨,受虐慣了,腦子這時仍舊清醒,立馬就認出了曾在鷹愁澗中見到過的白貴。

  他見凌雲子等人抽出了刑鞭,嚇了一跳,沒皮沒臉的嬉笑央求道。

  這鞭子乃是七星鞭,由龍皮製成。打不死他,但抽到身上,他再是銅皮鐵骨,也痛啊。

  「什麼白侍郎,貧道不認識一個叫白侍郎的。」

  白貴擺了擺手,退了一步,一副不參合此事的模樣。

  「白道友,你還認識這雷公臉的猴子。」

  一旁的道士詫異道。

  「原先在東土大唐做過官,是兵部侍郎。現今辭了,這唐僧是唐皇派到西天取經的和尚,和我有舊識……」

  「只不過這猴子和我不太認識。」

  白貴輕笑一聲,順口解釋。

  孫悟空罵罵咧咧,卻也不好置氣,白貴和他確實不怎麼熟,第一次見面,就打了一架。

  「不過這和尚是個好的,也是個肉體凡胎。幾位道兄,要打的話,先打這猴子,或者這頭豬妖……」

  白貴另道。

  他能看出來,孫悟空不僅想為自己求情,也想為唐僧求情。他能挨得了七星鞭的打。但唐僧一下都挨不了。當然,唐僧的話,鎮元子等人也不可能真的去打,他這一句話,只是做了個順水人情。

  反正是鎮元子帶他去的。

  若非如此,他也不會刻意開口,並且讓孫悟空看到他。

  裝睡的豬八戒瞬間就清醒了,「好個白師兄,要打就打這個猴子,別打我,俺老豬皮嫩,經不起打。」

  他是靠九轉大還丹成仙。非是金丹等途入的仙流,所以只是人教的記名弟子。是玄都大法師的記名弟子。而白貴雖比他入門晚,但非是靠丹藥成仙,真正入了門牆。故此,他反倒要稱呼白貴這嫡傳一句師兄。

  「忽然閒里遇真仙,就把寒溫坐下說。……得傳九轉大還丹……,功願行滿卻飛升……」——《西遊記》。

  當然,九轉大還丹也是正途,非是異道。道家的外丹術就是靠外丹飛升,而白貴所習是內丹法,內外丹共修。

  孫悟空瞪大了眼睛,「你這個呆子,這白侍郎是你的師兄?」

  他萬萬沒想到,一路上憊懶的豬八戒竟有一個師兄。而且是讓他吃了小虧的白貴。

  「這……」

  白貴也怔了一下。

  豬八戒的身份,他雖有猜測,卻沒敢肯定。此刻豬八戒主動叫他師兄,那麼意味著豬八戒就是人教的第三代弟子。

  至於豬八戒知道他,而他不知道豬八戒,這倒也容易理解,他入了門牆,關尹子給他講的都是門內的真傳,哪會談及什麼記名弟子。而記名弟子肯定要小心翼翼記住門內的嫡傳,以免不小心冒犯了。日後亦能傍個靠山。

  「既然師兄弟一場,貧道也不讓白道友難做,先打這猴子,還有這黑禿嚕皮的和尚,以及那匹馬……」

  凌雲子上前,解圍道。

  被綁在殿柱的小白龍,他兩個後馬蹄掩著下身,忙道:「白道長,咱們兩人也是舊識啊。我也沒有吃過那人參果,全是他們吃了。」

  他欲哭無淚。

  鎮元子讓道童打了四個果子,並沒他的份,但挨打卻在一起。

  「這小白龍既然未曾偷吃……」

  見白貴猶豫,凌雲子笑了笑,又解圍道。

  他們是在演戲,打不打並不重要,反正最後落了鞭子就是。只打孫悟空也行。犯不著讓白貴在這為難。

  「那謝過道友了。」

  白貴拱了拱手,謝道。

  在鷹愁澗的時候,小白龍已經認慫了,兩人讎隙已清。而小白龍是龍族,他和龍族關係還不錯,給予一點方便倒也不是不可。不過正值他猶豫的關頭,凌雲子解圍,也不用他猶豫了。

  這算是欠了凌雲子一個小小的人情。

  當然,這人情也不怎麼大。

  不過卻能加深二人關係,也算有失有得。

  沙僧:「……」

  他只是一個捲簾大將,實則和玉帝身邊的侍衛差不多,專門負責捲簾的侍衛。並無什麼關係。

  取經一行人,都是關係戶,僅有他不是。

  「打!」

  鎮元子下令道。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