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一杯水,不用火,如何能沸騰?

  第377章 一杯水,不用火,如何能沸騰?

  廣東大學。

  這所集合全省之力打造的南方大學之最,坐落在廣州市的市中心,寸土寸金的位置。

  如果單純從面積比較,遠遠超越了歐美的很多大學。

  當然,目前的生源數量還是比較少的。

  根據王季烈的介紹,目前廣東大學每年招生人數在五百人左右。

  在現在這個時代,人數絕對算多了。

  目前國內的高等教育,雖然有著李奇維很早就開始布局。

  但是整體的進度並沒有爆發式的增長。

  也就是廣東大學和京師大學有這種規模,一般省份的大學,每年也就是兩三百人的規模。

  此刻,學校的報告大廳內,兩千多的師生已經全部就位。

  沒有任何人請假或者不來,所有人都珍惜這一次難得的機會。

  會場的前排,王季烈、於天池,以及學校和教育界的高層們坐在一排。

  所有人的臉上都帶著笑容。

  李奇維在眾人的掌聲和歡呼聲中,走上演講台。

  他輕輕一揮手,台下便瞬間安靜下來。

  如此恐怖的影響力,讓所有人都激動萬分。

  「這是我們華夏的科學之神!」

  李奇維看著台下眾人的崇拜,心中無限感慨。

  因為華夏的年輕人已經壓抑的太久了。

  自從鴉片戰爭以來,所有華夏的人都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尤其是和西方比起來,那更是自慚形穢,相形見絀。

  這種觀念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上到那些精英,下到普通的百姓,大家都是這個想法。

  因為所有的事實,都證明了這點。

  西方人有堅船利炮,電報傳音。

  他們的科技碾壓世界,和華夏仿佛是兩個次元的存在。

  毫無可比性。

  因此,現在國內的很多學生,想的都是去外國留學。

  雖然李奇維創立了黃埔理工大學,但是畢竟時間太短,和那些老牌世界名校還有差距。

  最重要的是,偌大的華夏,只有一所黃埔理工。

  所以註定了大部分的學生,如果想繼續深造,只能選擇留學。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發展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西方已經有了上百年的積累,超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實現的。

  李奇維已經打好了基礎的開端。

  雖然還很弱小,但至少是從無到有的區別。

  而現在,他要解決的,就是給年輕學生們帶來自信。

  作為有著未來經驗,和當世已成為科學第一人的李奇維,他的視角更廣,看的問題更遠。

  自然可以幫助年輕學生們撥開迷霧。

  只有從心底樹立了無敵的自信,才能爆發出無窮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讓年輕人對國家更認可,更充滿熱愛。

  尤其是在教育和科技領域,這兩個領域是非常關鍵的。

  於是,李奇維開口了:

  「我想在座的各位,應該都知道我在櫻花國發表的演講。」

  「在那場演講中,我闡述了對於物理研究本質的理解。」

  「分析了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對科學研究的影響。」

  「我不知道你們會解讀我的演講內容。」

  「或許有人會認為,李教授看不起華夏文化,認為華夏文化誕生不了科學。」

  「畢竟我引用了墨子和阿基米德關於槓桿定律的例子。」

  「說明了只有歐洲才有真正的科學思維。」

  「而且我自己都是在劍橋大學留學後,才做出成績的嘛。」

  台下瞬間出現了嗡嗡聲。

  顯然不少人是這個想法。

  尤其是自然科學領域的學生們,感受最深。

  他們在學習基礎物理的時候,書上沒有出現任何一個華夏人的名字。

  牛頓、麥克斯韋、法拉第

  這些西方人創造了璀璨的科學文化。

  不過,幸好從1900年之後,李教授橫空出世,鎮壓一切。

  不過李教授的理論太過深奧,目前本科階段還沒有系統級的課程。

  只有歐美的研究生才會開始接觸,真正研究。

  因此,大家覺得,華夏的文化,確實不適合科學。

  不過,這種場合,沒有人敢直接站出來,因為在座的所有人都尊敬李奇維。

  而且,所有人都知道李教授的演講以翻轉著稱。

  凡是前面的觀點,到後面必定會被顛覆。

  不出所料,李奇維繼續說道:

