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僵持之際,傳令兵前來稟告:
蜂須賀家政的前鋒軍已經擊潰了駐守在彥陽城的高策,抵達蔚山,與明軍主力部隊隔太和江對峙。【Google搜索】
關於這次小勝,一直在失敗的倭人終於可以大書特書了,在史書中記載,稱:高策意圖帶領兩萬大軍襲擊釜山,結果被八百武士擊退,無奈讓開大路任憑本國士兵進出。
有一說一,這令實際兵力只有兩千的高策情何以堪。
另外,原歷史倭國吹噓的對象是西國第一名將立花宗茂。
而他早已死在陸離手中,命喪南原城下,但不管怎樣,倭軍大股部隊確實來了,是撤退,還是圍城打援,亦或者,繼續執行楊鎬的昏聵安排:
孤注一擲。
「圍城打援吧。」
這位經略使無奈嘆息。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他已經犯了眾怒,誠然,官大一級壓死人,但這麼多將領聯名上書,楊鎬不死也要脫層皮。
最關鍵的是,一意孤行,帶著李如梅部浪戰了這麼久,要是再沒有甚麼戰果,朝廷那邊肯定要論罪!
倘若沒有人肯分擔責任,下場根本無需贅言……
就這樣,各部開始陸續向著預定區域進軍,為島山城這邊爭取時間。
陸離麾下的兩千騎兵,以及五百妖魔被留下,參與攻城戰。
此外,還有李如梅的六千嫡系。
一天一夜。
不管是楊鎬,還是麻貴,都覺得只能爭取這麼長時間,如果不能拿下這座城,局勢就會一點點潰爛。
由於封鎖嚴重,加藤清正並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支援終於來了,只當明軍是為自己爽約而攻城泄憤。
於是乎,故技重施,想要繼續拖延一下時間。
而八千明軍,加上近五千李朝士兵,在楊鎬的督促下,沒有再玩什麼花樣,先以佛朗機炮、大將軍炮猛烈攻擊島山城,接著,從四面圍城而上。
陸離率領的部隊,有著更為強悍的火力支援,由此可見,楊經略使實在急眼了,顧不上誰拿先登之功。
看到這陣勢,鍋島直茂猜測,可能有什麼變故,否則明軍不可能使用如此恐怖的火力,像是打算一次性打完,以後不作他想。
隱約猜出真相的他,開始與加藤勉勵士兵,使奄奄一息的武士提起一口氣,參與最終之戰。
毫無疑問,這場戰爭格外慘烈,倭人在城頭冒著明軍炮火的神威,將各種巨石、滾木拼命砸下去。
而聯軍則頂著槍林彈雨,踏著同伴的屍體朝著前方猛衝。
硝煙味沖天而起,到處都是喊殺聲,刺鼻的血腥味更是在城牆周圍凝聚,猶如彌久不化的堅冰。
早在漫長的圍城過程中,聯軍士兵的銳氣便差不多被嚴寒與無聊,消磨得所剩無幾,不少士兵指頭都凍殘缺了,連火器都拿不穩。
下意識地,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簇擁著朝前方發起進攻,而這,正是絕佳的移動靶。
時不時飄起一排煙霧,一隊明軍士卒應聲倒地,鮮血與碎肉染紅了山石凍土。
唯有陸離所在的東城,情況稍好,畢竟妖魔們是最鋒銳的矛,已經順利突破到本丸。
而其它三邊,顯得非常吃力,楊鎬甚至親自拿著大刀站在隊伍後面,不許有一絲一毫的退卻,只要誰回首,立刻屍首分離。
不僅如此,為了激發士兵的戰鬥意志,明白自身決心,他還將一個擅自後退的游擊將軍綁起來,梟首示眾——
李化龍。
從壬辰倭亂爆發以來,明軍在戰爭中,處決這種高級別軍官的次數,真可謂屈指可數。
這般強烈的刺激下,士氣稍微提振了一些,強忍著恐懼,與身體上的不適,朝著宛如惡魔之口的島山城繼續發起衝鋒。
經略使的好兄弟李如梅,被放在了最為險要的北城,以最大限度激發士氣。
正因為如此,明軍開始收穫成效,繼陸離之後,另外三面陸續突破二之丸,跟本丸上的倭軍射手對轟。