  「但我想說的是,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因為科學思維和文化屬性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歐洲有他們自己獨特的文化,就和華夏文化一樣。」

  「青花瓷是文化,蒙娜麗莎也是文化。」

  「山水意境是文化,光影明暗也是文化。」

  「二者並無高低優劣之分。」

  「這些不同的文化,都有自己鮮明的特色。」

  「一個歐洲人,恐怕很難欣賞清明上河圖的意境。」

  「同樣,我作為華夏人,看了好幾遍蒙娜麗莎,說來慚愧,實在看不出什麼門道。」

  「因為這其中涉及到地緣、政治、經濟、歷史等等綜合的因素,形成的文化符號和特徵。」

  「不是在那種環境下長期浸潤的人,很難感受其中的精髓。」

  「而科學就不同了。」

  「在我看來,科學更像是一種普適性的文化。」

  「不管是哪國人,都能感受到勾股定理的美妙之處。」

  「既然是普適性的,說明所有人都能夠欣賞,同樣都能夠學習。」

  「因此,並不是華夏文化不適合科學思維,而是他們根本就是兩種東西。」

  「我們華夏人學習科學的難易程度,和西方人應該是一樣的。」

  台下無數的學生們無不點頭。

  李奇維通俗易懂的話,很容易就讓人理解科學和文化的關係了。

  是啊,我們華夏人也可以毫無障礙地學習科學。

  忽然,李奇維轉折道:

  「但是,既然東西方的人學習科學沒有差異。」

  「那為什麼我們的學生,更願意到外面去留學呢?」

  「我給大家舉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是你們王校長告訴我的。」

  「現在北方的HQ學校非常火熱,就是因為在那裡讀書,可以有保送去M國留學的機會。」

  「這所由M國出資建設的大學,哪怕才剛剛起步,依然吸引了很多的學子。」

  「我想它的師資力量,並不一定能比得上GD大學。」

  「但是兩者的競爭力卻存在巨大差距。」

  「第二個例子,是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昨天,我家老管家的孫子,孫海,讓我給他指點迷津。」

  「小伙子明年畢業,目前有三條選擇。」

  「其中一條就是去歐美留學。」

  「他說這是他的同學推薦的,因為大家的第一目標,都是希望能去歐美留學。」

  「最不濟,哪怕是去YHG,都覺得比在國內要好。」

  台下的孫海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所有人都朝他看去。

  他在學校從來不張揚自己和三少爺的關係。

  就是擔心有人說他張狂。

  沒想到現在三少爺自己公開了。

  而且還用他舉了例子。

  這讓平時有點害羞的孫海,有了成為眾人矚目中心的畏懼感。

  「也是,三少爺什麼身份地位,我所擔心的東西在他老人家眼裡,就是浮雲而已。」

  李奇維繼續說道:

  「現在國內的那些風雲人物,不管是文科生、理科生,都是有國外的留學經驗。」

  「所以好像年輕人形成了一種共識,那就是必須要去外國留學。」

  「我是學物理的,所以我只關係理工科的情況。」

  「各位同學,請問這是什麼原因呢?」

  眾人交頭接耳,會場內開始嘈雜起來。

  這時,一個膽大的學生站起來鼓起勇氣說道:

  「李教授,我認為您說的現象,根本原因是我們國內的教育比不上外國的教育。」

  嘩!