在此期間,楊鎬決定增兵,他沒有動西北軍,以及去其他區域打援的南兵、遼東軍,還是將護衛營派了上去。
將兵之人是其心腹愛將陳愚聞,此人跟陳愚衷沒有多大關係,身先士卒,奈何寡不敵眾,最終被倭軍將領圍攻,並身中數彈,直挺挺從城牆上跌落。
緊接著,隨後趕到的明軍將校又將其搶了回去,送到後營醫治。
而他的同僚,游擊楊萬金不甘心,付出巨大代價才換來的丁點優勢化為烏有,手執金鼓,又朝本丸城頭撲去。
依舊是雙拳難敵四手,先是被圍攻,隨後又被密集的鐵炮射了下去。
連續兩員大將負傷,聯軍士氣不由得為之挫傷,攻勢漸漸放緩。
攻城戰從下午一直打到天黑,聯軍之中,只有陸離稍稍打開了一點局面。
這種情況下,楊鎬令旗一揮:
「島山城敵已是強弩之末,繼續打!必須在深夜進城!」
如此嚴令下,各部也不休息,摸著黑繼續攻城,在隨軍道士的配合下,倭人看不清敵人的具體動向,索性朝著黑暗亂放槍。
雙方都在拼命,同時,想法也非常低迷,有倭軍將領心中無限苦澀地在絕命書中寫道:
我們已經對生存灰心喪氣,只要能夠活著回到本土,喝上一口來自故鄉的泉水,即使做和尚也心甘情願。
不過,明軍的反常更加證明:
援軍就在附近。
故而加藤清正再無保留,把最後一點彈藥全部拿出來,宛如街邊不值錢的白菜般扔向聯軍。
茫茫夜幕中,沒人知道到底有多少士兵被打中,重傷、陣亡。
「東城,拿下了。」
將懸掛在城頭印有鍋島家紋的旗幟斬斷,陸字旗取而代之。
之所以拖延到現在才拿下,一是倭軍占據了地利,有著大量火炮,二是大將加藤安政親自抵抗,不使用神通難以形成絕對戰力優勢。
最後,鎮守這道城門的武士,大多是鍋島家的家臣以及旗本,屬於核心戰力——職業武士。
「去通知經略使。」
陸離派了一隊又一隊傳令兵離開,接著,率領不到千餘士兵鞏固所得,並一點點往裡面探索。
天空微微泛白。
從下午打到深夜,再從深夜持續到大年初四的上午,且仍在繼續。
明、朝、日三方士兵的屍體層層迭迭,堆積在城頭、城下,從傷口處滲出來的血,將整座島山染成了紅色。
無需等待多長時間,什麼十年,百年?現在就能夠清楚地聽到,戰死者的冤魂在哭嚎。
而楊鎬根本沒有停止攻城的意思,在知道陸離已經順利攻下東門以後,當即命令另外三門加緊攻勢。
如果城內倭軍將兵力分散到東邊,試圖將其趕走,那另外三門就可以將目標拿下。
使加藤進退兩難,不敢分兵。
倭軍一直在反擊,直到徹底筋疲力盡,但形勢比人強,雙方都知道,戰場局勢即將出現大逆轉。
奈何明軍表現得太過瘋狂!
如果沒有陸離,以及他所統轄的妖魔營,此戰倒還有懸念。
「鍋島前輩,另外三道城門就交給你了,我去把東邊的明軍趕出去。」
加藤清正神情凝重。
「小心為上,大不了咱們突圍出去,跟外圈的援軍匯合。」鍋島直茂認真叮囑。
按理說,他不會放加藤清正離開。
畢竟,之前圍攻漢城時,對方就跟陸離廝殺了一場,結果是落敗而逃,要是再晚一點,直接跟黑田長政一樣,折在那裡了。
但太閤命人秘密從本土帶了一些東西給加藤,想來能夠發揮出重要作用。
……
另一邊。
陸路上,大批援軍離開西生浦,從彥陽方向殺奔而至。
在右路軍總大將毛利秀元的建議下,援軍分成數支分隊,由各路大名分別帶領:
主動部隊、左右掠陣部隊、後援部隊、預備隊,一應俱全。
殺氣騰騰衝向島山。
與此同時,停靠在各大港口的水師戰船從下游浩浩蕩蕩地向上增援而來,根本不計損失,與陸軍呈左右夾擊之勢。
「島山能拿下來嗎?」
精神緊繃的楊鎬擔心有意外出現,將好不容易取得的優勢給收走。
要知道,哪怕是陸離,也只是占據了城頭而已,且麾下兵力損失超過三分之一。
站在旁邊觀戰的李朝將領一聽,心裡咯噔跳躍,主帥說出這種話,何意?