  所有人都朝著說話之人看去,心道這小子膽子很大啊。

  李奇維微微一笑,他就喜歡敢於發表觀點的人。

  「這位同學說的不錯。」

  「我想他的話,也是在場大多數學生的想法。」

  「那我再追問一句,你說的這種教育差距,具體表現在什麼方面呢?」

  「到底在哪裡?」

  「額?」這個學生頓時語塞起來。

  他就是覺得歐美大學好,但是真要分析好在哪裡,自己又說不出個一二三來。

  畢竟,他也沒去過外國,了解的信息都是道聽途說來的。

  周圍的同學,還有那些留學歸來的學長們,都異口同聲地說外國大學牛逼。

  雖然最近這些年黃埔理工大學異軍突起,但是在眾人的心中,黃埔可亞洲稱雄。

  放在世界範圍內,那就是屬於第二梯隊了。

  即便有李奇維在,但李奇維又不可能給每個人上課。

  所以黃埔的綜合實力弱了一籌。

  李奇維見對方回答不上來,也只是微笑著說道:

  「還是讓我來幫你們分析一下吧。」

  「不過,我想再用一個故事,來引出我今天的主題。」

  「我在回國之後,曾經在國內的某份報紙上,看到了這樣一則短故事。」

  「說是有一個教育學家,做了一個實驗。」

  「他分別給一個A國學生和一個B國學生一杯水,讓雙方不用火就能讓水沸騰起來。」

  「A國學生把水拿到太陽底下,曬了整整一天,都沒有讓水沸騰。」

  「而聰明的B國學生,拿來四杯25℃的水混合在一起,輕鬆地就把水升溫到了100℃,水沸騰了。」

  「於是,教育家得出結論:僵化的教育,永遠無法培養出有創新意識的大科學家。」

  噗!

  故事剛一說完,台下先是安靜,接著就爆發出哄堂大笑。

  「哈哈哈,這個故事也太好笑了。」

  「沒想到李教授那麼偉大的人,也喜歡看這種笑話。」

  然而,會場內有少部分人並沒有笑,他們在感受李教授講這個故事的深刻含義。

  李奇維輕輕揮手,眾人又恢復安靜。

  他輕笑道:

  「別急,故事還沒說完。」

  「接著,又來了一個教育學家。」

  「他同樣給一個A國學生和一個B國學生一杯水,讓雙方不用火就能讓水沸騰起來。」

  「這一次,A國學生選擇把四杯25℃的水混合在一起,輕鬆讓水沸騰起來。」

  「而樸實的B國學生則選擇把水放在太陽底下曬,靜靜等待後,最後失敗了。」

  「於是,教育家得出結論:雖然B國學生輸了,但是雖敗猶榮。」

  「因為B國教育下的孩子非常誠實,不會耍小聰明。」

  「而A國教育下的孩子喜歡投機取巧,以後無法成為正直的人。」

  此刻,會場內只有零零散散的笑聲,很多學生表情開始嚴肅,好像都感悟到了什麼。

  「接著,又來了第三個教育學家。」

  「這次,他分別給一群A國學生和一群B國學生一杯水,同樣是不用火讓水沸騰起來。」

  「A國學生們都把水放在太陽底下曬,最後失敗了。」

  「而聰明的B國學生們,經過有效的會議討論後,決定把4杯25℃的水混合在一起,成功讓水沸騰起來。」

  「於是,教育家得出結論:僵化的教育,永遠無法培養出有合作精神的學生。」

  「而合作精神是科學研究重要的能力之一。」

  這一次,偌大的會場內,再也沒有人笑了。

  「最後,又來了第四個教育學家。」

  「同樣,他分別給一群A國學生和一群B國學生一杯水,同樣是不用火讓水沸騰起來。」

  「這一次,A國學生們連忙聚在一起討論商議。」

  「最後決定把4杯25℃的水混合在一起,成功讓水沸騰起來。」

  「而B國學生都把水放在太陽底下曬,最後都失敗了。」

  「於是,教育家得出結論:A國教育下的孩子,永遠不會自己解決問題,總想依賴群體的力量。」

  「而B國教育下的孩子,能夠獨立思考,自力更生,這樣的民族才有未來和希望。」

  此刻,整個會場內鴉雀無聲。

  所有人的臉上都有著莫名的神色。

  尤其是前排的學校和教育部門大佬們,更是面色凝重。

  顯然,李奇維說的故事,讓眾人開始沉思了。

  這個故事雖然是笑話的性質,但是卻發人深省。

  不同的人看到的東西也不一樣。

  但其中對於教育本質的思考,則是很多人都沒有想過的。

  (本章完)