莫非想跑?!
「城內之敵已到了極限,若是不能一鼓作氣,將其幹掉,以後可就沒有機會了。」
「沒錯,我麾下還有五千精銳,可以增援箭灘,那裡地勢開闊,正適合迎敵。」
這等關鍵時刻,李朝將領也顧不上保存實力,表現得十分上心。
環顧四周,楊鎬搖搖頭,道:
「攻城的各部筋疲力竭,實在難堪再戰,等到中午再看看行事,倘若不行,果斷撤圍吧。」
關於此事,他心中已有腹稿。
擺賽與楊登山兩軍殿後,箭灘防務交給吳惟忠和祖承訓,其他部隊根據自身情況,且戰且退,有序撤出島山區域。
此計劃一經傳出,各部譁然。
擺賽是個西北漢子,脾氣直爽,好不容易撈上仗打,安排好防務,直接回來找楊鎬。
還是那句話:
敵人此番增援最多也就六萬多人,我軍四萬人,再加上李朝兵將,擺開陣勢,完全可以放手打上一仗!
為何要這麼窩囊?
老子不干!
聞言,楊鎬心裡煩躁——
雖然不願意承認自己貽誤太多戰機,但事實確實如此。
不讓李如梅吃獨食,此城早已拿下。
不想著檻虎而刺之,放棄活捉加藤清正的幻想,大軍齊發,此城也能趕在敵方增援趕來之前拿下。
可是,犯了太多錯誤的楊鎬已經不敢賭了,不,應該說喪了膽。
第一次戰略反攻失敗,可以接受,只要把奏報寫好看一點,再讓同派系的官員幫忙說說話,也能勉強過關。
但要是兵力損失太多,可就難以交差了……還有可能掉腦袋。
楊鎬心裡慌張,根本聽不進擺賽的話,讓他聽從軍令,回去待命。
主帥如此窩囊,擺賽哪裡肯罷休,蠻子脾氣上來,氣得往大營門口一坐,怎麼也不肯動彈,唱起草原歌來笑話、嘲諷楊鎬。
經略使哪有心思糾纏,心裡罵了一句:西北蠻子。
直接繞過他離開,布置最新方略。
看著空蕩蕩的中軍大營,以及不遠處硝煙瀰漫的島山城,擺賽心情複雜,騎上戰馬,離開了大營。
接下來是何走勢,就看午間能否獲得突破性進展了。
而歷史若不拐彎,擺賽會在回漢城以後,沒過兩天,忽然醉酒墜馬而死。
一代勇將,就這麼莫名其的死在了異國戰場,其中要是沒什麼,誰信?必然跟經略使楊鎬的小心眼有關聯。
「謀之經年,傾海內全力,合朝鮮通國之眾,委棄於一旦,舉朝嗟恨。」
經略使已下令,各部做好萬全準備,若島山城沒有重大突破,立刻摧毀寶貴輜重。
剛拿下東城門沒多久的陸離,接到這個命令,心中愈發厭惡楊鎬。
「等到了下午,要是有什麼變故,你們立刻往漢城方向跑,不需要管士兵如何,到時候,自然會有機會再度匯合。」
這是陸離跟妖魔所言。
至於麾下士兵,將配合他往城內移動,尋找獲得重大突破的機會。
事實上,明軍在這片戰場仍舊占據優勢,城內倭軍奄奄一息,據守開槍可以,讓他們開城殺敵,純屬做夢。
同理,餓成這個樣子,揮刀的力度也大不如前,只有旗本和將領,具備吃點正經東西的資格。
「加藤肯定有什麼新底牌,最壞的打算是,我跟他同歸於盡。」
走在布滿血腥味的城池中,陸離跟黑鬃馬說道:「你有什麼打算?要是情況不樂觀,可以退回漢城,等最終增援抵達。」
「下面就全是順風仗了。」
話落,黑鬃馬非常高傲地抬起頭,回答道:「好馬不事二主。」
將軍欲死戰,經略使則偏向逃跑,這究竟對士氣到底有多大影響,完全是可以想像的。
不過,關鍵還是看島山之戰。
兩個時辰內,若將三道城門打開,重創內部倭軍,並擊殺加藤、鍋島兩人中的任意一個,拿到遮羞布的楊鎬也就可以稍微放開一點。
而島山之戰看陸離。
早派他上,何必如此狼狽呢?
眾將皆這般作想。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